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的時代,我家4歲的孩子到底是先認字還是先學編程?

2020-12-12 巴巴騰兒童機器人

巴巴騰兒童機器人——中國孩子的良師益友,智慧好夥伴

美國總統川普的長女伊萬卡·川普(IvankaTrump),帶5歲的女兒Arabella參加了一個計算機編程課程。

伊萬卡被採訪時說,我們很高興一起學習非常重要的新語言,編程是一種真正的未來語言。

那幾歲應該開始學機器人和編程?一位澳大利亞的研究者說,4歲的小孩就要開始學習基本知識了。

4歲的孩子正式上幼兒園的年紀,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開始學習認字,而要認識「編程」倆字,早一點也得到二年級了。

那孩子不認字可以學編程嗎?

在上海大學舉行的一場面向孩童的教育機器人比賽上,千餘名小選手同臺競技,其中學齡前兒童達100人,最小的選手是4歲的戴坤成。網友驚呆:我4歲的時候,"編程"倆字都不認識。

當記者問戴坤成:「這四個字你認識?」「認識。」「會寫嗎?」「不會。」他回答得倒也爽氣。「我才上幼兒園中班,媽媽還沒教過我識字呢。不過電腦遊戲上的字基本上我都能認識,機器人編程上的字,老師教過後,我也認得,像主程序、引用變量,還有時間設定……」他指著電腦屏幕補充道。

「本次比賽有100個學齡前兒童,比例最多的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最小的只有4歲。」裁判張老師介紹說。

對於該現象,他表示,學習機器人從學齡前開始比較適合。「因為一開始需要學習的是機械結構,大一點的孩子會覺得太簡單,不想學。但這會導致基礎欠缺。」

4歲是孩子學習編程一個可選的起點,太小了思維達不到,不能揠苗助長。

為什麼不認識字就要學習編程、編程能鍛鍊哪些能力

編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位程式設計師父親覺得主要能培養五個方面的能力:策劃構思能力、邏輯分析能力、模式識別能力、問題分解能力、測試糾錯能力。這些重要的思維能力,不光在編程上很重要,也適用於各行各業。

1、構思能力

編程是一種「先寫劇本,後看結果」的活動,這要求孩子先在腦子裡進行構思並模擬出結果,然後再實際驗證結果是不是符合預期。

這是一個「異步」的過程,對於這種「都得事先想好」的方式,孩子一開始是不適應的,因為這違背他們的直覺。

我見過很多父母給孩子買「迷宮書」,其實走迷宮也包含這個要素,有的孩子會先在腦子裡走一遍,然後一次性下筆把路線畫出來,這就是一種構思和模擬能力的體現。

2、邏輯能力

編程需要考慮到各種情況,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選擇(分支),而且各個分支之間不能重複,也要避免遺漏某一種可能性造成程序的異常行為。

在邏輯思維中有個詞叫做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就是「相互排斥且整體完備」,也就是「不重複,不遺漏」。這是邏輯思維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舉個例子,交通信號燈有紅、黃、綠三種狀態,如果你在寫程序的時候只考慮了紅燈和綠燈的情況,沒考慮黃燈的情況,那就不「完備」了。

此外,條件還會涉及到「與」、「或」、「非」等邏輯操作,比如說,「當信號燈為紅色或黃色時」和「當信號燈不是綠色時」這兩個描述應該是等價的,這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好的邏輯訓練。

3、模式識別能力

在編程中,我們經常需要發現一些「可以重複」的單元,然後讓計算機去重複它。

舉個簡單的例子,計算(1 5)×4相當於(1 5) (1 5) (1 5) (1 5),其中每一個(1 5)就是一個可重複的單元,或者說是一種模式(pattern)。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模式並不都是顯而易見的,有些模式是隱藏的,或者需要一定的變換才能出現的,這些都考驗孩子觀察力和識別力。

4、分解問題的能力

一些複雜的問題都可以分解中等的問題,中等的問題還可以進一步分解成小問題。在解決複雜問題時,問題的分解是非常重要的,編程中我們也經常需要使用這樣的方法。

舉個例子,比如要造一輛汽車,我們先要把汽車分解成很多小的部件,比如發動機、變速器等,這些部件還可以繼續分解成更小的部件,我們需要先造好每一個小部件,再把他們組合起來變成一輛汽車。

