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何時開始,「貓咪養不熟」這句話就開始在人的耳邊環繞,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貓咪經常會離家出走,有時候養了好幾年的貓咪突然走了,它們好像厭倦了在我們身邊生活,它們「瀟瀟灑灑」的離開,但卻沒有想過身為鏟屎官的感情,所以「養不熟」成為了貓咪的代名詞。
很多希望養貓的人都會問小編,怎樣防止貓咪逃跑啊之類的,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養的貓咪一夜之間就離開了。每每小編都會說一些道理,但其實也都是聊勝於無的建議。
每隻貓咪都有自己的性格,它們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就像是人一樣。貓咪如何,完全取決於養貓人如何,就像有些人因為家庭原因不會尊重父母長輩,但一些人的孝心卻能感天動地一樣。貓咪的性格,決定一切。
一、貓咪的性格
在同一環境下生長起來的貓咪性格可能也不會相同,這是因為兩者的想法不同。就像人,一個有虛榮心的人和一個沒有虛榮心的人的性格是不同的,這些並不能說明他們的經歷不同,只是他們對待事物的想法不同。
所以,就算你如何親密地對待貓咪,不同的貓咪對同一個動作會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說給它吃的,一隻貓咪可能會欣然接受,認為這理所當然,而另外一隻可能覺得這是施捨,它覺得低人一等,還有一隻貓咪也認為這是給予,但卻覺得這是僕人對身為「王」的它的一種供養。
大家養貓或許都遇到過貓咪離開家的情況,一些貓第一次出去後就沒回來了 ,一些貓天天往外跑還能準時的回家,一些貓會在外面撿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回家。這些都是貓咪的性格使然,一些貓咪,或真就是人們口中的「養不熟」,但這就是貓。
二、養不熟的才是貓
人喜歡貓咪,或許也就兩點,一是貓咪的外表實在可愛。二是貓咪的野性,如果馴養一隻貓是否會有成就感。
所以說,養不熟的才是貓。貓咪在人的固有印象中就是養不熟,但卻依舊有這麼多人養貓,據調查,有30%以上的養貓者,他們的貓咪來源是撿來的。這些撿來的貓咪或許根本就沒有忠誠度可言,它們擁有自己對人類的看法,有自己的性格。
養過多隻貓咪的人或許才是深有體會,貓咪對待人會如何?
1. 粘著人
貓咪會粘著人,沒錯,這些養不熟的貓咪是會粘人。一回到家就像狗皮膏藥一樣和主人在一起,這些貓咪認同主人,絕非養不熟。
2. 冷眼旁觀
一些貓咪就翻天覆地,它們雖然在你的家裡,但卻像是在自己的領地中,它會時刻的盯著你的一舉一動,看著你的眼神就像看著一個躡手躡腳的小偷。
3. 這裡不屬於它
貓咪對於領地比較敏感,就算再小的貓咪也一樣。當它們意識到這裡並不屬於它的時候,它就會在自己有能力離開的時候選擇離開,因為這裡不是它的領地。
離開主人的貓咪不會忘記主人,它們能夠記住主人的氣味。因為主人對它們來說或許就代表著父母,自然界中,獨居生物只會培養孩子到成年,然後就會驅趕孩子離開。或許在這些動物的血脈深處,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所以,貓咪成為了「養不熟」。但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三、貓咪要離開了
許多鏟屎官養了十隻貓,卻只有一隻是自己親手下葬,其中或許有5隻是逃了,但另外幾隻卻並非如此。原本養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貓咪,突然就離開了,一覺醒來的焦急感,然後再之後未有結果的空落感,相信大多數鏟屎官都經歷過。
但是,貓咪或許並不是逃了,它們沒有在壯年時選擇離開,卻在暮年之後拖著沉重且蹣跚的身軀離開了,那是因為它們要「離開」了。
每隻貓都有自己的性格,因為是獨居生物,妄想貓咪對人產生感情是沒必要的。養貓都像養情人,大多「情人」看中的是什麼,貓咪也就看中的是什麼。但總會有那麼一個,投入的是真感情。貓咪和人之間,其實更像是利益紐帶的連接,所以,貓從來就沒有和人熟過,何來養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