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在入託、入園、入學的時候都需要體檢來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是不是有傳染病、身體發育是否達標等,那入園體檢都有哪些項目呢?
兒童入學體檢項目
一、視力
2歲兒童的視力應該在0.4-0.5,3歲視力在0.5-0.6,4歲視力在0.7-0.8,5歲視力在0.8-1.0,六歲視力在1.0或以上。
二、體格
體格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聽肺音、心跳等,檢查喉嚨扁桃體,觀察身體是否有佝僂病這些簡單體格檢查,是最基礎的體檢項目。
三、抽血
抽血檢查的項目有血常規、鐵蛋白、穀氨酶和B肝兩對半,主要檢查血液、骨骼生長和肝臟是否健康。
四、口腔
數牙齒、口腔「齲易感值」檢測、塗氟等口腔健康管理項目。
兒童齲齒(蛀牙)對全身健康的影響
(1)影響生長發育:由於齲齒疼痛,以及乳牙早失,導致咀嚼功能降低,胃腸消化吸收減弱,造成機體營養不良,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2)造成面部發育不對稱:由於病牙疼痛,造成偏側咀嚼習慣,頜骨的正常發育受到影響,久而久之使面部發育不對稱,造成頜面部輕重不等的畸形;
(3)繼發其他牙病:齲齒可以發展為牙齦炎、根尖周炎、牙源性囊腫或間隙感染等。
開展口腔「齲易感值」檢測的社會背景
目前我國社會的齲病患病率十分嚴峻,遠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 第四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 3歲兒童患齲率超過50%, 5歲兒童患齲率超70%, 12歲兒童患齲率接近40% ,同時成人患齲率接近70%,齲病嚴重影響到國民的身心健康。
鑑於此,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 年)》,進一步加強健康口腔工作,提升群眾口腔健康意識和行為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於2019年1月印發了《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 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要求將口腔健康知識作為婚前體檢、孕產婦健康管理和孕婦學校課程重點內容,強化家長是孩子口腔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強化醫療保健人員和兒童養護人嬰幼兒科學餵養知識和技能。發揮婦幼保健機構和口腔專業機構的協同作用,預防和減少乳牙齲病的發生,推動將口腔健康檢查納入常規體檢項目,倡導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檢查、預防性口腔潔治、早期治療等口腔疾病防治服務。《方案》指標要求到2025年將12歲兒童齲患率控制在30%以內。
寶寶口腔中致齲菌的產酸能力,對寶寶是否可能患齲有重要影響。我們可以對寶寶牙菌斑採樣培養,確切了解寶寶患齲的風險,從而提前採取措施針對性預防和控制。
什麼是「齲易感值」檢測:口腔「齲易感值」檢測是通過齲病形成過程在體外的完美再現,對被檢測者口腔內致齲菌群的產酸能力進行科學的分度量化,進而對已有齲病的進行狀態以及新齲的形成風險進行早期預測的內科型齲病檢測。是目前國際上臨床應用程度最高的齲易感性檢測技術。
口腔「齲易感值」檢測操作流程
愛維德「齲易感值」檢測項目操作簡單,臨床應用範圍廣。用無菌棉棒在口腔上頜磨牙頰側近牙頸部和上前牙唇側牙頸部擦拭3-5回,將棉棒放入試劑瓶內,在37℃±1恆溫培養箱內培養24小時後,根據顏色變化,讀取檢驗結果。配合齲易感風險評估(問卷式)把握每一個孩子和家庭的潛在致齲風險因子,指導他們通過科學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加以合理規避、改進;通過愛維德「齲齒致病易感值」檢測對不同時間節點上的風險狀態進行量化捕捉,根據檢測結果制定更為合理的幹預措施和幹預周期,進行有的放矢的靶向幹預;為每一個兒童建立口腔健康管理檔案用以進行持續性跟蹤管理,實現自始至終從根源把握並管理患齲風險的目的。
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制定的《 0-6歲兒童口腔健康防護要點》中明確提到:兒童第一顆乳牙萌出後到一周歲,家長應帶兒童進行第一次口腔檢查,之後定期接受口腔檢查。患齲風險高的兒童應在口腔保健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飲食和口腔衛生管理指導,採取齲齒的預防防護措施,預防齲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