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謝裡登大道 循跡曉講 收錄於話題#韓國2#東亞社會1
循跡曉講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作者:謝裡登大道
圖片/排版/校對:循跡小編
全文約4500字,大約需要15分鐘
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近日,韓國前總統全鬥煥因「涉嫌損害死者名譽」被韓國光州地方法院判處8個月的有期徒刑,緩刑兩年。
▲圖源於網絡
這個曾經存在於60、70後一代中國人記憶中的韓國老頭,以一種不名譽地方式再度亮相於世人面前,讓不少人驚嘆:原來他還活著啊!
而對於全鬥煥來說,雖然未必真的會進監獄服刑,但是算上90年代的那一次大審判,這已經是他名義上第二次「進宮」了。
當年全鬥煥獲刑的罪名是「叛亂(內亂)魁首」,而這場「叛亂」,正是1979年震驚世界的「雙十二政變」,又稱「肅軍政變」。
01
捉拿金載圭:全鬥煥的初次亮相
1979年10月26日,宮井洞的槍聲打破了漢城夜晚的寧靜,也打破了韓國十八年來的政局。
隨著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突然打死了總統樸正熙與警衛室長車智澈,韓國政府一下子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局面。
按照樸正熙生前制定的相關制度,時任國務總理崔圭夏以「總統代行」的身份下令全國進入戒嚴狀態,由陸軍總參謀長鄭升和大將擔任戒嚴總司令,兩人作為政界軍界的一把手共同主持大局。
同時,鄭升和按照戒嚴規定的要求,任命軍隊情報部門——保安司令部的司令官全鬥煥少將擔任「聯合搜查本部長」,全權負責調查樸正熙遇刺案。
▲金載圭被押到樸正熙遇刺現場還原事發經過,左側為目擊刺殺經過的秘書室長金桂元 圖源於網絡
出身慶尚南道一個農民家庭的全鬥煥其貌不揚(身高1米7),讀書成績也不好(畢業時的學習成績在同期156人種排名第126位),但憑著敏銳的政治嗅覺和對樸正熙的表忠,一步步地接近了樸正熙的權力中心。
樸正熙遇刺前,深知車智澈與金載圭已經勢同水火的全鬥煥秘密準備了一份《時局收拾方案》,打算在10月27日密報樸正熙,將這兩人同時拉下馬。不想就在前一天,樸正熙遇刺。
而正在參加活動的全鬥煥利用自己的弟弟全敬煥是青瓦臺警衛的關係,加上樸正熙停屍的漢城地區軍醫院就在保安司旁邊,很快摸清了樸正熙遇刺情況的大致輪廓,隨後積極配合鄭升和等人將金載圭及其黨羽一舉擒獲,成了處理刺樸案的大功臣。
樸正熙主政韓國時期的國家暴力機器三大支柱是警衛室、中情部和陸軍本部。但隨著車智澈被殺、金載圭被捕,這兩個機構立即形成了權力真空。
全鬥煥利用搜查的便利,不動聲色地將這兩個機構納入自己的控制範圍。
▲全鬥煥發表樸正熙遇刺案的調查結果 圖源於網絡
接著在10月28日,全鬥煥操著他那一口濃重的慶尚地區口音,向媒體宣讀了刺樸案的初步調查結果,從而第一次在全世界媒體面前亮相。
對韓國素有研究的日本媒體很快就作出了判斷:「全鬥煥作為調查『十·二六』事件的最高負責人實際上成為恢復樸正熙死後的軍部秩序的核心人物,因此韓國軍部真正的實權人物不是鄭升和而是全鬥煥。」(出自1979年11月1日的日本《每日新聞》)
此時的全鬥煥,比任何時候都要接近大韓民國的政治權力核心。
02
驚變景福宮:1979年「12·12」肅軍政變
不過在全鬥煥的頭上,還有鄭升和的陸軍本部這一國家支柱在主持大局。在搜查青瓦臺的時候,全鬥煥發現了秘書室長金桂元受賄的贓款9億韓元。
他便自作主張將其中6億交給了樸正熙之女樸槿惠,以籠絡樸正熙遺留的勢力,然後又私吞了一億,僅把剩下兩億韓元上交給了鄭升和。鄭升和對此大發雷霆,但考慮到全鬥煥仍在進行搜查作業,考慮到政治影響,只好對其不了了之。
▲全鬥煥私自向樸槿惠移交了受賄贓款(《第五共和國》劇照) 圖源於網絡
