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玩具生產基地」廣東產業概述

2020-12-20 中外玩具網
    廣東玩具的出口,內銷以及進口都居全國前列,"廣東是全球最大玩具生產基地"。

    本文來源:廣東玩具協會《廣東玩具20年》特刊

  【

中外玩具禮品網

】廣東玩具業起步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後得到迅速發展。1988年產值僅14億元,2007年增到1218億元,增長了87倍,成為舉世公認的玩具大省,全球消費的玩具,有70%~75%來自中國,中國生產的玩具,出口佔80%~85%。廣東玩具的出口,內銷以及進口都居全國前列,"廣東是全球最大玩具生產基地"。

  1998年,時任國際玩具工業協會主席,美國玩具製造商協會總裁-戴維·米勒對媒體稱:"廣東省是中國最大玩具出口地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玩具出口國,廣東省是世界高質量玩具最大生產者"。"多年來,廣東省玩具業所做的工作,比世界其它地區要好,在美國進口玩具地區中,廣東省玩具質量最好"。

  一、發展歷程

  廣東製造玩具有悠久歷史。潮州筆架山出土的文物,就有醬釉的小狗、小馬等陶瓷玩具。千年前的南宋時期,就出現繡玩具香包的扎絨粽球。民國初期就有竹、木、鐵、麥稈、繡陶等玩具製造,還流行剪紙,童車、風箏,當時出版的《佛山忠義鄉志》記敘了玩具市場:"舊曆新年,銷行頗盛,然近日外洋玩具輸入內地,本地製品恆不敵人,商人亦以喜購外貨,能獲厚利,故輸入日多,益土貨省矣"。

  民國時期至建國初期,廣東有一些小型玩具生產,主要分布在廣州、潮州、佛山。廣州早在30年代,就有手工業者製造童車,1956年公私合營高潮時,分散的手工業者成文星玩具社,批量生產童車,1965年童車轉由廣州童車廠生產,產品除供內銷外,還有小量出口。受香港玩具業啟迪,50年代中期,開始生產塑料玩具,標誌玩具製造從手工業步入現代工業生產門檻。並在70年代取得較快進展,計有注塑、壓塑、搪塑等玩具,高中低檔貨齊全,主要品種有塑料積木拼圖,搪塑笑佛小狗、娃娃,等等。主要生產企業有廣州玩具廠、廣州童車廠,紅光塑料薄膜製品廠。佛山從民國時期起,就有玩具生產,以燈彩秋色為特色,抗日戰爭前,珠三角盛行秋色會,燈彩多由佛山製作供應。戰爭時期停止,戰後佛山玩具生產逐漸恢復,規模也有擴大。1966年,佛山木玩具廠產量達2.78萬件,1982年的佛山秋色賽會,遊行隊伍1500人,港澳同胞、海外華僑踴躍前來觀光,包括國內和本地觀光人數共50多萬,比當時佛山人口遠多一倍。佛山製作玩具多為個體戶,1956年個體戶大部分加盟文娛玩具社,後陸續建立東風玩具社、樂器社、文化用品社、獅棋社。潮汕玩具改革開放前歸入工藝美術品。刺繡玩具具有濃烈民族風味和地方特色,始於南宋,到清末形成習俗,出嫁女在婚禮前,須親自製作各色香包,婚禮上送給前來祝賀親朋,逐漸形成小商品,抗戰前每年出口東南亞地區逾萬件。1964年,潮汕工藝所設香包剪紙研究組,名藝人楊雪友帶領技術人員創作了"飛禽"、"走獸"立體擺件,在同年秋季廣交會展出,受到買家青睞,有外商稱其為"東方藝術明珠"。此後,繡玩具出口內銷與日俱增。1982年潮汕香包被國家輕工部授予優秀產品稱號,到1990年,生產香包的潮汕特種工藝品廠,有員工近千人,年產值1000多萬元。

  1966年~1976年的中國文化大革命,對玩具生產嚴重摧殘。大部分玩具被視為"封(封建主義)、資(資本主義)、修(修正主義)"產品,部分或大部分企業停產或轉產,佛山僅存樂器社一家兼製作玩具外,其它玩具生產企業撤消,玩具生產大幅度下降。

  改革開放之前,玩具製造未形成一個產業,歸屬工藝品行業。建國前玩具生產除童車外,多為手工操作,生產落後,建國初期由於使用塑料作原料生產塑料玩具,部分逐漸步入現代工業生產,但消費者的玩具消費能力弱,銷售渠道不暢通,加以玩具生產一缺資金,二缺技術人才,三缺技術設備,生產落後,玩具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低,有一些小型現代工業生產企業卻在漫長歲月中發展緩慢。

