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勇,男,1971年11月生,漢族,安徽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腎臟病副主任醫師。現任市二院血液淨化中心主任、腎臟科副主任、醫務科科長。蚌埠醫學院、安徽醫科大學兼職副教授,阜陽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第一層次),阜陽市拔尖人才。
他不僅在阜陽市腎臟病及血液淨化領域享有很高的威望,得到全市腎臟病及血液淨化同行的高度認可,而且在阜陽市歷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表現突出,得到省內外專家和上級行政部門的讚許和褒獎。2003年抗擊「非典」,2006年成功救治1例重症禽流感患者,2007年搶救昊源化工集團氨氣中毒患者,無1例患者死亡,2008年參加手足口病重症患兒的救治,2008年在我市率先診斷出一批不明原因發熱病例為恙蟲病,2010年參加一起學校甲型H1N1流感的處置,2010年參加孕產期婦女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救治。他均參加臨床一線的救治,協調,指導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優異的成績,為此市二院被市委市政府2次記集體2等功,他也被評為阜陽市勞動模範。
他所帶領的血液淨化中心是皖西北地區規模最大,設施設備完善的科室,年救治尿毒症患者4萬餘例次,2010年被評為阜陽市臨床特色學科,第四周期考核為優秀。
在近年獲阜陽市科技進步突出貢獻獎2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目前主持的科研課題7項,省市級學會任職4項。
2005年底,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33歲的預防保健科科長腎病科副主任李秀勇被評為本年度最年輕的優秀科主任。全院醫護人員說:「李秀勇當之無愧」。認識他的病人說「李醫生醫德好、醫術高,病人就需要這樣的好醫生」。
李秀勇1995年大學畢業從事醫療工作20年來,在許多危急關頭,將病人從死神中挽救過來,近年來獲阜陽市科技進步突出貢獻獎2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目前主持的科研課題7項,省市級學會任職4項。他所帶領的血液淨化中心是皖西北地區規模最大,設施設備完善的科室,年救治尿毒症患者4萬餘例次,2010年被評為阜陽市臨床特色學科,2014年第四周期考核為優秀,2015年被評為阜陽市拔尖人才。
病房就是戰場
1995年,李秀勇大學畢業那年,父親帶著母親到李秀勇所就讀的醫學院看病,由於母親的病情發現得晚,三個月後,母親就病故了,李秀勇一想起來,就難過得淚流滿面。所以,他從走上工作崗位,就把病房當作與疾病鬥爭的戰場,千方百計地從死神手中奪回病人的生命。他結合臨床實踐刻苦鑽研業務。當時他一月工資只有200多元,他拿出近一半的工資買來專業書籍,每晚一看就看到深夜。很快掌握了腎臟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及疑難危重的診治技術,並且熟練地掌握了腎穿刺、腰穿、骨穿、胸腔穿刺等技術,還掌握了血液透析、序慣透析、血液灌流、血漿置換、連續性血液淨化、腹膜透析等多種血液淨化技術。及時了解掌握本學科國內外最新動態。
他還積極引進新技術、新療法。先後引進了「鈦制輪釘動靜內瘻術、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液透析、血液濾過、血液透析濾過、CTX衝擊治療腎病症候群、連續性非臥床腹膜透析、尿沉渣多種染色體檢查、尿畸形紅細胞檢查、尿酸化功能檢查等」,並參加了阜陽市首例同種異體腎臟移植工作,近年來開展連續性血液淨化在危重患者救治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阜陽市是出血熱高發地區,當出血熱患者出現急性腎衰尿毒症時,必須進行血液透析治療。但是當血流出體外,容易凝固,如果在體內注射抗凝劑,就容易加重出血熱病人出血。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他和同事們克服重重困難,採取局部體外枸櫞酸鈉抗凝血液透析,既解決了出血熱病人的出血問題,又能把透析進行下去。這一科研成果成功地救治了大量出血熱病人,至今在全省仍處於領先水平。
