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眾所周知,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正面臨著走向枯竭的困境,人類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淡水作為生命之源,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廢水處理和海水淡化成為人們發展的重點方向。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已經在海邊建立了海水淡化工廠,它們不僅需要高科技的支持,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無形之中增加了很多成本,近年來科學家正在努力提高海水淡化的效率。
實際上,將海水淡化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它們往往需要經過多重工序的加工,最終才能達到飲用級別。雖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淡化的海水被用來灌溉農田,但是人們同樣無法擴大淡化的規模,這也成為一個瓶頸。
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在經過反覆試驗後終於發現了一種新型材料,它能夠在半個小時之內就將海水轉化為淡水,大大提高了效率。
據悉,這種材料幾乎不需要任何動力,只是藉助於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與陽光,就可以順利吸附海水中有關鹽分和其他雜質的部分,不但保障了工作效率,還提高了安全性。
對很多國家來說,海水淡化是長久的發展戰略,所以解決材料的成本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而這種新型材料能夠重複利用,可以大大減少財政負擔。
據悉,如果使用新型材料生產淡水,只需要一天就能夠擁有130多升符合世界衛生標準的淡水,不僅能夠滿足居民的日常所需,未來還有望投入到農業灌溉方面。
除此之外,由於這種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的特殊性,它們能夠藉助於陽光不斷擴大,從而節省更多的能源,為人們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新的支持。科學家表示,這種新型材料在未來還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它們的壓縮能力超強,或許只需要指甲蓋大小,就能夠清理一個小型遊泳池的海水。
水資源的利用問題十分關鍵,人們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我們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