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填報志願的誤區,2020年高考生要注意,選錯可能就沒大學上!
近期很多參加過高考的同學都在忙於志願的填報,這其中也包括不少家長和老師,也在關注這件事情。在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會遇到不少問題,稍不注意,選錯專業或者大學,考生很可能就沒有大學上!那麼,高考填報志願要避開哪些誤區呢?若是不浪費分數的話,考生應該如何妥善的填報自己的志願呢?
這些高考填報志願的誤區,選錯就可能沒大學上,很多考生都犯過!
填報高考志願,對考生來說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不可忽視的問題。大部分的考生都沒有了解過志願的填報,很多人都聽從父母或者老師的安排,但也正因為如此,每年有大批的考生選錯了大學和專業,最後沒學校上。
有家長私信阿木,詢問高考志願應該以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之前阿木已經在寫過相關的文章,不同情況下應區別對待。但是這位家長更為犯難的是,他希望自己孩子學醫、學護理專業或者是師範類專業,將來當醫生、護士,或者是老師,挺好的。
但是他的孩子不願意,和他大吵了一架。他的女兒希望報考一些新興專業,如精細化工專業,又或者是建築學專業,但是都被他否決了。父母給出的理由是,他們的選擇不會錯,都是為孩子好。
像這樣,往年也有家長逼迫孩子選擇不喜歡的專業,然後孩子全部選擇了不接受專業調劑,造成了滑檔,最後弄的沒學校上,只能再次選擇復讀,但阿木卻不想讓這樣的悲劇重演。
在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每個省份的高考分數線不同,各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也不一樣,因此,在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考生要注意規避以下誤區,選錯了有可能沒有大學上!
01、學校最低投檔線不代表所有專業的錄取線
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很多考生和家長將學校的最低投檔線當做了學校錄取分數線,這就使他們在報考大學的時候虛高,這樣很容易造成滑檔。考生一旦滑檔,輕則補錄,重則只能復讀!
要知道,每一所學校最低投檔線不代表所有的專業錄取分數線,很可能專業與專業之間的分數差距有十幾分也說不準,這也是為何明明看到一個學校分數不高,想選某個專業要超過最低投檔線幾十分的原因所在!
02、不能盲目借鑑其他省份的高考填報志願經驗
每個省份的高考分數線劃線不同,而且各大高校在各個省份的錄取分數線也迥異,不能將隔壁省份的報考經驗直接搬到自己省份的報考,畢竟情況還是有懸殊的。
比如江蘇省高考模式和安徽省高考模式完全不同,要是互相參照報考,很可能會報錯專業和院校,報高了或者低了都不好。就算是其他省份之間也儘量只做借鑑,不能盲目複製,這是對考生極不負責任的做法!
03、過時的志願填報經驗不適合當下的錄取情況
高考每年都在變化,一些家長因為不懂志願填報,就去諮詢已經讀大學的親戚朋友,聽他們的意見來選擇專業和學校。但殊不知,很多情況下,過時的志願填報經驗已經不適合當下的錄取情況了,按照他們的經驗報考大學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
04、不要盲目報考專業和大學,應該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報考
也有一些家長和考生,盲目選擇專業和大學,其結果要麼就是報低了,本來能去好學校的,最後讀了一個爛學校。要麼就是報高了,最後沒學校上。最妥善的辦法應該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報考大學和專業,這樣才不會浪費讀書的機會!
05、填報高考志願儘量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造成滑檔。如今的填報志願方式和以往不同,老師給的建議是全部都選擇服從調劑,這樣滑檔的概率很大。要是選擇了一所比較好的大學,選擇了服從專業調劑,即使分數達不到所選擇的專業,也可以調劑到其他專業,從而留在這所學校讀書!
鑑於這位考生的情況,阿木覺得家長適當的考慮孩子的想法,選擇他們願意學的專業,而不是強迫他們學習自己討厭的專業。要知道,大學學的專業不喜歡,只會很痛苦,雖然有的考生可以通過跨專業考研去自己喜歡的專業讀書,但大部分的人畢業後從事自己不喜歡的領域,很可能苦了一生!
如果你父母逼迫你選擇一個你特別討厭的大學專業,你會接受嗎?如果你喜歡的專業父母不願意你報考,你會說服他們或者執意報考嗎?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