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留言說:整個孕期都是哭過來的。我看了內容,是因為和老公吵架。想起當初我孩子出生時在病房裡發生的一件事,同病房的產婦是做完剖腹產第2天晚上,她老公晚上喝的醉醺醺的到病房陪護,陪了幾分鐘就跑到醫院門口和路邊大爺下象棋,深夜又一次回到病房就和老婆大吵起來,最後還撕打在一起。
儘管我不是產科醫生,但也知道懷孕生孩子對女人來說,是有很大風險的。即使是那種一帆風順的把孩子生下來,也往往要經歷早孕反應、腰酸背痛、腿抽筋腿腫、尿頻、睡不好的各個階段,最後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要承受那種男人體會不到的痛。
總結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讓看到這篇文章的男人,稍微深入地了解女人是冒著生命危險來懷孕的,讓男人稍微多一點點投入對愛人的疼愛,讓看到的孩子們稍微多一點點對母親的孝順。
經常聽到「產前抑鬱症」「產後抑鬱症」,這是真的,因為懷孕會對女人的情緒產生影響的。
女性在懷孕期間,由於體內激素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加上身體出現的不適以及心理上的一些壓力,會導致女性情緒出現很多的波動,如果家人沒有很好的理解,或者受到一些事情的影響,都會導致整個孕期女性的心情出現非常低落的情況,而消極的情緒對於寶寶的發育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
孕期抑鬱是指孕婦在妊娠期間經常會出現情緒失控、喜怒無常、注意力不集中、疲憊無食慾等症狀的一種精神疾病。一般有過家族或個人抑鬱史、夫妻關係緊張或沉淪在孕期焦慮情緒的孕婦容易有孕期抑鬱的情況。
常常擔心胎兒的健康,老是懷疑自己的懷孕症狀有沒有問題,看到相關的醫學介紹就會莫名的緊張和害怕,夜晚睡覺時常常有失眠且多夢。這些症狀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準媽媽壓力過大,還有一些準媽媽會出現較嚴重的產前抑鬱症,如:情緒低落、食欲不振、極度缺乏安全感。
如果在孕期長時間的心情不好,就有可能會導致孕婦出現孕期抑鬱症,而且可能會對胎兒的發育造成影響,心情不好就會影響到孕婦的內分泌,嚴重的話會影響到寶寶發育遲緩胎兒,出生後也會容易哭鬧。
孕期抑鬱常見於以下人群
1、懷孕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孕婦;2、通過藥物等手段懷孕的孕婦;3、有過流產經歷的孕婦;4、生活有重大變動的孕婦;5、曾經有過痛苦經歷的孕婦。
符合上面提到的人群條件的孕婦,家裡人應該要多注意孕婦的心理變化,多陪陪孕婦,儘量營造輕鬆愉悅的氣氛讓孕婦情緒放輕鬆。
我的專業接觸到的孕婦,比如膽囊炎、闌尾炎。都非常的糾結,糾結打消炎針對寶寶影響大不大,糾結敢不敢做手術。
還有一些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甚至孕期發現惡性腫瘤的孕婦,很有可能為了安全順利地生下寶寶,延誤腫瘤的診療時機,用自己的命去換孩子的命。
早孕期間,機體的免疫力下降。最容易患的是感冒、尿道炎、陰道炎等疾病。
早孕的時候由於體內激素的變化,hcg水平增高,體內激素水平升高波動而出現胃腸道反應,孕婦會感覺到頭暈乏力,嗜睡症狀,而且食慾也不好,營養跟不上。同時還會有一些噁心嘔吐的症狀,使體液丟失得比較多,因此就會出現乏力、疲勞,感覺到很累。
孕婦在胎兒越來越大的時候,會覺得越來越難受,孕婦在吃飯時感覺好像有東西頂住胃,吃了一碗就飽了,所以要少吃多餐;睡覺時,因胎兒壓住孕婦的內臟及神經,使孕婦睡覺時,覺得不舒服,難以入眠;走路時,因胎兒越來越大,使孕婦走起路來很吃力。
病理問題包括胎膜早破,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這些情況容易引起陰道流水,陰道流血,嚴重的時候會引起胎兒宮內缺氧。還有兇險恐怖的羊水栓塞等等。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懷孕期間婦女特有的疾病。在我國發病率9.4%-10.4%,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嚴重影響了母嬰的健康。妊娠高血壓作為一種很常見的產科疾病,可以說是導致孕產婦失去生命的第2大原因,其導致孕產婦死亡約佔孕期相關的死亡總數的15%左右。
