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校的名額是有限的,但是沒有入選並不代表學校的實力薄弱,武漢理工就是這樣一所學校,在985工程中名落孫山。有著強勁實力的它,因此被人稱之為984.5/211之王這樣的稱號。
武漢理工大學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至清末民初,這樣算來學校也有百年的辦學沉澱了,是我國早期為數不多的學堂之一。創辦人張之洞老先生也曾一手創辦了如今武漢大學的前身。於2000年,學校正式由三所高校合併組建,學校目前佔地4000畝,在武漢市分為3個校區。
學校在2000年合併後,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在原來院校的基礎上融合發展,為社會培養緊缺人才,學校教育質量高,社會認可度高,學校名氣甚至追上了985的一些高校。在科研項目、師資力量、學科排名、辦學目標中都有很好的成績,可與985高校比肩,因此學校也被稱為984.5.
航運、交通、車輛、材料等是學校的優勢學科,在步入社會、行業競爭上,武漢理工畢業的學生有很大的優勢。藉助強勢的王牌專業,武漢理工被稱為武漢的211之王,在武大和華科之後,擔當其餘5所211大學之首。學校師資力量優秀,不乏中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等級別的人物,以及一些外籍教師。
在進入21世紀時,就有科學家說過,21世紀時材料的世紀,為什麼呢?材料已經成為科學發展的一大阻礙。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被稱為學校的王牌專業,在各種國家公布的排名中,比如世界一流學科名單、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等,學校的材料與工程專業都入選名單,並帶領著學校其他幾十個學科,一起代表武漢理工的學科實力。
除過這個專業外,武漢理工還有車輛工程和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都非常優秀。
想要考取武漢理工大學,考生需要超過一本線40分以後才有可能,這對於大部分學子還是不太容易的。學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專業是非常必要的,報考的考生需要多加查找打聽,搜集資料。
校區分散成為不少學生頭痛的問題,3個校區分別是馬房山、餘家頭和南湖。其中馬房山校區是學校的主校區,餘家頭校區是學校的老校區,南湖校區是學校的新校區,也是大一新生入校的校區。
作為主校區的馬房山校區,學校的大部分學院都開設於此,餘家頭則是學校優勢學科的集中地,而南湖校區則是學校最新,同時也是最為完善,功能齊全的一個校區。
地處南方的武漢,經常會有連續好幾周都持續降雨,這樣的氣候環境對於北方的學生也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學校的住宿條件相差很大,新校區南湖校區的住宿條件最好,其他校區都是老宿舍樓了,但是論風景環境還是老校區跟接地氣,畢竟新校區時間不長,還沒有有被完善的很適宜,小樹也沒有長大。
以上就是這個武漢市211之王的簡單介紹,強勁的學科實力讓武漢理工穩坐武漢市第三高校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