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和MIT聯手起訴美國政府!看看這些老牌學府的「風骨」

2020-08-22 常青藤爸爸

7月6日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以下簡稱移民局)突然頒布了一個針對2020秋季開學的國際留學生的政策:

(文章標題: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修改2020年秋季學期留學生臨時豁免條例)


該條例簡言之,就是:在秋季學期選擇全部以在線形式上課的國際學生或將被驅逐出境。

這個政策和背景,常爸再給大家多解釋下。


因為受到疫情影響,美國很多高校和我們一樣,都選擇了網課的教學方式,大學校園暫時不進行面對面授課,而移民局的這個政策,恰恰是在「為難」這些高校和國際留學生:


如果你已經身在美國,而你就讀的學校秋季開學後全部以在線形式上課的話,那麼,你要麼離境、被遣返回自己國家;要麼,你自己想辦法轉校,找一個有線下課的學校。

在疫情這段特殊的時期,頒布這樣的措施,說白了:


川普在以國際學生為籌碼,逼高校開學!


常爸作為老留學生,看著今年美國層出不窮的各種新聞,不由得感嘆:這屆留學生,實在太難了!!!


美國大學開始行動


和美國政客對於其他國家的敵對、警惕態度不同,就在常爸自己耶魯兩年,哈佛一年的學生生涯裡,我就能明顯感受到學校對國際學生的照顧,包容和友好。


前年8月剛到哈佛報導時,正好趕上中美關係有一些緊張,國際學生辦公室的老師看到我的中國護照,還特意問我在申請籤證和過海關時,有沒有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並說之後如果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國際學生辦公室幫忙。


類似的,能讓我感到學校對國際學生的關心的事情還有很多。所以常爸本科時期的老師前幾天因為兒子正在美國讀書,正不知所措來問我建議的時候,憑我自己對美國大學的了解,當時我就堅信,面對移民局的不合理政策,高校一定會提出抗議——挑頭的不是哈佛就是耶魯。



果然,新政頒布兩天後,哈佛大學和MIT(麻省理工學院)真的站出來,為了力保國際留學生能留美學習,他們聯手,對美國國土安全部和移民局提起訴訟。

哈佛大學的官網主頁,旗幟鮮明地支持國際學生:


(來源:哈佛官網,首頁文章:Suppor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巴科(LawrenceS. Bacow),給學校全體成員寫了一封信,信中巴科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哈佛對移民局該項政策的立場:

「這項命令是在沒有得到任何通知的情況下下達的,不僅魯莽,而且殘忍。這是一項糟糕的公共政策,我們認為它是非法的。」


文中對於國際學生的價值不容置疑般的肯定,也體現了哈佛濃濃的溫情和關懷、以及兼容並包的氣度:

「對於我們許多國際學生而言,在美國學習和在哈佛學習是畢生的夢想。這些學生是我們的學生,他們豐富了所有人的學習氛圍。」


同時,對於保護國際學生的決心和勇氣,字裡行間,斬釘截鐵:

我們將大力追究此案,以使我們的國際學生和全美各高校的國際學生能夠繼續學習而不會受到驅逐出境的威脅。」


「我們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國際學生的夢想被這則錯誤的命令打碎。為了他們而鬥爭是我們應該做的,並且,我們會鬥爭到底。」


文字傳遞出的這份不容分說的堅定,看得讓人為之動容。


為幫助國際學生

哈佛校長致全體成員的一封信


Dear Members of the Harvard Community,
On Monday, 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ICE) announced tha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ll not be allowed to stay in the country if they attend institutions, like Harvard, that are holding courses online this fall. Their choices are either to transfer to another institution that provides in-person or hybrid (both in-person and online) instruction—or to depart the country and risk not being able to return. Those students who fail to comply with this guidance may face deportation.


