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2021年度世界大學排名結果。全球共有1527所高校進入榜單,其中,中國內地共有91所大學入圍,佔比約6%。
在內地高校中,全球排名進入前100位的共有六所。其中,清華大學成為2011年後第一個進入排名前20的亞洲大學。北京大學位居世界第23位、復旦大學並列世界第70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並列世界第87位、浙江大學並列世界第94位和上海交通大學位列世界第100位。
相比去年,今年內地高校進入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數量,翻了一番。(去年僅有清華、北大和復旦三所)
對於清華首次進入了世界前20名,內地高校在前100名中的院校數量增加了一倍,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知識官菲爾·巴蒂對此表示,「今年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在上述六所名校挑戰了西方大學,在排名頂端的傳統優勢的背後,是整個內地高校「集團」的整體進步。比如,在過去5年新進入排名前200位的高校中,中國內地高校數量最多;在141所首次進入排名的大學中,中國內地高校佔到10所。
在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大學兩所「雙非高校」排名再次進步,尤為引人注目。南方科技大學位居全球251-300位,在內地高校中,僅次於清華、北大、復旦、中科大、浙大、上海交大和南大七所「世界百強高校」,和中山大學並列內地高校第八。
今年,深圳大學首次躋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榜單」全球500強,世界排名較去年進步100名。在內地高校中,和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並列第16位。
至此,深圳大學在最新公布的「四大世界大學權威排名」中(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和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平均排名已進入內地高校前35位,當之無愧成為「後浪大學」。
除此之外,浙江師範大學的排名也「異常」靠前,位居全球501-600位、內地23-33位,和廈門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並列,這在其他的大學綜合實力排名榜單中,是很難看到的。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的考察指標,主要從教學、研究、知識轉移和國際視野出發,這對於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等東部大學更加有利,而對中西部高校似乎更不友好。比如,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等「超級大校」的排名,均在內地34位之後,這比其他的一些榜單稍微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