  廣東玩具產業,是1979年改革開放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1980年,全省玩具產值僅5000萬元,出口值不足400萬美元,1988年之前,處於起步階段。

  八十年代初最先進入珠三角的香港玩具商,對開放政策仍未深入認識,未有大規模進入出口仍以二輕系統屬下的玩具廠為主,1987年出口僅1.20億美元。四年後的1991年,出口值3.72億美元,較1987年增長310%,1992年~1993年,為廣東玩具業的成長時期,1993年以來,出口每年都在提升,到1997年被稱為全球玩具最大生產基地,歷經1998年~2001年的徘徊,從2002年起,經復甦大發展,到2007年6月起發生"召回事件",我省玩具業每年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廣東玩具業自1979年以來,尤其是1988年後的20年,雖有起伏,但終於取得重大成就,首先得益於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其次毗連香港,80年代~90年代初期,香港玩具生產線大量北移珠三角,帶來人才、資金、技術、管理、和客戶。第三是省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提供土地、勞動力、廠房和優良的外環境,以及優先發展交通和通迅服務等等。第四是粵港兩地玩具業優勢互補,相得益彰。以澄海為主的本土玩具企業刻苦創業,自我積累資金,積極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自我創新建立品牌、培養名牌。第五,臺資、美資、日資與本土企業共同努力。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廣東玩具業還存在較多不足,比如加工貿易比重過大,自有品牌少,名牌更少。市場過份集中在美國,總體上仍處於產業鏈低端。這有待今後逐步改變。

  二、產業分布

  我省玩具生產分布的特點是:集群化生產。分布的城市有:深圳、東莞、珠海、中山、廣州、佛山、汕頭、惠州、揭陽、江門、河源、清遠、汕尾、韶關、潮州、肇慶、陽江、等市。但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的深圳、東莞、珠海、中山、廣州、佛山和韓三角的汕頭等7個市。其中深圳、東莞以外資企業為主,汕頭、揭陽以民營企業為主。2003年以來,珠三角有的大型企業將小部份生產線遷韶關、河源、清遠和江西,有的在上述地區建新廠。

  三、產業規模

  2006年有生產企業5000多家,獲出口許可證3000多家,經過2007年政府對企業整治,現有生產企業近5000家,至2008年1月,獲出口許可證企業1600家,約80萬名員工。2007年產值1219億元人民幣,出口142億美元。年產值逾10億元的企業有10家,年產值億元以上企業50多家,中小型企業尤以小型企業為多。

  四、產業結構

  企業經濟成分有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國營轉制企業,其中以外商獨資企業規模最大,外資企業又以香港獨資企業最多,其次為臺資,再次為美資。

  經營玩具生產配套的企業約有2000多家,生產玩具配套的原料、面料、零部件。模具等的自給率不斷提高,幾乎所有的玩具模具都可以生產,小馬達、機芯、眼珠、燈泡、電池等,均能大量生產,基本上滿足生產企業需要,質量逐步提高,向國際先進水平靠攏,IC則仍要上海、臺灣供給。

  五、產品結構

  玩具生產種類較多,全世界玩具花式品種約有15萬種,廣東基本都能生產,僅深圳經常生產的就有10萬種之多,以塑料,電子電動為最大宗,遊戲機(包括與電視接收機配套使用的電子遊戲機,其他電子遊戲機)的出口,2006年佔全省玩具總出口56.9%,產品中用塑料作原料的約佔80%,其中以PVC用量最大,約佔40%。

  六、出口結構

  玩具出口貿易中,一般貿易佔比重過小,加工貿易佔比重過大,是廣東玩具出口的突出問題。一般貿易佔玩具總出口比重,2005年佔12.41%,2006年佔12.01%,2007年佔15.78%,2007年比2005年提升了2.27個百分點,雖略有提升,但進展慢。加工貿易2005年佔86.59%,2006年佔86.99%,2007年佔84.22%,但在加工貿易中,處於較高層次的進料加工佔加工貿易比重,從71.93%降到佔67.09%,下降了4.84個百分點,而低層次的來料加工佔加工貿易比重,從佔28.07%提升到佔32.91%,上升了4.64個百分點。

  聲明:此文系中外玩具禮品網原創稿件或者獨家披露信息。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中外玩具禮品網。否則,我們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焦點

