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髖關節穩定(假胯寬、輕X、輕0)
關於腿型大家提到比較多的問題無外乎是X型腿、O型腿等這也困擾好多人的問題,雖然大多數人會面臨著同一個腿型問題,但是他們的具體發病原因可能是會有很大區別的,正因為如此,在矯正方面也不存在特效萬能動作適用於所有人的腿型問題,所以評估、測試才會顯得很重要!
線上課程測試動作庫中的冰山一角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受傷習慣等等各不相同。也許同樣的傷疤、同樣的生活習慣,在別人身上造不成任何傷害、而在自己這裡就可以導致諸多問題。所以,如何準確找出導致問題的根本原因,才是一個矯正動作安全有效的根本
正因如此,我們在接觸到一個案例之後會從不同方面進行分析:
如圖所示,人體每個關節部分都存在其應有的張力
當身體出現不良張力時,經常表現為身體某處肌肉的緊張、酸痛感,這個不和諧的張力會限制關節活動度、甚至改變骨骼的排列(造成我們常說的體態問題)
此時如果我們只去考慮單一肌肉緊張或鬆弛的時候,問題似乎變得簡單了起來:找到疼痛點對應的肌肉,安排幾組拉伸、加強某塊肌肉力量、有時候似乎輕輕鬆鬆很快緩解了問題的表現。但事實往往是殘酷的:這種緩解總是好景不長,總是沒過幾天問題就會捲土重來,而且表徵更加強烈
因為單一肌肉能代表的終究
只能是局部,不能調整整體
這點往期學員體會可能比較深刻,以前每個動作強調具體肌肉的發力點,動作熟練起來相對比較難 ;
現在卻完全不同,甚至有很多學員覺得動作很神奇「我明明沒有做腿部的動作,但腿卻在慢慢變直!」,能用更短的時間對體態問題進行改善。
新增加的動作考慮到的因素越多
紊亂的筋膜矯正之後會更加穩定
「腿型」都會有那些問題 ?
只有知道自己是什麼類型的人才能知道如何去解決它。
於是大家從這個一個博主那裡知道了O型腿:踝關節併攏,膝關節間隙大於3CM則為O型腿。
又從另一個網站了解了什麼是X型腿:當膝關節併攏,踝關節間隙大於3CM則為X型腿。
然後就開始做教學,教學內容是緊張的肌肉拉一拉,薄弱無力的肌肉練一練。
不排除有改善的可能,更確切的說這算是緩解體態(或者叫肌肉)緊張。
因為肌肉是會「騙人的」,人體並不如積木般拼接;而是有規律的呈多螺旋結構
只有弄清楚每一條筋膜走向每一塊骨骼
呈現的結構才是正確矯正的唯一途徑
在筋膜整體觀的世界中,任一部位的紊亂能帶來的無數排列組合的筋膜線紊亂。
我們視頻所做的就是把無數種的排列組合分析出來,找出大家最容易出現紊亂的線設計運動矯正動作。
如圖所示,左側為評估圖,箭頭代表的是體態現象圖
左腳重心在左外側,左小腿外翻;右股骨內旋中→左腳錯誤
右腳力線在內側,右股骨內旋→右大腿錯誤
找到錯誤的紊亂點後,可以用的筋膜線有無數條;用螺旋線,用深線,用體測線等等都可以。
我們一直保持,工作室成立時候的初心:普及運動矯正理念,傳播科學健身,完善我們的矯正體系,讓更多人受益於運動矯正帶來真正改善成果。
從最初課程明確的肌肉點發力點,發展到現在的專屬矯正動作及全身整體性協調性的訓練方案:
1.先解決身體紊亂部位的筋膜張力;
2.每一個階段都對應著一個測試動作;
3.每個學員都有一套專屬的運動處方;
4.使學員正確的應用自己身體,重新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訓練大腦)
如果只調整紊亂,但是生活姿勢及日常習慣不調整,體態問題必然會反覆。
穩定性動作由此而生,紊亂調節完成後,加強整體筋膜的穩定性,才能達到改善效果。
所以說,找到張力紊亂,調節張力平衡是關鍵;當然調節完成紊亂後加強張力穩定與持久,同樣是體態健康的秘密武器。
明天會給大家分享腿型矯正系列課第二節:X O 型腿矯正篇,記得在評論區留下你的問題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