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苗何時能上市?是不是人人都要打?
兒童要打哪些疫苗?漏打的還有必要補嗎?
打進口苗還是國產苗?
咳嗽發燒能不能延遲接種?
成人哪些疫苗應該打?
在4月份的「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當天,張文宏醫生接受人民日報新媒體專訪,就這一系列家長目前最關心的疫苗接種問題,給出了自己的專業看法。
「復工復產了,孩子也開始上學了,有聚集就有風險,因此儘量把疫苗及早接種,不打疫苗會讓孩子暴露於危險之下。」
這篇文章,讓大家一次性看懂、看明白,到底該如何做!尤其是家有女兒,一定要看!
關於兒童疫苗的幾大關鍵問題
兒童要打哪些疫苗?
張文宏建議,一類疫苗孩子必打,二類苗強烈提倡要打。
一類和二類疫苗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一類苗是政府免費提供,並規定受種的疫苗,如卡介苗、B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二類苗是除規定之外的其他自費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疫苗、肺炎疫苗、人乳頭瘤病毒疫苗(HPV)等。
從防病的角度,一類苗和二類苗沒有本質區別,只是付費方式不同。建議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全部都接種。
正如,國家衛健委介紹,接種疫苗是預防控制傳染病最經濟和最有效的措施。
尤其是一類疫苗,一定要及時優先帶孩子去接種!
下面這張兒童疫苗接種時間表,別忘了收藏!
▼
因為疫情原因,孩子錯過了打疫苗的時間怎麼辦?
不少家長都有這個擔憂, 畢竟接種疫苗是關乎孩子安全的頭等大事。
如果錯過了,建議儘快補上,可查看孩子的預防接種證,確定推遲或漏種了哪些疫苗,以及近期有計劃接種的疫苗。
千萬要重視起來,及時聯繫當地的接種門診人員,儘早確定補種時間。
錯過的疫苗,又該如何補種?
關於補種疫苗,疾控補種要求建議:結合補種原則、按種時限合理安排補種。
關鍵疫苗的補種具體時限:
卡介苗:3 月齡之前,可以直接補種;3 月齡~ 3 歲,經結核菌素皮試結果呈陰性,可以補種;超過4歲,則無法補種。百白破疫苗:5歲前可以直接補種,前3針間隔時間要大於28天,最後一針間隔要大於6個月。6歲及以上,沒打夠 3 針可用白破疫苗補齊。流腦疫苗:24 月齡以下,直接用A群流腦多糖疫苗補種,超過 24 月齡,用AC流腦多糖疫苗補 2 針,間隔時間要大於3年。五聯疫苗:2 歲之前,可以直接補種;超過 2 歲,可替換成免費疫苗裡的百白破、脊灰疫苗補種。Hib疫苗:是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的簡稱, 5 歲前,都可以直接補種。EV71型手足口疫苗:3 歲前,任何時間都可以直接補種。
此外,像A肝疫苗、B肝疫苗、脊灰疫苗、乙腦疫苗、麻風/麻腮風疫苗、流感疫苗等,都可以隨時補種。但建議,有條件儘早補種。
孩子咳嗽發燒可以延遲接種嗎?
張文宏表示,延遲一兩個星期沒有大的問題。疫情期間沒有聚集出門,沒有接觸就沒有感染,但推遲的疫苗就一定要接種上。
如果孩子咳嗽發燒,不建議家長急著在孩子生病期間打疫苗,因為疫苗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極容易加重孩子的感冒症狀。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等孩子病好後再去及時接種。
孩子打完預防針後有點感冒,需要吃感冒藥和抗生素嗎?
如果是普通治療流涕、咳嗽、發熱、腹瀉的藥品,包括抗生素都不會影響接種。
部分兒童在接種疫苗後會出現一些反應,如低熱、局部紅腫,食欲不振等症狀,無需過度擔心,一般持續1~2天即可消失,不需要任何處理。
注意讓孩子適當休息,多喝開水,注意保暖,如果發現有其他嚴重反應,及時就醫。
接種不同廠家的同種疫苗會有問題嗎?
通常應使用同一廠家的疫苗完成系列接種的所有劑次。
但如果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無法繼續接種原廠家的疫苗時,可以用其他廠家的同種疫苗替代。這種替代不會影響安全性。
打進口苗還是國產苗?
有部分家長認為:進口苗要比國產苗好。
事實上,我們國家對疫苗的質量要求極高,在與進口苗同等情況下,之所以單價比較低,那是因為我們的國產苗供應鏈大。
另外,進口苗多採用聯合苗的技術,幾個苗一起打,自然價位會較高。
至於打進口還是國產,家長可以自主選擇。
正如張文宏所言,最核心的問題不是打哪個苗,而是你到底打不打!別讓孩子暴露於危險之下。
關於成人疫苗
許多人認為疫苗都是小孩子的專屬品,其實成年人有4種疫苗需要按個體情況,選擇接種。
第一種:流感疫苗。
尤其孕婦、醫務工作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第二種:B肝疫苗。
出生時接種過,但保護效果會減弱,可接受B肝抗體檢測,及時補種。
第三種:肺炎疫苗。
用於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腦膜炎、敗血症、中耳炎、鼻竇炎等;接種對象:患有慢性病、抵抗力下降、呼吸道防禦功能受損者。
第四種:HPV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
預防宮頸癌,男女均可打,尤其成年未婚女性。
張文宏在接受專訪時,就把這4類疫苗提了個遍:
成年人要把流感季節的疫苗打掉;
青年女性在成年前最好打預防宮頸癌的HPV疫苗;
老年人除了流感疫苗以外最好再打肺炎疫苗;
接觸到血液的高風險群體,比如醫生,最好也打B肝疫苗。
尤其是,HPV疫苗和流感疫苗。所以,我們單獨把這2個疫苗拎出來,仔細辨辨!
