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清涼出行,可要小心蟲咬!皮膚病高發季不得不防

2020-12-20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蕊 孫韻

盼望著,盼望著,美眉們最愛的夏季又來了,穿上漂亮的衣服出門踏青,各種擺pose的同時,一不小心,變成「赤豆腿」。

五月正是昆蟲出動的時節,穿上短袖短褲在田野裡蹦躂的你,小心被蚊蟲盯上哦!

五一節田間地頭撒歡 回來四肢皮膚起紅疹

小王今年30歲,家在杭州郊區,平時工作繁忙的她周末經常會回到鄉下親近一下大自然,放鬆身心。這個五一節,杭州氣溫一下子飆升到35℃,小王和家人到田間野外「嗨」了一把,深度體驗農家樂趣和鄉野風味。由於天氣炎熱,農村的一些蚊蟲也多了起來,穿著短袖短褲在田間奔走的她當時只是覺得被蚊蟲叮了幾個包、腿部有點瘙癢,並沒有在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晚回來後,小王便發現自己的手臂和腿上起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紅疙瘩,瘙癢劇烈,摸上去還有些刺痛,她一開始沒有特別在意,抹了些花露水,以為過兩天就會消下去。沒想到,四五天後,紅腫的疙瘩處越來越癢,並且逐漸蔓延到四肢,連背部都出現了紅腫的斑塊,愛美的小王這下著急了,趕緊來浙大一院皮膚科找醫生。

丘疹性蕁麻疹,尤其偏愛TA們

浙大一院皮膚科醫生吳銀華接診了小王,對小王的皮膚進行了仔細檢查後,她發現,其四肢都散布著綠豆至花生米大小的水腫性紅斑、丘疹,部分紅腫中央還可以見到亮晶晶的小水皰。

吳銀華醫生仔細地詢問小王最近的行程,有沒有被蚊蟲叮咬過,「吳醫生,我就勞動節回了趟鄉下,可能被田間一些飛蟲、野蚊子之類的咬了,可是怎麼會這麼嚴重呢?」吳銀華醫生說,在野外活動尤其是穿著短袖短褲時,如果被飛蟲或是野蚊子叮咬很容易引發丘疹性蕁麻疹,也就是通常說的「蟲咬性皮炎」,具體表現為全身或局部散在的紅斑丘疹,部分中央可出現水皰,常伴有劇烈瘙癢,「被蚊蟲、蟎蟲、臭蟲、跳蚤等叮咬後都有可能引發這種病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吳銀華醫生囑咐小王局部外用中效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一天兩次,同時避免搔抓,一個星期就能恢復好轉。

睡涼蓆一時爽 小心惹「蟎蟲」上身

夏季是丘疹性蕁麻疹多發的季節,最常見的原因除了蚊蟲等節肢動物叮咬外,還有很多人常睡的涼蓆,其實也潛伏著「隱患」,要格外小心。

吳銀華醫生說她曾經接診過一個病例,一個20歲的女生過來就診時軀幹四肢都出現紅斑丘疹,瘙癢難耐,問她有沒有去過野外活動,她也說沒有,後來經過仔細詢問,才發現原來這名女生1周前開始使用竹蓆,當時使用前曾經用溼毛巾擦洗過,但是沒有曬乾就開始使用,睡了兩天之後全身便開始出現紅斑、丘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很多人睡涼蓆時習慣用溼毛巾擦一下再睡,覺得這樣會涼快一些,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滋生蟎蟲,一不小心也容易患上丘疹性蕁麻疹。」 吳銀華醫生說,每天用溼毛巾擦洗涼蓆,會致使席縫中蟎蟲滋生,在使用時,容易引起外露部位的瘙癢性紅斑、丘疹甚至水皰,兒童、老人等皮膚嬌嫩者更易發生。如果強烈搔抓後可引起繼發感染,皮損反覆發作容易引起炎症後色素沉著。此時建議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同時注意更換涼蓆。

