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刑法學試題
湖北自考網9月18日整理
課程代碼:0024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
1.刑法與其他部門法相比其所具有的顯著特點是( )
A.階級性
B.戰鬥性
C.嚴厲性
D.調整、維護社會關係的廣泛性和處罰方法的嚴厲性
2.我國修訂後的現行刑法開始施行的時間是( )
A.1997年3月14日 B.1996年10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7年10月1日
3.我國刑法對於空間效力的規定,採取的是( )
A.屬地原則
B.屬人原則
C.保護原則
D.以屬地原則為主,兼採屬人原則、保護原則和普遍原則
4.犯罪行為的本質特徵是( )
A.危害國家和人民利益 B.危害社會
C.違反法律 D.應受法律懲罰
5.刑法解釋,從解釋的方法上分類,可分為( )
A.文理解釋和論理解釋 B.立法解釋和學理解釋
C.司法解釋和立法解釋 D.學理解釋和文理解釋
6.我國刑法的目的是( )
A.懲罰犯罪 B.預防犯罪 C.改造犯罪 D.消滅犯罪
7.被判處「死緩」的犯罪分子減為無期徒刑的條件是( )
A.遵守監規監紀 B.積極參加勞動並有科技發明創造
C.沒有故意犯罪 D.確有重大立功表現
8.一切犯罪在客觀方面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
A.危害行為
B.危害結果
C.危害行為和時間、地點
D.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
9.我國刑法規定的完全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是行為人已滿( )
A.12周歲 B.16周歲 C.18周歲 D.14周歲
10.甲乙共同實施盜竊犯罪,盜得財物後,甲離去。乙發現屋內有一熟睡的少女,頓起歹意,將少女強姦,對於強姦少女案的處理( )
A.甲乙構成共同犯罪 B.甲構成未遂,乙構成即遂
C.甲構成中止,乙構成既遂 D.由乙單獨負刑事責任
11.某甲將某乙打昏在地,路過此地的某丙見乙昏迷,趁機將乙的提包拿走,內有人民幣5000元。甲與丙的行為屬於( )
A.事先有通謀的共同犯罪 B.事先無通謀的共同犯罪
C.任意共犯 D.不構成共同犯罪
12.交通肇事罪的主體( )
A.只能是交通運輸人員
B.只能是非交通運輸人員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員
D.既可以是交通運輸人員、也可以是非交通運輸人員
13.國家工作人員挪用救災款物歸個人使用的( )
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從重處罰 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處罰
C.以挪用公款罪從重處罰 D.以挪用公款罪加重處罰
14.下列盜竊行為中,可以判處死刑的是( )
A.盜竊文物數額巨大的 B.盜竊商場數額巨大的
C.盜竊倉庫數額巨大的 D.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
15.對原判刑罰附條件地不予執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稱為( )
A.緩刑 B.減刑 C.假釋 D.免除處罰
16.數罪併罰時,拘役最高不能超過( )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17.對於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教唆犯( )
A.應當從重處罰 B.可以從重處罰
C.應當加重處罰 D.可以加重處罰
18.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的資金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構成( )
A.挪用公款罪, B.挪用資金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 D.不構成犯罪
19.某甲潛入一商店盜竊現金5000元,被保安人員抓住後,向保安人員捅了一刀,奪路而逃。某甲的行為構成( )
A.盜竊罪 B.搶奪罪 C.搶劫罪 D.故意傷害罪
20.犯罪未得逞是指( )
A.未發生任何危害後果
B.犯罪行為未實行完畢
C.犯罪目的未能實現
D.未能齊備某一具體犯罪構成的要件
21.某甲為了殺害乙,與丙相約,並連續兩天跟蹤乙,考察其生活規律。甲的行為屬於( )
A.犯罪預備行為 B.犯罪未遂
C.已著手實行犯罪 D.犯意表示
22.某甲欲害其妻。某日將毒藥放入其妻服用的中藥之中,讓其服下。其妻服後,痛苦萬分,其狀目不忍睹。甲見狀,急忙將其送往醫院搶救保住了性命。但因深度中毒導致嚴重的後遺症。甲的行為屬於( )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既是犯罪中止,也是犯罪未遂
23.李某與趙某有仇,欲伺機殺趙某。某日李某駕駛一輛貨車,見前面一行人極像趙某,便駕車將該人撞死。後發現該人不是趙某,李某駕車逃跑。李某的行為屬於( )
A.故意殺人罪 B.過失致人死亡罪
C.交通肇事罪 D.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
24.走私淫穢物品罪的犯罪主觀方面是( )
A.出於犯罪故意 B.以牟利為目的
C.以傳播為目的 D.以牟利或者傳播為目的
25.我國刑法規定,貪汙行為構成犯罪的數額起點一般是( )
A.500元 B.1000元 C.2000元 D.5000元
26.某甲為騙取保險金,先為其母投保訂立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後又伺機殺害了其母,然後偽造意外傷害現場,騙取巨額保險金。對某甲的行為應當( )
A.以保險詐騙罪從重論處
B.以故意殺人罪從重論處
C.以保險詐騙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併罰
D.按牽連犯從一重罪論處
27.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又受賄的,對其行為應當( )
A.以徇私枉法罪論處
B.以受賄罪論處
C.以徇私枉法罪和受賄罪數罪併罰
D.以徇私枉法罪和受賄罪中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28.對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行為,應當( )
A.以盜竊罪論處
B.以信用卡詐騙罪論處
C.以詐騙罪論處
D.以盜竊罪和信用卡詐騙罪數罪併罰
29.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在犯罪主觀方面必須出於( )
A.犯罪故意 B.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
