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鐘就能把海水變成淡水,1天能轉換130升,新型材料逆天了

2020-12-16 奇點先驅

筆者:三體-小遙

眾所周知,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正面臨著走向枯竭的困境,人類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淡水作為生命之源,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廢水處理和海水淡化成為人們發展的重點方向。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已經在海邊建立了海水淡化工廠,它們不僅需要高科技的支持,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無形之中增加了很多成本,近年來科學家正在努力提高海水淡化的效率。

實際上,將海水淡化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它們往往需要經過多重工序的加工,最終才能達到飲用級別。雖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淡化的海水被用來灌溉農田,但是人們同樣無法擴大淡化的規模,這也成為一個瓶頸。

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在經過反覆試驗後終於發現了一種新型材料,它能夠在半個小時之內就將海水轉化為淡水,大大提高了效率。

據悉,這種材料幾乎不需要任何動力,只是藉助於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與陽光,就可以順利吸附海水中有關鹽分和其他雜質的部分,不但保障了工作效率,還提高了安全性。

對很多國家來說,海水淡化是長久的發展戰略,所以解決材料的成本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而這種新型材料能夠重複利用,可以大大減少財政負擔。

據悉,如果使用新型材料生產淡水,只需要一天就能夠擁有130多升符合世界衛生標準的淡水,不僅能夠滿足居民的日常所需,未來還有望投入到農業灌溉方面。

除此之外,由於這種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的特殊性,它們能夠藉助於陽光不斷擴大,從而節省更多的能源,為人們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新的支持。科學家表示,這種新型材料在未來還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它們的壓縮能力超強,或許只需要指甲蓋大小,就能夠清理一個小型遊泳池的海水。

