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2009年,世界經濟從次貸危機的尾聲之中逐步歸位,創業邦首次隆重推出「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的評選榜單,希望在風雲變幻中找到力挽狂瀾的創新企業,京東、奇虎360、好未來等企業活躍於榜單之上。
時光荏苒,十二年,一輪迴。
截至目前,已有累計990家企業成功入圍「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榜單(下稱「100強」榜單),其中超70家有IPO記錄,近50家為獨角獸企業,京東、美團、奇虎360、字節跳動、曠視、寒武紀、UCloud 等都曾上榜。
創業邦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這十二年間上榜的「100強」企業分布在各個行業,企業服務、人工智慧、醫療健康、先進位造等正處於高速擴增勢能的階段;消費和文娛的部分市場份額面臨被擠壓的風險,亟待捕捉轉型出口;而教培市場和物流運輸正穩步前進。
數據來源:創業邦研究中心調研及整理
得技術者得天下。進入到本世紀20年代的新紀元,隨著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流量紅利見頂,技術生產力的價值再次強勢回歸。其中,最為集中體現在企業服務、人工智慧、先進位造等領域,今年這三個領域的上榜企業數量較2009增幅均超過50%。除此之外,科技的產能釋放更是滲透到醫療健康、教育培訓和消費品牌等各個商業領域。幾乎所有前沿技術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基於巨量數據處理的驅動。數據化為未來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了良好的技術環境。模式創新固然錦上添花,但技術創新賦能底層架構的技術範式不斷迭代,產能持續釋放。
升維認知,降維作戰。後現代商業的進化史中,少不了的是傳統和新興兩股力量的交叉碰撞。從近十二年100強上榜企業所屬賽道分布來看,2013年之前,上榜企業主要集中在能源、食品、教育、網際網路等相對傳統的行業;2014年以來,以人工智慧、硬體、先進位造等為代表的技術創新企業不斷突破傳統,「打怪升級」。同時,行業偏好呈現出從C端向B端的跨越,企業服務領域成為市場「寵兒」。這個演變歷程體現出整個市場在商業認知維度不斷提升,出局者則面臨著降維打擊。
新物種趁勢崛起。對於用戶群主要分布在C端的行業來說,轉型路徑是重中之重。在脫離了傳統生意模式之餘,教育培訓、文體娛樂、消費行業在近年來通過業態融合、技術驅動智能化、數位化線上線下協同等方式另闢蹊徑,為小眾需求提供了更為精細化的解決方案。
但2020年開局就遭遇了「世紀之疫」,接踵而至的是貿易摩擦、技術封鎖、股市震蕩,國際形勢複雜多變,逆全球化形態使得全球經濟陷入嚴重的衰退危機。因此,在今年這場更為殘酷的廝殺與較量之中,脫穎而出的企業較往年更富韌性,更具超前思考的認知和風險憂患意識,能夠通過合縱連橫的戰略眼光,為企業未來發展蹚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作為國內領先的創新生態服務平臺,創業邦一直致力於為創新者賦能,推動各領域高成長企業快速發展。2020年,是我們第十二年連續推出「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的評選活動,本次評選歷時三個月,從創新實踐、成長速度、研發能力、融資情況和管理團隊等維度,結合報名徵集、問卷調查、走訪調研、數據分析等方式,綜合評選出本年度最具創新性和成長性的優秀企業。
今年上榜的100強企業中,企業服務領域上榜企業數量最多,高達20家,其次為人工智慧領域16家,醫療健康領域14家;和去年同比增幅較大的是先進位造領域,同樣表現亮眼的是新消費領域,分別有13家和12家企業上榜;此外,在大數據、物聯網、硬體和物流運輸領域,今年亦有更多創新企業湧現出來。
根據統計,我們還發現,今年上榜企業中部分熱門細分賽道,如企業服務、藥物研發、商業航天、編程教育、新消費品牌等尤其引人關注。
