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速近40% 小熊電器如何打造創意小家電巨頭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李昱丞

從廣州南站驅車出發,沿廣珠公路南下,大約40多分鐘便可到達佛山市順德區勒流街道富安工業區。這裡是小家電上市公司小熊電器的總部所在。

號稱中國家電之都的順德,坐落著美的、格蘭仕、海信科龍等知名家電龍頭企業,擁有從簡單五金配件到核心家電控制器、壓縮機、電機的完善家電配件產業鏈。在這裡,街頭巷尾出現一家家電企業就像吃飯喝水那樣稀鬆平常,但在日益固化的行業中,頭部崛起一家新的領軍企業則並非是那麼常見。

小熊電器就是這麼一個新物種。從2015年到2019年,小熊電器的營收從7.25億元增長至26.88億元,淨利潤從7174.32萬元增長至2.68億元,年複合增速分別達到38.78%和39.05%。其市值則從上市首日的約59億元增長至目前的約169億元,一年多的時間中增長幅度高達約1.8倍,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小熊電器令人振奮的高增長背後,秘訣是什麼?在高度競爭、幾乎已成紅海市場的家電行業中,公司依靠什麼突圍而出?在未來,公司的高成長能否可持續?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日報》記者走進小熊電器,試圖通過近距離接觸還原一個真實的行業「黑馬」。

忙碌工廠背後

小家電需求旺盛

早上9點半,工人們專注地坐在軍綠色的流水線前忙碌著,每個人的動作看起來嫻熟利落,零部件在手上停留幾秒鐘,旋即送往下一個步驟。頭頂的小電扇安安靜靜地轉動,為遲遲未能入秋的廣東驅散一絲熱意。

這裡是小熊電器廚房小家電的一條半自動生產線,用於生產廚房用絞肉機。除了部分流程需要人工參與,大部分機械化的操作被機器忠實地執行。鐳射平臺雷射打孔、轉盤式螺絲機擰緊螺絲、自動檢測不良品,在短短幾分鐘時間內,原料部件就被組裝成可售賣的成品,送往末端包裝打包區域。

生產線車間負責人曹先生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說:「這條E型生產線將前半段工作一拆為三,導入了單工位的自動化設備,傳統的生產線26-27個人一天可以做3500臺,而這條線28人一天可以做7000臺。」

按照一天7000臺、一個月20個工作日計算,理論上這條半自動生產線每個月能生產出14萬臺小家電。而實際上,這一數字還可以更大。

「疫情期間加班比較多,這條生產線一個月做了20萬臺,創造了1000萬元的產值。」談到這一點,曹先生顯得有點慶幸,「這條線在去年5月份開始研究,去年9月份開始全部倒入執行,去年年底成熟,趕上了疫情期間的爆單。」

疫情影響之下,「宅經濟」熱度空前,今年年初以來小家電備受市場歡迎。根據奧維雲網的統計,上半年小家電全渠道零售量約為1.3億臺,同比增長6.5%。

小熊電器是受益者之一。半年報顯示,在廚房小家電這塊傳統強勢產品上,今年上半年小熊電器電動類、電熱類、鍋煲類、壺類、西式電器分別實現營收4.71億元、2.10億元、2.95億元、2.43億元、2.7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1.88%、47.25%、22.62%、-6.14%和139.27%,幾乎全部實現了高速增長,尤其是西式電器,營收翻了一倍多。

按照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小家電2018年度均價進行粗略估計,上半年小熊電器電動類、電熱類、鍋煲類、壺類、西式電器銷售量將分別超過600萬臺、355萬臺、300萬臺、250萬臺、270萬臺。

「一般情況下我們小家電行業上下半年各有一個旺季,上半年是3月份-5月份,下半年是8月份-10月份。儘管如此,今年3月份還是出乎了我們的想像,非常旺,需求幾乎增加了50%、60%。我負責的生產線去年3月份做了80萬臺,今年3月份做了125萬臺。」曹先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小家電+電商」

奏響長尾市場狂想曲

拋開小家電,如果僅僅是看家電行業,景氣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0第三季度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家電市場整體零售額規模為5792億元,同比下降8.6%。即使是逐漸走出疫情影響的第三季度,復甦步伐仍然不快,零售額規模為2102億元,比去年同期微增1.6%。