C.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D.謀取不道德利益的目的
30.某甲參加恐怖組織後,受頭頭指派,使用爆炸方法將乙殺死,某甲構成( )
A.故意殺人罪 B.爆炸罪
C.參加恐怖組織罪 D.參加恐怖組織罪和故意殺人罪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31.刑罰與其他強制方法的區別是( )
A.嚴厲程度不同 B.適用的對象不同
C.適用的機關和程序不同 D.制定的機關不同
E.執行的機關不同
32.下列犯罪,屬於實質一罪的是( )
A.想像競合犯 B.結果加重犯 C.連續犯
D.繼續犯 E.結合犯
33.我國刑法規定的附加刑包括( )
A.剝奪政治權利 B.罰金 C.沒收財產
D.驅逐出境 E.管制
34.洗錢罪的犯罪對象是( )
A.毒品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
B.走私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
C.黑社會性質的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
D.貪汙賄賂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
E.詐騙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
35.下列犯罪屬於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有( )
A.故意殺人罪 B.強姦婦女罪 C.猥褻兒童罪
D.綁架罪 E.非法搜查罪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間接故意
37.牽連犯
38.假釋
39.重婚罪
40.受賄罪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41.簡述不作為犯罪中作為特定義務的來源。
42.簡述我國刑法總則對死刑適用的限制。
43.簡述偽證罪的構成特徵。
五、論述題(11分)
44.試述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的區別。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45.趙某背著鄰居家6歲的小孩聰聰出外玩耍,路遇一大糞坑。趙某欲與小孩開玩笑聲稱要把聰聰甩到糞坑裡。聰聰說:「你不敢」。趙某隨即走到糞坑邊,弓起身作甩人動作以嚇唬聰聰,因站立不穩,與聰聰一同掉入糞抗內,當即大聲呼救,人們趕來救起趙某,又撈出聰聰,結果聰聰因窒息而死亡。
問:趙某的主觀罪過是什麼,應定何罪名?說明理由。
46.被告人劉某、男23歲,一天,劉某攜帶小口徑步槍一支和趙某一同外出打鳥,當行至鎮南護城堤上時,劉某發現堤下一棵樹上有喜鵲,便舉槍準備射擊。趙某當即提醒他對面有人,不能射擊。劉某雖然看見對面有人,但不願放棄獵鳥機會,毅然開槍打鳥,結果將在堤西南方向60米外勞動的丁某當場打死。
問:劉某主觀罪過的性質是什麼?說明理由。
全國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刑法學試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0024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D 2.D 3.D 4.B 5.A
6.B 7.C 8.A 9.B 10.D
11.D 12.D 13.C 14.D 15.A
16.B 17.A 18.B 19.C 20.D
21.A 22.C 23.A 24.D 25.D
26.C 27.D 28.A 29.B 30.D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ABCDE 32.ABD 33.ABCD 34.ABC 35.ABCDE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放任該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態度。
37.行為人為實施某一犯罪為目的,其犯罪方法行為或者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罪名的情形。
38.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一般罪犯,在執行一定時期的刑罰後,如果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附條件地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
39.有配偶而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
40.受賄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41.刑法上作為義務的來源包括三個方面:
(1)法律明文規定的特定義務
(2)職務或業務上要求履行的特定義務
(3)由行為人的先行行為而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利益處於危險狀態所產生的義務。
42.(1)死刑只能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
(2)對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3)死刑必須經過核准程序。
(4)死刑設有緩期二年執行制度。
43.(1)侵犯的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2)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刑事訴訟的過程中,對與案件有重要關係的情節作虛假的證明、
鑑定、記錄和翻譯。
(3)主體是刑事訴訟中的證人、鑑定人、記錄人、翻譯人。
(4)主觀方面是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目的。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1分)
44.區別共有5點:
(1)危害的來源不同
(2)行為的對象不同
(3)行為的限制不同
(4)必要限度不同
(5)主體限定不同
六、案例分析(本大題16分)
45.(1)其主觀罪過是於過自信的過失。
(2)趙某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3)說明過於自信過失的理由。
46.(1)回答劉某的主觀罪過屬於間接故意。
(2)說明什麼是間接故意。
(3)結合案情說明為什麼劉某的主觀罪過是間接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