醫生建議涼蓆擦拭後需要及時晾乾才能使用,另外外出住賓館時也可以儘量自己攜帶床單,防止由於賓館床單不乾淨患上蕁麻疹。

夏季皮膚病高發,防止以下蟲咬性皮膚病

夏季是各種昆蟲出沒的季節,穿著短袖短褲,尤其是在戶外或是野外活動時,很容易被蟲子盯上。一般來說,以下幾種被蟲咬傷的情況比較常見:

【隱翅蟲皮炎】

表現:隱翅蟲叮咬後的表現為外露部位點狀、條狀紅腫,逐漸出現成簇水皰、膿皰,伴有瘙癢、灼痛。嚴重者可出現大片皮膚糜爛、壞死,伴發熱等全身症狀。

處理原則:如遇蟲落在皮膚上,不要在皮膚上拍死它,而應把它彈走。夜間應關好紗窗,睡眠時放下蚊帳,以免毒蟲進入。如被咬,應內服抗組胺藥,外塗解讀搽劑或外用糖皮質激素,有繼發感染者用抗感染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恙蟲病】

表現:被叮咬處先出現紅色丘疹,可無痛癢,頂端小水皰或膿皰,1-2天後頂端壞死結痂,周圍伴紅暈,區域淋巴結腫大,1-2周後突發高熱、畏寒、頭暈、四肢酸痛等不適。

處理原則:野外活動時儘量著長袖、長褲,可隨身攜帶防蚊液等,症狀明顯者及時就醫。

【蜱蟲病】

表現:蜱蟲會將自己的頭埋在人體的皮膚內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表現為水腫性丘疹或小結節,紅腫、水皰或淤斑百,中央有蟲咬的痕跡。

處理原則:一旦發現身上有蜱蟲,不要生拉硬拽,因為蜱蟲嘴上的倒刺可能深入體內,應用酒精塗抹蜱蟲,然後用鑷子取出。如果沒有取出,應立即就醫。

醫生建議容易被蟲咬的高發季,在野外活動時要儘量著長袖、長褲,可隨身攜帶防蚊液等。總之,到戶外特別是野外活動時,儘量少在陰溼的草叢、樹林裡久留,尤其不要坐臥在草地上,如果發現任何皮膚可疑症狀,記得及時就醫哦!

