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轉好,大家都開始出去撒歡。
很多人選擇了近兩年人氣火熱的「蹦床館」,很多家長也會領著孩子去。但就在前幾天,一位女孩在玩蹦床時,卻斷送了大好青春。
5月25日,江蘇徐州的琪琪和男朋友小王、表哥小魯相約去蹦床館,三人購票換裝後開始遊玩。
小魯事後說,當時館內沒有安排觀看任何培訓視頻,無人告知遊玩注意事項,他們也沒看到一處明顯的安全提示。
18:40 ,三個年輕人準備玩一個名叫「人體炸彈」的項目。
這個遊戲就是,場地有一個高大的氣墊,站在高處的人用力蹦,另一端躺在低處的人就會被彈入旁邊的海洋球池中。
琪琪坐在低處,等待被彈射出去。就在彈起的一瞬間,琪琪在空中旋轉了360°,大頭朝下猛地扎進了海洋球池內,當場動彈不得。
被送往醫院後,琪琪進行了手術,被醫生診斷為「完全性截癱」。3天過後,琪琪的胸部以下依然毫無知覺。
據了解,琪琪本人就是醫學研究生,上學時成績優異,最近在醫院實習,這次的意外她完全沒想到,未來的日子也可能在輪椅上度過,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我把這個新聞給沙沙看,沒想到她竟然也玩過同款項目,我連擔心+批評給她警告了一番。
沙沙說,當時她玩這個「人體炸彈」時,整個人被彈飛好高,落在了海綿池裡,但是人掉在海綿池中,到處都是軟綿綿的沒有支撐,就如同「身在沼澤」中,怎樣都無法站起來。
而且整個人埋在裡面呼吸不暢,最後能出來,完全是靠朋友拽出來的。
而且,這種蹦床館人員構成混雜,大人、孩子一起,小孩子、大孩子一起,非常容易出事兒!
蹦床好玩更「好險」
我之前就看過一起事件,一個5歲的女孩,在大人的彈跳衝擊下,直接一動不動。
監控顯示,一名黑衣女子走向其中一塊彈跳床開始彈跳,孩子突然從她後邊跑來,孩子本想只是經過,但剛上這塊彈跳床就被彈起,半個身子側翻倒地,窩在床面上一下就動不了了。
醫生診斷為,右股骨下段骨折,需要手術。
除了孩子會被成年人無意傷害,還有大孩子與小孩子之間的危險。
杭州市的嚴女士,帶5歲兒子去蹦床公園玩,在被告知兒子符合「園內標準」可以遊玩後,兒子去玩了蹦床投籃,但兒子突然失去重心、倒在蹦床上,後面一個大孩子也跟著摔倒、壓在了嚴女士兒子身上。
醫院拍片結果顯示,右側尺骨中上段和橈骨中段都有「骨質斷裂」,也就是兩處骨折。
為什麼全世界孩子都喜歡玩的蹦床如此危險,它的危險性究竟在哪兒?
為什麼本來皮實的孩子,在蹦床上反而變得「弱不禁風」?
我查了一些在資料,醫生是這樣分析的:
孩子在蹦床上彈跳時,因蹦床受力後向上彈的方向及幅度,會因小孩跳上去時重心的隨意性而改變,小朋友很難保證每次彈跳均能垂直地承受重力。
遇到重心稍有偏斜,脊椎稍有失控,就會使小朋友摔倒,並且脊椎骨、關節、韌帶等都可能受損。
歐美兒科醫生也警告稱,蹦床雖好玩但安全隱患巨大,玩蹦床造成的骨折和腦震蕩病例越來越多。
美國兒科學會的網站HealthyChildren發布了關於蹦床的新安全建議。
常見傷害包括:
骨折(有時需要手術)
腦震蕩和其他頭部傷害
扭傷/拉傷
瘀傷,刮傷和割傷
頭頸部受傷(可導致永久性癱瘓或死亡)
傷害如何發生:
大多數蹦床受傷是發生在多人一起使用蹦床的時候。
翻轉和翻筋鬥時的錯誤落地(因為頭頸部有受傷的風險,所以不允許這樣做)。
跳躍時的錯誤落地。
嘗試高難度動作。
被另一個人碰到或撞到。
掉下或跳出蹦床。
落地落在了彈簧或框架上。
說了這麼多,不是為了嚇唬大家,不讓大家玩,小孩子都很喜歡那種蹦蹦跳跳飛起來的感覺,我們領孩子玩蹦床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幾點:
「蹦床」安全提示
1. 一歲以下寶寶禁止使用,建議孩子到6歲以上再玩,儘量選擇單人單床的,如果沒有,儘量選擇人少的蹦床。
2. 如果有年齡相差較大的孩子在裡面,把孩子帶離蹦床,先去玩別的項目吧。
3. 迷你和全尺寸的蹦床儘量不要在家庭、日常健身課程或操場上使用。它們只能用在體操,跳水等競技運動上使用,需要專業指導。
4. 購買專業防滑襪子,某寶上有很多,大家多多比較後購買哦。
5. 全程都要有成年人看護,家長不要把孩子放那兒就自己玩手機去了。
6. 一次不要玩超過15分鐘,孩子跳時間太長,身體肌肉疲憊,落地時姿勢有問題會造成骨折。
海洋球也是細菌池
