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的動漫以畫面超寫實出名,除了《你的名字》外,比較為人所熟知的當屬《秒速五釐米》和《言葉之庭》了。然而不知為何,我對新海誠的作品僅僅停留在"哇。畫面真牛逼",然後就沒然後了。
為什麼拿《言葉之庭》和《戀如雨止》比較?
《秒速五釐米》是部十分優秀的作品,毫無疑問。但時隔很久當我試圖回憶《言葉之庭》在我腦海中的印象,思來想去也就只剩下那仿佛一直在下雨的亭子還有香菜的聲音。說實話最後男主和香菜老師在雨中相擁而泣,明明應該是很感動的場景,但我內心竟毫無波瀾,甚至想笑。這段在我看來近乎萍水相逢的戀情發展到最後那般刻骨銘心簡直有些莫名其妙。
為什麼會想到拿戀如雨止來比言葉之庭,因為兩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雨是困住兩部作品主角的共同意象;戀是咖啡廳,言是亭子;兩者都是不倫戀,一個是師生戀,一個是"父女戀(僅指年齡差距)「…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有人覺得拿劇場動畫和tv動畫比沒有可比性,但我不認同,給我premiere,剪去一些不怎麼重要的日常照樣一部劇場動畫。言葉之庭劇情方面在我看來實在是平淡了。
嘗試回憶複述《戀如雨止》的劇情
說回戀如雨止,身為田徑隊的王牌,女主角因腳受傷不得不退出田徑隊,對於從小立志要成為職業田徑運動員的女主來說,無異於信仰坍塌。在一個下雨天裡她來到一間咖啡廳避雨,在她正望著窗外的雨發呆時,身為咖啡店店長的男主走了過來遞給女主一杯咖啡並說了一句雨很快就會停的。
話音未落,窗外神奇般的烏雲散去,雨真的停了。這短短時間發生的一系列的事,讓少女陰沉的心仿佛一下打開了,望著店長回廚房的背影,少女面頰露出紅暈:她喜歡上了店長。即便對方的年齡可以當自己的父親了。
店長是一個脾氣好的有點過分的人,無論是對刁蠻的客人還是拿他開玩笑的店員,他總是一副謙卑且樂呵呵的樣子,也不生氣,看到店長這個樣子,少女不僅沒嫌棄他窩囊,反而對店長的好脾氣更加欣賞了。
大叔的中年危機
其實,店長是有他的軟肋的,用網絡上比較流行的一個詞語,就是中年危機。上大學的時候,店長有一個交情非常好的朋友,有多好呢?對方看到自己會臉紅的那種。兩個人的愛好是寫小說,目標是成為有名的小說家。
然而後來因為家庭變故且年齡增長,大叔的熱情也淡了下來,即便時不時地還會進入書房寫寫東西,但已然找不回年輕時創作的激情了。
少女的出現並對大叔告白,這讓已經步入中年的他仿佛有了重獲新生的感覺。然而大叔明白,這段戀情註定是沒有結果的,他如果同意和少女在一起,會害了正值花季的她。最後,大叔向少女坦言。兩人曾相濡以沫,卻最終又相忘於江湖。不過,儘管這段戀情沒有結果,雙方還是為對方打開了心結,人生若得此知己,也不枉來世上走一遭。
《戀如雨止》的結尾曲名稱將整個動漫升華了一個檔次
值得稱道的是,動畫結尾曲是aimer唱的,我聽的不多,也就百來次吧。當最後一集,陶醉於aimer的歌聲裡,我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仿佛自己談了一場沒有結果的戀愛,但沒有悲痛,只是那種無法名狀的失落感,久久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動畫的結尾曲名為Ref:rain,拆掉中間的冒號即refrain,是克制,抑制的意思;而ref:有引用,出自的意思;這樣便不難理解了吧?結尾曲即是點題:故事的一切都出自一場雨;而整個故事是一場被克制的愛。真的是佩服作者選的這個歌曲名,一語雙關,光是結尾曲就將整個動畫的主題立即升華了一個層次。
終於寫完了
你看,即便時隔這麼久,我還是能這麼完整又準確的回憶甚至將劇情複述整理出來,可見戀如雨止劇情有多麼的棒。在這裡也是強烈推薦,沒有看過戀如雨止的朋友去看下吧,真的是一部超讚的動漫。
所以就事實而言,戀如雨止就是比言葉之庭強上不少的,你沒得狡辯。
最後,文章寫到這也算結束了,感謝你觀看到最後。如果對於本文中的觀點有不同意的地方,歡迎憋在心裡。說了我也不會採納的。
本期就到這裡,我們明天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