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中學時代算起,那麼我已經看了快二十多年的推理小說了,在我的心目中,推理小說大家排名第一的永遠是埃勒裡·奎因。如果大家對陳思誠導演的電影《唐人街探案》系列還有印象的話,就應該記得在第一部故事裡,秦風向唐仁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去看泰國連體人,搞得唐仁有些莫名其妙。其實這就是秦風受到了奎因小說《暹羅連體人之謎》而想出來的。而在第二部開頭,秦風又提出要看奎因手稿,可見導演陳思誠本人也是深受埃勒裡·奎因的影響。
埃勒裡·奎因的小說推理嚴謹,絲毫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機關、幻念、精神病。如果奎因排在第一,那麼排在第二的應該是阿婆了,第三呢就應該是創造了金田一耕助的橫溝正史。至於其他人,在我的心目中都排不上號了。那個什麼福爾摩斯,號稱全才,能打能破案,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現實世界中,有這樣的全才偵探嗎?所以我說埃勒裡·奎因就是棒。
1929年,奎因系列的第一部小說《羅馬帽子之謎》問世,這也是後來廣為人知的國名系列的開山之作。相對簡單封閉的場景,數量龐大的嫌疑人群,奎因以懷疑一切的目光審視這個案件,最終靠推理拿下了這一局。這也是我看過的奎因的第一部小說,看慣了日系小說神怪似的推理,第一次看到奎因如此嚴密的邏輯推理,實在是令我大開眼界。1930年的《法國香粉之謎》,整本書幾乎都是在不斷的推理,作為讀者的我,仿佛就是跟著偵探在弗蘭奇的寓所內不斷的移動,不斷地找尋著發現的各種線索,聽著奎因不斷地進行分析,甚是過癮。
而最讓我拍案叫絕是他於1932年出版的《希臘棺材之謎》,這是古典推理小說黃金史上的最棒的作品,對於讀者智力考驗達到了頂點。直到二十年後的今天,很多推理小說情節在我的印象中已經模糊不清了,但是《希臘棺材之迷》的兇手名稱卻牢牢地印在我的腦子裡。太不可思議了,更讓我叫絕的是,奎恩對於整個案件的解釋是絲絲入扣,合情合理。
看看現在所謂的推理小說,真的是讓我無地自容,自己解釋不通,就說這個人是神經病,說胡話。或者用一些超自然的力量來搪塞讀者,這些年,囿於精力有限,大部頭的推理小說已經很少看了,但是會看一看新推理小說的介紹。什麼折原一、什麼京極夏彥、什麼麻耶雄嵩,他們的作品簡直就慘不忍睹,是真正的水貨。他們完全顛覆了古典推理小說的原始架構,把推理小說變成了自己發洩情緒的舞臺。真懷念上個世三四十年代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呀,可惜,那個好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是「明偵探」,歡迎來觀,非誠勿擾,謝絕與推理無關的一切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