相關焦點

  • 夏季皮膚病高發期,小心中招!
    最近,天氣非常不穩定,要麼熱到飛起,要麼暴雨連連。
  • 雨水天皮膚病高發 專家提醒:注意防蚊蟲
    雨水天皮膚病高發 專家提醒:注意防蚊蟲 醫院裡被蚊蟲叮咬引發的皮膚病患者驟然增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劉次偉提醒,必須搞好家居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外出活動前要做好防護措施,最好穿長袖衣褲、穿鞋著襪,還可以在衣褲袖口處塗抹驅蟲劑、風油精等。  丘疹性蕁麻疹是秋季蚊蟲叮咬引起的最常見的皮膚病。
  • 野外出行注意啥?專家提醒:五一出遊當心蟲咬皮炎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梁學學)「五一」前後,是皮炎、溼疹等皮膚病的高發期,也是皮膚最容易過敏的季節。針對假期很多人野外出行,河北省保定市華仁皮膚病醫院醫生提示:喜歡出去旅遊,遠離城市,到農村甚至更偏遠的地方去,要謹防皮膚過敏、蟲咬皮炎等皮膚病,同時也要戴好口罩,遠離人群密集區域,做好疫情期間的防護措施。蚊蟲叮咬後,皮膚瘙癢是一種對蚊蟲毒素的炎症反應,實際上就是蟲咬皮炎。
  • 夏天除了防蚊蟲,這4類皮膚病也是「榜上有名」,現在知道還不晚
    專家表示,蟲咬性皮炎一般多發於夏秋季節,一些暴露部位容易被蚊蟲叮咬,可出現局部丘疹、紅腫,瘙癢難耐,手抓後容易形成疤痕和色素沉積。夏季要防蟲,也要防禦這些皮膚病1、蟲咬性皮炎夏季氣溫高且悶熱,成為許多蚊蟲滋生的季節,加上人們暴露面頸部,胳膊,小腿手腳等部位,就增加了蟲咬性皮炎的機率。
  • 蟎蟲「發紅包」、隱翅蟲偷襲……在蘇州,梅雨季要防皮膚病!
    夜跑經過大樹下,被隱翅蟲「偷襲」,臉上多了條狀的透明水泡,遠遠看上去像「刀疤」……近日,梅雨季來襲,部分市民「黴」出皮膚病,溼疹、蟲咬皮炎、真菌感染等皮膚病患者增多,皮膚科日門診量最高達400人次。醫生提醒:要注意保持居室乾燥通風,勤換衣服;不去草叢等地,注意防曬;過敏性體質的人可遵醫囑服藥,出現皮膚問題及時就醫,不要隨意用藥。
  • 酷夏時節 小心這5類皮膚病侵擾
    夏季氣候炎熱,出汗多,皮膚潮溼,很容易感染病菌,加上紫外線比較強,皮膚裸露部位多,很容易曬傷或被蚊蟲叮咬,成為多種皮膚病的高發季節。下面,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就問您總結夏季常見的5種皮膚病。此外,真菌也能自體傳染,如果得了腳癬,不注意防護,用手洗完腳又沒洗手,那麼癬就會傳染到手上,因此也要注意。 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是一種由於強烈日光照射後,曝曬處皮膚發生的急性光毒性反應。夏天因為日照時間長、紫外線猛烈,所以一不小心,皮膚很容易曬傷。
  • 夏季小心蟲咬皮炎!
    夏季昆蟲活動猖獗,正是蟲咬皮炎的高發期,其中又以嬰幼兒蟲咬皮炎最為多見。
  • 蚊蟲又開始猖狂了,這個夏天要好好防!
    沒有被蚊蟲愛撫過,就不是個完整的夏天......小時候在老家,一天晚上被跳蚤咬了不下20個紅疙瘩,癢的我根本睡不踏實。小診所的醫生給我開了止癢的藥膏,並告訴我要忌口,牛羊肉和蔥姜蒜不能吃。我似乎還真遵了醫囑。
  • 皮膚病多發的高溫天 出現這些症狀請小心
    患者較平時增加不少7歲的小楊在爺爺奶奶陪同下,一早就趕到醫院來看皮膚病。記者看到,他的腿上幾乎長滿了小痘痘。小楊說:「又癢又熱,晚上覺都沒法睡。」據了解,近段時間,被蟲咬患上皮膚病的患者佔到了皮膚病患者的5%左右,另外加上天氣炎熱,容易出汗,各類真菌性皮炎的患者也較平時增加不少,還有被曬傷的皮膚病患者也有增加。
  • 痒痒癢,皮膚病高發季,這些藥膏怎麼塗?
    痒痒癢,皮膚病高發季,這些藥膏怎麼塗?盛夏已至,天氣逐漸悶熱,陽光猛烈毒辣,各種蚊蟲防不勝防,再加上汗液浸漬皮膚、塵埃粘附,又容易招致細菌和真菌的感染,所以夏天是皮膚病的高發季節。許多患者會根據生活經驗,自行購買外用藥品,關於以下常用藥品,你都用對了麼?
  • 又到高發季!醫院連續接診十幾例,嚴重可致命!出遊尤其當心……
