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詩,把楊貴妃捧上了天,如今已廣為流傳

2020-12-17 騰訊網

古時候有諸多有名氣的詩人,其中的當屬李白的名氣最大,李白寫的詩句就跟他的為人一樣,桀驁不馴,狂放不羈,正是因為他在古詩詞方面造詣頗高,因此還被杜甫奉為自己的偶像,李白所創作的詩詞不盡其數,但是由於名氣很大,他從來不會為權貴寫詩,而且還敢於批評朝廷,但是迫於他在民間的威望很高,朝廷也拿他沒有辦法,在李白上千首詩詞中,唯獨有一首跟皇宮顯貴有關係,這首詩詞就是《清平樂詞》。

其實這首詩詞也是李白的巔峰之作,全詩之中並沒有任何的辭藻去強調楊貴妃的美貌,但是讀完整首詩詞之後,大家都沉浸在其中,並且還能感受到楊貴妃的魅力,這首詩詞的前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可謂是整個詩詞中的精華,這首詩詞創作於天寶初年,是唐玄宗最寵愛楊貴妃的時候,李白在一次機緣巧合中,結合了賀知章,在賀知章的引薦之下,唐玄宗在金鑾殿上召見了李白,感嘆於李白的才情,於是提拔李白為翰林。

得到了唐玄宗賞識的李白,平時也就傲慢了很多,本來就生性無拘無束的他,自然是從來不會在意別人的議論,當年唐玄宗為楊貴妃專門舉辦了一場宴會,這個宴會在《妖貓傳》中有體現,並且還把這場宴會刻畫成了大型的盛宴,歷史上唐玄宗也是非常寵愛楊貴妃的,為了讓楊貴妃的美貌可以流芳百世,因此唐玄宗就特意邀請了李白,參加了這場宴會,希望李白可以當場做一首詩詞,來形容楊貴妃驚人的美貌。

在這場宴會之上,李白也是頭一次見到楊貴妃,其實民間一直都有楊貴妃的傳說,但是大家卻都不清楚,楊貴妃到底是怎麼樣的美人,直到李白前來賀壽的時候來見到了楊貴妃的真容,李白喜歡到處遊山玩水,自詡見過很多的美女,但是像楊貴妃此等美貌的女子,李白還是看呆了,立馬就來了詩意,當即寫下了這篇千古絕唱。

在花香月色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李白也沉浸在其中,雖然此時的李白早就已經喝醉了,但還是不忘唐玄宗交給自己的任務,於是便拿起筆來,描繪了楊貴妃的美貌,在這首詩詞中可以看出李白對於楊貴妃的美貌是認可的,不然也不會全是讚美之詞,在唐玄宗的要求下,這首詩詞也成為了李白,唯一的一首為皇親國戚寫的詩詞。

其實全篇並沒有很華麗的詞彙,但是每一個字都恰到好處,少一個字都覺得不協調,整首詩把楊貴妃捧上了天,正是因為李白的才華,才會讓他養成了狂放不羈的性格,也正是因為有了唐玄宗的認可,才讓李白敢去使喚高力士,想必有才氣的人,都會帶點脾氣吧,如今這首詩詞,早就已經廣為流傳了,卻意外成為了李白最肉麻的詩詞!

