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2020-12-25 三順說名著

對於蘇軾來說,一生中最大的心願就是歸隱。「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是蘇軾的偶像。

他曾經寫下一首《江神子》,「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是躬耕。」沒錯,陶淵明,就是我蘇軾的前世;我蘇軾,就是陶淵明的今生。

寫下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就像陶淵明一樣,靠著躬耕為生。不一樣的是,陶淵明是辭官歸裡,蘇軾是被貶黃州,衣食無著,只能躬耕度日。

最初的惶恐和焦慮過後,蘇軾曾經將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改成了一首《哨遍》:「為米折腰,因酒棄家,口體交相累。歸去來,誰不遣君歸……歸去來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但知臨水登山嘯詠,自引壺觴自醉……」

寫下這首詞後,蘇軾很得意,「使家童歌之……釋耒而和之,扣牛角而為之節,不亦樂乎!」家童唱詞,蘇軾扣著牛角給他打節拍,其樂融融。

不僅陶淵明,每一位有歸隱意願的古代賢者,都是蘇軾的偶像。

在《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中,蘇軾寫道:「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安石,是指謝安石。《晉書·謝安傳》記載:「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及鎮新城,盡實而行,造泛海之裝,欲須經略粗定,自江道還東,雅志未就,遂遇疾篤……」已經打包準備回家的謝安,只好又返回京城,聽說車輿到了西州門,謝安很傷心,他知道,自己歸隱的心願,永遠都難以實現了。

不久之後,謝安病死。謝安歸隱的「雅志」終究被「軒冕」所誤。蘇軾繼續在自己的詩詞中,表達歸隱的心願。

他在《減字木蘭花·送東武令趙晦之》中寫道,「賢哉令尹,三仕已之無喜慍。我獨何人,猶把虛名玷縉紳。不如歸去,二頃良田無覓處。歸去來兮,待有良田是幾時。」

他在《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中寫道,「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他在《臨江仙·贈送》中寫道,「應念雪堂坡下老,昔年共採芸香。功成名遂早還鄉,回車來過我,喬木擁千章。」

他在《滿庭芳·歸去來兮》中寫道:「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裡家在岷峨。」

他在《浣溪沙·自適》中寫道:「賣劍買牛吾欲老,乞漿得酒更何求。願為辭社宴春秋。」

他曾經在陽羨買田後,欣喜萬分,寫下了「買田陽羨吾將老,從來只為溪山好。來往一虛舟,聊隨物外遊」的句子。

雖然一心歸隱,但蘇軾終究沒有像陶淵明一樣,選擇辭官。因為在他的心中,還牽掛著天下蒼生。

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滷變桑田」,「豈是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蘇軾說出了天下百姓的心聲,他也因此進了大獄,險些丟掉性命。

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經因為密州「累歲旱蝗,齋素累月」,對於一位美食家來說,這需要巨大的毅力和堅韌而深沉的愛民之心;在徐州的時候,蘇軾曾帶領百姓,歷經了四十五天的「抗洪救災」;第二年,徐州又遭受旱災,蘇軾身為太守,又親自到石潭求雨、謝雨,也因此誕生了著名的《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

「旋抹紅妝看使君」——蘇軾成了百姓的「吉祥物」,百姓紛紛走出家門,要親自看一眼這位為徐州帶來福蔭的地方官;「慚愧今年二麥豐」,此時的蘇軾,才真正放了心。

在杭州時,西湖「水涸草生,漸成葑田」,蘇軾擔憂不已,寫了《杭州乞度牒開西湖狀》、《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在蘇軾的一再堅持下,西湖才得以修繕,如果沒有蘇軾,就沒有了今天的西湖。

雖然政績卓著,但是因為屢屢直言進諫,蘇軾被一貶再貶,臨終之時,他寫下了「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被貶儋州的時候,蘇軾給一直都在追隨自己的參寥子,寫下一首《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參寥子,是蘇軾的「鐵粉」,跟著被貶的蘇軾,從黃州,到杭州,此時又準備跟著蘇軾到儋州去。

蘇軾在這首詞中,再一次用了謝安的典故。像謝安一樣「東還海道」,依然是蘇軾最大的心願;他希望自己不要像謝安一樣,「雅志困軒冕」,他還希望,參寥子不要因為自己,像羊曇一樣,在西州門,為謝安痛斷肝腸。

事與願違。

多年以前,當蘇軾寫下《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的時候;此時,蘇軾寫下《八聲甘州·寄參寥子》的時候,他大概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也會像謝安一樣,「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從儋州返回京城的路上,蘇軾病逝於常州。

蘇軾歸隱的意願,只能藏在《行香子·述懷》之中,「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這個願望,蘇軾終究沒能實現。