5、調試糾錯能力

任何工作都無法一蹴而就,是人總會犯錯誤,程序運行起來發現不對有問題,這時就需要孩子能夠找到出錯的地方在哪裡,並且將它改正。這裡面包含的能力很多,比如抗挫折力、觀察力、專注力等等。

總之,通過學習編程所培養的能力並不只是適用於編程,而是可以在很多方面派上用場。

關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怎麼開始學編程,這是我的建議:

4 - 6歲:編程小遊戲

入門階段,可以先帶孩子玩一些編程小遊戲,國內兒童機器人領導品牌巴巴騰經過一年多的規劃、研發,最近要上線的巴巴騰小叮編程機器人,用圖形化程式語言,把原來英語的代碼程式語言轉成圖形模塊化、指令化,以遊戲、情景動畫、積木構建的形式呈現。當然以兒童智慧機器人見長的巴巴騰,此款機器人出了編程還有更為豐富的功能和內容,等著小朋友去發現呢。

7 - 9歲:可視化編程工具

這個階段,可以讓孩子用一些可視化編程工具來完成一些複雜的任務,比如Scratch、App Inventor等。也可以挑戰一些複雜的編程遊戲,比如Cargo-Bot、Human Resource Machine等。

Scratch是一款由麻省理工學院(MIT) 設計開發的一款面向少年的簡易編程工具。這個軟體的特點是:使用者可以不認識英文單詞,也可以不會使用鍵盤。構成程序的命令和參數通過積木形狀的模塊來實現,用滑鼠拖動模塊到程序編輯欄就可以了。

10歲 :學習程式語言

這時候,孩子們可以開始學習一種真正的程式語言,比如Swift、Python等,嘗試編寫一些軟體,初步學習算法、數據結構以及面向對象編程。

Swift,蘋果於2014年WWDC(蘋果開發者大會)發布的新開發語言,可與Objective-C*共同運行於Mac OS和iOS平臺,用於搭建基於蘋果平臺的應用程式。Swift是一款易學易用的程式語言,還是第一套具有與腳本語言同樣的表現力和趣味性的系統程式語言。

Arduino是一款便捷靈活、方便上手的開源電子原型平臺,包含硬體(各種型號的Arduino板)和軟體(Arduino IDE)。它構建於開放原始碼simple I/O介面版,並且具有使用類似Java、C語言的Processing/Wiring開發環境。只要在IDE中編寫程序代碼,將程序上傳到Arduino電路板後,程序便會告訴Arduino電路板要做些什麼了。

我認為對於接受度好的孩子,可視化編程的部分可以跳過去,那個不是學編程的必經階段。或者這麼說,如果你是7~9歲才開始入門的,那麼用Scratch之類的東西沒問題;如果你4歲時已經入門了,那麼7-9歲時可以不必按部就班地上Scratch,直接奔著Swift、Python這種正經程式語言去就可以了。就好像學自行車不是一定要用輔助輪一樣,有些孩子不用輔助輪反而學得快。

還記得我小時候,正是鄧小平提出「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老實說大家要學會計算機,否則就是新時代的文盲。