病人就是親人
2002年,李秀勇到北京大學腎臟病研究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臟科進修,在進修期間,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在400多名進修學員中,他被評為僅有的4名優秀學員之一,和他在一起進修的沿海某省的進修學員看他平時穿著樸素,花錢十分儉省,就問他月工資是多少,他說1000多元。那位學員勸他:「你乾脆到我們那兒工作去吧,就憑你的技術水平,我保證每月發給你一萬元工資」。數倍的工資收入,不能不令李秀勇心動,但李秀勇覺得,他離不開阜陽的病人,阜陽的病人更需要他,於是他回絕了那位學員的邀請。
李秀勇每天接觸的都是重症腎臟病人,醫療費用開支大,給患者的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他嚴格規定科室的醫生,能不檢查的項目,決不給病人檢查,能用便宜的國產藥,就決不用昂貴的進口藥。一些藥販子為了推銷價格昂貴的藥品,找到他,有的要請他下飯館,有的要給他回扣,都被他斷然拒絕。他說:自己要是拿了人家的回扣,開了不該開的藥,坑的是病人,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有一次,渦陽縣送來一位產後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病人。患者少尿、浮腫、病情危重。李秀勇採取透析、血漿置換等方法把病人救了過來。病人家屬出於感激之情,塞給他一個厚厚的紅包。李秀勇對病人家屬說:「你家屬看病已經花了兩萬多了,我怎麼能收你的錢!」病人家屬說:「你救了俺小孩媽的命,讓我咋感激你呢!」,李秀勇說:「給病人治病是我的職責,要啥感激」。病人家屬淚流滿面地說:「俺算遇到活菩薩了」。
去年,河南省淮濱縣有一位30多歲的婦女因為和丈夫生氣,喝了一瓶名叫「賽丹」的農藥,送到二院時已深度昏迷,救治成功的希望十分渺茫。有人說:「李醫生,這樣病人甭治了,弄不好,拿不掉手」。李醫生說:「就是有1%的希望,我也要搶救」。他及時將病人血液通過血液灌流器,濾去血液中的農藥,終於病人救活了。當病人恢復了神志,哭出聲來的時候,病人的丈夫笑了起來。
一位8歲的尿毒症透析患兒,邊透析邊上小學,家庭經濟十分困難,他帶領大家捐款2000餘元解決了患兒的燃眉之急。他想病人之所想,在他任農合辦主任時克服種種困難,組織協調各方面的力量,率先在全市開通新農合出院直報工作,避免了新農合患者的往返奔波報銷工作,受到廣大新農合患者的讚譽。2012年在全市率先開展尿毒症透析患者的單病種付費工作,率先把慢性腎衰尿毒症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納入新農合重大疾病按病種付費,使得患者的報補比例增加至75%,每月患者只需花1000多元錢就可以得到充分的透析治療,大大減輕患者的醫療費用,凡是阜陽市的患者能夠直接在醫院進行結算,不要再進行墊資,大大方便了患者,把黨的新農合政策切實的落實好,得到廣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致首肯。
疫情就是火情
他自1999年擔任預防保健科副科長以來,經過大力宣傳《傳染病防治法》和實施辦法,向臨床醫生講明報病的意義,使傳染病漏報率顯著下降,2005年漏報率為零,徹底扭轉了傳染病報告的被動局面。
2003年4月22日下午7點30分,阜陽市二院收治了首例非典患者,23日市委、市政府將二院作為「非典」收治市級定點醫院。此時緊急疏散全院360多名在院患者成為當務之急,他所在的腎臟科病人較多,較重,有的加床在走廊上,下夜班的他接到通知後立即趕到醫院邊向病人解釋邊辦理出院和轉院手續,一直忙道晚上10點,此時又接到擔任「非典」防治疫情病情組組長的通知,立刻趕到醫院防保科,堅持24小時值班,從此開始了在醫院生活的40多天。
