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愛仕達奇聞說」,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祝福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神秘的海洋世界,變幻莫測,人類對海洋世界的探索,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總是在不斷向縱深發展,且總是驚喜不斷,尤其是那些兇猛的海洋生物,更能引起人類的好奇心。
在海邊漁村,總是會有這樣的傳說,海裡住著「海怪」,神出鬼沒,頭頂鋸齒刀,見漁船就劈,兇猛無比,哪家小孩調皮,老人總是會拿「海怪把你吃掉」這樣的話語來唬人,嚇得小孩不敢哭臉,不敢調皮。
「海怪」自然只是傳說,但也不是毫無根據,海洋中帶鋸齒的魚自然是有的,鋸鯊和鋸鰩。鋸鯊,我們聽說的較多,但鋸鰩聽得較少。
鋸鰩,其實是鋸鰩科幾種像鯊魚的鰩類的總稱,為軟骨魚,屬鋸鰩科鋸鰩屬,總共有7種,包括普通鋸鰩、大齒鋸鰩、櫛齒鋸鰩、昆士蘭鋸鰩、小齒鋸鰩、綠鋸鰩、尖齒鋸鰩。其中,昆士蘭鋸鰩較小,最大的身長僅3.2米,其次是櫛齒鋸鰩,最大身長僅3.5米,而其餘的幾個種都很大,體長在5.4-7.6米,最大的身長能達到9米。它們也是非常古老的一種生物,它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5600多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
01尖齒鋸鰩-海洋裡的電鋸狂魔,自帶雷達,威力無窮
尖齒鋸鰩屬於一類暖水性的底棲魚類,它們喜歡生活在海水和淡水交界的地方,多出現在熱帶、亞熱帶的淺海區。
它們在外形上與鯊魚相似,實際上,鋸鰩與鯊魚也有親緣關係,如果說它們是一種特殊的鯊魚,也未嘗不可。其區別在於,鋸鰩的腮孔在腹面,吻部沒有長皮須,而鋸鯊的腮孔在身體兩側,在鋸子的腹面還有一對皮須。
尖齒鋸鰩(學名:Anoxypristis cuspidata)的發現和命名還比較坎坷,1974年,學者約翰·拉瑟姆在《倫敦林奈學報》上發表研究成果《關於鋸鰩的各種物種的論文》,此文章中,首次將這種物種稱為尖齒鋸鰩,到1913年,學者霍夫曼將這種物種的屬從鋸鰩屬重新命名為Oxypristis,但後來發現這個屬已經被昆蟲佔用,為了避免重名,人們將在屬前面加上了前綴,從而最終確認了尖齒鋸鰩的學名。
尖齒鋸鰩體長在4.5米,而最大的個體達到了9米,而頭部的鋸齒足足有2米長,佔身體的近1/2,寬0.3米。
尖齒鋸鰩的體型為長且扁平,背部稍微有點圓,且向上凸,腹部平坦。頭部為扁平的三角形,尾部寬大。
身上最大的亮點就是它們頭上的鋸齒,這個鋸齒是它們由它們的上嘴唇進化而來的,兩邊長出了21-35對鋒利的吻齒,看起來就像一個大大的鋸齒刀。而它們的吻齒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牙齒,而是一種軟骨魚才有的「皮膚上的牙齒」,隨年齡長大而逐漸長大,牙齒的特徵也是區分鋸鰩不同種的根據之一。尖齒鋸鰩的吻齒有21-26對,右邊可能會多一個,每一個吻齒的前端較窄,圓鈍,非常堅硬,而且有3-5條軟骨。
鋸齒也是尖齒鋸鰩的生存法寶,它們日常的菜譜主要是各種甲殼類,魷魚和各類小魚,偶爾也會追捕鯔魚、鯡類魚群。
它們捕食時,喜歡潛伏在海底,通過眼睛後的大洞將水吸入腮中呼吸,依靠鋸齒來搜索和捕獲獵物,它們的鋸齒上就像是自帶「雷達」,有感受器能夠檢測獵物發出的信號,通過左右擺動吻鋸,將那些藏起來的動物從海底趕出來,然後用鋸齒橫掃,那些原本活蹦亂跳的魚,瞬間就變成了魚塊,尖齒鋸鰩只需要安靜的享受美味就好。尖齒鋸鰩雖然很兇猛,但是天敵也不少,包括牛鯊、短尾真鯊、鹹水鱷魚等等。
02獨特的鋸子成為人類的另類愛好,遭大肆捕殺,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在墨西哥,這裡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將鋸鰩當做是某種怪物的前鋒,而在西非附近的比熱戈斯群島,在男子的成年禮上,要扮演海洋動物跳舞,以慶祝成年,而它們最常扮演的就是鋸鰩。
曾有一個關於鋸鰩的傳說:
1573年,義大利遭遇一場大風暴,其中一艘船正在海上,船上的水手紛紛向天祈禱平安,後來船隻安然無恙的回到港口,但上岸後卻發現,船底破了一個洞,但洞裡有一隻鋸鰩,避免了船隻的下沉。為了感謝這條鋸鰩,水手們把它放在了那不勒斯的一間叫做迦密山的聖母的教堂裡。
傳言是否真實不得而知,鋸鰩到底是如何進入船洞中的更加不得而知,不管這個鋸鰩的鋸子現在還在教堂裡展覽,有機會可以去參觀。
尖齒鋸鰩和整個鋸鰩家族都在不斷的遭受人類的捕殺,就是因為人們對它們的鋸子特別好奇,成為了某些人的另類收藏品,它們的吻齒經常被人鋸走,被當做傳統藥物、宗教祭品或者是古董出售。
除此之外,尖齒鋸鰩的魚鰭跟鯊魚的魚鰭一樣,是上等的魚翅,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皮膚是製作刀殼及劍鞘良品;而且膽、卵、肝都能入藥,有祛風除溼、活血散瘀等功效。
03結語
如此渾身是寶的傢伙,人們怎麼可能不盯上?也正是因為它們數量稀少,已經接近瀕危甚至極危,科學家甚至發現了它們中有無性繁殖的個例,在2015年,科學家在自然界中發現了第一個脊椎動物無性繁殖的例子。
如此強烈的求生欲,還不能激起我們的保護欲嗎?
本文由趣聊科學原創,歡迎點讚、轉發、評論,請關注@趣聊科學,帶你一起了解更多的趣味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