相關焦點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
    說到李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我們小學開始,就在不斷學習他寫的詩。可以說李白的詩歌伴隨著每一代中國人的成長,他是我國歷史上詩歌成就最高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幾乎每一首詩都能譜成千古絕唱。在很多人的眼中,李白是狂傲的,「我本楚狂人」;李白也是自信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時也是灑脫的,「明朝散發弄扁舟」但是你知道嗎?他還寫了一首很肉麻的「情詩」,而這首詩正是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眾所周知,唐玄宗有一寵妃名叫楊玉環。她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人兒,因此深受唐玄宗的喜愛。
  •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不少的優秀人物和優秀的作品,而詩歌詞彙應該是當時最有名的娛樂文化項目,這些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
  • 李白寫了首肉麻情詩,把女子思春描寫得淋漓盡致,最後兩句太露骨
    「抽刀斷水更流,舉杯銷愁更愁」這句話出自於李白詩中的一首詩,出自於《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對人生充滿了希望,他所寫的詩篇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詩篇多以抒情為主,但很少有人知道,李白還曾寫過一首情詩,肉麻無比,把女子思春的境況描寫得淋漓盡致。在情詩中最後兩句尤其肉麻。這首肉麻無比的情詩叫《春思》,整首詩都是「春草如絲,秦桑低綠枝」。若君懷歸日,便是妾斷腸。春暖花開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 李白很肉麻的3首詩,全都赤裸裸地吹捧楊貴妃,其中一首更是經典
    中國歷史2000多年,出現過無數首經典的詩詞,辭賦的代表人物是蘇軾,而詩的代表人物毋庸置疑是李白。李白對於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十分巨大,甚至是今天,我們還能受到他的影響。李白這樣的"仙才",2000多年的歷史只出現了三個,由此可見他在文學上的地位登峰造極。
  • 李白的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入選了美國教材
    在他翻譯和創作中,發現了一首很經典很讓他喜歡的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這優美的意境深深的吸引了他。這就是他翻譯並在美國廣為流傳的《長幹行》。但就如我們之前所說的,很多時候的翻譯和改編,都會讓詩句失去它原本的韻味。對於《長幹行》也是如此,說是翻譯,也不過是對內容蒼白的敘述。
  • 李白寫了一首肉麻情詩,後人不敢仿,被譯成英語入選美國教材
    詩仙李白,雖不是王侯將相,卻憑藉一首首精彩的詩歌垂名千古,讓後世頂禮膜拜。凡是讀書人,大多是背著他的詩歌長大的。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我們才越來越懂李白。後世給他貼的標籤太多了:浪漫、狂傲、灑脫、飄逸、調皮等等。但在大多數人眼裡,這個喜酒好色的唐朝詩人,過於豪放不羈似乎很少能跟"肉麻"二字聯繫到一起。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地追捧楊貴妃,開篇兩句被人傳播至今!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地追捧楊貴妃,開篇兩句被人傳播至今!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寶藏,而最為突出的貢獻,當屬詩歌文化了。倘若談起詩歌,對於如今的我們而言,就很難避開一個人——李白。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情詩,被美國「精神病患者」翻譯,入選美國教材
    在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裡,那些最浪漫的事便是「青梅竹馬,白頭到老」。在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裡,那些最浪漫的事便是牽著手一起慢慢變老:郭靖和黃蓉,楊過與小龍女,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痴情兒女。它來自於我國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首經典情詩《長幹行》。在這首詩中,詩人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平淡卻絢爛,唯美而真實,讓人羨慕的愛情故事,也被稱為是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詩!
  • 楊貴妃有多美?李白當著皇帝的面為她寫下「情詩」,後人直呼肉麻
    在中國的歷史悠久,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詩歌,說起詩歌怎麼能少得了「詩仙」李白呢?李白雖然入宮為官,但他一生不向權貴低頭,因此很少會為了權貴寫詩,而且他有四個老婆,卻沒為她們做過一首詩,偏偏楊玉環的出現讓李白破例了。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情詩,只有6句話,網友看後直呼太肉麻了!
