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米」這三年……本報《品牌山西》記者獨家採訪省糧食和...

2021-01-15 網易

  主 編:王曉華

  副主編:王 媛

  編 輯:李京益

  品牌大頭條

  「小米還是山西的好」

  專訪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雲龍

  本報記者 王曉華 王 媛

  在山西眾多的小雜糧中,以小米最為香醇。

  山西因特殊的地理環境,培育出了眾多品質一流的特色雜糧。而山西小米以其突出的品質、品種優勢,成為山西現代特色農業的一張「黃金名片」。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山西小米」品牌建設三年規劃收官之年。值此歲末年終之際,本報記者專訪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雲龍。談到「山西小米」品牌建設三年來的成效及未來的發展規劃,王局長說:「小米還是山西的好」已經成為業內共識,未來「山西小米」品牌建設將提檔升級,引領全省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山西小米」品牌建設

  三年規劃有序推進

  記者:王局長,請您就「山西小米」品牌建設整體情況做一整體介紹?

  王雲龍:過去三年,是國家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糧食產業強國的破題開局階段,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優質糧食工程的戰略機遇期。我們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全力打造「山西小米」全國著名區域公用品牌。

  2017年是探索起步階段,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組織業內專家第一時間赴吉林學習考察「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經驗,探索「山西小米」品牌發展模式。加強頂層設計,申請註冊「山西小米」商標,組建「山西小米」產業聯盟,加強品牌建設研究,探索品牌建設發展思路。

  2018至2019年是啟動實施階段,各項任務全面展開。舉行「山西小米」標識授權儀式,開展廣告宣傳,舉辦專題推介活動。在這一階段,山西小米標準、基地、育種、新產品研發、營銷和聯盟管理等基礎性工作有序推進。

  2020年是鞏固提高階段。精準落實,確保三年規劃全面完成見效。逐步規範山西小米產業聯盟運行,完善團體標準體系,建設種植和育種示範基地,持續加強品牌宣傳。尤其是適應了時代發展需求,註冊糧食行業協會抖音官方帳號,打造品牌宣傳「新陣地」。

  記者:經過三年的精心耕耘,大家對「山西小米」品牌建設成效有目共睹,具體哪幾方面有突破?

  王雲龍:「山西小米」品牌在五大體系建設上實現突破。

  基地種植體系不斷擴大。在「山西小米」品牌帶動下,2018-2020年全省穀子種植分別為335.8萬畝、340.4萬畝、348.5萬畝,面積穩步提升。

  標準體系日益完善。省糧食行業協會制定了《團體標準管理辦法》,「山西小米」標準從零起步到產業鏈全覆蓋。

  良種繁育推廣體系基本建成。聯合農業農村廳種子總站,在晉北、晉中、晉東南分區域建成3個「山西小米」穀子育種基地,以晉谷21號為對照,展示35個批次穀子品種,依據地理環境篩選優質品種,為良種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質量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省糧食行業協會出臺《產品質量監測管理辦法》,在聯盟內部推廣統一「品種、耕種、收購、加工、銷售、監管」「六統一」經營模式,加強聯盟制度保障。

  營銷體系持續拓寬。截至2020年11月底,聯盟企業線上網店336個,線下銷售點1萬多個,較2017年分別增加142個、7690個,銷售小米9674萬斤。

  記者:質量有保證、宣傳有效果,「山西小米」品牌已經深入人心了。

  王雲龍:是的。「山西小米」品牌2017年榮獲最具影響力的山西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9、2020年榮獲中國糧油財富論壇暨第九屆、第十屆中國糧油榜「中國糧油影響力公共品牌」等榮譽稱號。我省連續舉辦三屆全國小米品鑑大會,累計組織評選出146個全國優質小米品牌,其中山西小米獲獎65個,佔44.5%。「小米還是山西的好」已成為業內共識,山西小米品牌影響力提升的同時,經濟效益明顯增長,社會效益更加凸顯。

