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觀察|司改幹將蔣惠嶺去職最高法 履新同濟法學院

2020-12-11 財新

  【財新網】(記者 單玉曉)現年56歲的高級法官蔣惠嶺告別工作了33年的最高法院,南下出任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蔣惠嶺長期從事司法研究工作,參與了20年來的司法改革頂層設計,被稱為學者型法官、司改幹將。

  據新華社消息,6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任免名單,免去包括蔣惠嶺在內的多名最高法院審判員的職務。蔣惠嶺隨後向財新記者確認,日前已赴同濟大學報到,將出任法學院院長。

  蔣惠嶺生於1963年10月,山東濱州人,17歲時進入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1984年獲得法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得法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最高法院工作。蔣惠嶺在最高法院期間多從事司法研究工作,先後任職該院研究室、辦公廳、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司法改革辦公室等部門,1997年11月被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命為最高法院審判員。2006年,蔣惠嶺出任最高法院司法改革辦公室副主任,2015至2018年擔任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去職最高法院前擔任其所屬的國家法官學院副院長。

相關焦點

  • 最高法原審判員蔣惠嶺將出任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
    6月22日,澎湃新聞從最高人民法院方面了解到,原任最高法審判員的蔣惠嶺將出任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蔣惠嶺,男,1963年10月生於山東,1987年進入最高人民法院,先後在研究室、辦公廳、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司改辦工作,先後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美國耶魯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等學術機構作訪問學者。
  • 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蔣惠嶺:不負時代重託,振興同濟法學!
    「在這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時代,我很榮幸能夠加盟同濟大學!這是我實現自己在法律人才培養、法律科學研究方面抱負的一次寶貴機會。」7月21日,剛剛被聘任為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的蔣惠嶺教授在接受學校新聞中心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能發揮自己具有在最高司法機關33年實務工作經歷的優勢,為法律教育事業,也為同濟大學法律教育的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 離京赴滬,蔣惠嶺任同濟法學院院長,學者型法官轉型法官型院長
    短短的一個月內,蔣惠嶺完成了三種身份的轉變:2020年6月20日前,他是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員、高級法官;2020年6月中旬起,他開始辦理全職加入同濟大學的手續;2020年7月21日,他被正式聘為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
  • 「不負時代重託,振興同濟法學」——專訪同濟大學特聘教授、法學院...
    「在這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時代,我很榮幸能夠加盟同濟大學!這是我實現自己在法律人才培養、法律科學研究方面抱負的一次寶貴機會。」2020年7月21日,剛剛被聘任為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的蔣惠嶺教授在接受學校新聞中心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能發揮自己具有在最高司法機關33年實務工作經歷的優勢,為法律教育事業,也為同濟大學法律教育的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 同濟大學宣布蔣惠嶺教授任法學院院長
    同濟大學特聘教授  蔣惠嶺   男,1963年生。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員,國家法官學院副院長。   1980年至1987年,在中國政法大學學習,獲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學位。   1987年進入最高人民法院,先後在研究室、辦公廳從事專題研究、起草司法解釋、司法改革工作。
  • 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原副部長米凱萊·傑拉奇教授到訪同濟大學法學院
    2020年9月30日下午,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原副部長米凱萊·傑拉奇教授到訪同濟大學法學院。法學院院長蔣惠嶺教授、中意學院辦公室主任陳康力教授、中意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張鳳光教授、法學院部分教師和外事辦公室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談。
  • 重慶高院院長楊臨萍、最高法審委會委員沈亮履新最高法領導層
    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法」)領導班子近日迎來兩名新成員。12月14日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查詢最高法官網「最高人民法院領導」一欄注意到,重慶市高院院長楊臨萍,最高法審委會委員、刑一庭庭長沈亮已於今年12月履新最高法領導層。其中,楊臨萍出任最高法黨組成員,沈亮出任最高法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
