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平均線依算法分為算術移動平均線、線型加權移動平均線、階梯形移動平均線、平滑移動平均線等多種,最為常用的是下面介紹的算術移動平均線(如圖1)。
所謂移動平均,首先是算術平均數,如1到10十個數字,其平均數是5.5;而移動則意味著這十個數字的變動。假如第一組是1到10,第二組變動成2到11,第三組又變為3到12,那麼,這三組平均數各不相同。而這些不同的平均數的集合,便統稱為移動平均數。
舉例說明:某股連續十個交易日收盤價分別為:(單位:元)
8.15、 8.07、 8.84、 8.10、 8.40、 9.10、 9.20、 9.10、 8.95、 8.70
以5天短期均線為例:
第5天均值=(8.15+8.07+8.84+8.10+8.40)/5=8.31
第6天均值=(8.07+8.84+8.10+8.40+9.10)/5=8.50
第7天均值=(8.84+8.10+8.40+9.10+9.20)/5=8.73
第8天均值=(8.10+8.40+9.10+9.20+9.10)/5=8.78
第9天均值=(8.40+9.10+9.20+9.10+8.95)/5=8.95
第10天均值=(9.10+9.20+9.10+8.95+8.70)/5=9.01
將上述數據在圖表中相連成線,就形成了以5天為基期的均線。
移動平均線的意義
移動平均線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移動平均線系統將理論具體地加以數位化,從數字的變動中去預測未來股價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變動方向。同時從移動平均線圖形也可窺探出成本變動的情況,便於投資者早作應對的準備。
二是移動平均線的意義還在於通過該圖線能清楚地看出股價是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當日股價上下波動不大,不容易看出股價趨勢,若將一定期間內的股價加起來平均,就可知道當前股價的平均成本,並與當日股價做一比較,從過去的股價變動中,可以看出平均成本的增加或降低,當移動平均線開始逐漸抬高股價時,買進成本不斷增加,獲利者相對減少,短期若要繼續上漲,需要激起更大的買氣,否則賣意增強,股價就要回跌。
當移動平均數開始扣低點時,成本愈來愈輕,稍能激起買氣,則股價上漲機會相對增加。總之,移動平均線的最深遠的意義就在於將一段時間內購買股票者的平均成本秘密公開,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買賣雙方均可從未來的成本變動方向中作出明智的選擇。
移動平均線的操作要領
移動平均線的操作要領如下:
(1)股市操作中,首先要注意移動平均線排列狀況,要分清什麼是均線多頭排列,什麼是均線空頭排列。均線系統出現多頭排列,表明多方控制著局面,操作中可看高一線,這時投資者應以做多為主。
但要注意的是,當股價上漲時與均線過分偏離,依葛蘭碧移動平均線法則,會出現短期回落,如看準後,適度做空,再逢低買進,既可迴避短期風險,又能增加盈利機會。反之,如長期移動平均線在上,中期移動平均線居中,短期移動平均線在下,幾根均線同時向下緩緩發散,就稱為均線空頭排列。
均線系統出現空頭排列表明空方控制著局面,市道趨淡,這時投資者應以做空為主。但要注意的是,當股價下跌時與均線過分偏離,以葛蘭碧移動平均線法則,會出現短期彈升機會,如看準後,趁低搶一些籌碼,做一波反彈,也可提高資金利用率。偶爾為之,並無不可。
(2)預測短期走勢應以5日、10日移動平均線的研判為主。預測中期走勢應以30日、60日移動平均線的研判為主。預測中長期走勢應以120日均線的研判為主。預測長期走勢應以250日移動平均線研判為主。
(3)要根據市場需要和個股特性,適時修正、設計均線時間參數。例如,針對一些主力做多時常常利用擊穿30日均線騙取籌碼這一特點,投資者在依據均線操作時,可將30日均線改成40日、45日、50日均線,等等。
又如,對一些股性特別活躍的個股,覺得用5日、10日、20日,或5日、10日、30日這兩種短期均線組合仍較難把握其走勢時,也可自行設計一種更為合適的短期或者中長期均線組合。