  截至2020年11月底,「山西小米」產業聯盟產能26.9萬噸,產值8.26億元,產值2000萬以上的企業13個,年銷售收入5000萬以上的企業6個,授權企業的小米零售價和利潤空間明顯提高。全省小米龍頭企業176個,預計實現年產值30.2億元,全省小米年產值1億元以上的縣7個,年銷售收入1億以上的縣11個。晉北、晉中、晉東南地區小米產業集群已建雛形,小米產業已成為我省的特色農業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

  把特色凸顯出來

  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記者:山西小雜糧種植獨具特色、優勢明顯。如何把特色凸顯出來,把優勢發揮出來,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這其實是需要破解的一道難題。

  王雲龍:在推進「山西小米」品牌建設過程中,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區域品牌建設是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我們著眼全省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目標,將「山西小米」品牌建設納入全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特色優質農產品產業發展大盤,結合國家「優質糧食工程」「好糧油行動」的實施,突出山西「雜糧純優勢,小米大產業」特色,抓住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強的短板,從政府層面統籌謀劃,調動優勢資源整體推進,為「山西小米」品牌建設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是區域品牌建設是實現特色糧食產業「三鏈協同」「五優聯動」的重要途徑,必須堅持龍頭帶動,壯大市場主體。充分尊重企業市場主體地位,以「山西小米」產業聯盟企業為重點,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構建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創新鏈價值鏈,為「山西小米」品牌建設提供了堅強的實體支撐。

  三是質量是品牌的生命,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築牢品牌硬實力。「山西小米」品牌建設瞄準中高端市場,堅持高質量發展原則,走「質量興米」之路。

  四是大力宣傳是品牌建設的重要保障,必須堅持宣傳推介,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通過宣傳,提高「山西小米」知名度,擴大「山西小米」影響力,實現「好米變名米,名米賣好價」。

  五是改革是區域品牌建設的根本動力,必須堅持創新驅動,增添品牌發展新動能。在「山西小米」品牌建設中,堅持注重產業技術創新,注重經營業態創新,加強創新驅動,高效發展,提升品牌發展潛力。

  六是區域品牌建設是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凝聚共識,統籌資源,形成強大合力。一方面整合項目形成政策資金保障機制。另一方面,分工協作健全工作機制。通過品牌建設這個載體和平臺,真正實現省市縣上下聯動、政產學研結合、一二三產融合助推特色產業發展的良好局面。

  「十四五」開局之年

  進入提檔升級新階段

  記者:在過去的三年裡,「山西小米」品牌由無到有,積小勝為大勝,變特色為優勢;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山西小米」品牌建設會有什麼新的規劃和方向?

  王雲龍: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省「轉型出雛形」第一年。品牌建設挑戰和機遇並存。一方面要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環境、市場環境的變化,品牌建設進入提檔升級新階段;另一方面,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構建「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優質糧食工程」建設寫入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之中。國家局正在積極推動國務院出臺《關於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聯合財政部以區域公共品牌為重點實施第二輪「優質糧食工程」。省政府正在積極謀劃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升級,「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已列入省財政專項。我們要牢牢抓住政策機遇,將「山西小米」品牌作為全省「十四五」糧儲工作的主要內容,與「優質糧食工程」、鄉村振興戰略、十大產業集群政策深度融合,強短板補弱項,不斷鞏固發展成果,努力推動「山西小米」品牌建設持續向好,引領全省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會具體推出什麼新舉措?

  王雲龍:一是推動「山西小米」產業聯盟做強做大。以山西小米產業聯盟為主要載體,以基地建設為引領,帶動「十四五」穀子綠色有機基地面積不斷擴大。

  二是推動「山西小米」品牌文化做深做細。推進《山西小米志》編寫等品牌文化工程建設,將「山西小米」文化元素融入品牌宣傳推介,彰顯山西小米品牌文化魅力,讓山西小米品牌深入人心。

  三是推動「山西小米」產業升級。開發一批類似晉谷21號富有長久生命力、適合市場需求的穀子新品種和類似沁州黃米粉富有功能營養、健康養生的小米新產品。多途徑探索小米加工副產物循環、全值和梯次利用,提高小米產業綜合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

  四是推動造就「山西小米」品牌事業發展骨幹力量。培育推出一批全國知名的置身於「山西小米」事業發展的企業家、科學家,為進一步擴大「山西小米」區域公共品牌影響力,提供堅強的人才和科技支撐。

