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矛盾在男人和女人談戀愛的時候可能並不會顯示,很可能只有等到兩個人結婚之後才會有所表現。
也會有人在結婚之後後悔他自己衝動結婚,更是後悔沒有聽父母的老人言。不過這婚都已經結了,再說別的也就沒有意義了。
結婚這件事雖然不能全聽父母的安排,但是多從父母那兒吸取一點經驗和教訓也沒毛病。
不過還有一些矛盾在結婚前就已經有所表現了,比如一些婆媳矛盾,再比如一些別的矛盾。有些人的感情不是特別堅定,往往會因為父母的一兩句話而動搖。
林倩兒和她交往四年的男朋友孟宇準備結婚了,孟宇主動拿出戒指求婚,當時林倩兒就滿口答應了,兩個人那個時候對未來並沒有非常詳細的規劃。
在結婚之後,孟宇這才帶了林倩兒去他家裡見父母。孟宇之前沒有帶林倩兒去見他父母,他一直覺得沒有求婚,名不正言不順,帶去見父母如果最後分手了豈不是有點尷尬。
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孟宇和林倩兒是未婚夫妻,兩個人準是要去民政局拿結婚證的。這樣一想,孟宇也就帶著林倩兒去見了他的父母。
不過林倩兒見孟宇的父母卻鬧得很不愉快,雖然孟宇的父母同意了這婚事,但是孟宇的母親卻並不樂意讓兩個人太早就結婚。
林倩兒沒說話,她今年都二十九歲了,孟宇也三十一歲了,這還叫早?她看是阿姨想再留他兒子一陣子。
孟宇的母親看了看孟宇,她又看了看林倩兒,兩個人的臉色都不是特別好,她想了一想才說:「我知道你們談戀愛四年了,但是我兒子一直都住在我家裡,你們兩個人只是每天相處幾個小時而已……」
一邊的孟宇有點不耐煩,他的母親就是愛說這些大道理的話,他說:「哎呀,媽,我你還不了解嗎?能照顧好我自己,我還會做菜呢。」
林倩兒也覺得孟宇的母親有點過度操心了,只聽孟宇的母親提出了她的要求,她說:「我知道,可是你們先不急著結婚,同居一陣子再說。」
這句話一出,卻讓林倩兒覺得不舒服了,阿姨這一番話顯然就是指的她,同居幹什麼?就是懷疑她在結婚之後沒辦法打理好這個家是不是?林倩兒越想越氣,她賭氣說:「阿姨,我不打算嫁!」
一家人都被林倩兒這句話驚訝了,孟宇也急了,他連忙拉住林倩兒,一邊埋怨他母親一邊安慰林倩兒,「倩兒,你別聽我媽的,她沒有別的意思。媽,你就少說兩句!」
林倩兒臉色稍稍好了一點,她看著孟宇母親說:「阿姨,我知道你是為了孟宇好。但是你剛剛說的那些話就是在羞辱我!我生活習慣不錯的,我能照顧好我自己,我也可以照顧好你兒子,根本不存在結婚之後有什麼問題。」
孟宇母親沒說話,她只是嘆了口氣,「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只是覺得,你們如果不在婚前同居一陣子,怎麼知道彼此是對的人呢?」
林倩兒和孟宇卻非常自信,兩個人並不為孟母的話而動搖,孟宇非常堅定的說:「媽,你放心,我和倩兒都不是什麼不知變通的人,能夠互相包容。再說了,以後也是我和她過日子,您不用操這個心。」
林倩兒點頭附和,她也覺得不管是她還是孟宇,都能夠包容彼此,這四年的日子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過來的,兩個人都吵過很多次架,可最後還是選擇了包容。
十點半的情感寄語:
天下當父母的怎麼會不為自己的兒女掛心,不管是為了兩個人的感情生活還是為了兩個人的結婚生活,他們往往都會非常關注。有些時候這種關注太過度了,或者是太密切了,也會得到來自子女的反彈。
像是「你們先不急著結婚,同居一陣子再說」「阿姨,我不打算嫁」這樣的對話,十點半也聽過不少,有些時候是出自父母的建議,有些時候則是出自身邊朋友的建議。
結婚之前同居確實是一個能讓情侶倆看出彼此真正的性格和不足的方式,現在也有很多夫妻在結婚之後才發現彼此其實並不適合,只是這個時候繼續也不對,不繼續了也不對,卡在那兒不上不下就很難受。
孟宇的母親說那些話是出自好意,不管是誰也能理解,但是對於林倩兒而言,就有點過於不近人情了,她也覺得這是孟宇母親不相信她的證明。
有些時候,還請父母多給子女一些個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