那麼不會編程會不會成為新時代的文盲,這不好說,但是世界即將進入人工智慧的時代,小朋友的學習,自然要與時俱進。

巴巴騰兒童機器人——中國孩子的良師益友,智慧好夥伴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時代,孩子為什麼要學編程?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日漸人工智慧化的科技時代,傳統行業正在被科技不斷革新。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讓孩子接觸學習編程,這次就來跟大家聊一下這個話題:孩子為什麼要學編程?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編程?
  • 孩子是先認字還是學拼音?父母不懂就先別讓孩子自主閱讀
    理解和思考,很多面臨幼小銜接的家長,不知道是先學拼音還是先識字,其實學拼音和識字都是為了讓他們找到閱讀的樂趣,也是為閱讀和閱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不管是同事接觸還是先學某一個在沒有完全掌握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混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語言的理解,慢慢的就會區分開。
  • 15歲娃被清華提前鎖定,學編程的孩子究竟多可怕?
    孩子以後又不做程序,幹嘛學編程?女孩子學什麼編程?那是男孩子才學的我家孩子智商一般,學不會編程的!而少兒編程教育在其他領域,則是另一番火熱的發展趨勢:政治界: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2個女兒都在學編程科技圈:扎克伯格讓孩子從認字時就開始學編程
  • 人工智慧時代的原住民:3歲做拼插,5歲學編程
    2018世界機器人大賽上,一位小朋友在嘗試編程控制機器人。張茜/攝前不久舉行的2018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引來眾多青少年參觀、參賽,兒童服務相關展品順理成章地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而在這一領域,不少展商都將「編程」功能設置為吸引消費者的關鍵詞,「以後的孩子都得會編程」。現如今,「編程」被認為是孩子適應人工智慧時代的切入口之一。
  • 到底人工智慧編程跟機器人有什麼區別?
    近來不少家長諮詢燦羊羊老師,目前很火的人工智慧編程跟機器人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我家小孩該怎麼選擇呢?相信大部分家長是非計算機專業的,面對這樣的選擇肯定都會感到困惑。廣義的來說,機器人是人工智慧的一種應用,人工智慧包含但不僅僅是機器人。人工智慧還包含了深度學習、自我學習、圖像識別、算法博弈等等,這些都是通過編程來實現的。在編程之後,結合相應的硬體,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智能設備,也就可以叫機器人了。
  • 在人工智慧時代,孩子學編程有什麼好處?說一個令人意外的……
    在人工智慧時代,孩子學編程有什麼好處說一個令人意外的……首先人工智慧的推動力量是機器學習算法。而「機器學習是一門研究讓計算機無需專門編寫程序,就能完成工作的科學」人工智慧的最終竟是不需要編程?意外麼?那是不是學習編程沒有用了?
  • 孩子該先學拼音還是漢字
    在早教期間,父母在教孩子認字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個詞、乃至整句話,有些人指出,是否應該先教拼音,再教拼寫,最後教字呢?其實四歲以前的孩子抽象思維還未形成。還不能理解將字母拼起來這個過程。那該先學拼音還是漢字呢?
  • 極客晨星:人工智慧時代孩子為什麼要學少兒編程?
    人工智慧時代,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完全離不開「信息技術」,而編程就是「信息傳播」的基礎。人工智慧時代已經悄然來臨,為了不被時代所淘汰,現在的孩子都需要及時學習少兒編程,本文將介紹必須學習編程的4個理由,孩子哪一個也不能錯過。
  • 打算學編程,到底是學C++ 還是 Python? 在線等,挺急的
    在這個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當道的時代,好像不會門程式語言就落後於時代了。有同學問我:許良許良,現在Python很火,我很想學,但是學長又告訴我,還是學C++好一些。於是在程式語言的選擇上,在C++和Python之間猶豫不決,不知道到底該如何選擇。
  • 3歲學智慧機器人課程,6歲學編程,不學跟不上時代?你怎麼看
    記者調查發現,成都也不乏開設少兒編程課程的培訓機構,一般接收6至18歲的孩子,有些學校更是接收最小3歲的孩子。,還煞有介事地跟我說,不學跟不上時代。」最小3歲可以學那麼成都的少兒編程培訓市場如何呢?,「最小可以接收3歲的孩子學習智慧機器人課程,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學習Scratch圖形化程式語言。」
  • 閒話|學口琴?先學「認字」還是先學「說話」?
    部分覺得樂理不重要的人的觀點:回憶一下我們小時候我們是先會和別人說話,還是先學會認字寫字?我們去KTV唱歌,需要懂八分音符?需要懂切分音……麼?……那我們學習音樂?學習口琴呢?我們只想學習演奏曲子而已,上手馬上就學音符,學認譜,學節奏,學曲式麼……我覺得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並不需要學。
  • 新手爸媽的育兒難題,究竟是先讓孩子學拼音,還是先識字呢