  五是推動「山西小雜糧」產業跨越發展。以山西小米品牌建設為模板,推動在全國有影響的小米之鄉、紅芸豆之鄉、藜麥之鄉、甜糯玉米之鄉、綠豆之鄉、亞麻籽之鄉等12個小雜糧之鄉深度開發,發展一批市、縣區域公共品牌,認定培育一批優質糧油企業品牌。

  六是推動山西糧食產業經濟轉型發展。「十四五」期間,努力實現全省糧食產業經濟總產值達5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糧食企業達35個,培育和扶持糧食龍頭企業100個,大幅提高綠色、優質、高端產品供應能力和全省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雲龍(右三)參加第三屆全國小米品鑑暨「山西小米」品牌建設三年總結會。 本報記者 王 媛 攝

  精準施策全力衝刺 確保全年任務完成

  省商務廳召開全省商務工作推進會

  本報實習記者 李京益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確保全面完成2020年度各項商務工作目標任務,謀劃好2021年和「十四五」商務工作,12月2日,省商務廳組織召開全省商務工作推進會議。省商務廳廳長王宏晉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聽取了省投資促進局、各市商務局2020年主要指標任務完成情況、推進措施以及對當前和明年商務工作、「十四五」商務發展謀劃和意見建議等有關情況的匯報。省商務廳分管廳領導及廳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現場對各市提出的問題建議作了回應,並對2020年度商務任務指標進行了分析,對全面完成2020年各項目標任務提出了具體要求。

  王宏晉強調,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明確目標、壓實責任,共同努力,完成任務。他要求,一要堅持目標不變,集中全力衝刺。統籌抓好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和開發區改革創新、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緊盯社零、進出口、利用外資等主要指標,加強分析研究,採取針對性有效措施,確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二要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實。要落實主體責任,層層壓實責任,圍繞工作重點,抓住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多措並舉,精準施策。要主動擔當作為,加強工作調度,每周進行分析調度,確保做到心中有數。三要加大通報力度,完善考核機制。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形成正面激勵機制,促進工作統籌推進。同時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科學謀劃好明年和「十四五」商務工作,推進全省商務高質量發展,為全省轉型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省商務廳領導以及廳機關有關處室負責人,省投資促進局、各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促進我省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山西省電子商務「十四五」規劃》編制正逢時

  本報實習記者 李京益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努力編制一個高質量的電子商務「十四五」規劃,日前,由山西省商務廳委託山西工商學院開展的《山西省電子商務「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誠邀社會各界結合山西省電子商務發展實際,就電子商務健康發展、融合發展、協同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等方面進行建言獻策。徵集時間至2021年1月31日截止。

  通過提高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公開性與透明度,提高規劃編制的社會參與度,是我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促進山西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的具體舉措。

  電子商務

  為山西經濟轉型添動力

  經過20多年的創新發展,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從2011年的6.09萬億增至2019年的34.81萬億元,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取得長足進步,在推動國內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山西經濟正處在轉型期。電子商務正是帶動農業、壯大工業、促進服務業的新型產業。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的發展,先後出臺了《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實施意見》《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山西省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山西省深入實施「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方案》等文件,明確了推動山西省電子商務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行業發展,同時也對加強頂層設計、形成政策合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了解,根據第三方監測,2019年1至12月,山西省實現網絡零售額377.9億元,同比增長14.3%。為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我省以構建電子商務支撐體系為核心,以培育電子商務應用主體為基礎,以推動電子商務的普及應用為主導,以創新發展模式為著力點,以電子商務人才、標準、規範等為保障,不斷完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制定《規劃》

  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壓艙石

  「十四五」規劃是鞏固提升全面小康水平、在新的起點上推進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因而編制《規劃》意義重大。

  隨著山西省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催生了規模化就業新領域、開闢了「脫貧攻堅」新途徑、形成了國際競爭合作新局面,成長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同時,電子商務區域發展差距不斷擴大,資源爭奪日趨激烈,違法違規行為更加隱蔽,誠信建設、交易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日益突出,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挑戰。