  • 我國去年玩具市場零售額680億元 廣東穩居全國最大玩具生產出口基地
    去年我國玩具產業運行平穩,國內玩具市場零售額約為680億元,與2017年持平。而廣東省2018年玩具出口149.56億美元,同比增長14.67%,佔全國比重59.62%,目前仍穩居全國最大的玩具生產出口基地。
  • 品牌雲集 廣東東莞打造世界玩具基地
    近日,從廣東東莞市政府獲悉,東莞將全力打造「品牌雲集、技術領先、質量卓越」的「世界玩具和嬰童用品製造基地、產業集群」。據東莞市政府介紹,出口玩具、嬰童用品是東莞現代製造業的四大特色產業之一。2014年底,東莞獲得「省級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稱號,並確定創建國家級質量安全示範區的目標。
  • 全球最大雷射器生產基地!新興產業溫嶺「生根發芽」
    去年,熱刺雷射產業園項目在溫嶺分區籤約落地,目前兩座廠房已完成二三層平臺澆築,預計2020年竣工投產,屆時該產業園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雷射器生產基地,預計到2025年累計實現產值超80億元。這個外來的新興產業為何會選擇在溫嶺「紮根」?之後又將如何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前去一探究竟。
  • 全球最大BDO生產基地呼之欲出
    原標題:全球最大BDO生產基地呼之欲出   本報烏海7月4日電 (記者 於海東 通訊員 閆高樂 王謹瑜)在烏海市烏達經濟開發區裡的五虎山腳下,昔日雜草叢生的荒山野嶺,如今正變身為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BDO及下遊深加工產品開發生產基地,將有力地推動烏海市甚至自治區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 深圳成為全國最大出口玩具生產基地
    【中外玩具禮品網】企業上千家,生產玩具品種達10萬種   高雅的芭比娃娃、活潑的玩具熊、憨態可掬的機器恐龍……這些讓全世界孩子充滿歡樂的玩具都來自"深圳製造"。昨日,深圳市玩具協會有關負責人談起深圳玩具生產時,無不充滿了一種自豪感。   "這種自豪感源於深圳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玩具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
  • 中國玩具產業「玩」大了
    這意味著,中國玩具產業開始擺脫數十年來以代工生產為主的生產模式。 去年全國玩具出口337億美元 去年,我國外貿形勢嚴峻複雜,多個傳統產業服裝、鞋、箱包、陶瓷、燈具和家具出口都下降。但玩具產業表現不俗,產品出口同比增長較快。2016年全國玩具出口337.15億美元,同比增長9.46%。其中一般性玩具出口1216.2億人民幣,同比大幅上升24.9%。
  • 東芝冰箱洗衣機最大生產基地移至廣東
    據了解,從2006年開始,東芝將其冰箱、洗衣機的產能逐步轉移至廣東佛山的生產基地,從06年3月開始量產,計劃在2010年前,年產冰箱100萬臺,洗衣機150萬臺。該冰洗生產基地已經成為東芝集團海外最大的冰洗生產基地。  在給記者的郵件中,東芝挺進中國高端市場的憧憬之情溢於言表。
  • 中國玩具產業運行情況報告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世界銀行預測2020年全球GDP(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5.2%,是「二戰」之後最大降幅。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國,供應世界玩具市場70%以上的產品,世界經濟好壞與中國玩具產業息息相關,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肆虐,中國玩具產業受到什麼影響?運行情況怎樣?
  • 重慶連續6年成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
    劉賢 攝中新網重慶5月21日電 (記者 劉賢)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忠21日在當地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2019年,重慶市連續第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產量約佔全球的40%。同時,手機產業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產量約佔全球的十分之一。
  • 東芝冰箱、洗衣機海外最大生產基地移至廣東
    據了解,從2006年開始,東芝將其冰箱、洗衣機的產能逐步轉移至廣東佛山的生產基地,從06年3月開始量產,計劃在2010年前,年產冰箱100萬臺,洗衣機150萬臺。該冰洗生產基地已經成為東芝集團海外最大的冰洗生產基地。  在給記者的郵件中,東芝挺進中國高端市場的憧憬之情溢於言表。
  • 龍江阜豐 打造全球最大胺基酸生產研發基地
    預計到2022年,整個三期項目全部建成後,公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玉米精深加工單體企業,屆時榆樹屯工業園區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胺基酸生產和研發基地。齊齊哈爾龍江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一大胺基酸、穀氨酸鈉、黃原膠生產商——阜豐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7年3月,總投資100億元,可年加工玉米300萬噸,主要生產各類胺基酸及其衍生製品。目前,公司一、二期項目已建成投產,年玉米加工能力可達到200萬噸。