選擇了小家電行業作為賽道的小熊電器是幸運的。回溯創業伊始,面臨家電市場的激烈競爭環境,小熊從小家電酸奶機起家,一步一步擴展城池。

對於公司最初的業務方向選擇,小熊電器董秘、副總經理劉奎解釋說:「當初為什麼選擇做酸奶機,一是因為小熊電器的創立條件有限,資金有限,做大品類的做不起來;二是因為大品類已經很成熟了,2006年巨頭已經形成了,想擠進這片沃土太難了,所以小熊選擇了種草,在那些裸露的土地上種上草坪。」

不過事實證明,和空調、洗衣機、微波爐等很快處於紅海市場的大家電不一樣,小家電的市場正剛剛起步。

由於小家電需求與場景碎片化特徵明顯,小家電市場被認為是典型的長尾市場。申港證券研究報告認為,根據淘寶數據,目前銷售額介於1億元-16億元之間的小家電品類達有46個,低於1億元的單獨品類則有30個,更小的歸入「其他」的合併品類則至少30個以上,總計過百的長尾品類,數量上遠遠超出頭部品類。

長尾市場鑄就了小熊電器的成長基本盤,而點燃這個長尾市場的,則是過去十幾年內電商的爆發性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至2018年國內小家電線上化率已達到50%;而根據奧維雲網統計,至2020年2月份小家電市場的線上零售額及零售量佔比已分別達到77.4%和88%,成為絕對的主體渠道。

2008年開始,小熊電器開始全面押注線上渠道。根據小熊電器的招股書,2015年-2018年線上渠道營收佔比始終保持88%-92%,在銷售渠道中始終佔據主導地位。正是依託天貓、淘寶、京東等線上渠道,小熊電器的電飯盒、打蛋器、養生壺走入千萬家。

今年「雙11」,小熊電器打蛋器、電熱飯盒、電烤爐、煮蛋器4大品類奪得全網銷售額第一,除此之外,還有多士爐/早餐機、三明治機、養生壺在天貓銷售額排名登頂,絞肉機在京東銷售額排名第一。

劉奎表示:「今年『雙11』我們銷售額做到了3.1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6%-38%。不過坦白地說,其實小熊的產品適合日銷,不怎麼靠『雙11』這種活動完成年度的目標,因為產品性價比高,產品折扣力度不大,不用非得等到節假日打折。」

圍繞消費者做創新

打造品牌思維

小家電市場進入門檻較低,市場上競爭者眾多,消費行為又以感性為主,如何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心?小熊電器的答案是:推陳出新。小熊最早切入廚房類小家電,之後拓展至生活類小家電,目前布局母嬰電器及個護健康電器。中報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小熊電器有400款以上型號產品對外銷售。進入下半年,新品開發仍在加速。

「截至三季報披露,小熊有40多個品類;截至目前則有80個品類,400-500個SKU,到今年年底預計會有150款新款產品出來。」小熊電器證券事務專員金環對記者表示。

據了解,小熊電器的主流消費者畫像是25歲-35歲的年輕女性,她們較為看重生活品質並願意為之買單。基於此,一直以來小熊電器的產品主打時尚、美觀、功能豐富,在設計上多採用豐富的色彩和圓潤的外觀,通過小熊形象確立年輕化、萌研值的品牌辨識度,在功能上則注重消費者心理洞察,創新性與實用性並重,追求性價比。

劉奎告訴記者:「在小熊電器,有一群人專門分品類進行研究,他們利用網上銷售數據並結合一些工具,研究現在的90後、00後在倡導什麼、喜愛什麼。理性分析加上主觀理解,並結合小熊本身的基因,從而精準挖掘消費者需求。」

被問及行業最核心的環節,劉奎的回答幾乎沒有猶豫:產品創新。

「渠道在趨同,各個電商平臺都已經很成熟了,但產品創新不一樣,需要很多綜合的能力來支撐;其次,供應鏈能力也會越來越重要。」劉奎解釋道。

財報顯示,小熊電器2019年投入7651.52萬元用於研發,同比增長61.45%,相較於2015年增長6.7倍,佔當年銷售收入之比約為2.85%。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擁有7個研發團隊、278名研發人員,包含用戶研究、產品體驗、創新設計、工程開發、基礎研究等各方面人才,每年開發新品超過100款。

