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清華大學校長首度會面 共商百年校慶

2020-12-14 科學網

北京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左)和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同為物理學家,兩人只差一歲。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綜合臺灣《聯合報》報導,近六十年後,為了共商建校百年校慶,北京清華大學校長

顧秉林

與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

陳力俊

日前首度在臺灣會面,暢談兩校的同與不同。

 

內外神似 兩校長一見如故

 

「我們一見如故!」北京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曾經來臺訪問七天,幾乎天天與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見面。陳力俊流露南方人的溫文爾雅,顧秉林則有東北人的直爽豪邁。雖是初識,談起兩校未來、對學生的看法,想法不謀而合。

 

兩校校長背景相似。顧秉林與陳力俊同為物理學家,各是兩岸最受敬重的中國科學院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年齡也相仿,顧秉林只比陳力俊長一歲。

 

兩校校風共同點更多,校訓、校歌、校徽自不待言,發展路線也很相似:都先發展理工、再補足人文養分。另外,兩校不僅內在精神神似,就連「外表」也同樣傾國傾城,都是兩岸票選「最美大學」。

 

「一個學校潛在的精神文化,主導很長的歷史時期。」顧秉林認為,校訓、校歌是學校的「潛在的精神文化」,潛移默化中靜靜引領兩校。而如北京清華大學著名景點「水木清華」,雖然新竹清華大學人無緣目睹康熙御筆所提的「水木清華」匾額,但這四字仍深植心中飄散芬芳,成就清大幽美的校園風光。

 

兩校的相似點讓人驚嘆冥冥天意,不同處則讓人憂心臺灣的競爭力。陳力俊雖以「社會進化過程的早晚」為由,解釋臺灣學生不如大陸學生用功、有企圖心,但話裡聽得出擔憂。而北京清華大學投注在每個學生身上的經費是新竹清華大學的兩倍,陳力俊更直接點名「教育政策要檢討」。

 

優勢互補 可能性很多

 

兩位校長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兩校可以借鑑對方,優勢互補。

 

顧秉林謙遜地說,臺灣清華大學跨領域、學科的方向很值得學習,北京清華大學相較起來比較「固化」。這次來臺灣,同行的研髮長便到新竹清華專門研究這件事。

 

陳力俊則表示,北京清華大學的宏觀規劃,很值得效法。北京清華有美術學院、傳播學院、又有醫學院,一步步地擴充。但臺灣做這些事情比較困難。他說,世界上沒有學校像我們這樣,分開這麼久;卻因為同根同源,很能夠融合,還能夠互補。

 

陳力俊還透露,兩校合作的可能性很多,新竹清華現在準備與北京清華建立共同實驗室,期許做「東方的貝爾實驗室」。

 

針對兩岸學生用功程度的對比,陳力俊以其親身經歷說,我到北京清華,發現學生都在念書,圖書館、教室裡都是滿滿的學生、都在念書。「臺灣早期是這樣,現在不再是這樣」。

 

顧秉林解釋說,大陸學生確實特別用功。這跟經濟發展有關,我們百分之七十的人無法讀大學。

 

顧秉林還說,臺灣學生有禮貌、給人謙虛、好學印象,思想上比較活躍。

 

此外,臺灣即將開放陸生赴臺及採認大陸學歷,對此,兩位校長表示,「愈開放愈好」,「臺灣腳步太慢」。

 

新聞背景

 