    又到高發季!醫院連續接診十幾例,嚴重可致命!晚上回到家洗澡,他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小蟲子,趴著一動不動,感覺要鑽到肉裡去了,於是趕緊喊媽媽。龍龍的媽媽比較警覺,知道身上咬了蟲子不能隨便扯,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蜱蟲咬住一個地方就不鬆口,我們給孩子的肚皮上打了一點麻藥,一方面讓蟲子咬著的力量鬆弛,一方面也為孩子減少疼痛。」
  • 啟用涼蓆 曬曬燙燙防蟲咬
    受訪專家/武警廣東總隊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劉利平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皮膚科主任 李其林   天大熱,不少市民家中慢慢開始鋪上涼蓆,一圖夏夜清涼舒爽。可是,睡涼蓆若是不注意,也可能因此患上「蟲咬皮炎」。
  • 蟲咬皮炎是夏季常見病 如何預防減少傷害
    什麼是蟲咬皮炎  蟲咬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也叫丘疹性蕁麻疹,是一種發生在皮膚表面的紅色皮疹,多發生於嬰幼兒時期,春夏季節為高發期,此病會讓人奇癢難忍,而一旦進行撓抓使皮膚破損,還會造成其他感染。
  • 踏青賞花正當時這些皮膚病要小心
    然而,皮膚科專家提醒,踏青賞花時,要做好皮膚防護工作。  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皮膚科獲悉,近期門診就診人數明顯增加,主要是過敏性疾病的病人增多。醫生提醒,清明期間是皮膚病高發季節,外出遊玩需小心謹慎,以免招惹各種疾病。
  • 大連皮膚病高發季節,分享一個止癢小驗方!
    導讀: 春夏交替的時候,也是多種過敏性皮膚病高發的季節。這是因為春天紫外線光比較強,氣溫上升,很多人會出現乾燥、脫皮、瘙癢等各式各樣的皮膚病。而且春季過敏源多,春暖花開、百花齊放時,花中的花粉也會使一些皮膚敏感的人產生過敏反應。
  • 夏季蟲咬處理秘方
    大家都知道,在夏天這個季節裡面,天氣是越來越炎熱了,而且皮膚經常暴露,肯定會出現一些傷害的,而且夏季蚊蟲也是非常多的,那麼我們的皮膚不小心受到,定遠的時候,到底應該怎麼做的呢?有哪些小方法才可以有效的去處理下的。
  • 防「蟲咬」,夏季涼蓆常燙曬
    原標題:防「蟲咬」,夏季涼蓆常燙曬   涼蓆容易藏汙納垢   「夏天,人的汗液會混合著皮屑及灰塵等滲入涼蓆的縫隙中,加上廣東的春季潮溼,涼蓆堆放在角落裡極易滋生蟎蟲、黴菌孢子等致病微生物,當夏天再次拿出來用時,如果只是用溼布擦一擦就開始用的話,致病微生物和汙物依然殘留在竹蓆上。」李曉偉介紹說,當皮膚與竹蓆接觸後,容易引起蟲咬皮炎,其主要症狀為紅色的丘疹或斑丘疹,伴劇烈瘙癢,嚴重時形成水皰和大皰。
  • 當心患「蟲咬皮炎」
    可是,睡涼蓆若是不注意,也可能因此患上「蟲咬皮炎」。皮膚科醫生指出,近期雨水多,氣溫高,蟎蟲繁殖旺盛,再加上長期未使用的涼蓆很有可能就藏匿著很多蟎蟲,因而夏季第一次使用涼蓆時,一定要用熱水清洗乾淨,最好能在太陽下曬一曬。   夏天人們都喜歡在床上鋪一張涼蓆,覺得涼快一點,專家表示,如果夏天沒幫涼蓆做好清潔,極有可能會讓您惹上「蟲咬皮炎」。
  • 江南梅雨季,警惕「黴」出皮膚病
    申城入梅後,降水趨於增多,潮溼悶熱、陰雨綿綿的梅雨季容易引起多種疾病,尤其是溼疹、蟲咬皮炎等皮膚病。此外,在梅雨季節黴菌活動最為猖獗,蟲咬性皮炎等皮膚病也會增加,細菌類感染引發的膿皰、真菌感染的甲溝炎也易被誘發,市民朋友們要注意防範,勤換衣服,過敏性體質的人宜服用抗過敏藥,還要注意出疹生皰時不要隨意用藥。
  • 梅雨季,會讓人「黴」出皮膚病?
    申城入梅後,降水趨於增多,潮溼悶熱、陰雨綿綿的梅雨季容易引起多種疾病,尤其是溼疹、蟲咬皮炎等皮膚病。此外,在梅雨季節黴菌活動最為猖獗,蟲咬性皮炎等皮膚病也會增加,細菌類感染引發的膿皰、真菌感染的甲溝炎也易被誘發,市民朋友們要注意防範,勤換衣服,過敏性體質的人宜服用抗過敏藥,還要注意出疹生皰時不要隨意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