    發現很多家長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學習認字時都會買一些帶拼音的卡片,牆貼或者是各種圖案的帶漢字的卡片來幫助孩子輔助學習認字。但有的新手爸媽就會十分困惑,究竟是先教孩子學拼音還是先讓孩子學認字呢,畢竟孩子到了小學以後也是會系統地學習拼音的。
  • 環球網「報名大廳」:編程是孩子在人工智慧時代立足的基礎
    編程是孩子在人工智慧時代立足的基礎讓孩子去學習畫畫、彈琴不一樣也是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嗎,跟編程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呢?當你在教授孩子編程時,你其實是在教孩子學會使用一個重要的工具,這個工具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擴展你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並在將來為孩子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這也將大大增強孩子在未來科技社會的競爭能力。人工智慧時代需要的是:能夠和機器人協調工作並且富有創意和想像力的複合型人才。
  • 孩子幾歲學少兒編程合適?極客晨星帶你分析
    編程,能培養孩子哪些能力呢?你是否也會有這個疑問,少兒編程到底學什麼呢?到底從幾歲開始學習少兒編程好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編程不止是一種計算機語言未來15年,50%的人類工作將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編程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讓孩子從小就學編程,這會讓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更多的可能。
  • 少兒編程到底值不值得學,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少兒編程作為一門可以實現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學科,用遊戲化的教學體驗和超強的實際動手能力來為孩子們實現心中所想。正如歐巴馬所說,「每個孩子都應該去學習少兒編程」,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在未來快人一步。雖然不少家長已經意識到學習編程的重要性,但心中仍然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幾歲學少兒編程比較合適?如果孩子沒有學習少兒編程的興趣和天賦怎麼辦?
  • 心急教不好孩子,想教四歲孩子認字,不如先做到這兩點
    文│慢媽想當初給樂樂挑幼兒園的時候,我總是想先問園長「我們這邊教孩子學習小學課程嗎?」園長笑笑對我說:「看你想不想讓孩子學了,有的家長想讓孩子學,有的家長不希望」。我是傾向於讓孩子在幼兒園玩的。我自己小時候的經歷,都是在田野裡到處跑,捉蟲子、採野花、上樹爬牆,那個時候現在想起來還是很美好。不想讓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就要面臨學習的壓力。特別是關於認字。樂樂從小就對漢字感興趣,最初幾個月的時候路上看到有大的標語,他就看著上面的漢字傻笑,天天讓我抱著去那看。再後來,兩歲多的時候,看到漢字,他都會指著對我說:「媽媽,這是紅色的漢字,這是黑色的漢字」。
  • 你知道孩子為什麼要學編程,少兒編程有什麼用嗎?
    什麼是少兒編程?是通過編程遊戲啟蒙、可視化圖形編程等課程,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創新解難能力的課程 ,學了少兒編程可以潛移默化對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影響。少兒編程幾歲開始學比較好?10歲至12歲:可視化少兒編程學習這一階段孩子的邏輯思維開始更快地發展,家長可以為孩子安排系統的編程學習計劃,但還是要以興趣為主,讓孩子喜歡上編程。孩子可以用可視化的編程工具來完成稍微複雜一些的任務,比如Scratch少兒編程、App Inventor等。
  • 教幼兒識字,先學漢字還是拼音?
    提起教孩子識字,估計很多家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不要教娃學拼音。畢竟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學認字。但其實教孩子認字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學拼音。為了能讓大家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先了解漢字和漢語拼音的一些基礎知識。
  • 安特思庫少兒編程「口袋烏龜」----培養孩子計算思維,贏在人工智慧時代!
    智能家居、美圖軟體、無人駕駛、無人倉庫……人工智慧時代正朝著我們撲面而來。作為這個時代的「原住民」,我們的孩子必須具備的能力是什麼?
  • 小學生學編程靠譜嗎?人工智慧時代,別再被那些培訓機構忽悠了
    雖然目前只有浙江把編程納入高考,但我們發現高校對信息學人才的關注是非常高的。比如每年都會有很多孩子通過信息學奧賽被知名中學、國內外重點大學免試或降分錄取。下圖是高二就保送清華的女生毛嘉怡,她在第34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賽中拿到金牌,毛同學初中一年級起學習編程。她說:「編程最有意思的一點,是能解決不少生活中的複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