1908年,在清廷駐美公使梁誠、容閎奔走之下,美國國會通過退還庚子賠款(約一千四百八十餘萬美元),全數用於中國留學生赴美之費用。三年後中美用這筆款項在北京創辦「清華學堂」,這便是北京清華大學的前身。1956年,臺當局「行政院」敦請在美的北京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返臺主持復校,誕生新竹清華大學。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兩岸清大校長共商建校百年校慶(圖)
    中新網7月20日電 綜合臺灣《聯合報》報導,近六十年後,為了共商建校百年校慶,北京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與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日前首度聚首臺灣,暢談兩校的同與不同。  內外神似 兩校長一見如故  「我們一見如故!」
  • 兩岸清華大學共慶百年校慶 學子攜手社會公益
    兩岸清華大學共慶百年校慶 學子攜手社會公益中國新聞網 2010-04-26   清華大學25日在此間宣布啟動百年校慶,在此後的「校慶年」中將與臺灣新竹清華大學聯合舉辦學子服務兩岸社會公益活動。  百年校慶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張毅介紹,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將以「校慶年」的方式進行,從2010年4月25日慶祝建校99周年開始,至2011年7月31日,其中2011年4月24日為百年校慶紀念日。期間,學校將在校內、社會和海外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學術論壇、社會服務、海外交流、師生活動、校友互動和百年慶典等。  此外,清華大學將與臺灣新竹清華大學聯合慶祝舉辦校慶活動。
  • 莘莘學子來遠方——兩岸清華互派代表團共賀百年校慶
    莘莘學子來遠方——兩岸清華互派代表團共賀百年校慶 2011年04月23日 08:2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兩岸清華大學明年將共同舉辦百年校慶 加強交流
    新華社臺北3月20日電(記者向建國 李寒芳)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20日在臺北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證實,兩岸清華大學明年將共同舉辦百年校慶。通過總結百年經驗,加強兩校合作交流,共創國際頂尖成就。    明年4月24日是清華大學成立100周年的紀念日,清華大學和新竹清華大學將共同慶祝百年校慶。
  • 北京清華大學派團到新竹清華大學參加百年校慶
    北京清華大學副校長程建平22日晚間在新竹,向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贈送了百年校慶禮物——一尊孔子雕像。  程建平表示,這尊孔子雕像由大陸著名雕塑藝術家錢邵武教授創作,象徵著「教書育人」是兩岸清華大學共同的責任。
  • 臺灣新竹清華大學隆重慶祝清華創校百年
    新華網臺灣新竹4月24日電 (記者顏昊 陳斌華)「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24日上午,新竹清華大學大禮堂內響起清華大學校歌,慶祝清華大學創校100周年暨在臺建校55周年大會隆重舉行。
  • 同一首校歌是最好的生日歌 兩岸清華慶百年華誕
    這是同根同源、跨海相望的兩岸清華大學首度在同一天、同一時刻共慶生日。響徹兩岸的歌聲,成為獻給清華百年華誕的最好生日歌。  北京清華大學副校長程建平、新竹清華大學副校長葉銘泉也在今天合唱的人群中,不過此時他們是「易地而處」。22日,葉銘泉率領新竹清華大學代表團到北京參加清華百年校慶活動;程建平則在23日帶領北京清華大學代表團到新竹清華祝賀。
  • 清華大學公布百年校慶活動方案
    清華大學將於4月24日迎來百年校慶日。記者從4月8日舉行的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未來半個月,清華大學將舉辦19項大型活動,慶祝建校100周年。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辦主任張毅介紹,清華校慶活動將突出學術性、文化性、社會性、國際性,主要分為慶祝活動,校慶展覽,建築物、雕塑落成,論壇大會等。
  • 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慶祝清華創校百年 馬英九出席
    人民網新竹4月24日電 (記者吳亞明、陳曉星)今天上午,臺灣新竹清華大學隆重集會,熱烈慶祝清華大學創校100周年暨在臺建校55周年。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出席大會並致辭。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吳敦義、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等各界人士出席。
  •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宣傳口號發布
    已近百年歷史的清華,校園文化個性鮮明,豐富多彩,在眾多大學中獨樹一幟。「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取自中國最古老的典籍《周易》,底蘊深厚、含義深沉。而清華大學原校長蔣南翔在50多年前提出的響亮口號:「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50年」,一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清華人積極進行體育鍛鍊,以良好的身體狀態為祖國努力工作,並在全國高校乃至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 兩岸清華大學共慶建校90周年
    為了讓海內外的清華校友今年能夠參加兩岸清華的校慶活動,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把校慶活動提前到4月22日進行,北京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院士與20多名師生一起參加了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的校慶活動。4月29日,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的師生代表在校長劉炯朗先生的帶領下參加了北京清華大學的校慶活動。