一、HPV疫苗:如果你家有女孩,這一針儘量早點打
關注過張文宏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宮頸癌疫苗曾被他多次拎出來划過重點。
當有人提問:「宮頸癌疫苗是不是人人都需要打?」
耿直的張文宏回道:
「人類歷史上只有2個疫苗可以預防腫瘤,一個是HBV疫苗,一個是HPV宮頸癌疫苗。HPV疫苗尤其需要打,特別你家裡如果有姑娘,早點在她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把疫苗先給打了。」
何時才是「什麼都不懂的時候」?
HPV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性傳播。所以,女孩子一旦開始有性接觸之後,就都有可能感染HPV。
而HPV疫苗屬於防範性疫苗,對已經存在的HPV感染並沒有治療作用。
2017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在HPV疫苗立場文件中明確指出:
未發生性行為的女孩接種疫苗,將獲得最好的保護效果,建議將 9-14 歲女孩作為首要接種對象。
研究結果顯示,女性接種後 5 至 8 年內患病率大幅降低;13至19歲的女孩患上HPV16和18的概率大幅下降了83%;而20到24歲的女孩則下降了66%。
換言之,在孩子未發生性行為之前,就給她接種HPV疫苗,她將得到一個最好的保護效果。
所以,如果你家有女兒,強烈建議這一針早點打!
如何選擇HPV疫苗?進口還是國產?九價還是二價四價?
宮頸癌是中國15歲至44歲女性中的第二大高發癌症,全球平均每2分鐘就有1女性死於宮頸癌。
可見,HPV疫苗的重要性。
目前宮頸癌疫苗有三種:二價、四價、九價(男女適用),分別適合9-45歲、20-45歲、16-26歲女性。
但,目前中國市場九價疫苗一苗難求,經常要排隊等候。很多人甘願等九價或出國打,也不願意打二價和四價。
到底,我們有必要再等下去嗎?
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明確指出:
「現有證據表明,從公共衛生角度,二價、四價和九價疫苗在免疫原性,預防16型、18型HPV相關宮頸癌的效力和效果方面無差別。三種疫苗都可預防大多數的相關癌症。」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教授魏麗惠也表示:
「九價的保護範圍對國人只比二價多出了5%,因為這5%的機率而錯過最佳接種時間,很不值得。四價和二價在HPV病毒保護率上則完全一樣,更沒有排隊等候的必要。」
而且,國產HPV疫苗,價格低於進口疫苗一半!所以,沒必要一味追求進口苗或乾等九價苗。
建議在有接種條件的情況下儘早接種,不要因為等待錯過了最佳接種時間。尤其是家有14歲以下女兒的家長。
二、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
張文宏提到,每年冬季的時候都會有流感的大暴發,這種風險對老年人、成年人都是極大的風險。
尤其是新冠肺炎還存在的關鍵時期,強烈建議大家去打!
「今年,我自己一定會去打流感疫苗,至少把合併感染風險大幅度下降。總體上來講我們認為新冠跟流感是疊加存在的,我們要把這個風險降下來,一旦生病,至少打了流感苗,不會因為合併感染造成病情進一步惡化。」
去年打過,今年還有必要打嗎?
流感疫苗,不像其他接種一次就終身免疫的疫苗,所以,哪怕去年打過了,今年也得重新打。
「像流感這類的疫苗因為病毒每年都在變化,可能得每年都要打。新冠病毒如果會變化,那就意味著前面獲得的抗體不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了。」
流感病毒是不是會跟新冠肺炎重疊?
張文宏的回答是:當然會。
如果,我們沒能及早預防,到冬天,流感病發,到時候跟新冠混在一起,兩者之間就會互相傳播,很可怕!
打流感疫苗,則能降低合併感染風險!
關於新冠疫苗
白巖松曾提問過王辰院士:新冠病毒可能跟我們長期共存嗎?
王辰院士表示:新冠肺炎有可能轉成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樣與人類共存。
同樣的問題也問過鍾南山、張文宏等專家,得到的依然是相同的回答。
「與毒共存」的現實,讓不少人都尤其關注新冠疫苗的研發。
新冠肺炎疫苗何時能上市?會不會成為疫苗的小白鼠?
據介紹,中國疫苗研製是幾條線路齊頭並進,有的已經進入了二期臨床研究,安全有效是底線。
國際上也有疫苗研發,但到底哪個效果好,還需要綜合起來才能判斷。
我們也無需擔心會成為小白鼠。
張文宏直言:三期研究是安全後再給老百姓打。哪裡有什麼小白鼠的事情,你想做小白鼠,我們流程都不可以。
是不是人人都要打?
取決於幾個數據。
第一,不良反應有多大;
第二,它的保護率有多高;
第三,當時全世界的疫情有多高;
第四,病死率會降到什麼樣的程度。
「這些到時候都出來,大家就開始評估了,我們是不是值得打。要不要打疫苗,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要衡量這麼多事情。」
如張文宏所言,這個問題還有點遠,我們也沒必要糾結於此。
更為關鍵的是,做好眼下的防護,勤洗手、戴口罩!
更為關鍵的是,該及時接種成人疫苗,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
更為關鍵的是,要及時為孩子補上漏打的疫苗,按時接種該接種的疫苗,尤其是女孩該接種的HPV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