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處疫情防控關鍵期的我們,繼續居家工作、學習。藉由一場疫情,每一個都身處其中的我們,對當下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北京市新府學外國語學校的雲課堂中,新府學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思考和學習的空間。特殊時期將孩子們之前所學所積累的能量更加放大了。在新府學雲課堂的PESA情感課程中,老師以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為出發點,幫助和引導孩子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和緊密的情感聯結,並從中獲得歸屬感,同時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和社會能力。
讓我們走進北京市新府學外國語學校7年級的孩子們,看看他們的故事,聽聽他們的觀點,從不同的視角出發,收穫不同的理解。許久未見,卻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成長!
疫情之下,平凡的小舉動也是力量
陽光熱心的歆瑜,在媽媽的鼓勵支持下,堅持每天給疫情中值夜班的工作人員送愛心食品(雞蛋、牛奶)。在分享這個故事的時候,她有些羞澀,坦言自己剛開始情緒上有些小牴觸。當慢慢做到後面的時候,覺得這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
「雖然不能去一線,但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也很有意義。這樣想的時候,就非常樂意去做這件事情。其實,我們現在憋在家可能還會覺得有些無聊,可是家卻是那些醫護人員此刻最想回的地方。當想到這些,每天做這件小事情就讓我覺得充滿了力量!」這是歆瑜在PESA課程上的分享,也是一個7年級的中學生,在當下用自己的行動感受,微小的舉動也一樣有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歆瑜有自我實現,自我超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愛亦可。把外在教育要求內化為自我發展動力,自我發現,自我提高,培養良好的情操和意志就是本次歆瑜的收穫。
從愛好和興趣出發,滋養內心
北京市新府學外國語學校2019 「Winter Show」上小服裝設計師靜明,特殊假期期間她仍然堅持著自己的創作,隔三差五就會有新作品呈現,生活小技能、美食製作、手工創作等。內心充實的她把自己的居家學習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她在PESA情感課上給大家分享了在家「變廢為寶」的小片段,把礦泉水瓶做成了美甲,不僅能跟各種服裝搭配,還容易取材、節能環保。
照卿是和靜明一樣恬淡的女孩,宅在家的這段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平時喜歡繪畫、音樂、歌曲創作的她,在安排好新府學雲課堂課程學習和作業的同時,最滿足的就是進行天馬行空的創作,有時候勁頭上來,一坐就是一下午。當被問及為什麼做這些,她說是內心的一种放松和踏實。她會把自己創作的插畫拍照發給老師,贈人玫瑰的女孩,內心怎會不充盈?未來怎會不精彩?
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女孩們從自己的愛好和情趣出發,滋養內心。這也是北京市新府學外國語學校PESA情感課程中最重要的支撐之一,社會心理支持促進青少年的社會心理健康。
自我剖析,感悟愛與生命
寵物愛好者季心瑩,在和小動物們的友好相處中感悟愛與生命。六條狗、五隻荷蘭豬、一群魚和一隻烏龜陪伴她的假期,她甘之如飴當起了隊長。心瑩很興奮地跟新府學的同學們分享荷蘭豬生崽的過程,「生命的傳承真的很神奇,有時候又很脆弱」,荷蘭豬崽崽們爸比死了,她很傷心,「我會更珍惜這些小生命給予我的陪伴,愛動物,愛生命。」
愛,不只是人與人之間感情連接的特權,所有的生命體都是獨立的,都要被愛惜,被尊重。人類和自然的相處不正在心瑩身上體現了嗎?
蕎瑞拋出了所有孩子的心裡話來做分享,「最近我在考慮兩個問題,我有點想不通。第一:為什麼初中階段的家長對孩子的管理更嚴格了呢?甚至不再像之前一樣去相信自己的孩子了。第二,很巧合的事情是,每次我在娛樂的時候,媽媽總會出現在我的房間,而當我處理學習項目的時候,我媽是幾乎不會出現的,這是為什麼?」
自我剖析、自我定位、溝通解決問題是初中生要具備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部分。沉靜下來的蕎瑞,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去和媽媽分享自己的困惑。從新府學孩子們的分享中,我們看到了思考的力量,體會他們感知愛的過程。
這些充斥在青少年生活中的瑣事,一點一滴點綴著他們當下的星空。當孩子感覺到未來不確定,他會擔心和迷茫;當孩子內心被愛充盈,他會堅定而踏實。北京市新府學外國語學校PESA情感課程正是這樣的所在,讓孩子自我剖析、自我感知,明確自己的內心所需,堅定,踏實!
明確需求,建立成長過程中的目標感
「在學校的時候期待著放假,現在在家又期待開學了。」這是宸碩的分享,居家期間他每天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也會規劃時間進行鍛鍊,籃球場關門讓他感到挺失望,迫切期待快點開學,期待面對面的學習方式。有同樣感覺的還有啟明,啟明是樂天派,每天的時間安排得很緊湊,忙碌的同時,依舊能安排出時間和朋友們雲端溝通,作業完成順利還能玩遊戲放鬆。
釗鳴補充,通過這段時間,意識到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很大,「感覺在家學習不能高效集中注意力,靜不下心。在學校學習任務量比在家更大,竟然不感覺累,還感覺挺興奮,尤其是看著同學都學習的時候,自己也能很快投入到那種學習氣氛裡面。壓力真能轉化成動力,渴望學校環境帶來的動力和刺激。」此言一出,大家紛紛附和。
社交需求是人較高層次的需求,如: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在青少年階段對自己需求的明確,有助於他們在成長當中目標感更強,更知道自己的未來的路該怎樣選擇。
積極運動,健康面對生活的每一天
疫情中最難熬的孩子,莫過於戶外運動愛好者了。籃球場關了,足球場關了,連從自家出去都變得困難了,可是這些依舊不能阻止青少年們釋放活力。
雲卿作為籃球愛好者,居家期間學習了一組籃球課程,每天上傳視頻和照片發給教練,默默地鍛鍊自己的專業技能,期待著返校後與好友一較高低。同樣愛好籃球的還有心思巧妙的子銳,他分享了自己設計簡易版的室內籃球框,每天堅持鍛鍊。
俊禕是標準的體育愛好者,疫情期間他進行最多的運動項目是滑板,不需要太大的場地,每天在室外把自己的技能全部展示出來,身體得到放鬆,心情隨之舒悅。
和球類愛好者不同,一民家裡有個小院子,安排一天的學習之餘,他會拿起鋤頭去院子裡「修理地球」,讓人不禁羨慕起他的田園牧歌。現代人的節奏總是很快,當有機會慢下來、靜下來,未必不是一種沉澱。
青春陽光的男孩們,用運動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彰顯著自己的活力,這不正是北京市新府學外國語學校PESA情感課程要達成的目標嗎?積極、健康、陽光的面對生活的每一天!
社會心理支持能夠促進青少年的社會心理健康。好的教育是引領和輔助,把落實和拓展的機會留給學生自己,滿足他們的心理健康需求。延期開學的這段時間,相信大家已經看到了線上學習這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對新府學學生帶來的挑戰,失去了學校的「強約束」,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學生的情感管理能力都獲得了提升。新府學學生們對自己準確定位,設定目標,堅定執行。
成長的路徑千萬種,每個孩子都是那個獨立的唯一!老師和家長最需要做的便是支持學生去達成屬於自己的規劃,讓每個不同的他們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