起病初期僅有持續性噁心、嘔吐、乏力、上腹痛或頭痛。數天至1周後孕婦出現黃疸,且進行性加深,常無瘙癢。腹痛可局限於右上腹,也可呈彌散性。病人常有高血壓、蛋白尿、水腫,少數人有一過性多尿和煩渴,如不分娩病情繼續進展,出現凝血功能障礙,皮膚淤點、淤斑、消化道出血、齒齦出血等,低血糖、意識障礙、精神症狀及肝性腦病、尿少、無尿和腎功能衰竭,常於短期內死亡。
如果孕婦有高脂血症,也容易導致胰腺炎發生。在妊娠期間直至的代謝發生改變,血清中就會有雌激素水平上升,導致肝臟合成低密度的脂蛋白增加,同時也會導致膽固醇與甘油三酯出現生理性增加,在妊娠期的33周就會達到高峰,比沒有懷孕時多兩倍,到晚期時就會分別身高25%到50%與200%到300%。如果患者有高脂血症以及遺傳性脂質代謝紊亂,在妊娠期代謝發生改變,容易出現急性胰腺炎
我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1300萬人次,並且還不包括那些靠野廣告做了墮胎的女孩子。流產之痛,痛在身,埋於心。
孕婦營養消耗較多,肝負擔加重;孕期會產生大量雌激素,都需要在肝內滅活;另外,胎兒代謝的產物需要在母體肝內解毒;以上這些妊娠特點導致孕婦在接觸肝炎病毒後易患肝炎。
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稱糖尿病合併妊娠;另一種為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有潛在糖耐量減退,妊娠期才出現糖尿病,又稱為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孕婦中80%以上為GDM,糖尿病合併妊娠者不足20%。GDM患者糖代謝多數於產後能恢復正常,但將來患2型糖尿病機會增加。糖尿病孕婦的臨床經過複雜。對母兒均有較大危害,必須引起重視。
懷孕期間比較容易出現痔瘡,如果孕婦在懷孕前就得過痔瘡,那麼懷孕後痔瘡很可能會加重。如果是第一次得痔瘡,那麼症狀很可能會出現在妊娠的後期28周~36周,特別是分娩前1周會有便秘出現。
懷孕時期,孕婦出現靜脈曲張的部位不僅在腿部,頸部或會陰部也可能出現。原因有3點:
1.體內荷爾蒙變化
懷孕期間,體內血流量會增加,致使原先處於閉合狀態的靜脈瓣膜分開,靜脈血液逆流;同時,黃體素也會導致血管壁擴張,這些都成為靜脈曲張出現的原因。
2.子宮增大壓迫血管
隨著胎兒的不斷發育,孕婦的子宮越來越大,這會壓迫骨盆腔靜脈和下腔靜脈,導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造成靜脈壓升高,出現靜脈曲張。
3.家族遺傳和孕婦過胖
如果孕婦家族中有靜脈曲張的病史,或者孕婦本身體重過大,這些都會使孕婦成為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
1、恥骨聯合痛:在妊娠後由於雌激素水平會增高,受到雌激素的影響,再加上子宮重力增加,會使恥骨聯合關節韌帶鬆弛,有些時候甚至自發性分離而產生疼痛疼痛嚴重的,下肢外展會與其也發生困難。
2、手腕痛:懷孕後體內會產生一些激素的分泌,比如說雌孕激素分泌水平都增高,尤其見於孕激素,可以造成水鈉瀦留,會造成組織的水腫,水腫壓迫神經導致手腕疼痛。
3、腰疼:孕期腰疼是孕期非常常見的症狀,特別以妊娠的中晚期常見。主要的原因是懷孕之後,子宮逐漸增大,壓迫腰椎、盆腔等組織,引起反射性的疼痛。所以腰疼嚴重的時候,可以側臥位,就可以得到緩解。腰痛還要考慮有可能是缺鈣引起的,所以孕中期之後可以適當補補鈣。如果出現了腰疼,也可以加大鈣的攝入量,會有一部分腰疼得到緩解。
身體再痛,都比不過文中開始時兩位女人的心痛。
女人的不易,從懷孕受各種苦、生產受各種痛、以後伺候娃每天屎尿打交道、以及大部分家庭都是女人負責的作業輔導。女人的心是屬於父母的,身體是屬於老公的,時間是屬於孩子的,操心忙碌,唯有臉上越來越多的皺紋是屬於自己的。
心疼女人的不易,心疼母親的痛楚。常懷感恩,歲月匆匆,別留遺憾!
個人介紹:雙劍博 醫學博士,外科醫生,普外科副主任。擅長甲狀腺結節消融,下肢靜脈曲張微創消融手術,乳腺微創,高危部位肝臟腫瘤消融,腹部疾病,腹腔鏡疝修補,腹腔鏡胃腸道手術。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微創外科雙5槍,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後續選題,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如果您或身邊親友有健康疾病困擾,我會為您提供具體、專業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