(4)移動平均線的優點很多,但也有明顯的不足之處。如對突發性行情不能夠即時反應,存在著滯後效應;均線中常常會出現一些騙線等。要克服移動平均線這些缺點,唯一辦法就是把移動平均線分析方法同其他技術分析方法,如K線分析法、趨勢線分析法等有機結合起來,這一點必須引起投資者的高度重視。
移動平均線的優點和缺點
移動平均線的優點如下:
(1)移動平均線能顯示買進和賣出信號。若股價向下穿破移動平均線便是賣出信號;反之,若股價向上突破移動平均線,便是買入信號(如圖2)。
(2)移動平均線很直觀的顯示價格變動大致方向。
移動平均線的缺點如下:
(1)當行情處於盤整時,移動平均線頻繁發出買賣信號。此時容易誤導交易者。
(2)移動平均線變動緩慢,不易把握股價的高峰及低谷,對於長期移動平均線,這點表現尤為突出。
(3)單憑移動平均線的買賣信號,交易者很難作出買賣決策,通常須依靠其他技術指標的輔助。
【均線點金】
投資者需要認識到,通過分析均線系統可以得出一系列買賣信號,但均線系統本身反應較慢,不易把握股價趨勢的高峰與低谷。所以應該結合當日盤口情況、K線、KDJ指標、OBV曲線等其他分析方法,通過多種技術分析方法來決定買賣策略。
移動平均線的種類(一)移動平均線的分類
移動平均線以時間的長短劃分,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三種。
1.短期移動平均線
短期移動平均線是指按照移動時間區限較短這個原則而設定並計算出來的一種移動平均線。短期移動平均線的類型如下:
(1)3日移動平均線:此平均線有時起伏很大,尤其是遇到大行情時,股價指數連續大漲或大跌,平均線與當日股價指數相差很遠。在這種時候,平均線有扭曲現象,極不規則,沒有一定的軌跡可尋。
(2)5日移動平均線:在上海股市當中,短期均線採用最多的計算期數是5天和10天。由於上海證券交易所通常每周有5個交易日,因而5日均線亦稱周線(如圖3)。
5日移動平均線由於採樣的期數比較短,往往由於市場主力操縱大盤,而使其失去了真實性。微信公眾號搜索:K線密碼,免費學習更多K線知識。但在大勢運行的轉折初期,5日均線能較快地反映出均線的支撐和壓力作用。所以5日移動平均線常被短線投資者經常使用。
(3)10日移動平均線:由於5日平均線起伏較大,震蕩行情時該線形象極不規則,無軌跡可尋,因此投資者為了既能跟蹤市場行情的快速變化,又不至於由於異常的波動造成錯誤的判斷,在短期均線中常輔以10日均線為參考。
10日移動平均線又稱雙周線或半月線,反映的是兩個交易周的平均市場狀況,它能較為正確地反映短期內股價平均成本的變動情形與趨勢,可作為短線進出的可靠依據(如圖3)。
(4)13日移動平均線:計算複雜不方便,不為多數投資人採納。
(5)15日移動平均線:介於短期與中長期移動平均線之間,容易為其他平均線所替代,長期建立並研究此平均線者不多。
(6)20日移動平均線:俗稱月線。採用此樣本並作為操作依據的投資者認為了解股價一個月的平均變動成本,便能將資金做較長期的投資,不需搶進搶出,可是一個月內應該扣除星期日與節假日,實際交易日每個月為20幾個,20日移動平均線便成為短期投資者操作之憑藉。
經過近幾年來的實踐,20日移動平均線有效性極高,尤其在股市尚未十分明朗前,預先顯示股價未來變動方向。
2.中期移動平均線
中期移動平均線可作為長期上升趨勢中,觀察中期上升趨勢如何變化的工具。按照中期時間區限長度計算的一種移動平均線。中期移動平均線的類型如下:
(1)30日移動平均線:介於月線和季線(60日移動平均線)之間,對中線投資者起到相當重要的參考作用。通過上海股市運行及操作實踐證明,30日移動平均線對中期大勢的指導作用相對於20日均線和60日均線來講,均有不可比擬的特殊效果。
當然,把30日均線結合20日均線和60日均線共同分析,根據它們所處的狀態,對大勢的把握程度可更提高一步(如圖4)。
(2)60日移動平均線:又稱為季線,由於其波動幅度較短期線移動平均線平滑且有軌跡可尋,較長期移動平均線又敏感度高,因而優點明顯。
3.長期移動平均線
長期移動平均線是指按照較長的移動時間區限計算的一種移動平均線。長期移動平均線主要包括120日移動平均線和250日移動平均線。亦分別稱為半年線和年線。
200日移動平均線,是葛蘭碧專心研究與試驗移動平均線系統後著重推出的,但在國內運用不甚普遍。
