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培育與提高孩子人文修養和歷史智慧的書

2020-09-03 文匯網

《讓孩子用年表讀懂中國古代歷史》,潘景林、孟澤眾、繆健編,團結出版社出版

「紙上談兵」「投筆從戎」「退避三舍」「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些歷史故事,你的孩子可以說出意思和出處嗎?

唐太宗李世民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國有五千年的寶貴歷史,歷史中的故事和人物都能給孩子帶來正面積極的啟迪。學習歷史,對於孩子至關重要。

《讓孩子用年表讀懂中國古代歷史》全書共七冊,包括了自三皇五帝至清代結束的歷史人物、歷史故事。獨特的線性時間年表,為閱讀提供方便。

書中提供了重要的時間線索——年表。時間線索為歷史書的閱讀帶了便利。每個故事的頁眉處,都標註了與該故事大致同時的重要時間節點和歷史事件,在方便檢索和對照閱讀的同時,還能幫助讀者更好地把握歷史的時間脈絡。

全書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注重細節描寫。尤其是對歷史故事詳細生動的描寫,增強了可讀性。書中還配有大量彩圖,以增強孩子的閱讀興趣。

書中收錄各時期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分別依照帝王世系、後宮妃嬪、宗室藩王、文臣武將、風雲人物等部分,對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進行介紹。如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漢武帝,忠心報國的嶽飛、文天祥,醉心權術的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美豔絕倫的趙飛燕、楊玉環,巾幗女將秦良玉,大宦官魏忠賢等。

閱讀本書可從故事連結入手,欣賞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如對故事中的某歷史人物感興趣或有疑惑,可再去翻閱年表中對這一歷史人物的詳細介紹和評價,以加深對歷史人物的了解。時間年表對朝代更迭、事件詳細經過均一一註明時間,可幫助讀者形成系統性的認知,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的時間脈絡。故事情節、時間線索、人物介紹三者點、線、面的結合,使得全書具有可讀性和趣味性。

中國史記研究會名譽會長韓兆琦先生為本書撰序推薦,誠如他所言:「對孩子來說,了解、學習中國歷史,有以下一些顯而易見的意義。一是增強人文修養。很多人常說這句話——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可是,如果沒有一定的歷史知識,五千年歷史對很多人來說,就只是一句空洞的白話。二是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當我們從歷史書中了解到,自己所在的家鄉,或生活熟知的地方,竟然曾經發生過一些重要歷史事件,或與一些著名人士有關聯的時候,自然就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情愫,往往不自覺地增強自豪感,更加熱愛家鄉、祖國,甚至激發自己努力向上。三是學到一種歷史智慧。往小了說,讀史明智。往大了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從一定的時空縱深感中,我們超越了具體的事件和條件的局限,可以總結很多經驗智慧,形成格局見識,用在對未來事情的處理上。四是獲得道德品行方面的教益。人性是相通的。遨遊在歷史故事中,就像坐上了時光機器,去體驗當事人的糾結和決斷,感受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從歷史人物身上,我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從而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使自己變得更完美。」

