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確實,深夜的烈酒,不如清晨的一碗粥。在樂平市雙田鎮、塔前鎮採訪感受到,遍布樂平鄉村的「瓷都愛心食堂」已成為嫋繞繽紛,最至簡至愛的人間煙火,託起了鄉村老人全部的茶餘和飯後,也逐漸豐富著樂平鄉愁的內涵。
▲雙田龍珠村愛心食堂內,老人積極響應「光碟行動」
初冬的一個上午,暖陽像往常一樣地和熙。在雙田鎮龍珠村「瓷都愛心食堂 」的門口,現年81歲的老人江燈鳳和其他耄耋之年的老人坐在一起,閒適地嘮著嗑,家長裡短,笑聲盈盈。她手裡邊忙著小手工活,自從到食堂來吃飯了,在鍋邊灶頭轉的時間省下來了,做點手工活,找到了一門副業,老人自然高興。86歲的徐良金老人是抗美援朝的一名老兵。他告訴記者,從去年臘月開始到食堂來吃飯了,生活完全變了個樣。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食堂暫停了,老夥計們都很不適應呢!每天他和其他35位老人一起共餐,成為他最快樂的老年時光。採訪中,現年76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徐梅生激動地接過話匣。他說,自己每月只要交100元錢就可以吃上可口的飯菜,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我們遇上了,有福氣 !
在食堂後廚,事務長彭湊女一上午就開始張羅開了。臨近飯點,老人們三三兩兩地聚到了食堂裡,像往常一樣等待著就餐,這裡面有期待,有感動。在一塊公示牌上,記者看到許多參與捐贈的愛心人士的名字。顯然,社會力量參與愛心食堂已成為一種新風。該鎮副科級幹部、民政辦主任李靜說,為了將瓷都愛心食堂這塊民生招牌擦亮,在上級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他們正積極探索建立「愛心食堂+」機制,使愛心食堂的普惠面得到覆蓋和擴散。
無獨有偶。在塔前鎮楊家村,瓷都愛心食堂同樣撫慰了一大批老人的心。9月1日,楊家村「瓷都愛心食堂」正式運營。沒有喧天的鑼鼓,有的只是紮實的人間煙火氣。瞬間,這裡成為村民們的「網紅打卡地」,人氣倍增。
現年75歲的老黨員、老支書和事務長王光保現在可是30多個老人心中最依賴的「當家人」。每天一大早騎著三輪車到附近的超市、菜場精挑細選食材,食堂早點必備的雞蛋、包子、饅頭等也不能少。
老人說,忙是比以前忙了,但更充實了,挺好!老黨員王細生說,食堂解決了自己最大的心病,以前一個人爬鍋爬灶地做飯,做多了吃不了,做少了不夠吃,怕浪費,經常吃剩菜剩飯,這讓在外工作的兒女們操心不已。現在好了,每餐吃著暖心的飯菜,省掉麻煩不說,也健康了不少。塔前鎮黨委副書記盛偉告訴記者,「瓷都愛心食堂」接地氣,讓老人們縱享幸福,讓後輩們免憂心,融洽了鄰裡關係,已經成為塔前鎮的新風尚。(來源:樂平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