橫縱延展,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覆蓋
企服市場在近兩三年來逐步發力。從生產、採購到供應鏈,從管理、運維到風控,從協同、辦公到財稅服務,企業服務行業的觸角不斷橫縱延展,持續賦能企業運營管理創新,幫助企業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今年的上榜企業中,企服領域企業數量高達20家。其中,雲工廠和商越科技致力於為企業提供採購服務解決方案,實現全程在線化、數位化;指掌易和長揚科技專注於安全領域,前者聚焦在移動業務安全領域,後者在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層面擁有完備產品體系。近年來,新型開源軟體備受市場關注,今年11月,企業級開源分布式資料庫廠商PingCAP宣布完成2.7億美元的D輪融資,刷新全球資料庫歷史。
醫療健康的行業天花板能有多高
今年我們對大健康領域發展的深度與廣度均做了持續性洞察。其中,藥物研發是2020年醫療健康領域持續取得碩果的細分賽道,本次上榜企業中,勁方醫藥、亞虹醫藥、紐福斯等企業基於最新科研成果,致力於創新藥物研發,為患者帶來更多可供選擇的優質藥物。此外,細分需求不斷湧現,新興醫療服務多元化,鵾遠基因、金匙基因及海普洛斯等在分子診斷領域不斷發力,大米和小米及曜影醫療為孤獨症兒童和高品質醫療服務而努力。
逐夢星辰大海,商業航天成就先進位造領域最硬核
據統計,截至2020年初,中國對衛星發射的需求量超過4300顆,但實際上,目前全球正常在軌運行的衛星僅有2000餘顆,商業航天的市場潛力不容小覷。近年來,中國商業航天行業發展迅速,已有超過160家商業航天企業相繼創立,涉及產業包括衛星製造、火箭發射、衛星測控、地面設備製造、通信衛星及遙感衛星的運營服務。本次上榜企業中,藍箭航天、星際榮耀和九天微星、銀河航天、國星宇航等5家商業航天企業,在技術及市場方面獲得極大突破,表現亮眼。這些企業的創立時間均在5年以內,成長速度極快。其中,國星宇航成立於2018年,已服務上百家政企客戶,並覆蓋上億C端用戶。
擁抱數位化,多元新教學品類風靡教培市場
提及教育,線上業態在疫情的催化之下實現向數位化空間的深度遷移,「深度」體現在垂直賽道的垂類產品成為更多用戶的需求。2019年,少年得到通過爆品課程「泉靈的語文課」切入大語文賽道,並快速成長為該賽道頭部之一。此外,順應了當下學段和區域的「雙下沉」趨勢,編程教育也在本次榜單中佔據了重要位置。編程貓在線上線下OMO模式、青少兒各年齡學段及1v1/1v多不限模式的全部編程教育品類中均有所布局;風變科技致力於AI賦能Python的自動化教學;小碼王則兼顧B、C端的編程教育服務。與此同時,小鵝通、百家雲等數位化教育服務商,通過針對不同教學場景所研發的產品體系為B端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
消費時代的另類玩法:「次元破壁」與「新圈層效應」
後疫情時代,在經濟內循環需要消費來激活的大背景下,更多的消費理念有待挖掘,精準佔領用戶心智,成為各家消費企業PK角逐的核心要素。
新圈層效應之下,王飽飽、樸誠乳業(簡愛酸奶)、星期零、元氣森林等食品茶飲新品牌滿足了「養生派」年輕人對健康的需求,咖啡新品牌三頓半瞄準了「咖啡一族」,自嗨鍋聚焦於「速食高效一族」,運動新品牌得物App成為運動潮流人群的新寵……
直播電商則打破了「內容」與「消費」的次元壁,實現了私域流量護城河的搭建,基於內容不斷優化的直播帶貨熱度仍然高漲,本次上榜企業玩物得志,在國風賽道的電商直播中獨領行業頭部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社區團購賽道上演「百團大戰」以來,十薈團藉助供應鏈和選品優勢在今年連續拿下四輪融資,有力地夯實了自己的行業地位。
數位化轉型趨勢之下,我們希望能夠找尋到儘可能多的商業進化新支點,從而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為服務對象乃至全人類謀求可持續發展的福祉。
Part.2