水資源的利用問題十分關鍵,人們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我們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海水都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
    等海水都變成淡水後,我們將擁有綠色海洋,但那時你準備好搶鹽了嗎?天賜之物淡水海洋,地球之耳,羅布泊成為生命禁區,樓蘭古城神秘消失。這都與淡水資源的匱乏有關。 目前地球上只有3%的水可以飲用,海水之所以鹹得無法飲用,是因為在40億年前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運動。
  • 海水變成淡水僅10分鐘完成,還能消耗二氧化碳,全球變暖有救了?
    海水變成淡水僅10分鐘完成,還能消耗二氧化碳,全球變暖有救了?用水一直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難題,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水資源需求量變得越來越大,雖然地球上超過71%都被水所覆蓋,但是無法被直接利用,因為生命體所需要的是淡水資源。
  • 如果地球上的海水都變成淡水,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為了解決淡水緊缺問題,許多沿海國家都在大力發展海水淡化技術,例如新加坡、沙特、阿聯、以色列等國在這方面已經去了不俗的成績。(海水淡化工廠)不過海水淡化需要耗費大量能源,並且經過淡化的超濃度廢水對周邊海洋的環境也產生了許多不利影響,這些問題都是限制海水淡化發展的瓶頸。
  • 無需電力,不到10分鐘!海水成功變成淡水,突破性技術真來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隨著人口的增加,水資源的需求可以說越來越大,雖然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但是這些海洋的水都是不能直接使用的,我們生命所需要的水資源為清潔的淡水資源
  • 海水都是鹹的,但航海家說,有時候海水會突然變成淡水
    很多年前,在水手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航海家在大海上航行的時候,不小心迷失了方向,在大海上航行了幾天之後,他的淡水喝完了,正在他口乾舌燥、充滿了絕望時,原本很鹹的海水突然變成了可以飲用的淡水,航海家靠著這些淡水活了下來,最終遇到了其他的船隻
  • 海水如果全部變成淡水,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一字之差不容小覷!
    海水如果全部變成淡水,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一字之差不容小覷!我們經常說地球上的水資源短缺,在曾幾何時有很多人表示不解,地球上的海洋水數量如此之多,怎麼可能會出現水資源不夠用的問題呢?因為這裡的水資源指的是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在地球上3/10是陸地,7/10是海洋,而淡水資源僅僅只有淡水裡面的一小部分而已,這樣的比例還是非常少的,這些淡水資源不僅要滿足人類的應用,還要用來灌溉。海洋水確實非常的多,很可惜的一點是,這些水根本就沒有辦法直接使用,裡面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過多,人體也無法直接的運用,用來灌溉之後會非常容易使土地變成一片鹽鹼地。
  •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海水的「清潔工」
    一個由澳大利亞和中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在《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研發的金屬有機框架(MOF)PSP-MIL-53,可以吸附海水中的鹽分,在30分鐘內將海水淡化為乾淨的飲用水。
  • 如果全世界海水變成了淡水,是好事還是壞事?
    大約38億年前,地球的表面溫度開始下降,最終冷卻到能使水蒸氣變成液體的程度,但是裡面並沒有任何鹽分的存在。也許是慧星上面沒有鹽分,或者是有但沒有溶解到水中。是的,你沒有看錯,很久以前,海洋裡的水是淡水!
  • 如果世界上的海水都變成了淡水,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如果海水變成淡水會怎樣?首先,最大的好處是:它可以解決全球水危機然而 ,也有很多有弊端的地方。首先,大多數深海魚會死。這是為什麼?深海魚類因為生活在海水中,細胞內含鹽濃度很大。如果換個環境,生存在淡水的話,由於濃度差,體外的水分將會進入到體內的細胞中,就會破壞魚的細胞,會使魚膨脹而死。其次,專家認為在海洋生物食物鏈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也就是浮遊動物和浮遊植物,它們將大批量死亡。這也導致海洋生物大規模滅絕。浮遊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世界一半的氧氣,沒有它們,我們的氧氣會大規模減少。
  • 從零開始玩海水(3)理解淡水和海水的區別
    這就像你今天想買個剛出的新款手機,你肯定希望有一篇基本的評測文章,希望有人能提前給你當個小白鼠做參考。而現在我老何來做了這件事情,所以大家用平常心看待即可,老何還是那個老何。--老何陪你玩海水-因為很多人都是淡水轉到的海水,所以這個淡水到海水的主要區別有必要單獨說一下。
  • 倘若地球上的海水全部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看完別怕
    我們都知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水都屬於淡水資源,而大海中的水則含有各種各樣的鹽分,非常的鹹,是不可以作為生活用水供人類使用的。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生態環境會發生惡化,水資源會變得越來越緊缺,對海水進行淡化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人類解決水荒的最後途徑。
  • 若地球上的海水都變成了淡水,是好事還是壞事?答案你想不到
    文/行走天涯倘若地球上的海水都變成了淡水,是好事還是壞事?一直以來,人類都知道海洋對於萬物的作用有多麼大,甚至有一句話叫做水是生命之源,但是其實這裡面的水大多數指的是淡水資源,因為人類的生活完全離不開淡水,儘管海洋面積遼闊,可是真正能夠被人類飲用的淡水資源卻是少之又少的,那如果有一天地球上71%面積的海水都變成了淡水的話,那麼對於人類來說,對於地球上的萬物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結果很可能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料。
  • 為什麼淡水珍珠粉比海水珍珠粉純度高?
    正如粽子界的鹹甜之爭一樣,珍珠界的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誰更好也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若從飾品角度而言,海水珍珠以其渾圓的外形、水潤的光澤和多變的顏色似乎更受市場的歡迎,但若是從珍珠的純度而言,淡水珍珠是明顯優於海水珍珠粉的。
  • 為什麼海水珍珠比淡水珍珠貴?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哪個好?
    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在外形一直到顏色都是有很大不一樣的。下面來仔細看看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都有哪些區別。一、產量相比於淡水珍珠,海水珍珠更加稀有。淡水珍珠每年的產量大概在1200噸,每一個淡水蚌平均能孕育出三四十顆的淡水珍珠,但是因為受養殖的技術還有天氣的影響,akoya海水珍珠每年產量僅為60噸,很難控制,而卻每個馬氏貝只可以孕育一顆,並且在這3個裡面,只有一個能夠孕育成功。
  • 大海是固定的,淡水河流一直匯入,為何不能把海水淡化?
    其實呢地球上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多了,佔地球表面積的70%,陸地只佔30%。,最終跟著河流而匯入大海,這使得海洋由淡水逐漸變成了鹹水,且含鹽濃度隨著時間積累也越來越高。在地球上,可以參與水循環的所有的水,大約有1.386億立方米,而海水佔到了1.338億立方米。佔全球總量的96.5%,其他各種水體儲量只佔3.5%。
  • 海水珍珠粉為什麼這麼便宜?與淡水珍珠粉的差距在哪?
    如果常常購買珍珠粉,留心一下它的原產地,就能發現產自海邊的珍珠粉比產自內陸的珍珠粉要便宜得多。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海水珍珠粉和淡水珍珠粉之間有我們看不見的差距?今天,我們就來解密一下其中的奧妙吧。中國生產的珍珠,分為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在珍珠粉的包裝上,可以看到產地信息,廣西合浦、海南就是海水珍珠,蘇州太湖、諸暨則是淡水珍珠。分清珍珠粉的產地是很有必要的,海水珍珠粉的價格一般在1塊左右,而淡水珍珠粉的價格則在5塊左右,就算物價上漲,價格產生變化,這個價格比例也是差不多的。
  • 淡水小學六年級升初中工作指南
    一、升中對象:2018年淡水街道小學六年級畢業生,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1.具有淡水戶籍(2018年5月15日前及此日入戶
  • 海水養殖珍珠與淡水養殖珍珠的鑑別指南!
    海水養殖珍珠與淡水養殖珍珠的鑑別按生長養殖環境來說,珍珠可以分為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兩大類。因為生長環境、生長時間和養殖方法的差異,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有很大的區別。第一,從產量上講,海水珍珠的產量比較少。一般來說,一隻蚌貝只能培育1~2顆珍珠,而且因為生長環境比較複雜,蚌貝很容易發生死亡;淡水珍珠產量較大,一隻蚌貝一般可以培育30~40顆珍珠,從此看來,淡水珍珠的質量不高,據統計,一般100顆淡水珍珠裡才能發現一顆比較完美的。總體而言,比較完美的淡水珍珠的產量與優質海水珍珠的數量相差無幾。
  • 水處理技術簡史 | 海水淡化
    相信那些生活在海邊的古人很早就認識到海水不能喝的事實,儘管他們未必能理解其中的原因,但卻自然而然地催生了海水淡水的夢想。有學者認為,有關海水淡化最早的文字描述來自西方的《聖經》。相傳公元前1512年,摩西執筆寫出了《出埃及記》。
  • ...獲得2019年度青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穿過一張「紙」海水變淡水
    作為一位80後女教授,她埋首實驗室工作十多年,在海水淡化領域取得了突出成績,此次獲獎的「海水淡化高效膜材料製備及膜集成關鍵技術研究」項目,一定程度解決了海水淡化產業世界難題。一張「紙」的魔力徐佳的科研成果——海水淡化高性能膜,肉眼看去與普通列印紙並沒太大不同,只是有一面多了些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