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區,廣東省廣州市轄區,廣州市城市副中心,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東北,總面積1974.5平方公裡。區境東面與龍門縣、增城區接壤,南面跟蘿崗區毗鄰,西面和清遠市、花都區交界,北面同佛岡、新豐縣相連。北回歸線橫跨境內南端的太平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旅遊景區近20處,包括碧水灣溫泉度假村、廣州抽水蓄能電廠旅遊度假區等國家4A級和3A旅遊景區,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流溪溫泉旅遊度假區和抽水蓄能電廠旅遊區等4個廣州重點生態旅遊區以及廣裕祠、五嶽殿等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新石器時代的呂田獅象巖人居遺蹟、明朝時期的眾多古村落文物古蹟、世界最高的北回歸線標誌塔等一批文化景觀。
從化區屬廣州市轄區,全市總面積2009平方公裡。境內西北到東南最長直線距離約45公裡,東北到正南邊最大距離80公裡。2008年全市總人口為556790人。區政府駐街口街道。 穿城而過的北回歸線(即23.26 。N)為溫、熱帶的分界線。地下水資源主要有熱水各礦泉水,溫泉風景區熱水泉眼有13處,日湧量約1400立方米,水溫最高70℃,含弱放射性氡和對人體有益元素,有重要的醫療價值。植物資源有栽培植物119種,野生植物中有油料植物60多種,藥用植物有200多種,纖維植物有幾十種,觀賞植物有名貴的野蘭花等;野生動物資源豐富,較珍貴的有金錢龜、蟒蛇、南狐、果子狸、穿山甲、鹿等。這些資源為從化人繁衍生息提供了條件。
從化區文化旅遊景點達十多處。廣裕祠、五嶽殿等7個景點列為省或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嶺南第一泉」的從化溫泉是世界著名的稀有小蘇打、氡元素名泉;境內的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有「第二廬山」 之稱;廣州抽水蓄能電站旅遊度假區被評為「3A」級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流溪溫泉度假區、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園、三椏塘幽谷探險、錢崗古村落等景點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全市還擁有從化溫泉賓館、凱旋宮、天倫酒店、碧水灣、文軒苑、逸泉山莊、溫泉高爾夫球場等一批較高檔次的休閒度假酒店。從化區歷史悠久,這裡出土的文物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從化在500多年前建縣時,隸屬廣州府。從化人民有反帝反封建鬥爭的光榮歷史。
明清時期,這裡發生多次農民起義,反抗封建統治。抗日戰爭期間,在著名的粵北第一、二次會戰中,從化是主戰場。從化是世界聞名的溫泉之鄉,地熱資源非常豐富。從化擁有熱泉眼13個,溫泉地下熱水日自湧量達10000立方米,每年可供700萬人次享用。從化溫泉是含有氟離子和弱放射性氡以及鈉、鈣、鉀、鎂、二氧化矽等多種對人體有益元素的重碳酸鈉型熱泉,有重要的醫療價值,被譽為「嶺南第一泉」,是世界上名泉之一。水溫最高達73℃,最低47℃。其中,碧水灣溫泉為國家AAAA景區,是全世界除了瑞士之外、僅有的一個含有氡元素的溫泉。目前,「從化溫泉」已成為從化最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旅遊度假區,同時又是從化旅遊的品牌和象徵。
從化是「荔枝王國」,是著名的荔枝之鄉,全國荔枝生產基地之一。宋代蘇東坡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傳世詩句,著名散文作家楊朔的《荔枝蜜》更是膾炙人口,令從化荔枝名揚天下。從化荔枝品種有三月紅、園枝(水東黑葉)、妃子笑(玉荷包)、攀穀子、青皮甜、進奉(振鳳)、狀元紅、桂味、糯米餈、槐枝、香荔、掛綠、蜜糖埕、白臘、水塔古、娘蟹、風吹落、布袋、紫娘喜、水魚蛋、尚書懷、甜巖、山枝、禾樂響等26種。槐枝品種為大宗,佔荔枝品種的85%,其他荔枝品種佔15%左右。從化優良荔枝品種有白田崗桂味、錢崗糯米餈、槐枝、西湖禾樂響、民樂青皮甜、妃子笑、攀穀子等。目前從化共種植荔枝13萬畝,常年荔枝產量2萬噸,每年6月中旬上市,7月達到高峰。
屆時,到從化品嘗荔枝的客人絡繹不絕。從化荔枝節已成為荔枝愛好者的盛會。從化歷史悠久,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7000年前從化地區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至今已發現多處新石器時期的遺存,宋、元、明、清是從化的一個鼎盛時期。從化現在保存下來的古村落、古建築大部分是明清時期建築,這些豐富的文物見證著嶺南文化和從化文明的智慧與成長。廣裕祠、五嶽殿等7個景點列為省或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化的古村莊和豐富的文化遺產,日益吸引著遊人紛至沓來。廣州市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於1986年對外開放,是經林業部批准建立的首批國家十大森林公園之一,位於廣州市郊從化東北部,距廣州93公裡,交通方便,這裡林深葉茂,地貌奇特,數百座山峰起伏連綿、重巒疊嶂、波湧雲濤、氣象萬千。
全國十大森林公園標兵單位之一的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8831公頃,其中流溪湖於一九五八年建成,面積1466公頃,蓄水量3.6億立方米,水深約70米,在碧波萬傾的湖面上,分布著大小二十二個島嶼,如白玉翡翠。在公園的東南部,聳立著五指山、牛角山、雞枕山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六座。其中雞枕山海拔1146.7米,是公園內第一高峰。登高望遠,一派「遠山時明滅」、「高峽出平湖」的壯觀景象奔來眼底,使人頓覺置身仙幻奇景之中。早在五、六十年代,黨和國家老一輩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毅、陶鑄、郭沫若等曾先後到過這裡觀光。陳毅曾五遊流溪河而不厭,並賦詩讚曰:「評比嶺南風物,景色此間多。」陶鑄生前曾規劃把這裡建成「第二廬山」胡耀邦還親筆題寫「流溪河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