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流口水再常見不過了,但有些寶寶仿佛嘴裡有個「水龍頭」,還是水費不要錢的那種,一直流不停,而且長大點似乎也沒有有所好轉。如果你家寶寶是這樣,可不要擦擦就完事了!
口水,也就是唾液可不是沒用的東西。這種由口腔內的三對唾液腺:腮腺、舌下腺及頜下腺製造和分泌出來的液體,主要有以下這3個作用:
△ 幫助消化
唾液中99%是水,此外含有唾液澱粉酶這一非常重要的消化酶,主要作用是催化水解澱粉,將其分解為麥芽糖。
△ 潤滑口腔
口水可以溼潤口腔和食物,除了便於吞咽,還能緩解各種牙齒、牙周、口腔的不適,比如寶寶長牙的時候。
△ 抗菌作用
口水裡面有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可以殺滅進入口腔的微生物,構成了人體消化道的第一道防線,防止口腔炎症找上門。
正常情況下,寶寶剛出生時分泌的唾液比較少,之後隨著唾液腺逐漸發育成熟會慢慢增多,等到了4—6個月長牙時,由於口腔內的神經腺受到刺激唾液量大漲。但這麼大的寶寶口腔細小,吞咽調節功能還不成熟,大量唾液會流出嘴外。到了2歲半左右,寶寶乳牙差不多長齊,流口水情況會慢慢減少。
如果寶寶口水太多或一直流個不停,建議及時帶其就醫儘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影響健康。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寶寶口水隱藏的健康密碼:
1. 長牙
乳牙萌出時會刺激到牙齦上的神經,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致使口水增多,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2. 吃手
寶寶吃手時,口腔受刺激也會使口水泛濫。寶寶吃手是自我認識的開始,大家注意其手部衛生即可。如果寶寶已經3歲了還愛吃手就要注意了!
3. 添加輔食
米粉、麵條等主要成分都是澱粉,進入口腔後需要大量唾液澱粉酶來分解,寶寶口水的分泌也會相應增多。
4. 咀嚼和吞咽功能較差
有些寶寶長大後還是口水流不停,可能是父母的錯。有的是因為輔食太過精細,或是添加過晚,導致寶寶咀嚼、吞咽功能差;有的是因為長期叼著奶嘴,舌頭得不到充分地鍛鍊。大家可要及時給寶寶戒奶嘴和添加輔食哦~
5. 口腔問題
如果寶寶流口水的同時,伴有煩躁、拒食等情況,應當及時檢查其口腔內是否有出現潰瘍、起皰等。口腔潰瘍、扁桃體炎、咽喉或口腔病毒感染、咽喉鏈球菌感染,以及皰疹性咽峽炎和新型手足口病都會引起寶寶暫時性口水增多。以上這些當爸媽的能做的是對症處理,給寶寶吃一些清涼軟糯的食物。
如果寶寶出現下面這種情況就要注意了,可能是得了會厭炎:不僅發熱、口水突然增多、且說話模糊,同時還會向前端坐著,脖子向前伸,微抬著頭。該病很可怕,可致寶寶窒息,發現寶寶異常一定要及時送醫。
6. 呼吸道疾病
患有呼吸道疾病,比如鼻炎、咽炎、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等,會影響寶寶正常呼吸,尤其在睡覺時,只能張口呼吸,口腔受外面乾燥氣體的刺激,就會多分泌唾液,不由自主流口水。
如果發現寶寶還伴有鼻塞、打呼等情況,可能是呼吸道除了問題,建議及早帶其就醫檢查。
7. 牙齒畸形
如果寶寶牙齒畸形,前牙向前凸出較明顯,唇部很難完全覆蓋前牙,上下唇常自然分開,就容易流口水。如果是這種情況,也應及早帶寶寶去看牙醫。
8. 睡姿不對
如果寶寶睡覺會流口水,那可能是因為睡姿不對,比如趴著睡壓到了腮腺,可以讓寶寶換個睡姿平躺著仰睡。大家平時不妨觀察下寶寶睡姿,及時作出調整。
這裡再次提醒大家,如果寶寶出現了上述異常,大家要及時帶著寶寶去醫院,儘早發現病情才能有助於寶寶恢復健康。
面對「飛流直下」的寶寶,還要注意預防和護理「口水疹」:
☛ 用純棉手帕及時「蘸」
對於口水分泌旺盛的寶寶,要及時清理。建議質地柔軟、吸收強的棉質手帕或紙巾輕輕蘸幹,不可擦乾,以免損傷皮膚,造成「二次傷害」。
至於溼紙巾不建議使用,以免刺激寶寶的皮膚,或加重症狀。
☛ 及時塗抹潤膚乳
保持寶寶口周乾燥,秋冬季最好常備嬰兒潤膚乳,發現皮膚乾燥及時塗抹。對了,塗抹前保持手部的清潔衛生哦~
☛ 給寶寶戴圍嘴
這麼做不僅可以保護外衣不髒,減少洗衣服的次數,還能幫助寶寶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大家可以直接買,也可以自制,不過要選擇柔軟且吸水強的棉製品,同時也要記得經常換洗,保持清潔和乾燥。
☛ 避免親吻和揉捏寶寶臉蛋
時不時觸碰寶寶臉頰的唾液腺可不好,反覆刺激唾液腺會引起口水泛濫,所以大家還是忍住儘量避免過力親吻和揉捏寶寶的小臉蛋吧~
☛ 勤剪指甲
口水疹會很癢,要勤給寶寶剪指甲,以防寶寶抓破局部皮膚造成感染。但注意指甲要適當留一點點,否則過短容易患甲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