創業邦2020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榜單
Part.3
2020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數據解讀
1. 模式創新讓位於技術創新,數位化驅動成關鍵詞
從上榜企業所處賽道可以看出,企業服務、人工智慧和醫療健康分別佔據前三,分別有20家、16家和14家。究其原因,企服為數位化轉型提供了底層技術架構支持。數位化轉型是今年的「關鍵詞」,不單指SaaS及PasS等模式的淺層次應用,而是要對企業組織活動、流程、業務模式和員工能力的方方面面都進行重新定義和整合,才能得以實現。當前,企服企業正在為各行業數位化轉型提供助力和支持。
人工智慧實際落地產能也在不斷釋放,醫療健康得益於今年的特殊環境受到了較往年更多關注。除此之外,先進位造、大數據和硬體這些技術強驅動的企業,在本次榜單中也佔據了不小的份額。技術創新在逐步替代此前頗具市場熱度的模式創新,不僅體現出技術革新在未來商業環境中的重要性,同時也對以模式創新入局的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數據來源:創業邦研究中心調研及整理
2. 超六成企業成立時間為3-5年,處於高速成長期
本次100強榜單中,成立於2016年的企業數量最多,高達32家;其次是2017年和2015年,分別有16家和15家。從數據來看,總共有63家(佔比63%)企業成立時間為3~5年,這些企業目前正處於快速成長階段,在模式、技術、渠道等維度的實操都能夠實現最高頻的更新換代,藉此精準切入市場,佔據相應份額。另有少部分企業(14家,佔比14%)於2018年及之後成立,這部分企業對市場環境的嗅覺敏銳,能夠快速觸達將商業價值變現。
數據來源:創業邦研究中心調研及整理
3. 北京具極強優勢輻射效應,多個新一線城市齊發力
本次上榜企業中,多達38家將總部設在北京,其次是位居上海和深圳的企業數量各有19家和17家,北、上、深整體地理位置優越性持續。位於杭州和廣州的企業數量均為6家,兩城近年來在吸引創新企業方面表現突出。除此之外,成都、南京、長沙和武漢等其他新一線城市也在逐步發力中。
數據來源:創業邦研究中心調研及整理
4. 1/4企業獲投超3億元,最新一輪融資「成績單」矚目
今年上榜的100強企業中,最新一輪融資金額多處於1億-2億元(含2億元)的規模範圍,其次是3億元以上,有26家(佔比26%)。其中,有10家企業融資規模甚至超過10億元人民幣。由此可見,儘管當前所處融資環境不及前些年寬鬆,但行業頭部的標杆企業仍然能夠通過其自身的技術壁壘,或積累已久的用戶流量、渠道、供應鏈等多方面的既有優勢,來吸引投資方為其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增添砝碼。
數據來源:創業邦研究中心調研及整理
5. 近八成企業處於B輪融資階段
本次上榜的100強企業中,46家企業處於泛B輪(包括Pre-B、B輪、B+輪等)的融資階段,其次是處於泛C輪(包括Pre-C、C輪、C+輪等)的企業,共有27家,處於中後期融資階段(泛B輪、泛C輪及泛D輪)的企業共有79家,佔比接近八成。這說明,在今年脫穎而出的企業都已經歷了多輪市場驗證及投資人的認可,方能嶄露頭角。
數據來源:創業邦研究中心調研及整理
6. 研發重要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本次上榜企業中,我們也針對100強企業在研發方面投入佔比做了調研統計。目前,有20家企業將研發投入放在50%以上的統計區間,26家企業將其置於25%~50%的區間,28家企業研發佔比低於25%。總體來看,目前國內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有待提升,在研發層面投入更高成本的企業更有長遠發展規劃,同時,重視研發的企業也將得到更多尊重與認可,這是因為研發對於企業長期發展來說扮演著動力源的角色。
數據來源:創業邦研究中心調研及整理
毋庸置疑,新生代商業力量的風向標已歷經滄海桑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