  • 同濟大學法學院深入開展2020級研究生新生「立德樹人」主題教育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學校的統一部署要求,結合同濟大學法學院實際情況,針對2020級研究生新生精心開展「立德樹人」主題教育。   9月8日上午,法學院隆重舉行2020年學生開學典禮。法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教師代表、2019級本科生及2020級研究生新生等150餘人參與開學典禮。法學院院長蔣惠嶺教授在開學典禮上代表學院向新生致辭。蔣惠嶺院長在致辭中回顧了同濟大學法學院的辦學歷史和學科發展歷程。他指出,同濟大學法學教育的發展源遠流長,並隨著祖國的發展,承載著艱巨的歷史使命。
  • 同濟大學第二屆「人工智慧與法律」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
    來自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阿里巴巴集團等單位,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以及同濟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30餘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的線上研討,來自全國各地的200餘人在線旁聽。
  • 中法學院慶祝建院20周年,同濟對法合作譜新篇
    10月24日至28日,同濟大學中法工程和管理學院(以下簡稱「中法學院」)舉行建院2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世界法語大學聯盟亞太區主任、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代表、多位法國高校校長及中法兩國企業代表蒞臨祝賀。校黨委書記方守恩出席慶祝大會並致辭,校長陳杰致賀信。
  •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任志武履新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綦成元卸任
    此後歷任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巡視員、司長,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2017年8月,綦成元履新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黨組成員。任上,綦成元分管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發展規劃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市場監管司、派出能源監管機構。
  • 同濟大學「中意司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12月18日,由同濟大學法學院、中意學院共同組建,義大利比薩大學作為合作夥伴的「中意司法研究中心」在我校揭牌,中意司法報告會同時舉行。副校長顧祥林、義大利原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傑拉奇(Michele Geraci)為中心揭牌。
  • 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黨員評議常態化工作紀實
    司改辦作為最高人民法院司改領導小組工作機構,承擔著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工作的統籌規劃、調研指導、協調落實等職能。從2016年開始,司改辦黨支部依託支部組織生活「制度到位,責任到位,落實到位」,構建「8+X目標責任制體系」的「三位一體」工作法,將黨建和司法改革工作一體化推進,使黨員評議有制度可遵循、有目標可努力、有責任可追究。
  • 劉晨履新江西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
    公開信息顯示,鄭高清,男,1966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歷任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等職。(來源:信息日報江西政讀綜合江西組工微訊)江西省地震局局長履新近日,江西省地震局召開幹部職工大會,宣布局領導班子成員調整。
  • 省部級人事密集調整:60後、65後和70後年齡梯隊更加完善
    觀察近來省部級官員調整特徵,「60後」、「65後」和「70後」的年齡梯隊更為完善,另外,一批專家型官員赴地方履新,地方黨政領導班子的知識結構更優化。資料圖:胡和平。在地方任職近7年後,如今「學者型官員」胡和平回京履新。工信部部長一職此番也完成了新老交替。卸任的苗圩1955年出生,在工信部任職已12年,今年他滿65歲。繼任者肖亞慶和苗圩一樣,都是從央企調入政府系統。2009年肖亞慶從中國鋁業公司調任國務院副秘書長,7年之後的2016年他任國資委主任。
  • 最高法工作報告解讀系列訪談:司改進行時
    5月27日,2020年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 李凡榮履新中石油總經理一職,曾任國家能源局副局長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迎來新的人事任命。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李凡榮履新中石油總經理一職,在此之前這一職務已空缺三個月。
  • 劉釗履新天津市殘聯黨組書記,此前擔任市委副秘書長等職
    劉釗履新天津市殘聯黨組書記,此前擔任市委副秘書長等職 天津殘疾人聯合會官方網站「領導介紹」欄目近日進行更新,據最新名單顯示,劉釗已任天津市殘聯黨組書記。
  • 近期至少20名省部級幹部職務調整 4人履新正部級
    唐登傑此前先後在地方、央企和中央單位部門多個崗位任職,曾任上海市副市長、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董事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等職。2017年12月,唐登傑再次赴地方,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政府代省長等職,次年1月「去代轉正」,並於近日再赴中央任職。劉寧此次為跨省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