  • 永嘉縣成功培育全國最大無動力教玩具基地
    ,先後獲得「中國教玩具之都」「中國教玩具出口基地」「省玩具專業商標品牌基地」等金字招牌,成功入選省級特色小鎮第四批創建名單、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名單。今年以來,我縣結合「兩個健康」建設,啟動「壯大教玩具」培育項目,引導行業大力發展無動力遊樂,做大做強行業細分市場。目前,全縣擁有各類教玩具企業980多家,上半年實現產值24.8億元,同比增長20%,連續9年增幅保持在15%以上,無動力遊樂設施約佔全國市場份額的60%、全省的90%,成為全國最大無動力遊樂設施產銷研基地。
  • 巴斯夫最大海外投資落子廣東:100億美元建化學品生產基地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化學公司將在中國投資100億美元,在中國廣東建設化學品生產基地,為迄今巴斯夫全球最大的投資項目。巴斯夫是歐美唯一一家以在每個生產鏈環節上都擁有業務的主要化學品公司,2017年其全球銷售額為645億歐元。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投資總額預計將達到100億美元,為巴斯夫最大的投資項目,由巴斯夫獨立運營。
  • 全球最大PTA生產線落地,將如何改寫廣東石化產業圖譜?|經濟粵評
    向著靠近主要市場沿海區域聚集,是全球石化產業集群的重要趨勢。1月7日,廣東惠州,全球單體產能最大PTA生產線動工建設,成為這一趨勢在廣東的又一生動註腳。 在沿海正在崛起多個煉化一體化基地的基礎上,此次世界500強企業恆力集團與世界級灣區的再次握手,將對廣東的產業集群帶來怎樣的推動,如何改寫、提升廣東的現代產業體系?粵評君為你一一解讀。
  • 重慶連續6年成全球最大筆電生產基地
    中新社重慶5月21日電 (記者 劉賢)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忠21日在當地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2019年,重慶市連續第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產量約佔全球的40%。同時,手機產業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產量約佔全球的十分之一。
  • 今天,百事公司在廣東的首家食品生產基地宣布動工
    12月18日,百事食品廣東生產基地(簡稱「百事廣東佛山工廠」)開工儀式在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舉行,該工廠總投資5億元,預計在2022年9月正式投產,建成後年產能將達到2.5萬噸。這是百事公司在華南建立的第一家食品工廠,也是百事公司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在華持續投資的又一個裡程碑。
  • 「全球最大玩具城」八年拉鋸始末
    該項目啟動於2003年,作為廣州市政府改造和提升專業市場的第一個試點項目,曾欲集合廣州所有玩具批發市場,打造為全球最大的玩具禮品集散中心。  「按照之前投資商給我們的承諾,這裡將建成玩具禮品城二三期商業配套,主要是酒店和研發設計中心。」金盈說,「但是開發商已經更改了建設規劃。」
  • 「聖誕節離不開義烏製造」——全球最大聖誕產品生產基地義烏目擊記
    新華社杭州10月20日電 題:「聖誕節離不開義烏製造」——全球最大聖誕產品生產基地義烏目擊記  新華社記者屈凌燕  「從鞋子到玩具,從衣服到餐具,聖誕節採購可不僅僅是聖誕老人和聖誕樹。」記者近日到全球最大聖誕產品生產基地——浙江義烏,卻感到「熱火朝天」,此時正是義烏聖誕產品向海外集中發貨的最後期限,工廠趕工、物流裝運、外貿出貨……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聖誕節美國消費者要為此多掏錢」  在義烏福田街道的聖誕用品市場裡,聖誕樹、聖誕球、聖誕燈、聖誕花、聖誕帽……濃烈的節日氣氛早已提前瀰漫。
  • 廣東普寧,中國最大的襯衫生產基地和中醫藥基地,不輸「地級市」
    在中國所有的縣中,它是非常特殊的,這樣的地方也是中國最大的襯衫生產基地,使得經濟發展更加迅速,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說普寧。其實,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人住在這裡。然而,由於先秦時期的國家管理混亂,先秦時期的地方並不多。經過多年的發展,到了南宋,隨著經濟中心和人口的南移,這裡終於有了一個地方他的名字——普寧,這個名字也承載著逃到這裡的人希望莆田和平的意思。
  • 探訪桂平市廣西最大休閒服裝生產基地
    本報記者 唐正芳 通訊員 黃楚程從一把剪刀、一臺縫紉機的裁縫鋪子,到涵蓋紡織、印染、設計、成品加工、輔料、市場營銷等以服裝加工生產為核心的紡織服裝產業鏈,廣西最大的休閒服裝生產基地——桂平市木樂鎮服裝產業歷經30多年的發展,目前年生產服裝超2億套,除了國內還銷往歐美、東南亞和非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