周一,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宣布,如果國際學生今年秋天將在哈佛大學等只有在線課程的學校上學,將不被允許留在美國。這些學生的選擇或是轉移到提供線下或混合(線下和在線)教學的另一所學校,或是離開美國並可能無法返回。那些不遵守這項規定的學生可能會面被臨驅逐出境的危險。


The order came down without notice—its cruelty surpassed only by its recklessness. It appears that it was designed purposefully to place pressure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open their on-campus classrooms for in-person instruction this fall, without regard to concerns for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students, instructors, and others. This comes at a time when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setting daily records for the number of new infections, with more than 300,000 new cases reported since July 1. Moreover, if an institution pursues in-person or hybrid instruction this fall and a serious outbreak of COVID-19 occurs, the institution would face strong pressure not to switch to online instruction, as Harvard and others necessarily did this past March, because to do so would immediately place it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jeopardy.


這則殘酷而魯莽的命令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下達了。看來這樣做的目的是故意給各學院和大學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在今年秋天開放校園並進行常規線下授課。這樣的做法完全沒有考慮學生,講師及其他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在這則命令發布之際,美國每天都在刷新新冠感染數量的記錄,自7月1日以來已報告了300,000例新病例。此外,如果一所學校在今年秋天進行線下或混合教學,並且爆發新冠疫情,該學校將面臨不能改為在線教學的巨大壓力,因為這樣做會立即使其國際學生處於危險之中。


In making plans for the fall, Harvard, like many other institutions, has sought to balance addressing concerns for public health with preserving our academic mission of teaching and scholarship, and we have undertaken careful planning to address the unique circumstances of our community and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ke educational progress safely. We have done so recognizing that the nation is in the grip of a pandemic that poses risks to the health of millions and that threatens to overwhelm our capacity to manage it. We believe that the ICE order is bad public policy, and we believe that it is illegal.


在制定秋季計劃時,哈佛大學與許多其他學校一樣,力求在解決公共衛生問題與保留我們的教學和學術使命之間取得平衡,並且我們進行了認真的規劃,以解決學校的特殊情況並讓學生安全地學習。我們這樣做是因為認識到美國正處於一場傳染病大流行之中,這種大流行威脅著數百萬人的健康,並威脅到我們的對它的控制能力。我們認為ICE的這則命令是十分惡劣的公共政策,並且我們認為它是違法的。


Within the last hour, we filed pleadings together with MIT in the US District Court in Boston seeking a 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 prohibiting enforcement of the order. We will pursue this case vigorously so that our international students—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 institutions across the country—can continue their studies without the threat of deportation.


不久前,我們與麻省理工學院一起向波士頓美國地方法院提交了訴狀,以尋求臨時禁止令,從而禁止執行ICE的這則命令。我們將大力追究此案,以使我們的國際學生和全美各高校的國際學生能夠繼續學習而不會受到驅逐出境的威脅。


For many of ou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tudying at Harvard is the fulfillment of a lifelong dream. These students are our students, and they enrich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all. We fervently hope that, before long, the circumstances that necessitate online learning will pass. As a university with a profound commitment to residential education, we hope and intend to resume full in-person instruction as soon as it is safe and responsible to do so. But, until that time comes, we will not stand by to see ou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dreams extinguished by a deeply misguided order. We owe it to them to stand up and to fight—and we will.


對於我們許多國際學生而言,在美國學習和在哈佛學習是畢生的夢想。這些學生是我們的學生,他們豐富了所有人的學習氛圍。我們熱切希望不久以後,需要在線學習的情況將過去。作為一所致力於校園教育的大學,我們希望並打算在安全且負責任的情況下儘快恢復全部的線下教學。但是,直到合適的時刻到來之前,我們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國際學生的夢想被這則錯誤的命令打碎。為了他們而鬥爭是我們應該做的,並且,我們會鬥爭到底。


這封信可不是「口惠而實不至」的表面文章,因為狀告美國國土安全部和移民局的訴狀隨後就貼出來了:

這波操作,真的很剛!


