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口增勢不成比例 洛杉磯華人大選投票率偏低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與人口增勢不成比例 洛杉磯華人大選投票率偏低


2008年11月05日 10: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今年的大選提前投票選民踴躍,但在排隊等待投票的隊伍中鮮見華人的身影。(美國《僑報》/邱晨攝)

  中新網11月5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洛杉磯縣華人聚居區華亞裔人口增勢強勁,在許多城市中亞裔人口超過半數,然而歷次選舉華人投票比例偏低,與人口增長狀況不成比例。在流動人口多、缺乏投票意識等眾多原因中,參與意願不強最讓人信服。

  洛縣華人聚居的蒙特利公園市、阿罕布拉市、核桃市、羅蘭崗縣託管區的亞裔人口均超過50%,而聖瑪利諾市、柔似蜜市、聖蓋博市的亞裔居民也已接近半數達到48%。此外,亞凱迪亞市和鑽石吧市的亞裔人口分別達到45.4%和42.8%,而天普市和哈崗縣託管區的亞裔人口雖均不及4成,分別為38.9%和36.1%,但其亞裔人口中華裔比例相當高。上述11個華人聚居城市和地區的共同特點是,中文是居民在家中最常使用的語言。

  然而,這些城市的華人在歷屆選舉中的投票率均偏低,與其人口成長狀況不成比例。蒙市市議員劉達強表示,蒙市華裔人口幾乎佔總人口的一半,但流動人口多,可算華人投票率低的原因之一。他表示,華人選舉捐款很踴躍,但投票時總有「不差我這一票的」錯誤觀念,一定程度上影響華人投票率。蒙市亞裔人口比例在上述城市中最高,達到61.8%。

  華裔人口達到4成以上的核桃市副市長王秀蘭表示,華、亞裔候選人出來選舉往往可帶動華人的投票率。但總的來看,華人投票率仍偏低。該市總人口3萬餘人,登記選民約1萬3000人,其中華裔佔30%。該市歷屆選舉的投票率在20%至30%之間。

  亞裔人口佔5成1的阿市市議員沈時康表示,華人投票率低是意願問題,有華裔候選人參選,華人投票率會有所提升。

  該市登記選民約3萬1千人,亞裔選民為1/3,其中華裔登記選民超過6千人。

  眾議員伍國慶認為,在今年的大選中華人應能發揮更大力量。往年大選華人關注美國對外政策,而今年華人更關心經濟問題。他鼓勵華裔註冊選民更積極地參與4日的投票。(邱晨)

