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四川的小學女生被教師在課上體罰最後致死的新聞引起大家的關注。
事件回顧:
在四川省蒼溪小學,9月10日上午的一堂數學課中,該女生和其餘7名學生一起因為「答錯了題目」,受到了老師「戒尺打手心,罰跪」的懲戒,在罰跪五分鐘後,孩子出現頭暈,口吐白沫等嚴重症狀,被家人送往醫院緊急救治,最後在下午不治身亡。
截止9月14日,法醫檢查並未發現明顯的體表傷痕,但已確認死者生前確實受到過體罰。
對於一個小小生命的逝去,大家都倍感痛惜。網友們也熱議,有的人說:
都什麼年代了,還體罰學生?
體罰孩子違法!
老師就不能有點耐心嗎?體罰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也是心理上的傷害……
也有的說: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不打不成器」,適當的體罰也可以接受。
現在孩子犯錯,老師不能管,家長不捨得打,以後社會上,可能要被狠狠「收拾」。
我只能說老師也是人,大部分的老師都是真心誠意為了孩子好,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那他犯錯誤的時候老師要怎麼辦呢?口頭訓斥兩句,告訴家長還是直接無視呢?我並不是贊同老師體罰學生,老師也很為難,一個班那麼多人,互相體諒吧,適當的體罰是情有可原的。
其實,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用力過猛」可謂是一大忌諱。
之前,看到過兩則報導:
一位媽媽,因為女兒犯了錯,先是站在單元門前大聲訓斥,然後用盡全力扇了女兒好幾個耳光,最後竟然直接將女孩的衣服扒下扔在地上洩憤。
鄰居們看不過,過去勸她。沒想到她一把將女兒推出單元門,全然不顧女兒的自尊心。
海南萬寧,一名男子獨自陪著6歲女兒在出租屋裡寫作業,不停責罵女兒。女兒忍不住,頂了幾句嘴,他便一怒而起,竟用皮帶和衣架教訓了女兒一個多小時。
孩子全身淤血發黑,說了一句:「爸爸,我起不來了。」
開始男子還不當回事,認為女兒在裝;後來發現異常送去醫院搶救,但最終6歲女孩還是離開了……
孩子犯了錯確實需要好好教育,但如此不顧孩子自尊心的羞辱教訓和置生命安全於不顧的毆打,是為了他們好嗎?
棍棒教育和羞辱教訓都是不可取的,這些都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千萬不要認為懲罰的力度越大,教育效果就越好。
無論是作為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建議在孩子犯錯時,可以先平復情緒,然後耐心地去了解事情原委,傾聽孩子的想法,平等地進行溝通,再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成長進步。
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用一種強制命令的語氣教訓批評他們。
我們希望因體罰造成的的悲劇不再重演,也希望家長和老師都能夠時刻反思,因材施教,每一位孩子都能在父母和老師的引導教育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