作為剛從哈佛畢業不久的新校友,常爸不禁為之動容,也為自己曾在這樣的學校學習過感到很驕傲。


隨後美國加州大學也宣布,就移民局針對留學生的政策,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法律手段,進行對抗。 加州大學校長珍妮特·納波利塔諾(Janet Napolitano)稱該命令「卑鄙、武斷」。


東海岸(哈佛、MIT)和西海岸(加州大學)聯合起來,捍衛國際學生的權益,公然對抗美國政府的行為,不得不說,真的很有名校就該有的骨氣。


在這些學校的帶頭下,相信很快會有更多美國高校加入到「硬剛」美國政府的行列,以保護這些歷經千辛萬苦到美國留學的國際學生們。


老牌名校的風骨,詮釋了大學該有的氣度和精神


美國老牌名校是非常有風骨和學者風範的,在他們眼裡,高校一切以學術的進步為先,以知識的探索和傳播為己任,套用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博林格(Lee Bollinger)的一段話:


「大學的使命就是營造一種有利於思考、實驗和創造的開放氛圍。美國的高等教育是全世界羨慕的對象,正是因為,它對開放和多樣性無與倫比的承諾。吸引並歡迎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才,不分國籍或國籍,這是我們的宗旨。」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面對此次移民局的不合理政策時,高校們的態度迅速且堅決。


這不是他們第一次,也一定不會是最後一次跟美國政府「硬剛」。藉此機會,常爸也來盤點一下之前那些關於「真理、自由、開放」和「偏見、狹隘、歧視」的對抗:


川普說:中國學生是間諜,要求監視他們?


大學校長們回應:知識應該共享,我不會監視我的外國學生,你勸我我也不聽。


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在一次私人晚宴上,稱絕大多數在美的中國學生都是間諜。


而美國情報官員和聯邦調查局(FBI)也忙不迭地附和,他們敦促美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在和其他國家的合作研究上、或者國際留學生、學者訪問項目上都要收緊。


說白了,就是自己的知識研究成果藏藏好,可別被「外來人員」「偷」了去。


而美國的大學校長們的回應,大概可以概括為:不開放不合作,大家怎麼共同進步?誰理你那些狹隘的民族主義言論?哪涼快哪待著去。


態度傲嬌。


耶魯大學的校長特地發文,強調了學校對國際學生和學者的開放態度:


在信中,蘇必德校長寫道:我們對國際學生和學者承諾:國際學生和學者在耶魯的校園是受歡迎和尊重的。我們感謝他們在共同追求知識與真理中表現出的專業、創造力和奉獻精神;我們申明他們屬於耶魯社區的成員。我在此提示,遇到籤證或其他任何問題的國際學生和學者,請聯繫耶魯的國際學生和學者辦公室。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博林格(Lee Bollinger)2019年8月則直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文章,標題簡單粗暴、立場鮮明:《不,我不會開始監視我的外國學生》。


他在文中寫道:「學術研究的目的是共享——釋放到公共領域,以促進人類的進步。」


學者們的眼界,是立足於全世界和全人類的,同時他們面對政府的施壓和「規勸」,也絲毫不讓步。


從耶魯畢業以後,每年我都會給它捐款,雖然沒有功成名就,捐的數目實在不值一提,但雷打不動的這一點心意,除了是想感謝在耶魯度過的那充實收穫頗豐的兩年,以及對我之後人生的鋪墊外,也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想要為了感謝耶魯曾為華人做出的巨大努力。


耶魯應該算是美國頂尖學府裡和中國關係最為悠久,對中國學生最友善的學校了。中國的第一位留學生容閎於1854年從耶魯畢業,是第一位在美國綜合性大學獲得學位的中國人。中國的「鐵路之父」詹天佑、天津大學校長蔡紹基、清華大學校長唐國安也是耶魯最早的一批留學生,這些人為中國的鐵路事業、高教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耶魯的校友在長沙創辦了「中國耶魯」的學府組合:雅禮中學、雅禮大學、湘雅醫院……其中,湘雅醫院現在已經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醫院,有「北協和南湘雅」之稱。