  根據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需要,科學把握山西在全國發展大格局中的定位,制定《規劃》是我省電子商務發展的定盤星、壓艙石。山西作為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省份,電子商務有利於加速我省融入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經濟圈。要把太原建成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綜合交通樞紐,打造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不斷提高開放的程度、水平、能級和質量,也需要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生態協同作用。

  全力以赴

  護航《規劃》編制工作

  組建了以阿里巴巴商學院講師、電子商務企業專家和雙師型專任教師為核心的專家科研諮詢團隊;與電子商務企業合作創辦企業研究中心,共同開發新型管理運營方式,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電子商務創業項目獲國家級獎項32項,省級以上獎項52項……

  山西工商學院作為《山西省電子商務「十四五」規劃》主要編制單位,於2004年開設電子商務專業,並對山西省電子商務的發展開展了相關研究。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此次編制《山西省電子商務「十四五」規劃》,無論在人才、技術、資源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

  為確保《規劃》編制工作順利完成,山西工商學院緊跟電子商務發展的快速步伐,組織了一支由高校教師和企業專家組成的高學歷、年輕化團隊,團隊負責人更是具有深厚的電子商務相關專業研究背景資歷,以及豐富的項目主持和組織經驗。

  同時,在《規劃》編制工作過程中,該校嚴格執行資金管理辦法,專款專用,定期進行《規劃》編制完成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自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該課題整體效益和建設目標的實現。

  乘著「十四五」發展的浪潮,在山西優良的營商環境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省電子商務發展迎來了又一個春天,生機勃勃的「電子商務之花」開滿三晉大地指日可待。

  探索康養產業發展新思路新模式

  華北首家國家五星級溫泉揭牌

  本報實習記者 李京益

  12月25上午,悅隆莊溫泉度假區在晉中市榆次區舉辦「國家五星級溫泉」揭牌儀式,悅隆莊溫泉度假區就此成為華北地區首家國家五星級溫泉。本次活動是悅隆莊溫泉度假區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康養產業發展的戰略部署,努力探索康養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具體成果體現,對提高晉中市乃至山西省旅遊接待水平、提升城市形象有著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悅隆莊溫泉度假區地處晉中市旅遊資源集聚地,旅遊資源類型多樣,分布廣泛,且相對集中。今年10月23日至25日,悅隆莊溫泉度假區接受了文旅部全國溫泉旅遊企業星級評定委員會的評定工作,經過市級、省級、國家旅遊部門的重重考評,最終從50多家溫泉企業中脫穎而出,於12月15日榮獲「華北首家國家五星級溫泉」稱號。同時,還被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評定為山西省級旅遊度假區。

  近年來,山西圍繞打造「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積極探索康養產業與醫療、養老、文旅、體育等多業態深度融合,推動康養產業走上了快車道。目前,全省域大文旅、大康養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在此背景下,悅隆莊溫泉度假區將會繼續加大投資,對標一流,把度假區打造成為山西省的一個優質度假示範區,從而推動旅遊產業與康養度假的深度融合,促進晉中市旅遊多元化發展。

  活動中,省文化和旅遊廳市場處處長金璋宣讀了「中國五星級溫泉證書」,中國旅遊協會溫泉旅遊分會秘書長張越、悅隆莊溫泉度假區董事長張計旺出席活動並致辭,山西省、市、區旅遊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文旅行業企業代表共同見證了揭牌儀式。

  