相關焦點

  • 十首《行香子》,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幾時歸去作閒人
    此調短句多,上下片結尾以一字領三個三言句,前人在句中這一字常用相同的字,尤為別致。音節頗流轉悅耳。《行香子·述懷》【宋】蘇軾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 幾時歸去做閒人,一盞茶酒一溪雲
    幾時歸去做閒人,一盞茶酒一溪雲 煮茶淡飲和清風 煨酒思酌伴月明
  • 蘇軾最表達出歸隱之心的宋詞,也說出我們疲憊不堪時的心裡話
    我們印象當中的蘇軾,是那個一路高歌的瀟灑之人。雖然仕途無比坎坷,且長期流落在外,但是依然能夠吟唱出「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情懷。不光是詩詞,歷史上關於蘇軾衍生了很多的故事,包括蘇軾和蘇小妹、和和尚佛印之間的故事等等,大都充滿哲理趣味。
  • 蘇軾半夜不睡「起來嗨」,寫出一絕美之作,最後九字千年無人超越
    因為這時的蘇軾,已經懶得「舉頭望明月」了,他只想完全回歸現實,對著「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恬淡度餘生。這一首《行香子》,以名詞「琴」、「酒」、「雲」入曲子,寫盡道家逍遙的生活,活脫脫一幅田園風景畫,千年來無人超越,可勉強與之媲美的,唯有後世馬致遠寫下的「枯藤、老樹、昏鴉」!
  • 蘇軾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蘇軾,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壇最閃亮巨星,同時也是幾千年來少有的全才,能與之相提並論者屈指可數。他的「明月幾時有?蘇軾就不一樣,隨便拿出一首詩詞,都讓人為之驚嘆,作為豪放派的他,並不被所謂的「豪放派」標籤束縛,婉約詞作也信手捏來。現存蘇軾兩千多首詩,將近四百首詞,從小學到高中的課本裡,大概有十幾首,未入選教材的也有精品。今天介紹蘇軾眾多作品中,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 「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殤」,蘇軾鮮為人知的十首絕代好詩詞
    NO 3《東欄梨花》 ——宋.蘇軾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NO 4《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宋.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 大隱於市,來「山有舍」做個世外閒人可好?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蘇東坡生性放達,為人率真。靜處時可以關在工作室鼓搗古典工藝攝影過到不知今夕何夕;與友人飲酒論道時又瀟灑豪爽,深諳「人生得意須盡歡」「酒逢知己千杯少」,聊必暢懷,飲必盡興。vlog | 大隱於市,來「山有舍」做個世外閒人可好?尋一方淨土,建一處心安之所,結交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花下提壺,竹裡行廚」亦可,「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亦可。
  • 讀蘇軾《行香子·述懷》|心存詩意,何必遠方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詞作者蘇軾,無需多介紹了,北宋文壇領袖,詩書畫詞俱佳,中國藝術文化的峰頂之人。」人生短暫,無非一場大夢,如白駒過隙,電光石火,又如黃粱一夢,虛無飄渺,與其浪費生命去追逐那些如浮雲般不確定的名和利,倒不如安心做個閒人,享受當下,坐擁青山綠水,笑對清風明月。做不了「閒人」的當代人人的一生應該如何度過?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我們在思考,古人同樣也在思考。
  • 蘇軾很「唯美」的一首詞,明明仕途不順,中間10字卻曠達至極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在此就不做過多列舉。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蘇軾。他對著月亮,又有過哪些舉動,哪些想法呢?蘇軾和月亮的關係,可以說是千絲萬縷不斷絕。如我們熟知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是蘇軾對月抒懷的一個典型例子,然而,詞的下闋還能自然地轉入哲學的思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實在是極高的文學水平的體現。
  • 做個閒人,赴時光的約,聽歲月的雨,煮年華的茶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做個閒人,暮雨瀟瀟的黃昏,聽一曲淡遠如流的箏曲,輕靈柔軟,心境清涼。在舊時的庭院裡,穿一襲素衫,煮一壺清茶。做個閒人,趕赴時光的約定,去深山古寺看一樹梅開,在沉香嫋嫋的禪室裡,煮一壺香雪花茶,隔著竹簾,聽窗外落花簌簌,春雨纏綿。做個閒人,去江南的畫船聽雨,杏村買酒,去塞北看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又或者只是守著黛瓦青牆,煙水長巷,坐在雕花窗下,看天井裡的雨,掛在屋簷下,又落在長滿青苔的石階上。
  • 詩文能下酒 雲月可共酌
    鬥酒相逢須醉倒。古人說,人生得意須盡情歡樂,莫使金樽空對明月;人生失意須對酒當歌,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似乎人生的往來順逆都離不開憂樂一壺酒。  壺內乾坤大,酒中日月長,酒伴隨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歷經萬古滄桑,形成了獨有的中華酒魂。
  • 蘇軾這首生僻的詩詞,道出了多少人心中的理想生活,你嚮往嗎?
    而大文豪蘇軾,在一首詞中描繪了一種極其美好、極其淡雅而又極其難得的生活。對已經無比厭倦官場的蘇軾來說,這大概只是一種理想吧。《行香子·述懷》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 解讀蘇軾《行香子》: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
  • 中華醉美詩詞,或把酒言歡或借酒消愁,李白鬥酒詩百篇詩酒趁年華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2、對酒當歌,人生幾何?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12、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1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14、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15、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