美國頒布《排華法案》


耶魯大學聯名抗議:雖然我不是中國人,但我就是看不慣你種族歧視


1882年,美國政府籤署了《排華法案》:禁止所有華人勞工移民美國。這項法案使所有華人勞工無法獲得美國合法公民身份長達十年。


這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


當時的耶魯大學教授、漢學家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義憤填膺,挺身而出,成為中國移民的倡導者。


他就這個問題發表了演講,連著發表了好幾篇文章駁斥了反華煽動者的觀點,還到華盛頓去國會發表演講,甚至還在1879年,向當時的美國總統發出請願書,請求他否決限制華工移民的法案。


這封請願書得到了幾十位耶魯大學教授的籤名支持。說實話,身為中國人,得知耶魯為人權做出這樣的努力和吶喊,真的很感動。

當時耶魯教授的聯合籤名


在當時種族歧視、殖民、奴役肆虐的時期,耶魯大學能獨立於當時的國家權益爭奪,不囿於狹隘的民族主義,而從人權本身,為當時的弱者奔走呼號,這種胸懷和大愛,會隨著教育的傳遞,讓更多人不糾結於爭鬥和利益,而對世界的弱者,滿懷悲憫。


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風雲詭譎,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形勢非常緊張,美國疫情防控混亂,特郎普在推特上時常大放厥詞,很多美國民眾也做了不少在我們看來不靠譜的事。


有人因此就斷定美國必定走向衰敗、走下坡路,其實從我個人的觀察來說,美國能夠有這些始終保持獨立精神、對人類前途命運有思考有思慮的高等學府作為智力支撐,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是不會如很多文章和言論所想的那樣,「走向毀滅」的。


不管是19世紀耶魯為華人勞工的權益奮力爭取,還是此次美國東西海岸的名校,為了力保留國際學生權益而和美國政府硬剛到底,我們看到了這些學府真正把「大學」的精神一直沿襲至今。無論世事變遷,始終對學術和知識保持純粹的探索和熱愛。學者,也始終保持著學者該有的「風骨」和「硬氣」。


美國之所以到現在依舊強大,且在一定時間裡還會繼續強大下去,離不開這些信奉知識本身,不被政客們所裹挾的國之重器和中流砥柱。所以,雖然美國政府最近有各種不靠譜的行為和語論,令人大跌眼鏡,我們還是應該保持一顆謙虛的心,擇其善者而從之,學習那些值得學習的地方,才使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最近不管是公號後臺,還是微信裡的朋友,很多人都問了我同一個問題:


美國高校還值不值得去


我想世界變化很快,我們不能因為現在的局勢動蕩、國外政客的反華聲音高漲,就否定了和政治始終保持距離的、這些名校的辦學態度和氣質。


而不管最後是否一定要出國,我想我們都要「睜開眼看世界」,這就是為什麼常爸公號創立至今,始終以「培養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人」為己任。中文是根,應該學好,英文是他看世界、開眼界的工具,同樣值得重視。


又是一年高考時,最後,我想用我國著名學者陳寅恪的一句話,表達我對大學的理解,那就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不管是否有機會上大學,在國內還是國外上大學,上怎樣的大學,都請不要放棄對獨立自由的精神,和對知識執著的追求。

