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七月份,即將進入到一年當中最熱的一個時間段,天氣熱,蚊蟲也多,住在城裡的人影響倒不是很大,但是對於住在農村地區的人來說,蚊蟲叮咬的問題那可真是讓人不堪其擾。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家就是農村的,逢休息的時候回家,白天蒼蠅到處飛,晚上蚊子在耳邊嗡嗡作響,一咬一個包,奇癢無比,煩死個人。
講究一些的人家會在前後門上安裝紗門,用來阻隔蚊蟲,但是在我家,對付蒼蠅和蚊子的唯一辦法就是蒼蠅拍和蚊香。
說到這裡,即便在如今的夏天,人們還需要為了舒適的夏日生活與蚊蟲鬥智鬥勇,尤其蚊子還可以通過吸食人或者其他生物的血液來傳播疾病,所以滅蚊真是不論古今。
那麼在衛生條件更加落後的古代,古人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滅蚊大法?
一、煙燻法,嗆跑它
我小的時候,家中用來驅蚊的物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蚊香,一種是滅蚊的噴霧劑。實際上說是只有兩種,但是其實還有第三種,那就是由我和表哥特製的「煙霧棒」。
這種煙霧棒是採自與剛長成的蘆葦棒,摘下來之後經過烈日暴曬,曬乾之後點燃,在晚上就能起到一定的滅蚊作用。
實際上在古代,人們早期的時候由於沒有發明蚊香這種東西,在驅蚊的時候採用的也是煙燻的方法。
可能在一個比較偶然的機會裡,人們發現蚊子非常不喜歡煙火的味道,所以在最初的時候,古人採用的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煙燻法。因為當時如果要煙燻蚊蟲,人類本身也會被燻到,這種感覺其實並不好受。
直到後來,人們發現有些東西燃燒起來煙霧不大,味道不怎麼嗆人,總之在人的接受範圍之內之後,這種材料就成為了古人經常用來驅蚊的一種物件,這就是艾草和蒿草。
不過整捆的艾草和蒿草燃燒起來的時候,火勢比較不容易控制,自然煙的大小也不容易控制。
所以人們為了更加方便使用,就將採摘下來的草葉搓成繩狀,然後曬乾,等到夏天需要驅蚊的時候,拿出來點上就可以了。
這樣煙味既不會很大嗆到人,也能夠比較有效地達到驅蚊的效果,一舉兩得。
二、用蚊香,毒死它
上面說的那種用艾草和蒿草搓成繩狀的驅蚊物,其實如果盤成圈狀,在作用上其實就和今天的蚊香沒有多大的區別了。實際上,古代用於驅蚊的物件中,確實有蚊香這一樣東西。
據《格物粗談》記載:「端午時,收貯浮萍,陰乾,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
這種功能上類似於蚊香的東西,雄黃作為一種製作原料必不可少。
如果有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雄黃曾被很多人用來對付蛇類,實際上不止蛇類怕雄黃,其他的昆蟲對於這種物質也是敬謝不敏的。
所以,如果用這種摻有雄黃的蚊香來驅蚊的話,產生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而蚊香的製作也隨著朝代的更迭時代的發展而不時有所改進。
清朝的時候,蚊香的的製作配方又有所改進,比如說,他們會用松香粉、艾蒿粉、菸葉粉、少量的砒霜以及硫黃製成最終的蚊香。
這裡用於制定蚊香的原料砒霜甚至是一種有毒物品,就是不知道,吃起來要人命的砒霜在作為蚊香原料時使用,會不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什麼危害呢?
三、用香囊,驅趕它
除了蚊香,古人還用香囊驅蚊。佩戴香囊在古代實在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精緻的手工配上精緻的刺繡,裡面塞上喜歡的香料,走起路來身上也會隱隱傳出陣陣芳香。
最初的時候,香囊當中大多數只會放一些香料或者平安符之類的東西,但是到了明清的時候,人們開始正式將香囊納入滅蚊工具當中。當然,用來滅蚊的並不是香囊,而是香囊裡面盛放的用於驅趕蚊蟲的材料。
比如說,他們會在香囊中放入幾味中藥,像藿香、薄荷、八角、茴香這類物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靠氣味迷惑蚊蟲,起到驅趕蚊蟲的功效。
我小的時候夏天洗完澡,家裡人會給我噴上嬰兒爽身驅蚊粉,等到大一點的時候,我就可以直接自己給自己抹上花露水,來達到驅蚊的目的了。
實際上,古代人通過帶香囊來驅蚊,和我們今天用花露水爽身粉來驅蚊的手段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
四、用蚊帳,阻隔它
蚊帳大概是和今天人們驅蚊聯繫最緊密的一種物件了,早在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通過使用蚊帳達到阻隔蚊蟲的效果。
據《金樓子》記載:「齊桓公臥於柏寢,謂仲父曰:『吾國富民殷,無餘憂矣……今白鳥營營,飢而未飽,寡人憂之。』因開翠紗之幬,進蚊子焉。」
這裡提到的「翠紗之幬」很明顯就是當時人們用來避蚊的一種工具,也就是現在人們熟悉的蚊帳。
不過在當時,蚊帳這種物件也未必就已經普及了。到後期,蚊帳確實是逐漸成為了一種比較普及的物件,只不過因為個人家庭情況不同,在蚊帳的製造素材以及修飾上有所不同罷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蚊帳為古人阻隔了不少的蚊蟲。
在今天,即便電蚊拍這種無公害的驅蚊物件被發明出來之後,人們覺得蚊香和驅蚊藥水可能有毒,對身體有害,逐漸減少了使用,但是蚊帳也依然是人們經常使用的一種避蚊工具。
小結:
當然,古人用來驅蚊的方法並不止以上提出的幾種,機智的古人還會利用蚊子洗潮溼陰暗環境的特點來治理它。
比如說,蚊子一般喜歡在陰暗潮溼的水面孕育後代,為了更好地從源頭上掐滅幼蟲的生產,他們選擇在院子裡放一口水缸,在水缸裡養上一些植物並幾隻青蛙,青蛙吞吃幼蟲的同時,也就減少的更多的蚊蟲滋生。
這種方法雖然說治標不治本,但是與上面提到的幾種滅蚊方法一樣,也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
參考資料:
《金樓子》
《格物粗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