相關焦點

  • 經典與人文修養
    原標題:【導讀】經典與人文修養  周國平  我的讀書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經典當做主要讀物,第二是用輕鬆的方式來閱讀。
  • 掌握誦背古詩的技巧,積澱文化功底,提高人文素養,提高寫作水平
    古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精華,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已經成為中國的文化特色代表,是一個民族精神世界的體現,是先人智慧的結晶,對於促進孩子人文素養和寫作提高具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從而顯得誦背古詩的技巧尤為主要。一、背古詩的技巧要了解內涵與意境,才能培養愛國情懷。
  • 李紅輝:道德修養與核心價值觀培育
    原標題:道德修養與核心價值觀培育   中華民族有著極為重視道德修養的優良傳統,先人對於修養方法的重要性有著非常充分的認識,並總結出了眾多寶貴的經驗。
  • 用這套書讀歷史就像看電影,一看它的價格,果斷給孩子買一套
    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套史書,是一部真正屬於中國孩子的趣味歷史,專門為6—12歲孩子「量身」創作。《給孩子讀的中國歷史》,共8冊。內容全面,符合「大語文學習」的要求。大清,選取200多篇精彩有趣的人物和事件,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百幅生動的插畫,為孩子描繪了一個完整的歷史畫卷。
  • 「漢韻學堂」如何提升孩子的人文素養
    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價值理想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終極目的。人文素養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它能綜合孩子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個性、能力等豐富的內涵,是對孩子自身完善的一種關注與追求。我們講人文素養,主要以三個方面來體現,即:文化知識的修養、文化審美的修養、文化研究與學習能力的培養。
  • 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
    修養,是指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包括理論、知識、藝術、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水平,也指養成正確的待人處事的態度。一個有修養的人會表現出以下的好品格和品質:愛心、喜樂、耐心、安靜、善良、溫和、守時、自製和信念等。
  • 人文素質培育課程選課指南
    學生按個人興趣愛好選擇人文素質培育課程,為方便學生選課,人文與基礎課教學部根據《山東職業學院學分制改革實施方案》和《山東職業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彙編(2020級)》精神,精心編制了人文素質培育課程選課指南。課程簡介:課程代碼RW0101PD04,48課時3學分。
  • 讀歷史長大的孩子,人生必定不會平庸
    安徽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武菁評價:「讓青少年了解我們的歷史,正確認識我們的歷史,是非常重要的,《少年中國史》是一套圖文並茂的中國通史,圖和史相結合,可以獲取更加豐富的形象,留下生動的記憶,可謂是一套生動、有溫度和深度的中國史。」
  • 哈佛發現:學霸的書單中歷史書最多!從小讀歷史能帶來哪些好處?
    1、讀歷史的孩子,眼界不一般美國教育家希切爾說,歷史是孩子一生人文素養的基石。2018年高考713分的北京文科狀元曹婧怡從小就迷上了歷史,她說:「我的歷史啟蒙是從歷史漫畫開始的,歷史不只開闊我的視野,對我的學習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閱讀歷史可以拓寬兒童的視野。更實際地,研究歷史可以為學習中文,政治和其他人文學科奠定基礎。學習歷史的孩子也更有內涵和底蘊。
  • 智慧啟蒙、行為養成、家規文化,就從讀這套書開始吧!
    從小到大,連諸如《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這一類膾炙人口的傳統蒙學經典都不曾通讀過,現在卻要教孩子、陪孩子去學習這些內容,有時候,還真是不容易啊!孩子的國學經典教育如何啟蒙?這應該是當下許多父母都在面對和思考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就是教材的選擇。優質、合適的教材能夠讓我們的學習品質更上層樓。
  • 人文學科與人文素質
    人文科學(文學、歷史、哲學、藝術、語言學等)則主要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回答「應怎樣」,引導人們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去追求人的美化。它有一定的工具性,如運用語言、如何為人處世等,但它最主要的是發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和文化品格。它是一種評價性、體驗性的學問。所謂人文精神,是在歷史中形成和發展的由人類優秀文化積澱凝聚而成的精神,一種內在於主體的精神品格。
  • 魯迅先生也讀過的書:用歷史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高考起跑線上
    中國人特別注重歷史,強調「經史合參」。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歷史素養,對孩子的三觀養成和品格素養尤其重要。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套面向青少年的中國通史讀物。可以說,在眾多的面向青少年的歷史讀物中,這部書開創了給孩子講述中國通史的先河。
  • 當代教育賞析:淺談當前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路徑,看完懂了!
    這就要求當前高校包括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育模式和方式方法,在繼續強化專業知識的教授時,還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育。高校加強對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必然會造就一大批具有反思和批判和人文關懷的人,形成一股合力,消除「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並影響全社會人文精神的構建。
  • 從小讀歷史的孩子,未來會勝人一籌
    今年江蘇高考文科狀元,就因歷史相對較弱只考了B+,錯失北大清華等名校。想讓孩子學好歷史,在考試中不吃虧,離不開多讀、多想。幫孩子切實提高歷史成績,非這套《給孩子的中國通史》莫屬!,也是一套真正適合青少年的歷史讀物。
  • 北大歷史教授推薦,這套書幫孩子讀懂中國史!
    名聲在外,我也從老朋友中信出版社那裡找來了一套,給自己和娃都讀了讀。這次,我們為家長朋友們爭取到了5折優惠!現在入手只需要199元!:精美帆布袋一個這既是一套歷史故事集,也是一本文旅指南書。1.語文在每個歷史故事的開篇,都有一首古詩詞,總共158首,串聯起551個歷史故事。孩子可以通過優美的藝術,輕鬆進入歷史情境中,詩與史的碰撞,不知不覺間,提高孩子的文學鑑賞水平。
  • 一套書=神話+歷史+地理+民俗+宗教…讓娃輕鬆掌握海量知識!
    比如,地理上,有條序地記載了當時中國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如山系、水文、動物植物、礦藏、文化風俗等。而作為一本先秦時代的文學,《山海經》內容太過晦澀了,文言的表達形式也非常難理解,導致很多人看不下去,更不要說閱讀力還不夠的孩子了。今天,再給大家介紹一套適合孩子閱讀的、精選插圖版——《孩子讀得懂的山海經》!
  • 火爆 | 為了激發孩子數理天賦,倫敦科博館用百年智慧打造了一套遊戲書
    為了幫助更多孩子激發在科學、數學和藝術方面的潛能,倫敦科學博物館特別邀請了多位知名的科普作家、科學家、數學家、藝術家、藝術史學家,聯手為孩子打造。這些科學主題都是物理中最基礎的概念,書中通過有趣的遊戲和實驗,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幫助孩子輕鬆理解和掌握。
  • 想提高學習成績?《神奇樹屋》進階版,帶孩子領略各地人文風光
    對於父母來說,他們不僅要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還要注意他的道德培養,兩手都要抓,不可謂不辛苦。但有一種方法,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可以不動聲色地教授他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個方法是什麼呢?古語有云: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閱讀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它帶來的收益卻是無窮的。因為書中不僅蘊藏了前人留下來的經驗,也將各地的歷史人文都濃縮到了裡面。可以說,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 一套歷史啟蒙繪本,培養5歲+孩子的邏輯洞察力
    歷史在現實中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高考和很多綜合能力的測試中都佔據了重要地位。不僅如此,連成功的皇帝都非常重視歷史,是因為歷史有很強烈的實用性──它教導人們如何從前人發生的無數案例中分析事情,了解成功和失敗的道理。
  • 中國奇蹟與中華人文精神
    儒學不是封閉的文化學說,儒學和中國歷史上其他思想學說都是與時俱進的。它主張「和而不同」,倡導「博採眾長」的文化會通精神。儒學重視教育,相信人們經過教育和自身努力都可以成才,這使得中華文化在博採眾長中更加豐富和堅韌。 中國文化的以上特點構成其特有的品格。這一品格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人文精神。人文就是以詩書禮樂來教化人民,由此建立起一個人倫有序的文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