他深知疫情和患者的病情的重要性和及時性,是領導決策的依據,是專家組制定診療方案的依據,來不得半點馬虎,所以他一方面制定了阜陽市二院「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醫學留觀病例的報告制度,另一方面在匯報疫情和病情時總是覆核4-5遍,才能從他的手中發出。「非典」是一種傳染性非常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們對其其傳播途徑、發病規律、治療方法還不十分了解和認識,隨著對非典認識的逐步深入,非典診斷標準、治療方案、消毒隔離方法也有很多調整。為了跟蹤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臨床經驗,他常常利用夜間休息時間上網查詢醫療信息,並做了詳細的整理和記錄,把最新的非典防治技術信息及時提供給專家組和臨床各治療組。在胡萬平病情重危時,他及時通知了省市專家組成員,使患者得到及時的救治。和市專家組組長時建主任面對面辦公,始終參加我院收治的6例非典臨床診斷病例和6例疑似病例的病情討論,並作詳細的記錄,整理後及時反饋到臨床一線治療組,起到了疫情和病情的上傳和下達作用。當他發現市二院入住的留觀患者和發熱門診就診的病人較多,醫生工作量太大,就和專家一起制訂出留觀患者觀察表和專用發熱門診病例,大大地減少了醫生的工作量和繁瑣的工作程序,留觀患者觀察表經市衛局認可後下發到各縣、市、區留觀病房使用。
阜陽市二院被確定為「非典」定點醫院,收治了安徽省首例非典患者,社會上的傳言多了起來。為解除市民的恐慌心理,他通過阜陽廣播電臺及時告訴大家非典是可防、可治、可控的,穩定了民心,並做了有關防治措施的宣教工作,普及了非典防治常識,增強了民眾的自我保健意識。
這40個日日夜夜裡,他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不時的被發熱門診、火車站阻擊點、臨床各治療組及市衛生局的電話吵醒。疫情就是火情,他沒有豪言壯語,不求回報,無怨無悔,只有默默地奉獻。他從不計較家庭的實際困難,40多天始終堅持在「抗非」一線,從未回過離單位僅200多米的家中,也無暇看一眼可愛的兒子,有時忙裡偷閒打個電話問候一聲,但還是被疫情電話打斷這僅有問候聲。
抗擊非典的戰役剛剛勝利結束,2003年7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淮河洪水又把他推向另一個戰場。2003年7月6日淮河唐垛湖行洪區開始行洪,為了保證行蓄洪區人民的健康,防治疫病的發生,7月7日阜陽市二院向潁上縣先期派出2支醫療隊,他積極踴躍報名參加,由他任隊長帶領李衛、姜大偉、黃帥三人駐點唐垛湖行洪區潁上縣垂崗鄉,參加防病救災工作。他不顧風颳日曬,暴雨滂沱,道路的泥濘,蚊蟲的叮咬,洪水的兇險帶領大家走遍全鄉12個村和一個居委會,共診療2850人次,解決疑難病例100餘例,發放各種健康教育宣傳資料5000餘份,親自搭建衛生公廁4座。為垂崗鄉的防病救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實現了災後有醫看,無大疫的目標,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表揚和讚許,並給醫院送來了錦旗。但他的臉被曬黑了,兩隻胳膊也脫了一層皮。
阜陽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的排頭兵
2006年2月18日下午5點30分,因愛人出差,忙碌了一天的他正準備帶著兒子吃飯,突然接到醫務科冉獻貴科長的電話,我院由潁上轉來一位特殊的患者,高度懷疑為不明原因肺炎,因患者有病死禽接觸史,不能排除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就是火情,他立刻放下了筷子和孩子,5分鐘趕到醫院投入了戰鬥,患者病情較重,在患者未辦住院手續的情況下抬患者到放射科做胸片及CT檢查,同時協調通知相關科室為患者做檢查,檢查結果報出後和專家組一起進行病例會診討論,決定按不明原因肺炎上報省衛生廳,把所有的報告都完成後,時鐘已經指到夜間11點,才想起兒子自己在家,連忙趕回到家,發現兒子在沙發上已經睡熟,身上連衣服都沒蓋。