另一方面,鄭升和和崔圭夏考慮到樸正熙執政晚期對韓國民眾的高壓政策已經引發民意的強烈不滿,為了舒緩民意,他們開始適當放開政治環境。
一時間,包括金大中、金泳三甚至原樸正熙勢力的金鐘泌都開始積極登上政治舞臺,謀求韓國政治的進一步現代化,由此帶來了1979-1980年期間的「漢城之春」。
但是軍方中的不少人卻把日益崛起的民間力量視作眼中釘,因為他們中的不少人曾經在樸正熙的指揮下彈壓過民眾運動,十分忌憚民間勢力上臺後要對他們秋後算帳;同時,他們也擔心一旦現代化,他們原先賴以生存的那套「維新體制」(樸正熙統治後期的獨裁體制)將被顛覆,自己的前途堪憂。
於是,一大批中高級將領以「一心會」為紐帶,秘密集結到了全鬥煥周圍。
▲盧泰愚全鬥煥受審 圖源於網絡
這個「一心會」原本是全鬥煥和陸士同學盧泰愚秘密組織的陸軍士官學校同學會,一開始叫「五星會」,後來為了向樸正熙表示「一心為總統」遂改叫一心會。
1973年樸正熙在整肅不忠的尹必鏞將軍時,順便解散了軍內的小團體,一心會表面上被解散了,但隨後轉入地下,活動更加隱蔽。
當鄭升和與國防部長盧載鉉得知全鬥煥有不軌舉動的消息後,便秘密決定將全鬥煥免職外調後。然而,無孔不入的全鬥煥一夥很快通過自己的眼線得到了消息,隨後,他們便先下手為強,在1979年12月12日發動了「肅軍政變」。
▲首都警備司令官張泰玩少將(左:《第五共和國》中由金基賢扮演,右:本人照片)儘管竭力抵抗全鬥煥的兵變部隊,但因為手下的陸續叛變而失敗。 圖源於網絡
12月12日,以景福宮的30警備團團部為指揮部的全鬥煥藉口鄭升和在「10·26」時身在刺殺現場,有內亂嫌疑,派人強行逮捕了鄭升和。鄭升和萬萬沒想到當初金載圭企圖拉自己下水的失敗之舉,卻成了全鬥煥攻擊他的藉口。
▲12.12兵變形勢圖 圖源於網絡
同時,利用中情部和保安司對軍內情報、通信網絡的監控,全鬥煥成功地調開了忠於鄭升和的部隊,並將」一心會「控制的部隊調入漢城,從而逮捕了忠於鄭升和的首都警備司令官張泰玩、特種作戰司令官鄭柄宙等人,並脅迫國防部長盧載鉉和代總統崔圭夏在逮捕鄭升和的命令書上簽字。
至此,全鬥煥徹底掌握了韓國政府的權力核心,形成了以他為中心的」新軍部「統治。
03
第五共和國:妥協下的軍政府
當時的美國卡特政府因為蘇聯入侵阿富汗與伊朗人質事件正忙得焦頭爛額,積極推行收縮策略。
對於韓國國內的政治動蕩,美國政府為了確保韓國國內局勢儘早穩定,以防朝鮮趁虛而入,最終採取了默許的態度。
美國的縱容助長了全鬥煥的氣焰,他在奪權後立即開始鎮壓民間勢力,除了軟禁金泳三、金鐘泌,判處金大中死刑(後改為監禁)之外,全鬥煥更是在1980年殘酷鎮壓了光州的民眾運動。
隨後,全鬥煥通過政治操作,成功當選為韓國第5任總統。
不過,全鬥煥的奪權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民間勢力的不斷反抗讓全鬥煥不得不採取各種手段將自己的奪權過程加以正當化。
從「12·12」政變到全鬥煥上臺,這一過程花了整整8個月,被後世稱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政變」。之後,全鬥煥又花了足足半年的時間,對憲法進行了修改,然後在1981年2月重新進行選舉上臺,這才開始了韓國的第五共和國時代。
▲全鬥煥宣誓就任韓國總統 圖源於網絡
全鬥煥深知樸正熙在統治後期(即第四共和國時期)修改憲法,取消總統連任限制的作法不僅遭到民間的反對,也招致了韓國政界內部的不滿。
為了緩和局面,他特意將新憲法中的總統任期改為7年並不得連任,然後通過培養接班人的方式「內定」下一任總統,以確保自己在下臺後不會遭遇清算。
對於民眾,則採取3S政策(即screen屏幕、sport運動、sex色情),用舉辦亞運會、奧運會和推廣色情電影的方式麻痺民眾,以期民眾就此「忘記」自己不正當的奪權之路。
另一方面,全鬥煥重用金在益、司空壹等有才能的經濟學家,藉助全球經濟復甦的大趨勢,延續了樸正熙時代的「漢江奇蹟」。