相關焦點

  • 突發消息:哈佛、MIT聯手起訴美國移民當局
    當地時間2020年7月6日周一,管理學生籤證的美國ICE部門官方發布了針對2020年秋季學期留學生(F1/M1籤證持有者)的最新規定。消息一出,即刻引起了留學圈內家長和同學的強烈反響和激烈討論。美國的高校對此又是什麼樣的反應呢?
  • 哈佛MIT聯手起訴川普政府,秋季美國籤證或有轉機?
    美國教育部長Betsy DeVos在7號與副總統彭斯和美國各州州長的談話過程中,也明確表示,學校必須在秋季全面開放。這些充分表明了政府的立場,支持並強烈要求美國開學。新規引多所美國高校不滿當然了,這一做法也引起多所美國高校的不滿和反對。
  • 哈佛MIT起訴留學新政
    本來,哈佛和MIT 準備秋季為確保學生和教職工安全,進行全網課。然而美國移民局的這次施壓迫使他們進行反擊!訴訟還強調了此舉對留學生們構成的挑戰:距離秋季學期開學僅有數周,這些在美國境內的國際學生基本上無法再轉學;而對許多國際學生,返回本國參加網上授課是不可能,也不切實際的。哈佛大學直接在官網首頁,掛出了起訴消息,並給學校每一位成員發信,大字寫著:「我們支持國際學生」!
  • 哈佛,MIT起訴美國政府籤證裁決
    近日,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提起了針對國土安全與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的訴訟。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巴科夫(Lawrence Bacow)說,籤證舉動的「殘酷只能由魯莽輕率超越」。在冠狀病毒爆發期間,許多大學正在將課程在線轉移。
  • MIT,哈佛等名校起訴川普政府,為留學生撐腰
    在疫情嚴重的美國,遵守社交距離的前提下,很多學校開始轉變自己的上課方式。大多數學校開始把傳統的一百人左右的大課改為網授,很多小型的實驗課和討論課換到大教室進行。但也有些疫情嚴重的城市,那裡的大學直接轉變整個學期都是網絡授課。這樣可以保證學生的安全,並且可以減少病毒的傳播。
  • 哈佛和MIT狀告美國政府,還翻出了黑歷史
    就在這時,一個振奮人心的新聞來了——哈佛和MIT重拳出擊,直接把美國政府告上了法庭!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當地時間8日,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就此問題,對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和海關和移民總署(ICE)提起訴訟,尋求臨時限制令,以阻止其執行聯邦政府關於禁止參加在線課程的國際學生留在美國的規定。
  • 繼哈佛MIT起訴美國政府後,NEU、康奈爾、賓大、USC等跟進
    面對川普政府的施壓,各大學紛紛發表聲明聲援國際生,要盡全力維護國際學生受教育的權利,溫和的大學拿「remote」和「online」字眼做文章,而最剛的就是哈佛、MIT於8日已經用一紙訴狀將美國政府告上了法庭,同 波士頓的東北也加入進來一同起訴美國政府,還有康奈爾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喬治城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加州大學等多所大學紛紛跟進
  • 起訴川普政府!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名:美移民局留學生新規...
    留學生政策不講理,美國頂尖高校坐不住了。 美東時間 7 月 8 日,麻省理工學院(MIT)聯合哈佛大學,在麻薩諸塞州美國地方法院正式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被告是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和美國國土安全部(DHS),訴求是撤銷 7 月 6 號的一項新規定。
  • 哈佛MIT等高校起訴成功!ICE認慫!留學生籤證限制新規撤銷!
    7月14日下午美國波士頓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艾莉森·伯勒斯在開庭審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提起的相關訴訟時突然宣布:美國政府同意撤銷此前發布的留學生籤證新規。伯勒斯還表示,據他所知訴訟雙方已達成解決方案,回歸現狀。
  • 哈佛和MIT等大學宣布起訴美國移民局:捍衛正義,才是名校的價值
    7月6日,美國移民局發布新規,官宣如果美國大學在秋季依然實施線上授課的話,在美的國際生將強制離境。留學圈一片哀鴻遍野:這書讀得也太難了! 僅僅過了2天,哈佛大學和MIT出手了!兩所學校的校長各寫了一封公開信,宣布起訴美國移民局的這項政策,表示堅決捍衛學生的利益!
  • 白宮回應哈佛起訴美國政府:建議學生起訴大學
    每經編輯:步靜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7月8日,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巴科(Lawrence S. Bacow)表示,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已在當天上午在波士頓地方法院對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和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提起訴訟。
