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學生江川,現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
泉州學生宋穎,現就讀於香港教育學院
閩南網1月7日訊 隨著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教育學院三所港校官網上2014年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已正式開始接受報名的消息見諸報端,香港高校再次在泉州眾多考生和家長心中掀起層層波瀾。
「跪求在港讀書的學姐學長們經驗指導!」「香港高校的面試到底怎樣?」在泉州外國語、泉州實驗中學等校園貼吧內,有關報考港校的帖子不斷出現,而作為今年剛到香港就讀的大一新生,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大中華地區研究)的宋穎和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科)的江川則很友愛地給學弟學妹們一一解疑釋惑。
12月30日,兩位在港求學的泉州學子回泉之際,兩位學子和記者分享了自己的報考技巧及求學本領,想要報考港校的學弟學妹們不妨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8所港校均全英文授課 內地生報考要先過英語關
「想要報考港校的學弟學妹,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提高英語水平。」畢業於泉州外國語中學、現在香港教育學院就讀的宋穎同學說,香港8所公辦校,即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嶺南大學,都採用全英文教學。
「不僅教材是英文的,老師上課也用英語,就連作業也要用英文完成。」宋穎說自己剛入學時,都聽不懂老師上課說什麼,堅持了兩個多月,才基本能聽懂整堂課的內容。「還有論文,我的第一篇英語論文1200字,就寫了一個星期,每天都請教老師、查字典,經常忙到凌晨3點。」
「港校的內地生,一般都是成績高出高考本一線30分以上,英語單科成績至少120分。」畢業於泉州外國語中學、現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的江川同學告訴記者,只有在二者皆滿足的條件下,獲得面試機會的可能性才比較大。
提醒
要適應香港高校學習節奏,不僅要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還必須學會英式思維,即西方人說英語的思維。普通的內地學子一般都要有幾個月的磨合期。
「我曾經和其他港校就讀的內地學子交流過,發現有考過雅思、託福的學生來港校後很快就能適應這邊的校園生活,所以建議有打算來港求學的學弟學妹們,不妨多做做這方面的準備。」江川說。
宋穎則建議,有意向報考港校的學弟學妹,不妨在空暇時多聽聽CCTVNEWS,多看一些英文雜誌,多去英語角練練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