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2016-03-10 10:34 來源:澎湃新聞
3月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上海市工商局了解到,該局發出2016年第1號虛假違法廣告公告,對2015年以來被上海工商部門查處的9件典型案例予以曝光。據悉,此次被曝光的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的行業領域包括投資理財、房地產、教育培訓、收藏品和醫療服務等,多為關係重大民生利益的社會熱點。
以「學區」作賣點引起購房者誤解2016年2月1日起實施的《房地產廣告發布規定》明確「房地產廣告中不得含有廣告主能夠為入住者辦理戶口、就業、升學等事項的承諾。」房產廣告中能否宣傳「學區房」一時成為議論熱點。其實,「學區房」是一種非正式的稱呼,其中的「學區」和「房」本質上並非一一對應,具體政策也常有變化。《房地產廣告發布規定》並不禁止在房地產廣告中涉及文化教育設施等內容,而是禁止含有「承諾升學」的事項。但這並不意味著房地產廣告可以毫無底線地宣傳「學區房」。
此次上海市工商局曝光的一則房地產廣告案例較為典型,當事人上海地傑置業有限公司作為長期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的企業,熟知可能影響購房者價值取向的多種因素,也明知在房屋未建造完成之前,教育部門不會對其作出學區劃分,未來的學區劃分情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仍然在廣告中用大量篇幅宣傳項目周邊的學校,以「學區」作為主要賣點,引起購房者的誤解,並且在客觀上引起群體性維權事件。
上海市工商局表示,這則廣告主觀上存在故意,客觀上未嚴格依據事實表述,對商品的用途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行為,其違反的是《廣告法》所規定的的廣告真實性原則,被工商部門依法處罰款7萬元。
投資理財產品杜撰獲利「事跡」近年來,各種投資理財類服務發展迅速。根據此次被曝光的9件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上海工商局分析指出,投資理財類廣告的違法表現集中在對企業資質規模或者具體投融資項目的虛假和誇大宣傳。有些企業為了搶佔市場,誇大宣傳企業的經營規模或成立時間,甚至杜撰企業的獲利「事跡」,以此騙取投資人信任。
同時,投資理財類廣告還常以高額的投資回報預期吸引眼球,宣稱「保本保收益」,卻未將其中附帶條件一併明示,屬於典型誤導性質的虛假廣告。
新《廣告法》明確規定,除了國家另有規定的情況外(如國債和銀行儲蓄等),有投資回報預期的商品或服務廣告,均不得對未來效果、收益等情況作出保證,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等。「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工商部門提醒廣大投資者要理性投資,告誡相關企業應當守法經營。
去年上海工商查處虛假違法廣告案2044件記者注意到,此次曝光的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中,「韋博進修學校」印刷品廣告、「美侖醫療美容」網際網路廣告和《上海譯報》系列收藏品廣告等知名企業被點名上該黑榜。其中,韋博進修學校自行印刷海報「韋博百萬夢想基金」在經營場所內張貼,內有「優秀學員感言」,展示「雅思學員JASON錄取倫敦大學」的案例。上海工商部門經查實,該案例系韋博進修學校虛構,並非真實學員案例,其行為構成虛假宣傳,被依法處罰款6萬元。
據統計,2015年上海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各類虛假違法廣告案例2044件,處罰沒款5850萬元。
上海市工商局表示,今年將繼續以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重大財產利益安全的醫藥保健、食品酒類、美容化妝、教育培訓、房產銷售、旅遊服務、投資理財等行業為重點,嚴格執行新《廣告法》各項規定,強化廣告監管執法,嚴厲查處虛假違法廣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虛假違法廣告,學區房,虛假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