為了直接觸達消費群體,小熊電器還建立了用戶社區,通過品牌IP運營與有獎活動獲取用戶黏性,及時獲得消費者的體驗反饋信息,進行產品升級迭代。

在接受機構調研時,小熊電器表示,小家電行業品類的變動和波動性較大,但品牌具備相對穩定性,行業中品牌的集中度在逐步強化。品牌的定位、傳播和構建,是小家電行業需要去探索的,小熊在品類運營管理的同時會做更多品牌的思考。

「一款產品的開發周期不長,平均下來大概是半年,但是培育過程會很長,因為消費者是需要被教育的。」劉奎說,「小熊沒有爆款思維,因為靠爆款具有偶然性,企業很難可持續發展。爆款也是需要培育,比如我們的電熱飯盒已經做了三四年了,今年因為疫情才賣得較為火爆。」

種草成原

未來挑戰與機遇並存

小熊電器董事長李一峰也一直將創業歷程比喻為種草。他曾表示,小熊這棵小草不會跟大樹正面競爭養分,但是一棵一棵小草種下去就會形成草原,也會成為不輸給大樹的生態系統。不過在成長為「青青草原」之前,公司仍面臨諸多挑戰。就規模而言,公司不僅和美的、九陽和蘇泊爾這樣的傳統小家電巨頭差距較大,和同城的小家電行業上市公司新寶股份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在疫情的催化因素淡去之後,小熊電器是否仍能保持足夠動力向前衝?

對此,小熊電器顯得謹慎樂觀。「經濟發展是有規律的,今年是異常好的一年,以後還是會回歸到正常的邏輯。而即便還能有如此高的需求增長,我們的供應能力也可能跟不上。小熊目前規模不大,我們也希望企業增長得快一點,但還是要有一個合理的幅度。」劉奎表示。

招股說明書顯示,小熊電器首發股票募集的9.37億元資金當中,8.77億元被投入到三個生產建設性項目中,佔比超過93%,建設期均為24個月。

「目前公司產能滿足不了需求,去年產能90%是自己生產,今年在下降。目前建工廠的速度趕不上發展的速度,公司也在跟更多優質的製造資源合作,因為自建工廠時間比較長。未來公司不會追求100%的自產。」劉奎透露。

除了產能以外,小熊也有很多功課要補。例如在出口上,小熊電器目前海外銷售佔比在6%-7%左右,仍有較大的空間可以挖掘。再比如,在拼多多、平安好醫生等新興平臺上,小熊電器仍處於比較初步的環節。公司發力的母嬰個護產品上,目前營收佔比也較低。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小熊電器廚房、生活小家電以外的小家電營收佔比僅為3.14%。

巨頭的傾軋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美的、九陽、蘇泊爾等傳統小家電巨頭也逐漸意識到創意小家電的重要性,加緊布局。2019年,美的推出網際網路品牌「BUGU(布穀)」,產品定位是網際網路品牌,在網際網路渠道銷售,價格是「主銷價格」。

「我們儘量避免與『美九蘇』的正面競爭。另外,市場是可以越做越大的,像美的進來,雖然我們某些產品的市場份額被蠶食了一部分,但是美的投放資源和流量多,整體也把蛋糕做大了,小熊電器最終也會是受益者。」談到競爭的問題,劉奎如此認為。

