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姜林做客青島新聞綜合廣播FM107.6《行風在線》。
1
破題「教育資源不均衡」
我市已成立四個教育集團
平衡優質教育資源,實現教育公平,一直是民生關注的熱點,也是教育工作的難點。
對此,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姜林做客《行風在線》介紹:
我市自2019年初啟動中小學集團化辦學,目前,局屬學校已成立青島二中、青島五十八中、青島實驗初中、青島實驗高中四個教育集團,共有成員校13所,覆蓋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西海岸新區、即墨區、高新區六個區市。
正在推進青島六十八中、青島十九中、青島九中、青島實踐教育集團、自閉症教育集團等五個教育集團。市級教育集團著力向薄弱區市布局,帶動薄弱區市基礎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姜林同時透露,目前,市北區、西海岸新區、膠州市、平度市均已啟動集團化辦學。區級教育集團著力向農村學校布局,帶動農村基礎教育水平提升。
2
臨聘老師是否符合規定?
市教育局:已出臺相關辦法保證教學質量
節目中,有學生家長反映,任課老師不固定,學校從校外找了臨時代課老師,這種做法是否符合規定?
對此,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姜林表示:
目前全市不少學校都存在這種現象,主要原因是教師採取的是編制管理,對教師數量有嚴格的限制。與此同時,青島市還承擔著安順、隴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日喀則、省內的菏澤,市內的平度、萊西的支教任務,也會有老師因此而離開現崗位。
為了解決外出培訓、病產假、支教等臨時性的教師短缺,目前各學校只能採取臨聘教師的方法。為此,青島市教育局也出臺了專門的教師臨聘管理辦法,要求臨聘老師必須學歷和教師資格證達標,同時必須經過公開的筆試面試環節。學校在臨聘教師上崗之前要有培訓,日常加強管理,來保證教學的質量。姜林同時表示,更換老師之前,學校應充分和家長做好溝通,市教育局也會加強督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
永寧路小學暫無改擴建計劃
原青島22中校舍改為幼兒園
有市民詢問,青島永寧路小學是否有改擴建計劃?原青島22中校舍正在裝修,有何用途?
對此,李滄區教體局基建科負責人回應:
目前青島永寧路小學生源相對穩定,學校的資源能夠滿足周邊兒童入學需求,因此暫無改擴建計劃。2014年,青島第22中學統一遷移到滄口學校,原有校舍一直處於閒置狀態,在2019年,為了解決滄口片區周邊幼兒園資源緊張的難題,決定將原22中校舍改造成幼兒園,因為受疫情影響,今年年初才啟動建設。目前整個項目處於收尾階段,計劃於10月底完工,爭取年底投入使用。
另外,有網友反映,在昨天節目裡看到,大學路小學午餐8元,兩葷兩素,還有水果,自己孩子所在的青島海逸學校去年午餐10元,今年漲到12元,午餐費用雖然漲了,但是相應的菜品質量卻不高,每周吃雞肉的次數過多,也沒有水果。
市北區教體局食安科負責人表示,大部分學校的午餐費用為10元,有應廣大家長的要求,部分學校調整到12元,在調價過程中,會面向學校的家長發放問卷調查,只有95%以上的家長同意,才可以執行新的價格。同時,為了做好營養餐的管理,要求公示每周食譜,「對於家長反映的雞肉問題,我們是嚴格按照青島市中小學生營養餐的管理辦法,雞肉製品每周一次,食譜也都有明確的標識。」她表示,線下會再進一步對學校午餐的情況做監督和了解。姜林也表示,將在線下前往學校,看看學校每天給學生的配餐的真實情況。
據了解,在昨天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姜元韶做客《行風在線》時,也有網友提到,大學路小學食堂給孩子吃雞肉而非豬肉。對此,該欄目的記者走訪大學路小學看到,14日學生午餐是黃花魚與肉片;查看開學三周的食譜發現,除了第一周吃過兩次雞肉,第二、三周則是每周吃一次雞肉。學校校長張文龍表示,學校8元餐費,為學生配備兩葷兩素、主食與水果。嚴格按照青島市中小學生營養餐管理辦法,學校午餐從上學期每周兩次雞肉調整為每周一次雞肉。
市南區教體局副局長孫曉梅在節目中表示,市南區統一食材招標採購,聘請專門營養師每周制定科學合理的統一食譜,全區統一價格、統一標準、統一菜品。
來源:教育新觀察、行風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