  • 楊斌率團出席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百年校慶
    楊斌率團出席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百年校慶清華新聞網3月29日電(通訊員 許靜)3月25日至26日,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率團訪問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參加該校百年校慶典禮暨「21世紀大學的角色」論壇。國際處和校團委相關負責人以及20位學生民樂隊成員隨團出訪。
  • 臺清華大學校長:每年還收到庚子賠款支票
    新竹清華大學行政大樓後方有個拱門造型的「清華園」,這是以北京清華二校門清華園1/3比例縮小製作的,展現兩岸清華的血脈淵源。本報電 海峽兩岸的清華大學24日共迎百年校慶,引人關注。據臺「中央社」報導,清華建校源自庚子賠款,百年後,這筆款項仍在運作。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說,即使到現在,新竹清華每年還收到庚子賠款支票。清朝政府因八國聯軍之役慘敗而有「庚子賠款」,清華就是清廷將美國退還尚未付足的庚子賠款而設立。
  • 陳德銘與王鬱琦在臺北首度會面(圖)
    原標題:陳德銘與王鬱琦在臺北首度會面(圖) 陳德銘與王鬱琦在臺北首度會面(合成圖片)    中國臺灣網2月27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天下午,臺灣方面大陸委員會負責人王鬱琦,在臺北維多麗亞酒店與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會面。
  • 兩岸五校首度同慶交通大學120周年
    兩岸五校首度同慶交通大學120周年 2016-01-12 13:15:04北京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與臺灣新竹交通大學將首度共同舉辦校慶活動。  北京交通大學學校辦副主任王巍12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兩岸五所交大共慶120周年校慶,意向源自2015年10月3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十一屆交通大學校友聯誼大會。由臺灣新竹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提出想法,得到在場大陸四所交通大學領導的積極響應。
  • 【百年校慶】西南聯大三校共慶南開大學百年華誕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張麗 攝影 宗琪琪 王曉明)在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之際,北京大學校長郝平、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分別代表兩校,向南開大學百年華誕送上真摯祝福,向南開全體師生和全球校友致以熱烈祝賀。曾在全面抗戰爆發後合組舉世聞名的西南聯合大學,以剛毅堅卓、弦歌不輟創造了世界教育史上奇蹟的三校,在南開大學百年校慶之時再度聚首,暢敘情誼。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出席了10月16日在南開大學舉行的校慶活動——世界大學校長論壇。他在論壇致辭中說,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是同氣連枝的兄弟高校。
  • 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兩岸清華校長」梅貽琦先生
    是中國近現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祖籍江蘇武進,生於天津,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梅貽琦的名字和清華大學緊緊地聯繫在一起,1931—1948年,梅貽琦出掌清華校長17年,為清華大學做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他與葉企孫、潘光旦、陳寅恪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1955年,在臺灣新竹創建清華大學並任校長,一手奠定了臺灣的清華基礎,被稱之為"兩岸清華校長"。
  • 海峽兩岸清華大學化學系學術研討會舉行
    作為百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4月8日至4月12日,由化學系副主任林金明教授領隊,9位教授和12位博士生赴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參加第四屆海峽兩岸清華大學化學系學術研討會。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副校長鄭建鴻教授、化學系主任劉瑞雄教授和系副主任黃喧益教授等40餘名師生出席會議。
  •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百年校慶倒計時開始
    2014年10月17日是清華附小99周年暨100年校慶啟動日。清華附小以承辦"全國第四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論壇"的形式,開啟了校慶年的大幕。水木清華,百年童心,家國情懷,完整人格,是對清華附小近100年教育精神和教育追求的最好詮釋。
  •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新百年 新契機
    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即將到來之際,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對中國日報記者表示,清華大學正穩步邁進在建設世界一流名校的道路中。在新的百年起點上,清華大學將會在培養創新型人才、提升整體師資水平和科研工作等方面更上一層樓。顧秉林介紹說,清華大學在過去的一百年中,培養了無數的學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