  • 起訴川普政府!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名:美移民局留學生新規非法|附麻省理工學院校長公開信
    美東時間 7 月 8 日,麻省理工學院(MIT)聯合哈佛大學,在麻薩諸塞州美國地方法院正式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被告是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和美國國土安全部(DHS),訴求是撤銷 7 月 6 號的一項新規定。7 月 6 日的新規要求,留學生在今年秋季學期,如果完全參加線上課程,就不能留在美國。
  • 哈佛、麻省、南加大群起狀告美國政府,這些名校為何受夠了?
    哈佛、麻省理工、南加大等名校紛紛表示抗議,並就該新政向美國政府提起訴訟,欲要在「公堂」上理論一番。而這一切,關係著百萬國際留學生的學業乃至人生命運,的確非同兒戲。  在美國新冠疫情如此嚴峻的形勢下,頂著生命安全和無法順利畢業的巨大風險,仍堅守在海外的留學生們,又該何去何從?資料圖:美國哈佛大學校園內景。
  • 哈佛MIT聯手起訴移民局,留學生秋季能否在美撲朔迷離
    由於新冠疫情,為了避免人群聚集,移民局為2020年春季和夏季學期設立了臨時的豁免,允許國際學生選擇超過規定允許的更多線上課程。但這次,移民局決定2020年秋季撤銷這一臨時豁免。如果沒有疫情,或者疫情不像現在如此嚴重,我們完全能夠理解美國政府的做法,可是畢竟今時不同往日,眼看著突破300萬大關的確診病例和超過13萬的死亡病例,如此特殊情況難道不應該特殊對待嗎?
  •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起訴美國政府
    當地時間8日,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在當地法院對美國國土安全部、移民和海關執法局提起訴訟。△起訴書該訴訟尋求法院頒布禁令禁止美國國土安全部、移民和海關執法局執行聯邦政府規定。之前,美國聯邦政府要求美國大學禁止僅參加在線課程的國際學生留在美國,此舉意味著很多外國留學生如果不能參加線下課程,就必須離開美國。
  • 哈佛和麻省理工就ICE留學生新規起訴美國政府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星期三(7月8日)就日前出臺的面向國際學生的新規,向波士頓地方法院起訴美國國土安全部和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學生和交流訪問者項目(SEVP)7月6日出臺的新規指出,如果持非移民F-1及M-1籤證的國際學生就讀於完全網課形式的學校
  • 哈佛和麻省理工就國際學生籤證限制起訴美政府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7月8日,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巴科(Lawrence S. Bacow)表示,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已在當天上午在波士頓地方法院對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和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提起訴訟。
  •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起訴美國政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騎絕情,ID:gh_650a93d93a0f】據哈佛大學校報報導,當地時間8日早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向波士頓地方法院起訴美國國土安全部、美國入境及海關執法局,請求法院頒布限制令與禁令,
  • 哈佛和MIT聯手對移民局提起訴訟!許多美國大學維護留學生權益!
    哈佛,麻省理工聯手提起訴訟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周三上午對國土安全部和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提起訴訟,以使全美各高校的國際學生能夠繼續學習而不受到被驅逐出境的威脅。ICE周二發布的新聞稿稱,目前僅在其他國家/地區參加在線課程的學生將被拒絕進入美國。 該命令意味著,僅在線課程的學生將不得不轉學到帶有一些當面學費的課程,或者離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認為該命令剝奪了允許外國學生留在美國上網課的合理身份。
  • 留學生身份保住,哈佛和MIT聯手把移民局給告了
    這些大學已經因持續的COVID-19大流行而陷入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大規模後勤複雜化以及重大財務損失的困境中。民主黨人覺得如果美國在11月大選前學校複課,政治上對他們不利,但是這對學生和家庭來說非常重要。學校再不開放,可能被砍掉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