讓家長不省心的不止蹦床,還有很多其他遊樂設施也是暗藏危險和細菌。
大家一定都領孩子玩過海洋球,但是海洋球裡面的細菌數量可真的不容小覷。
去年我一個同事家的孩子去玩海洋球,回到家就上吐下瀉,去醫院查是細菌性腸道感染。
本以為是吃東西壞肚子了,沒想到醫生告訴她是海洋球搞的鬼,醫生說那麼多孩子在裡面「摸爬滾打」,鼻涕、口水、汗液、都會附著在海洋球上,細菌特別多。
而且,很多場館內的海洋球都有一個特點:
衛生不到位,不要說每周清潔,一個月都難以清理一次。
曾有新聞報導,武漢一名孩子玩過海洋球後感染手足口病。
北京營養協會理事顧中一,帶孩子去玩海洋球時就發過微博,囑咐孩子玩的時候不要摸眼睛摳鼻子。
而且,現在是特殊時期,(即使換做平常)一旦有一個攜帶致病因素的孩子進入場館,其他孩子就有被傳染的可能。
小雪老師提醒大家:不僅要為孩子增強體抗力,玩這些公共遊樂設施後,一定要及時用免洗洗手液等進行清潔工作。
充氣城堡屢次傷人
去年,河南商丘發生了一起充氣城堡傷人事件。
3月31日,梨園突遭塵捲風侵襲,強勁的風力,把遊樂園的蹦蹦床和小孩卷到天上。
一時間,漫天黃土亂石飛、人們驚聲尖叫聲音不絕於耳。
突然,有人大喊指著天上「有個小孩掉下來了!」有家長接受採訪時稱,充氣城堡固定繩索斷裂,多名孩子被帶到約20米的高空。
經過統計,已造成2名兒童死亡,1名兒童重傷,17名兒童和2名成年人受輕傷。
因為大風發生的充氣城堡傷人事件,幾乎每年都有:
2014年6月8日,河北泊頭,廣場上的蹦蹦床被掀翻,致2人重傷,多名兒童摔傷;
2015年6月4日,廣西田陽,超市門口的蹦蹦床被刮飛,致1死多傷;
2016年8月13日,江西崇義,人民廣場上的蹦蹦床被掀翻,致6名兒童受傷;
2018年5月29日,福建泉州,購物廣場前的蹦蹦床被掀翻,致1死多傷……
曾有人做過風力測試 。對於一個500斤的大型充氣蹦蹦床,7級風能吹動,8級風能吹翻。
而體型較小的蹦蹦床,4級以上的風力就能將其吹跑。
這些會充氣城堡變成移動城堡,都是因為沒有採取固定措施,而且充氣城堡內沒有抓手,孩子很容易墜地,並被城堡壓在身上。
據全國索道與遊樂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張勇介紹,「防風,是這一類遊樂設施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
所以,請家長們帶孩子玩充氣城堡之前,一定要做好防範工作。
「充氣城堡」安全提示
1. 選擇無風、風小的天氣遊玩。
2. 選擇正規遊樂場所,檢查充氣城堡是否有地錨或沙袋等固定措施。
3. 檢查孩子是否攜帶尖銳物品。
4. 注意不要玩耍過長時間,孩子疲憊時更容易受傷。
另外還是想再多一句嘴,遊樂場不是幼兒園。
那裡沒有專業細心的老師,小朋友們之間也不是很熟悉,容易發生衝突矛盾,家長不要完全放心地把孩子放在裡面,就「自由活動」了,去玩手機、逛商場。
以前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媽媽帶著三個孩子去遊樂場,把兩個小寶教給大寶照顧之後,自己去書店買書。
沒想到過了一會兒,接到大寶電話說小妹妹不見了,急得她滿頭是汗。
幸運的是,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孩子找回來了。
但是,生活哪有那麼多幸運呢?
當我們談「幸運」的時候,同時也在談「意外」。
就像開頭的女研究生,她也沒想到這種意外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會造成這麼大的不幸。
意外如果沒發生,就是幸運;如果發生了,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
而這種「意外」,確實潛伏在我們的身邊,需要家長們多留一份心,去幫孩子抵擋下來。
夏天到了,戶外活動增多了,各種安全事故也開始增加了,前幾周我也寫過一篇「安全防範類」的文章,只希望寶貝們都健康安全地長大!
關於遊樂場,大家如果還有什麼其他的安全提示,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為娃「打怪」!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