不過、民眾可沒有忘記全鬥煥當局曾經的暴行,各種民間反抗運動持續不斷,到1987年更是風起雲湧;美國的裡根政府因為在冷戰局勢中開始佔據上風,為貫徹其民主化的政治理念開始向同陣營的各個軍政府政權開始施壓,這裡面就包括了全鬥煥政府;跟隨全鬥煥政變的不少黨羽因為第五共和國時期頻出的政治醜聞而被全鬥煥當做棄子,產生了對全氏政權的不滿,開始走到全鬥煥的對立面。
▲1987年7月1日,全鬥煥發表講話,宣布接受「6·29」宣言 圖源於網絡
這其中對於全鬥煥最為致命的一擊來自他的親密戰友盧泰愚,他在1987年發表了「6.29」宣言,提出在總統直選的原則下儘快修改憲法和總統選舉法,改善人權狀況,保證言論自由,保障政黨的健全活動和建設清明的社會。
內外交困下的全鬥煥最終屈服,在兩天後接受了盧泰愚的宣言,並在當年10月組織投票通過了新憲法。
04
世紀大審判:總統走上被告席
1987年的韓國總統大選,本是韓國民主力量可以提前結束軍政府體制的一次大好機會。
然而,由於金大中、金泳三、金鐘泌這「三金」為了爭權奪利,分散了各自的選票,使得新軍部的代表盧泰愚成功當選為第6任總統,結束了第五共和國時代。
不過,盧泰愚並沒有在上臺後反攻倒算,而是遵守了自己之前的承諾,逐步引導韓國邁向現代化,這裡面固然有國際環境的約束,但主要還是盧泰愚本人能夠主動擁抱世界潮流,不開歷史的倒車。
當然,盧泰愚也不敢對第五共和國進行清算,只是把全鬥煥叫到國會接受質詢,「意思一下」就算是給了民意一個交代。這樣一來,在客觀上也安撫了有政變罪行的軍隊首腦們,使得政權得以平穩過渡。
▲1996年,全鬥煥(右)與盧泰愚接受審判 圖源於網絡
直到金泳三上臺後,才於1995年利用盧泰愚的秘密政治資金事件開始對全、盧二人以及他們的黨羽進行「世紀大審判」。
經過近9個月的審理,首爾地方法院一審判處全鬥煥死刑、盧泰愚22年6個月有期徒刑。而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考慮到兩人在第五、第六共和國之交對政權和平移交有所貢獻,遂決定減刑為無期徒刑和17年有期徒刑。
1997年12月,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為了爭取兩人背後的保守勢力對緩解金融危機進行支持,消除民眾內部因兩人的判決而產生的割裂,金泳三與金大中商議後將兩人赦免。
這便是全鬥煥第一次「進宮」的來龍去脈。
結語
全鬥煥、盧泰愚是傳統的東亞式軍人,對於「軍人幹政」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而樸正熙的軍事政變奪權與通過私人關係網建設軍隊對於二人也有著「耳濡目染」的影響,使他們儘可能的將政府與軍隊籠絡為謀取私人利益的工具,並對現代化議題中的「軍隊中立」有著天然的抗拒心理。
而東亞傳統的,輸者全輸,贏者全贏的零和衝突模式下,更讓他們感到恐懼,生怕自己在下臺後會被徹底清算,從而死無葬身之地。
然而,當兩人在內外壓力下被迫交出政權後,正是現代化的政治環境,才讓兩人不但得以保全性命,還能衣食無憂的渡過晚年,這不能不說是對於兩人一貫秉承思想的莫大諷刺。
當然,這樣的寬容也並非是無原則、無底線的。
盧泰愚在赦免後低調行事,多次流露出對自己過去罪行的一些懺悔,在2019年已是病弱之軀的他還委託兒子盧載憲前往光州死難者墓地進行祭拜與謝罪,因此韓國輿論對其也還保持了相對的寬容;而全鬥煥卻採取死硬到底的態度對待國民的寬大,惡意利用言論自由,扭曲歷史,誹謗當年的受害者,再次被審判也是其罪有應得。
若不是考慮其年老,恐怕這位前總統又要「進宮」,和李明博、樸槿惠一塊作伴去了。
主要參考資料:
《全鬥煥兵變青瓦臺》(《南山的部長們》第三卷)[韓]李度晟 著
《世紀大審判》權秀赫 著
《大韓民國史》金光熙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