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收納最大的天敵不是你不夠勤快,而是你知道東西都收在哪裡,家人卻不知道,又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進行二次復位。
豬隊友總愛問 「XX東西在哪裡啊?」,孩子總是把東西拿出來後,就忘了該放哪裡。就算你分類放得整整齊齊,一天結束,你又要重新開始勞作。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調整家中的布局,將所有東西分區、分類收納,力求最終能把整個家中的物品,做到系統化管理,不管是誰,都能「隨用隨取、及時復位」。
如何讓孩子能夠更加直觀的理解分類並且做到物歸原處,是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們在讀到很多繪本時,都會告訴孩子,玩具不玩了把它送回家。而且我家兩歲歲女兒正處在秩序敏感期,物歸原處的思維已經開始萌芽,她也會去嘗試復位,卻遇到兩方面的困難:
有一天在讀繪本的時候我才發現,這兩個問題在我們經常閱讀的《米米玩收拾》裡面,早已有了答案。
《米米玩收拾》透過輕鬆有趣的故事,巧妙引導幼兒「送玩具回家,適合親子溫馨共讀。仔細看了這本繪本後,對於玩具區的布置,我得到了啟發。以上兩個問題的解決辦法都在繪本中:
宜家舒法特儲物櫃+整理盒,搞定玩具收納
我購買了宜家的柜子,櫃身低矮,如果貼上樂高底板,用來收納樂高作為一個樂高區也是不錯的選擇。
搭配的盒子輕便,也容易取出,十分方便孩子使用。
盒子有不同的型號可以自由搭配,清潔方便,適配性廣,很多場景下都能夠使用,而且還可以當做託盤,用來和孩子玩和液體有關的遊戲。
總的來說,這個柜子和收納盒是我比較推薦的一款宜家產品。
盒子上的收納貼紙是我自製的,下文會講自製貼紙的方法,自製有一個好處是你可以直接列印實物圖片貼在上面,非常直觀。
在某寶上也有這類的成品貼紙,比較適合孩子玩具和用品分類的我找到了兩款,分類細緻圖案也比較好懂。
「 分類收納貼紙」 自製方法
下圖是我自製的分類貼紙,文字對應圖片,一目了然~
下面分享我的製作步驟和方法,不會用到各種專業的軟體,也不需要會畫圖,非常簡單。
第一步:玩具分類
根據家中的玩具,以及你的收納容器,將玩具分類放好,再梳理你的分類方法。
一定要先在容器裡放一下,看看放了過後是否方便取用,建議不要把容器放得太擁擠。有的東西你可能會放多個容器,一定要記錄下來,製作的時候就可以多做一些貼紙。這個根據年齡段不同和家中物品不同是有差異的,我的分類思路大致是這樣,有的分類之間界限不是那麼清楚,乍一看還比較凌亂:
如果你家孩子大一些,可以帶動娃一起參與到分類方法梳理中。我家不局限於根據玩具種類去分類,會嘗試讓女兒自己根據玩具的某種特性來分類。比如:
……
和孩子一起大開腦洞。
第一步:搜集分類主題圖片
在網上搜索適合你分類主題的圖片,因為貼紙不大,所以不需要太高的解析度,直接在網上保存的圖效果也會很好。
或者拍攝玩具的實物圖片,拍攝儘量保證光線充足,背景乾淨。有一個好方法是去找玩具的淘寶店鋪保存它的商品宣傳圖。
第三步:收納貼紙圖文製作
打開一個空白文檔,把你的圖片素材全部粘貼進去,把圖片都調整為一樣的大小,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排版,我這裡圖標都是高3.7cm,文字高1.1cm,做出來的貼紙基本都是6cm左右。
文檔做好直接列印就完成了,我使用的硫酸紙不乾膠,顏色會顯得淡一些,所以我選擇的圖標都是色彩比較鮮豔的,製作出來還是會很柔和。
下面這個這個不算在步驟裡了,只能說我是太摳了,如果你直接使用通用字體可以忽略這個,因為沒有WPS的會員,不能使用雲字體,我又不想用通用字體,才想出這個辦法。
我在手帳的製作軟體裡購買過一個字體,所以我就用手帳軟體把我要分類的這些字全部打出來,然後保存為圖片,再把圖片裁剪成一個一個的對應到分類的圖標下面。
後來發現我其實可以字和圖標分開列印,剪下來對應著貼就好了,真是給自己加了不少工作量。最後有朋友告訴我,實際上可以下載字體安裝包,就什麼都解決了,頓時覺得自己智商捉急。
收納心得:一次又一次的取用和復位,不知不覺鍛鍊了孩子的分類思維,這就是生活中的數學邏輯鍛鍊,是否和形狀配對玩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甚至還可以羅列家中的玩具清單,掛到柜子旁邊,然後取用歸還或者玩具清潔都可以做記錄,真正的系統化管理家中的玩具。
看起來似乎很費時間精力,但是你只需要費時做到這一步,以後卻可以省很多時間,行動起來吧~
點個「在看」,我們就不會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