引言
說起白公館,在現在是我們的紅色教育基地,是大家去重慶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但是在那個動蕩的戰亂年代,白公館簡直就是傳說中的活棺材,是充滿了白色恐怖的人間地獄,我們的多少革命先驅在那裡被關押和迫害,那裡充滿了各種酷刑時候的嘶吼,那裡也承載著無數英魂眾志成城的承諾和決心。當然,也有極少數人最終成功地離開了那裡,得以繼續自己的革命道路,今天的主人公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正文
1930年,22歲的韓子棟從山東老家到北京來上學,求學期間,他一直半工半讀來支撐自己在北京學習的費用。就在他在書店做服務員的時候,本就思想先進的韓子棟遇到了地下共產黨,後於1932年,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此後,韓子棟對外公開的身份是學生,實際上,利用這個身份,他受命打入到敵方的特務機構,成為了當時藍衣社的一名成員,為我黨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報。是一名優秀的地下工作者。
但是不幸的是,兩年後,由於北平的地下組織遭到出賣,韓子棟和其他一些地下黨被國民黨特務逮捕了。入獄之後,國民黨想要從韓子棟口中得到我黨的內部消息,用盡了各種嚴酷刑罰,但是韓子棟咬緊牙關,堅守黨性,半字未吐。最終,他作為政治犯被判處終身監禁,一直關押在監獄裡。為了對抗監獄中艱苦的生活和長期的酷刑,韓子棟一直裝瘋賣傻,整日都瘋癲的蓬頭垢面。
此後,韓子棟就被輾轉關押多地,從北平到南京、武漢等,最終到了重慶的白公館。
轉押到了白公館後,只要在放風時候,韓子棟就裝傻充愣的發瘋一樣的跑,完全不像一個正常人。看守監獄的看到他的這副瘋癲摸樣,已經認定了他肯定徹底瘋掉了,所以有時候出去買東西的時候就把他帶上。看到了這樣的機會,他心中對黨的承諾一直沒有忘記,他確定把握住機會,如果能夠逃跑,就能給我黨傳遞出營救信號。
1947年8月的一天,韓子棟又跟著監獄看守到磁器口去買菜,早已計劃好的韓子棟見看守開始打麻將了,藉口說要上廁所,就正常地走出了大門。直到走出了看守的視野範圍後,他就像放風時候一樣,拼了命地奔跑。其實,他在獄中瘋跑也是一直在為越獄做準備,一直鍛鍊身體,等待著可以跑的時機。
最後,他一路跑到嘉陵江邊,找到一條小船渡江,不管白天黑夜,一直跑了45天,好在他有在獄中鍛鍊的強健的體魄,最終到達了解放區,完美的越獄成功了。
後來他回到自己的家中,見到自己的妻兒,因為相隔了整整14年,而且他一直在裝瘋賣傻,所以容顏也有了一些改變,而且穿的破破爛爛的以至於自己的妻子孩子當時一下都認不出來他了。
越獄後,韓子棟向組織報告了自己的入獄和脫險報告,經組織審查後對其恢復了黨籍。當時,黨領導對韓子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肯定了這14年間在監獄受到的考驗,這份精神是難得可貴的。所以,讓韓子棟有什麼困難和要求都可以提,但是他說,他個人對黨沒有任何的要求,只希望多活些年份,能夠看到我國的社會主義繁榮的發展。
後來,還專門建立了韓子棟紀念室,在裡面陳列了韓子棟艱難和傳奇的經歷,裡面的每一個物件,每一張照片都體現出了他熱忱的一顆愛國心和社會主義信念。這個紀念室的選址相當有意思,選在了重慶磁器口的幸福街,對於在監獄呆了14年的人來說,獲得自由是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1992年5月,韓子棟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結束了,享年84歲。
結語
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少個14年,在獄中的14年,這五千多個日日夜夜每天都在錘鍊著韓子棟的愛國之心,即使自己身在險境,心裡想著仍然是壯志未酬的革命事業,也是憑藉著對我黨的忠誠對家人的思念,讓韓子棟得以撐過嚴刑拷打。他是紅巖故事中瘋老頭的原型,也是中國千千萬地下工作者的化身,我們將永遠懷念他們,用他們的事跡激勵自己。
參考文獻:《渣滓洞的故事》、《韓子棟的傳奇一生》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