由於長期均線選用計算期數較長,所以運行軌道相當平滑,其慣性也最大,就
是說一旦長期均線趨勢已定,那麼大的行情,將沿此方向運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
(二)日均線組合的分類
日均線組合的分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1.短期日均線組合
短期日均線組合比較常見的有5日、10日、20日和5日、10日、30日兩種組合。短期日均線組合雖存在波動起伏比較大的缺陷,但它們具有對股價變化敏感、反應速度快的優點,因此常作為短線投資者的研判工具。
短期日均線組合主要用於觀察股價(股指)短期運行的趨勢,例如1~3個月股價走勢會發生什麼變化。一般來說,在典型的上升通道中,5日均線應為多方護盤中樞,不然則上升力度有限;10日均線則是多頭的重要支撐線,10日均線被有效擊破,市場就可能轉弱。
2.中期日均線組合
中期日均線組合比較常見的有10日、30日、60日和20日、40日、60日兩種組合。中期日均線組合所反映的股價波動趨勢,具有既不過於敏感,又有比較沉穩的優點,因此,可以作為中線投資者的研判工具。中期日均線組合主要用於觀察大盤或個股中期運行的趨勢,例如,3~6個月大盤或個股走勢會發生什麼變化。
一般來說,中期日均線組合呈多頭排列狀態,說明大盤或個股中期趨勢向好,這時投資者中期應看多、做多;反之,當中期日均線組合呈空頭排列狀態時,說明大盤或個股中期趨勢向淡,這時投資者中期應該看空、做空。從實戰意義上來說,用中期日均線組合分析研究大盤或個股的趨勢比短期日均線組合來得準確可靠。
3.長期日均線組合
長期均線組合比較常見的有30日、60日、120日和60日、120日、250日兩種組合。長期均線組合所反映的股價波動趨勢,具有可靠性強、穩重的優點,因此,長期均線可以作為長線投資者的研判工具。長期日均線組合主要用於觀察大盤或個股的中長期趨勢,例如半年以上的股價走勢會發生什麼變化。
一般來說,當長期日均線組合中的均線形成黃金交叉,成為多頭排列時說明市場對大盤或個股中長期趨勢看好,此時投資者應保持長多短空的思維,遇到盤中震蕩或回調,就要敢於逢低吸納;反之,當長期日均線組合中均線出現死亡交叉,成為空頭排列時,說明市場對大盤或個股中長期趨勢看淡,此時投資者應保持長空段多的思維,遇到盤中震蕩或反彈,就要堅持逢高減磅。
(三)特殊組合移動平均線
周均線、月均線稱為特殊均線,有5周線、10周線,5月線、10月線或5單位線、10單位線等。
特殊均線一般不單獨使用,它常以組合方式出現。常用的有5周線、10周線、20周線或5周線、10周線、30周線組合。在分析月線走勢時,常用有5月線、10月線、20月線組合或5月線、10月線、30月線組合;在分析5分鐘、15分鐘、30分鐘、60分鐘K線走勢時,常用的有5單位、10單位、20單位均線組合或5單位、10單位、30單位均線組合。
特殊組合移動平均線的作用,主要彌補日均線組合分析功能的不足。一般來說周均線組合、月均線組合適用於對大盤或個股長期運動的走勢研判和日均線組合對大盤個股走勢研判相比,他們對大盤的指示作用更加簡介明了。
分時均線組合適用於大盤或個股超短期運行態勢的研判。它和日均線組合相比,則更加細微地觀察到大盤或個股運行的瞬間變化,以便投資者及早採取相應的措施。
【均線點金】
投資者需要認識到,股價進入整理盤旋後,短期平均線、中長期平均線很容易與股價交錯在一起,盤旋愈久,愈易發生短期平均線有時在中長期平均線之上,有時則在中長期平均線之下,表示近幾個月與幾天內買進股票平均成本趨於一致。
有時中長期平均成本線高於短期平均成本線,有時短期平均成本線高於中長期平均成本線,表明股市缺乏彈性,靜待買方或賣方打破僵局,使行情再度上升或下跌。
另外一種不協調現象則是中長期平均線向上移動,股價與短期平均線向下移動,可以說上升趨勢並未改變,只是回檔,直至股價與短期平均線相繼跌至中長期平均線下方,而中長期平均線也有向下反轉而行跡象,則趨勢改變。
或是中長期平均線仍向下移動,股價與短期平均線則已向上移動,可以說下跌趨勢並未改變,只是反彈行情,直至股價與短期平均線先後重回至中長期平均線上方,而中長期平均線也有向上反轉而行跡象,趨勢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