相關焦點

  • 小熊電器如何打造創意小家電巨頭 5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速近40%
    來源:證券日報 5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速近40% 小熊電器如何打造創意小家電巨頭小熊電器產品展廳 李昱丞/攝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李昱丞從廣州南站驅車出發,沿廣珠公路南下,大約40多分鐘便可到達佛山市順德區勒流街道富安工業區
  • 實地探訪小熊電器:近5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速近40% 創意小家電巨頭是...
    小熊電器就是這麼一個新物種。從2015年到2019年,公司營收從7.25億元增長至26.88億元,淨利潤從7174.32萬元增長至2.68億元,年複合增速分別達到38.78%和39.05%。其市值則從上市首日的約59億元增長至目前的約169億元,一年多的時間中增長幅度高達約1.8倍,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 實地探訪小熊電器:創意小家電巨頭是如何煉成的?
    小熊電器就是這麼一個新物種。從2015年到2019年,公司營收從7.25億元增長至26.88億元,淨利潤從7174.32萬元增長至2.68億元,年複合增速分別達到38.78%和39.05%。其市值則從上市首日的約59億元增長至目前的約169億元,一年多的時間中增長幅度高達約1.8倍,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小熊電器令人振奮的高增長背後,秘訣是什麼?
  • 蒸發72億,1年暴漲5倍的小熊電器「熊」了?
    蒸發72億,1年暴漲5倍的小熊電器「熊」了?  此後,小熊憑藉一款酸奶機起家,深度依賴於快速發展的中國電子商務銷售渠道,經過十多年發展,於2019年8月23日登陸A股資本市場,上市短短一年多,其股價不僅暴漲5倍多,市值最高更是高達252.92億,碾壓康佳、海信、長虹等傳統家電巨頭,靜態市盈率一度超過94倍。
  • 小熊電器:創意驅動型企業,價值幾何?
    根據wind一致預測,其未來3年歸母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27.86%。6月23日,小熊電器PE為60.9其PEG=2.18,處於一個高估值、高風險區域。同時參考PB,其PB也處於一個2倍的行情,分析來看公司是一個好公司,但其目前股價偏高。
  • 小熊電器:創意小家電龍頭 行業第一梯隊 營收利潤望快速增長
    原標題:小熊電器:創意小家電龍頭 行業第一梯隊 營收利潤望快速增長   投資要點:  1、
  • 「創意小家電第一股」小熊電器:行至半場,不忘本心
    2006年,已經在業界打拼了十餘載的李一峰從兒子口中得到靈感,創建了自己的創意小家電品牌「小熊」,故事很暖心,名字中還帶著些許童真稚氣,但與兩者截然不同的是,李一峰在創辦小熊電器三年後就已達成了單一產品銷量突破行業預期,實現爆銷的成績。
  • 酸奶機、煮蛋器、電燉鍋起家的小熊電器正式登陸A股 首日漲幅達44%
    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小熊電器創意小家電生產建設(大良五沙)項目、小熊電器智能小家電製造基地項目、小熊電器創意小家電生產建設(均安)項目、小熊電器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小熊電器信息化建設項目五個項目。眾所周知,研發投入是一家公司產品保持強競爭力的關鍵,而小熊電器研發投入佔比極低,因此在未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的風險非常大。  招股書顯示,小熊電器在2015年到2017年期間的研發支出分別為992.40萬元、1653.33萬元和2507.68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只有1.37%、1.57%、1.52%。
  • 解析投資:面對家電巨頭衝擊,「小熊電器」又將如何突圍?
    正是在這樣一個「家電之都」的環境下,成就了小熊電器。小熊電器於2006年在佛山順德成立,這一時間和美的相比比較晚,但這並不影響它從眾多家電企業當中脫穎而出,這與小熊電器定位小家電領域,以及深耕電商線上銷量有著密切的關聯。
  • 小家電成為大市場,小熊電器能否成為「頂流」?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時至今日,中國小家電業已經成為了「大市場」,眾多玩家紛紛入局。市場火爆的背後,小家電賽道上的品牌擺脫了野蠻生長階段,競爭進入白熱化態勢。近日,小熊電器公布前三季度財報,亮眼的成績讓其再次引發高度關注。