編輯:陸春豔】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洛杉磯成為華人最多的城市,為何洛杉磯成了華人眼中的香餑餑?
    而且洛杉磯比紐約的自由度更高,並且城市人口密度不高,華人有幾百個議員席位可以競選,俗話說得好,上面有人好辦事,而且還能夠安心一些。但是這樣的情況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通過華人運動爭取來的,根據美國國家移民局的統計報告,九十年代的華人移民當中,去洛杉磯的華人當中,中國臺灣佔據比較大的比例,而在紐約華人移民當中,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的比例較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參政不同。
  • 最新報告:洛杉磯華人居民比例高或推高房價
    最新報告:洛杉磯華人居民比例高或推高房價
  • 科學告訴你:如何提高大選投票率
    原標題:科學告訴你:如何提高大選投票率   ■今日視點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不足三個月,兩黨競選團隊仍在爭分奪秒拉票。不過,讓兩黨政客非常頭痛的另一問題是:如何提高大選投票率。
  • 法國海外屬地總統大選投票率低於2012年
    據外媒報導,法國海外屬地22日開始總統大選的首輪投票,據初步統計,美洲法海外屬地投票率低於2012年的大選。 法國本土的首輪投票於4月23日北京時間下午14時啟動。
  • 臺媒估臺灣2020大選投票率衝高 700萬票可當選下屆領導人
    臺媒預估臺灣2020大選投票率衝高。(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月1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今年島內大選藍綠廝殺激烈,預估投票率會比上屆的6成6高出許多,如果以2012年大選投票率7成4計算,全臺可投票1430萬票,過半數當選票數在700萬上下。
  • 2012美國華裔遇政治繁忙年 總統大選牽動華人心
    剛剛開始的2012年可說是個政治繁忙年,從總統大選到選區重劃樣樣都牽動華人的心,而聯邦調查局對市主計長劉醇逸籌款問題的調查在今年會有什麼樣的進展也是小區關注的最大懸念。華人在去年被打溼的參政熱情是否能夠恢復,2012註定成為關鍵的一年。
  • 洛杉磯聖蓋博「中國谷」已成全美華人最大聚居地
    中國僑網消息: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洛杉磯商業周刊》對聖蓋博進行全面調查後,提出「中國谷」(China Valley)的說法,指洛杉磯的中國谷已成全美華人最大聚居地。中國《光明日報》記者馬曉毅則撰專文介紹「中國谷」,指出中國谷目前仍以每年三至五公裡的速度,向東擴張。
  • 洛杉磯中國城留給華人的時間不多了!
    然而,在洛杉磯的中國城,華人的根似乎始終無法扎入這片土地。隨著越來越多開發商對中國城土地的垂涎,留給中國城華人的時間越來越少。「這裡不一定提供中國菜」2016年9月中,位於洛杉磯市中國城中心地帶的金瑞龍城公寓(Blossom Plaza)邀請洛杉磯市議員塞迪絡(Gil Cedillo)主持開張剪彩儀式。
  • 專家視角 | 陳定定 、王悠: 美國大選已無懸念(2020年10月)
    回顧2016年與2018年,需要重視以下幾個要點:第一,整體投票率偏低與希拉蕊流失眾多選票使2016年選舉「爆冷」。2016年大選中,公眾對兩位候選人的好感度均較差,投票率偏低影響選舉結果「爆冷」。2016年的選民投票率接約為55%,為20年來最低,表示選民兩位候選人均無好感。
  • 威斯康星州部分選區,投票率異常高
    威斯康星州部分選區,投票率異常高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Milwaukee)今年大選出現異常情況,該市投票總人數減少了1.3萬,而一部分選區的投票人數出現了不同尋常的激增。密爾沃基市有超過300個選區,2010年人口數據顯示有近60萬居民。今年密爾沃基市有5個選區的投票人數比例增加了31%至44%。有一個選區的投票人數佔有資格選民人數的105%。另有4個選區的投票人數比例均超過92%。
  • 洛杉磯華人聚居市人口普增 核桃市亞市增長最快
    洛杉磯華人聚居市人口普增 核桃市亞市增長最快 2014-06-05 14:01:09,洛杉磯地區的華裔聚居城市人口數量自2010年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其中核桃市與亞凱迪亞市的人口數量增長最快。
  • 1871洛杉磯華人屠殺:500暴徒攻華人社區,把所有華人架上絞刑架
    網上已經有人給出了反駁,我不贅述。我借著這個題目說個另外的事兒,那就是1871年洛杉磯華人大屠殺。洛杉磯整個市區內,超過10%的華人被屠殺,而兇手卻在殺人後在酒吧狂歡,因為華人不允許到法庭上訴,所以最後因為「證據不足」,沒有一個人服刑。
  • 洛杉磯公布城市健康數據 華人區汙染問題待改善
    中新網6月29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當地時間6月27日,美國洛杉磯縣衛生部門公布了洛杉磯縣各城市和社區的健康數據和信息。根據數據顯示,與其它洛杉磯縣城市和地區相比,大部分洛杉磯縣華人社區都處於汙染較為嚴重的地區,其中阿罕布拉市和蒙特利公園市的汙染最為嚴重。
  • 洛杉磯華人買房的苦與樂
    地處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不僅擁有世界「電影之都」美譽,而且四季氣候宜人,經濟富裕,成為新移民趨之若鶩的首選落腳點,其中包括華人移民。   去過洛杉磯的中國人都會對洛杉磯華人之多感到驚訝。這裡華人商家店鋪遍布各地,中文招牌無所不在。目前大洛杉磯地區有華裔人口近百萬,華裔比例接近一半的小城市至少有5個。
  • 英國人口調查:劍橋和倫敦金融城華人比例居首
    亞裔人口從2001年的250萬增長至420萬。  英國本地白人種族人口佔全人口比例下降7個百分點至80%,其他種族中比例較大的為亞裔6.8%,華人人口佔總人口比例為0.7%,相較2001年的0.4%幾乎翻倍增長。  英格蘭與威爾斯地區華人總人口所佔比例為0.7%。其中英格蘭總體華人比例為0.7%,威爾斯總體華人比例為0.4%。
  • 首位華裔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引華人世界矚目(圖)
    華裔候選人創新高  華人定居英國已有200多年歷史,英國現有華裔約50萬,佔總人口6400萬的0.7%。但從未進入過下議院。今年大選卻創紀錄地出現了代表四個不同政黨的11位華裔候選人,包括兩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從10年前的零華人參選,到5年前的8名華裔候選人,今年的英國大選可說是邁出了華人參政的一大步。
  • 美國人慾哭無淚:一半人口講漢語,市長都被華人連任三次
    如果說美國人全球各地不停搞小動作、風光無限的話,那麼背後也會有很多無奈的事情。比如加州一個城市被華人「佔領」,滿大街都是中國商店、議會也用中文開會,連市長都被華人連任三次...阿罕布拉市(Alhambra),位於洛杉磯郊區的一個汽車商業中心,幾乎全美各大汽車廠商都在這裡設置銷售點,早期是西班牙裔人的聚居地,後期湧入大量華人而引起注意。2010年加州人口普查時,美國人發現阿罕布拉幾乎是中國人的天下,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搬離,而華人佔比卻每年都在大幅上升。
  • 洛杉磯華人悄然興起「二度移民潮」 目標對準賭城
    (美國《世界日報》/楊青 攝)     迅猛增加的華裔人口和漸成一體的華人小區,使得當地華人小區就業機會大增。「上次來,出了中國城就幾乎找不到方塊字」,洛杉磯一位數年未去賭城的華人感嘆賭城變化巨大,面積數萬呎的原始中國城,短短數年間擴展到三哩外,華人餐館、超市、銀行、家具店、糕餅店、參茸行、律師樓、會館、公所,隨處可見。  「開始只是聽朋友講講好玩,自己都沒想到一來就不回去了。」半年前將家搬到拉斯維加斯之前,周小姐一直在蒙特利公園市一家雲南米線店當侍應生。
  • 奧克蘭東區華人集體請願,要求政府幫個忙……
    據2013年的人口普查顯示,Howick Ward的人口數量與達尼丁相當,其中38.8%為亞裔居民,選民人數高達10.2萬。這份人口調查顯示,Howick Ward有50.6%的居民出生於海外,而中國人的比例最高。另外,有7.6%的居民說的是北方漢語,這也是僅次於英語的第二通用語言。
  • 抗戰時期的洛杉磯華人社區,1938年
    【洛杉磯唐人街人像】1850年(清朝道光三十年),已脫離墨西哥的洛杉磯地區,成為美國城市。1862年(清朝同治元年),林肯批准建設首條跨洲的南太平洋(Southern Pacific)鐵路;利蘭斯坦福(史丹福大學的創建者)成為鐵路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