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學歷,普遍上的分類主要有本科、高職專科兩種區別,但是細化進行區分的話特別是本科又有了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分類。
不過從一般意義上來說一本、二本和三本都是本科,特別是在考研和公務員考試的過程中,往往需要的是一個學歷的門檻,對於具體是幾本不太關心。
但是從過往的公務員考試和考研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往往以二本三本學生佔了主力,但卻難覓尋到985、211學子的身影,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而且實情和原因讓不少了解情況的朋友扎心和淚奔。
第一、雖然985和211高校在高考中很熱門,但是總體在大學中的佔比卻是很少的。
每年高考過後,如果要問什麼類型的高校最受熱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985和211高校了,因為這兩類高校在民眾心中被視為是全國重點大學的代名詞,高分學子衝著頂尖高校的目標,往往會選擇這兩類高校的會比較多。
雖然我國如今985高校共有39所,211高校也有112所之多,但是相對於本科高校的總量來說,這些高校的佔比非常小,因為全國本科院校超過了千餘所左右,因此來說985高校佔據本科大學比例僅僅在3%左右,就算是211大學也大約在10%左右。
所以面對公考和考研這兩場大型考試,自然二三本就成為了考試的主力,因此985和211考生看起來似乎就鳳毛麟角了。
第二、985和211高校的畢業生在社會就業時的認可度更高,而且容易拿到高薪崗位,因此不少人選擇了就業而沒去公考和考研。
這點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雖然現在不太講究學歷高低了,但是從每年高校就業薪資待遇和崗位的反饋來說,依然是985和211高校的畢業生要比一般類本科院校要強很多。
在北上廣等一二線城市,985和211學子的初次就業薪資已經達到了5000-6000左右,而普通本科要比它們低出了一截。
特別是一些知名企業,在進行校園招聘和就業人才挑選的時候,往往更加青睞985或211的學子。因為就業前景對二三本考生來說並不明朗和樂觀,所以二三本學子選擇了考研和考公來改變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三、985和211高校要麼有自己的研究生院要麼有推免資格,甚至在公考的時候會受到一定的優待。
其實每年研究生招錄的時候除了有通過考試硬拼硬考出來的學子外,其實還包含了很大一部分推免的學生。
特別是在985和211高校中全部具有免試推薦研究生入學的資格,這就意味著有一部分重點大學的畢業生不需要參加考試就可以成為一名碩士生了。
特別是在具備研究生院的985和211高校中,推免比例可以達到20%以上,一些頂尖級的985推免比例甚至達到了50%以上。
這樣的優勢二三本高校因為沒有推免資格所以無法進行相比,只能通過苦讀來考研了。
除此之外,一些省市區的公考特別是選調生考試中,往往要求的門檻就是211以上高校應屆畢業生,這也一下子擋住了很多二三本考生的上升之路。
綜上來看,所以每年出現二三本考研和考公大軍的現象就不再讓人感到奇怪了!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你認為對985和211高校的一些優待於二三本畢業生來說公平嗎?歡迎大家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