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記者從廣東惠州市惠陽區舉行「七五」普法工作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七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緊緊圍繞推進法治惠陽建設,不斷探索創新普法方式,掛牌成立了惠州市首個「派駐式」人民調解工作室,建設惠州市惠陽區公共法律服務雲平臺,為惠陽區47家上規模的企業配備了18名律師作為工會法律顧問,從源頭上治理勞資糾紛等,積極運用新媒體開展精準化「智慧普法」,為統籌產城村人融合發展,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陽」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了良好法治環境和優質法治保障。
連續六次獲評「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區」
截至2019年,惠州市惠陽區已連續六次獲評「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區」稱號。今年以來,惠陽區加強憲法宣傳,先後組織開展了憲法全員宣誓、憲法知識競賽、全民誦讀憲法等30多個主題宣傳宣講活動近2000場,實現憲法宣傳全覆蓋;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城市地標和全區近500個電子屏同時點亮民法「典」,舉辦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專題學習會暨《民法典》專題講座、全區普法骨幹(法治副校長)民法典專題培訓班、《民法典》進村入企助力惠陽鄉村振興宣傳等系列活動,成立由20多名法律實務工作者組成的民法典普法講師團並提供「點單」式普法宣講,短短三個月就為全區開展了323場民法典宣講活動,讓文本上的民法典真正活起來、落下去。
同時,由於「七五」普法規劃對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做出了明確要求,惠陽區每年召開聯席會議,研究擬定全區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工作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編制普法責任清單,普法責任清單覆蓋了54家部門和行業。並且建立了日常督導機制,建立104名「誰執法誰普法」聯絡員隊伍,組建了惠陽普法工作微信群,每天跟蹤收集普法活動資訊,每月統計普法活動開展情況。依託「七五」普法講師團,青少年普法講師團、婦女權益講師團等十多支普法專業隊伍,按年度建立法治課題庫,推廣「菜單式」「定製式」授課形式,惠陽區每半年通報授課情況,「你點我普」蔚然成風。據統計全區每年舉辦各類法治講座近千場次。
推進法治文化陣地打造
與此同時,惠陽區還推進法治文化陣地打造,將法治文化融入鄉村振興、優秀客家文化、紅色經典區中,先後建成了惠陽區千米廉政法治文化長廊、法德文化片區等20多個法治文化陣地;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區)」和「法治文化示範企業」創建,全面完成全區130個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其中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1個,省級「法治文化示範企業」12個,打造良井鎮霞角村、矮光村等一批最美法治村,打造全省首個陽光稅務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通過部門合作、律師進駐、現場服務等創新模式,為廣大納稅人搭建專業、高效的涉稅法律諮詢服務平臺。
建設惠陽區公共法律服務雲平臺
2019年以來,惠陽區司法和信訪局以機構改革為契機,在全市掛牌成立首個「派駐式」人民調解工作室,通過整合司法行政和信訪工作資源和隊伍,抓好信訪案件引導、分類和對接,有效推進人民調解參與信訪問題化解工作。據介紹,今年1-8月,惠陽區司法和信訪局共受理矛盾糾紛463起,調處成功454起,調解成功率98.09%。
2019年,惠陽還試點打造公共法律服務雲平臺,通過「所所對接」為群眾提供遠程法律服務,初步實現公共法律服務「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目標。據悉,公共法律服務雲平臺自運行以來,共提供線上法律諮詢服務260多人次,在疫情防控期間,有效較少人員流動,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為47家規上企業配備法律顧問
面對企業普法,惠陽區還在部分企業試行工會法律顧問制度。今年,惠陽區47家上規模的企業配備了18名律師作為工會法律顧問,為4個鎮(街道)總工會配備了4名工會法律顧問。近幾年,工會法律顧問通過開展法律知識宣講、勞資糾紛預警預報工作,從源頭上治理勞資糾紛,對於促進和諧勞動關係的構建具有重大意義。
惠陽區每年組織工會法律顧問、民營企業律師服務團等開展「法潤民企」「法治體檢」等專項活動,不斷提升企業誠信守法、防範風險的能力。五年來,惠陽區共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治講座40多場次,在全區18家企業試行「法治副廠長」制度、49家企業推行工會法律顧問制度,對60餘家民營企業進行了法律體檢。(記者 林春宏 通訊員 周燕青 陳丹娜)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