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節了,因為工作緣故,不能像以前那樣每年都父母回老家掃墓了。今年難得我清明當天不值班,便決定帶著兒子陪父母一起回鄉下。
父母十分開心,早早地把一切都準備妥當了。有掃墓的祭品、紙錢、元寶等,還有給七大姑八大姨準備的各種東西。父母離開老這快二十年了,如今都已年近七旬。他們對老家有著無法割捨的牽掛,畢竟那裡是他們出生與成長的地方,意義非凡。
早上九點整,我們一家老小,四個人向老家出發了。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難得今年的清明是個豔陽天。溫度很適宜,空氣裡瀰漫著春天的味道,陣陣清香。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公墓都停止了掃墓。但外出踏青的人遠比我們想像得要多很多,我們的車剛出城便堵住了。原本不到一小時的路程,我們足足開了兩個小時才到。好在這些都沒有影響到一家人的心情,我們還是十分開心地回到這片美麗的故土。
這些年,農村變化最大的是房子、道路和衛生。可爺爺奶奶的墳還是原來的樣子,這也是父親的一塊心病。爺爺過世時,父母還在奶奶的肚子裡。父親說,爺爺過世時家裡窮到連幾片棺材板都買不起,就用蛇皮袋裝著入了葬,而且還是與其他幾具屍骨一起埋的。哎,導致現在父親無法將爺爺與奶奶兩人的合墓了。
爺爺的墳頭長滿了野草,鬱鬱蔥蔥。父親開始清理雜草,我與母親在墳前給爺爺燒紙錢,兒子在田野裡玩耍。母親嘴裡念叨著:「爹,您在那頭好好的,缺什麼就託夢給你兒子,我們給燒過去……你看,您重孫都這麼大了,您要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燒完紙、上完香,我們挨個給爺爺磕了頭。
然後我們又去了奶奶的墳頭。奶奶的墳比爺爺的要好一些,它被八棵高大的松樹包圍著,像一個小庭院。媽媽說奶奶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女人,爺爺過世時,奶奶才39歲。奶奶硬是一個人將6個子女拉扯大,可惜的是,奶奶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就離世了。我帶兒子一起給奶奶燒紙錢,告訴兒子這裡住著的是他的太奶奶,之前那裡住著的是太爺爺。兒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我們祖孫三代掃完墓就去了幾家親戚家,母親與他們拉著家長裡短,時間仿佛回到了過去。我們還去小河邊摸了螺絲,母親的魚尾紋上沾滿了喜色。
墓是人死了之後的去處,每座墓外都牽連著活著的親人,都有著一段悲歡離合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