  • 小熊電器11.11戰績出爐,國民創意小家電領跑8大品類
    前三季度在逆勢中保持高增長的小熊電器,11.11再攀高峰。截至2020年11月11日24點,全網銷售額突破3.18億元,淨新增消費者數量高達2380萬(數據來源:阿里數據銀行)。打蛋器、電熱飯盒、電烤爐、煮蛋器4大品類奪得全網銷售額第一,除此之外,還有多士爐/早餐機、三明治機、養生壺在天貓銷售額排名登頂、絞肉機在京東銷售額排名第一。
  • 小熊電器上市後市值增長百億 一季度淨利逆勢增逾80%
    ●長江商報記者 明鴻澤家電行業後起之秀、創意小家電公司小熊電器(002959.SZ)在不斷發展壯大。小熊電器成立於2006年3月,2017年6月完成股改,2019年8月23日通過闖關IPO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截至去年,公司總資產為25.32億元。相較于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家電巨頭數千億資產規模,小熊電器無疑是一個「小兒科」。
  • 小熊電器:家電板塊一大黑馬 受益長尾效應今年以來漲幅奪冠
    近些年來,小家電個股成市場黑馬,新貴小熊電器今年以來漲幅位列家用電器板塊之首,社保公募等大基金對公司高度關注,其淨利潤增速同樣可喜可賀。要點◆小家電產品更新頻率比大家電更快,產品價格低,市場前景廣;◆小熊電器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近84%,遠超格力電器、美的集團、蘇泊爾等行業龍頭;◆小熊電器以線上電商營銷為主,面向年輕化群體。
  • 萬聯證券--小熊電器首次覆蓋報告:創意小家電+網際網路龍頭 小熊電器...
    我國家庭小家電保有量與歐美相比較低,使用年限較短、產品單價較低的特點使小家電擁有持續的更換需求,在消費能力提升+追求品質生活的驅動下,小家電行業快速增長,2019年小家電市場規模為4015億元,同比+13%,2012-2019年CAGR為13.32%,品類多元、長尾化特徵顯著。
  • 巨頭夾擊之下,小熊電器如何闖出一片天?
    但是家電領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頭部效應越發明顯,美的、海爾、格力等老前輩已經牢牢佔據了超過市場半數的份額,後入的新玩家很難再從中撬開一道口子。但在這一片紅海中,有一個年輕的品牌,卻闖出一片天,它就是來自廣東的小熊電器。那小熊電器是如何闖出一片天的呢?筆者通過透視小熊電器過去的十餘年發展,發現了幾個小熊電器成功的點。
  • 創意小家電第一股,「小熊電器」的「中國智造」方法論
    8月23日,「小熊電器」在深交所首發上市。從一款酸奶機開始,小熊電器在經過 13 年的發展正式成為了「創意小家電第一股」,也成為了大多數年輕消費者對於「創意小家電」的認知代名詞。
  • 小家電成產業新「風口」 小熊電器乘風上市
    中國家電行業在黑家電、白家電發展增長之後,輪到小家電成為增長熱點。  8月23日,「創意小家電第一股」小熊電器的董事長、總經理、創始人李一峰先生攜由創業夥伴、合作夥伴組成的敲鐘團完成敲鐘儀式。這標誌著小熊電器正式掛牌上市,資本市場又增加一個家電企業。
  • 美的憑它反超格力 小熊淨賺3億元 小家電「逆襲」邏輯你看懂沒?
    小家電的「逆襲」,正給這個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美的憑它反超格力,小熊電器在格力、美的、海爾等家電巨頭雄踞的情勢下,硬是闖出了一片新天地,今年以來淨賺3個億。小家電的生意邏輯究竟是什麼?
  • 財說|打蛋器熱賣,小熊電器一季度業績大增超80%
    自帶「電商基因」的創意小家電品牌小熊電器(002959.SZ)便是其一。這家上市公司也從財務數據直觀告訴你,確實,我們在大賣。不過,小家電行業競爭充分,小熊電器暫未形成有效的研發「護城河」;對線上銷售的重度依賴在非常時期是利好,待疫情形勢好轉後則成短板。小熊電器業績大幅增長的持續性有待觀察。
  • 創意小家電生產基地新投產!小熊電器升級智能製造邁向工業4.0
    7月10日,小熊電器(002959,股吧)創意小家電生產建設(大良五沙)項目一期啟用暨二期奠基儀式在生產基地舉行,區鎮各級領導、小熊電器高層出席活動。作為小熊電器上市以來第一個正式啟用的生產建設基地,小熊電器創意小家電生產建設(大良五沙)項目一期的啟用和二期工程的奠基動工,標誌著小熊電器在創意小家電領域研發及智能製造上的再次升級,為小熊電器實現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優化公司產品結構、提升公司製造「造血能力」、滿足國民不斷上升的美好生活需求的目標,再築一道鐵壁銅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