    而要說詩歌文化最繁榮的時代,則非唐朝莫屬。盛世唐朝出了成百上千位詩人,寫下了數不清的詩篇名作。而在這些詩人當中,又以李白為最,後人稱其詩仙。詩仙李白在我們的印象中,李白寫的詩歌大多是豪放、灑脫的,比如大河之水天上老,奔流到海不復回,再比如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等等,都是爛熟於胸的詩句。
  • 李白的詩到底有多「肉麻」,這些詩句,你都看過嗎?
    李白大家都很熟悉,從小就從唐詩三百首中可以讀到很多李白的詩句,作為一代詩仙,李白的詩句多以豪邁為主,全詩的格調在狂放不羈中帶著獨有的飄逸。無論是「長風破浪會有時」還是「千金散盡還復來」都散發出詩人的灑脫和超脫世俗的意境。但是作為後世所推崇的詩仙,就沒有屬於人間煙火的詩句嗎?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把楊貴妃的容貌形容到了極致!
    《清平調·其一》是李白組詩作品《清平調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李白寫這組詩的時候,正值天寶二年,當時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觀賞牡丹,伶人們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便召當時的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便是這組《清平調詞》。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說到李白我們應該都是很熟悉的吧!李白可以說是唐朝詩壇的頂級文豪,他的作品一出便會轟動整個朝野。而我們更是從小學習他的作品,從小時候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後來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些都是他的經典作品。
  • 李白寫給楊貴妃最著名的一首詩,把她的絕世容顏,描繪的活靈活現
    李白和楊貴妃看似兩個完全不相甘的人,但是由於李白的才華,使得他們兩個人,也是有過交集,我們都知道李白是一位極為高傲的人,也正是由於李白的才華,受到了唐明皇的讚賞,還令他為楊貴妃,寫過一系列的詩,據說李白寫詩時,還要楊貴妃為他磨墨,從這一點便足以說明李白的狂,為此李白寫了很多詩送給楊貴妃
  • 席慕容的一首絕美之作,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像一棵樹一樣愛著你
    雖然後來李白、杜甫、蘇軾、李清照這樣的人物再也沒有出現過,但不可否認近現代文壇也是有不少高手的。在這些人裡有我們熟悉的徐志摩、冰心、余光中、席慕蓉等,他們的詩作曾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現代女詩人席慕蓉。席慕蓉的詩題材很廣,包括了愛情、歲月、思鄉等,她的詩就像一曲清泉,總能在不經意間流進讀者的心田。
  • 李白罵人最狠的一首詩,是罵楊貴妃還是罵老婆,後人猜了千年!
    說起詩仙李白,大家都會用瀟灑,狂放不羈來形容他。李白這個人非常的好酒。據說他每次喝酒喝到興頭上就能夠作出一篇佳作來,所以才會有人說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但是這這樣一位謫仙般的詩人卻有一首史上最狠的罵詩,那他所罵的人到底是賣楊貴妃呢?還是罵老婆呢?這個讓後世的人猜測遐想了上千年。
  • 倉央嘉措:我沒寫過一首情詩
    作為一個身世成謎的人物,倉央嘉措在正史上的記載是不完整的。所有的印象更多來自於民間流傳的傳說,還有文學作品的演繹。那些傳唱許久,關於少年多情、青年苦戀、山盟海誓愛別離橋段,多來自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談。從此開始了一段傳奇的人生,這傳奇的人生,最讓後世銘記的就是情詩。可是在近百年歲月中,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倉央嘉措所著的情詩產生了懷疑,在他們看來,倉央嘉措所撰寫的並不是情詩,而是弘揚佛法的「道歌」。
  • 李白讚美楊貴妃的詩,為什麼贏盡古今好評?
    提起應制詩、酬唱詩,相比其他詩詞類別似乎就下了幾等,這一類詩詞一向不討巧,主要是難免肉麻地吹捧,難以寫出真情實感,而詩詞又講究獨抒性靈,這一類詩詞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雖然這麼說,這兩類詩詞還是出了一些精品。
  • 一首2000年前的肉麻情詩,僅幾句,其中一個意象卻被後世不斷使用
    當朦朧的月色遇到了入骨的相思,便成就了一首首絕美的情詩。李商隱的「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無名氏的「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納蘭性德的「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無一不是月下懷人的金句。但很多人不知道,這「望月懷人」的意象其實並非名家巨匠所創,而是出自一首無名氏的肉麻情詩,這首詩的名字叫《國風·陳風·月出》。這是一首出自《詩經》的名篇,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與《詩經》中的多數詩作一樣,這首詩來自民間。全詩只有短短幾句,而且還大量重複,但其中望月懷人的意象卻被後世不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