  責編:貝貝

  審核:夏雨 趙薇

相關焦點

  • 【聚焦「六新」突破 攜手創造未來】「山西小米」首次亮相風頭勁
    乘著2020廈洽會召開的東風,把「山西小米」的品牌故事講到浪漫情深的鼓浪嶼,把「山西小米」擺到全球投資貿易國際盛會,讓國內外客商盡情品鑑山西小米,讓山西小米的濃香美味飄洋過海……  9月8日,由部分市縣發改委負責人、糧食協會會長、糧食加工企業、山西小米運營中心組成的「山西小米」精銳團隊,在山西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帶領下,首次組團走進國際花園城市海島小城廈門
  • 品牌建設擦亮「山西小米」新名片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王 媛 實習生 崔新沛瑞雪將至兆豐年,龍城又飄小米香。12月7日上午,第三屆全國小米品鑑暨「山西小米」品牌建設三年總結會在太原并州飯店盛大舉行。天然有機旱作,地道山西小米。走進規模宏大、氣勢非凡的會場內,象徵著山西小米豐收的三面金黃色的大背景牆讓人眼前赫然一亮。背景牆上,「山西小米」四個大字十分醒目,由沉甸甸的谷穗和飄逸的綠色絲帶環繞組成的山西小米的商標,寓意著山西小米從一粒粒微小的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結出金燦燦的果實。天花板上的燈光也如一顆顆飽滿的果實照射在會場內,人們仿佛置身於希望的田野裡。
  • 從慢火深熬到即衝即食 一碗小米粥撬動「山西小米」品牌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記者 高樺)一碗熱騰騰、稠糊糊、金燦燦的小米粥,多少山西人忘不掉、離不開、舍不下的家味道。今年5月中下旬,國內首家即衝即食小米粥品牌太行明珠小米粥的系列產品將正式進入市場。
  • 朱鵬總經理在「第十八屆國際糧油展」上推介「山西小米」
    山西小米運營中心總經理朱鵬  「講好小米故事,打響小米品牌,做大小米企業」 主題發言實況各位來自全國的糧食界同仁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介紹一下「山西小米」品牌發展及我公司的基本情況。山西是著名的『小雜糧王國』 ,孕育出眾多的特色農產品,穀子、雜豆、莜麥等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 山西這4個品牌要火!
    11月20日,2020山西功能農產品品牌在太原正式發布。這是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山西省科協連續第四年在全省範圍內聯合開展的山西功能農產品品牌建設活動。大同黃花、山西雜糧、山西蜂蜜、長治神谷(長治各類特產綜合加工品牌)獲得2020年省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清徐葡萄、陽高紅西紅柿、紅山蕎麥、原平石鼓小米、忻州雜糧、交口夏菇、和順火麻油、長治半分耕、晉城連翹茶、安澤連翹、夏縣西瓜等11個品牌獲得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 發鳩山新小米|三年難遇一次,山西最好小米
    進入9月份之後,發鳩山的天氣就格外好了,讓穀子有了極好的成熟周期,今年的小米實在是好。前年乾旱沒收成,去年大風毀掉了很多,今年可以稱得上是風調雨順,三年一遇的好小米,你實在不應該錯過,至少應該認真了解下。
  • 助推山西品牌「走出去」 山西建設進出口品牌產品展示體驗中心
    央廣網太原1月31日消息(記者李楠 賀威通)澳大利亞牛排、法國紅酒,山西小米、牛肉......為助推山西品牌「走出去」,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不出山西就可以領略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品牌商品,代表山西的著名品牌也在這裡集中展示。
  • 去省兒童醫院看病,可用「山西掛號」預約_山西新聞_山西新聞網...
    本報10月31日訊(記者 薛琳)相信很多有寶寶的家庭都有過去省兒童醫院看病的經歷,每次去掛號、排隊就得用去好長時間。今日,記者從省兒童醫院了解到,該院已正式入駐「山西掛號」,主院區所有科室全部對外開放,可以提前預約7天內的號源。    號源開放時間以16時為節點,0:00—16:00可預約6日內門診號源,16:00—23:59可預約7日內號源。
  • 山西晚報獨家專訪「中國戲曲主持第一人」白燕升:再回山西,不做...
    此次,白燕升再回山西,不上舞臺而是走進校園——山西傳媒學院將通過全職引進白燕升團隊,成立白燕升戲曲研究傳播中心,並力爭將其打造成山西省乃至國家級戲劇戲曲研究的「新旗艦」、戲曲影視創作的「新高地」、戲曲傳媒融合的「新重鎮」。16日,山西晚報記者電話採訪了白燕升。
  • 山西小米哪裡有什麼好料!8個內幕猜對幾個?