2月20日安徽省CDC檢測患者氣道分泌物標本結果為H5N1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陽性。此時患者病情最為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在此患者之前的全國12例病例中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很低,國內外沒有成熟地經驗,只能靠臨床摸索治療,一線臨床搶救小組的工作氣氛驟然緊張了起來,壓力也大了起來,他來到病房和大家一起談心、說笑,緩解了緊張氣氛。此後每日在他的細緻安排下,上午9點鐘之前所有的化驗檢查的結果、床邊胸片都能夠順利地送到專家組手中,保證了專家組成員及時了解病情地變化,而且他每天都隨衛生部、省衛生廳專家組進入病房查房2次,到一線觀察了解患者病情,同他們共同討論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療方案,然後再返回病房調整醫囑,安排專家意見的落實,有時夜間還詢問醫囑的執行情況。為了很好的落實醫囑,他想方設法地調用院內其他科室的醫療器械如:靜脈微量泵、血糖儀、可攜式氧氣桶等,還親自抬病人做了3次CT,由於樓道狹小,不利於搬運,累得全身得衣服都汗透了,衣服也被括破幾回,他沒把這當作一回事。2月27日患者出現難免流產,他親自到病房協調,在患者應用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機械通氣的情況下進行清宮術,術後他留在病房值班以防發生意外如大出血和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併發症,因每一種併發症都可能導致患者的突然死亡,次日患者病情逐漸好轉,又渡過了一大險關。到這一天他已經11天沒有正常的休息了,有人問他你這樣拼命圖個啥,他笑著說「這是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職責」。3月1日撤離呼吸機後,患者氣道開放,呼吸道分泌物很容易汙染到醫務人員,他很快列印出2條醒目的標識提醒大家注意加強防護。患者進入恢復期,他詳細指導患者家屬為患者做出多種營養價值高的容易吸收的飯菜,促進了患者的康復。經過30多個日日夜夜的緊張搶救,患者終於轉危為安,3月23日康復出院了。這是目前國內在基層醫院搶救成功的唯一一例最危重的重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和學術價值。市專家組組長、市二院負責人葛陽說「此例重症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例成功救治,秀勇同志功不可沒」。
2008年我市在全國範圍內首先暴發手足口病疫情,早期病例病因不明和連續死亡,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他作為市級手足口病專家組成員,在參與一線與專家共同值班,參與討論制定了手足口病住院標準、出院標準、早期重症徵象、上機指證和篩查標準。他作為市衛生局、市二院手足口病專家組成員,已連續多年參加手足口病專家組值班工作,多次到太和、潁上、市中醫院、市三院講課、督查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參與全市近年來手足口病收治的協調工作。
2008年10月份我市發現一批不明原因發熱病例,他深入病房查看患者,首先發現患者共同的皮疹---特異性的焦痂,後經省市專家的共同努力,確定為我市首起地方疫源性疾病----恙蟲病。發現患者的皮疹對此次疫情的診斷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受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邀請參加了全國恙蟲病診療方案的制定。
2009年全世界暴發甲型H1N1流感,我市也不例外,從全省第二例、我市首例輸入性病例的發現、處置、痊癒出院到市城郊中學的聚集性爆發病例的處置,他均在一線參與和指揮。2009年11月市二院作為重症病例的定點收治醫院,呼吸科改成了甲型H1N1流感收治病區和重症監護病房,特別是孕產婦重症甲流搶救和治療,牽扯到呼吸科、重症醫學科、婦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和手術室,他參加專家組值班,協調組織整個醫療救治團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受到了省衛生廳的高度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