    米月紛飛 山西農鄉源話說,山西小米這幾年賣瘋了,品質如何暫且不論,單就價格來說,那是穩居全國之首,銷量更是每年成倍增長,實在讓人匪思。淘寶、天貓、京東、微店和各大集市、超市,山西小米都賣的很火!山西小米瘋狂的背後,是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一次的親密接觸,是偶然邂逅了必然?八個關鍵點呈上,不妥之處還望朋友們多多評論指點!
  • 山西陽城:惠民農場用心做好小米產業鏈
    農場在成立初期就緊緊圍繞「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的發展理念,以科技提高糧食品質,以效益促進糧食增收。惠民農場自2013年成立以來,以生產優質小米、富硒黑麥、大豆為主的小雜糧和強筋小麥等糧食作物,把生態種植融入到生產環節,以品質求生存,以健康為己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生產管理體系。
  • 山西沁州黃小米集團斬獲「中國百佳糧油企業」獎項
    來自全國29個省、區、市的100家企業脫穎而出入圍主榜,46家進入企業單項獎,36個品牌躋身品牌獎,12個產品進入產品單項獎,13位企業家榮獲人物單項獎,另有20家企業進入抗疫保供特別獎項。山西沁州黃小米集團斬獲得「中國百佳糧油企業」、集團旗下谷之愛小米粉系列產品獲得「中國十佳糧油優質特色產品」獎項。
  • 煤炭大省向實力大省的跨越(山西電視臺)
    在國家「西電東送」首批建設項目中,山西有四項,這四個項目以及眾多省內自用電建設項目的開工建設,意味著我省將逐漸由煤炭大省轉變為電力大省。  我省列入國家「西電東送」項目的四個項目分別是:大同二電廠二期2X60萬千瓦機機組,神頭二電廠二期2X50萬千瓦機組,河曲電廠一期2X60萬千瓦機組,王曲電廠一期2X60萬千瓦機組。
  • 山西又有13個農產品通過「圳品」認證
    9月14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我省又有9家企業的13個產品通過深圳市供深食品標準工作委員會審議,允許使用「圳品」標識並上市,成為我省第二批「圳品」產品,佔到此次通過數的22%。
  • 十六大以來山西糧食綜合產能穩步提高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五年間,是山西糧食生產史上的最佳時期。國家連續四年出臺了中央一號文件,從多方位、多角度,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力度加大了對「三農」的支持。為了促進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不僅減免取消了農業稅,而且相繼出臺實施了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增支綜合直接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 臺灣記者走進忠義之鄉——山西盂縣採訪拍攝
    臺灣記者走進忠義之鄉——山西盂縣採訪拍攝 2016年09月13日 13:1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陽泉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9月13日陽泉市訊 9月2日-5日,「山西魅力市縣」攝製組一行來到陽泉市盂縣進行採訪拍攝。為期3天的時間裡,來自臺灣中天電視臺、《旺報》、《民眾日報》等媒體的4名記者,採訪拍攝了盂縣近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旅遊資源、民俗文化等。
  • 東湖、寧化府等5品牌山西老陳醋未達新標準
    大部分品牌pH值、不揮發酸不達標「本次發布的山西老陳醋國家標準,與舊標準相比有了較大的調整。很重要的一條是,新標準具有了一定的甄別真假山西老陳醋的指標。」作為山西老陳醋新標準的起草人之一,山西省醋產業協會會長曹文杰向《消費者報導》記者介紹說。
  • 東湖等5品牌山西老陳醋未達標:應不能再陳醋
    那麼,市面上的山西老陳醋夠「純」嗎?本刊這次綜合選取了pH值、總酸(以乙酸計)、不揮發酸(以乳酸計)這三項指標,將6款山西老陳醋和4款陳醋送檢至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檢驗報告顯示,如果按照山西老陳醋舊標準要求,6品牌山西老陳醋的總酸、不揮發酸分別在5.01~6.55 g/100mL、1.51~3.01 g/100mL範圍內,均能達到要求。
  • 姐弟倆「線上」致富忙丨山西長治市平順縣東彰村採訪記
    山西長治市平順縣龍溪鎮東彰村村委會主任趙學良說。2016年,趙學良離開太原回到東彰村,創辦了山西金山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大規模推廣黨參的科學種植。如今,公司通過流轉土地建起了300餘畝有機黨參基地,形成了一條圍繞黨參育苗、種植、加工、銷售的產業鏈。趙學良回鄉的初衷,是想用地裡的「寶貝」讓老鄉們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