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北九州的重點,就是佐賀。
在很多旅遊書籍上,九州七縣,佐賀是最輕描談寫的。這次沒有抱太大希望安排的幾個小眾景點,卻成了此行的亮點,也收穫了最美的照片和回憶。
小眾佐賀第一站:佑德稻荷神社
佑德稻荷神社,是需要彎彎轉轉才能到的地方,JR加巴士,再一次帶我們到了日本的鄉間。
酒香不怕巷子深,這裡,有日本三大稻荷神社之一的佑德稻荷神社。
稻荷神是日本神話中穀物、食物之神的總稱。日本從中世紀開始,將狐狸視為稻荷神的使者,全國的稻荷神社也幾乎都用狐狸替代狛犬。中世紀以後,商業逐漸發達,而主管豐產的稻荷神,也開始象徵財富,被工商業界敬奉。因此,稻荷神社是目前全日本數量最多的神社,總社是位於京都的伏見稻荷神社。
印象中的稻荷大社,最大的特色,就是山上連綿的紅色鳥居。每個鳥居由一個企業建設,祈求商業興隆。
佑德稻荷神社建於公元1687年,與伏見稻荷、立間稻荷並列日本三大稻荷神社,其年間參拜人數約莫300萬人,在九州島有著數一數二的地位。當地人尊稱它為「佑德大人」。
佑德神社的拜殿、御神樂殿、樓門等主要建物都是漆塗設計,所以又因其華麗絢爛的色彩而擁有「鎮西日光」的美名。
位於半山腰的本殿。神社的神樂殿、本殿、樓門等主要建築物都是用漆塗成的朱紅色,與周圍鬱鬱蔥蔥的綠樹相映成輝,格外耀眼。
主殿下方的支撐結構與京都清水寺清水舞臺有一拼。
此神社的起源為鹿島藩主鍋島直朝的夫人花山院萬子姬從京都嫁入時,將京都御所內花山院邸所祭祀的稻荷大神分靈而來。
本殿倚石壁山而立,在山腳的廣闊腹地內,坐落著樓門、神樂殿,神殿、拜殿等主要建築皆採用漆塗,在山前的豔麗建築,特別夢幻。
4月8日春祭的「玉替」,以及12月8日秋祭的「火焚」等祭神儀式都聞名遐邇。另外,外苑東山公園是知名的杜鵑花名勝。
這家稻荷神社,與伏見稻荷一樣,坐落在山上,但更陡峭。
到主殿前是木質的臺階,從主殿繼續向上,越爬越陡峭。開始時還有完整的石階,爬到上三分之一時,就只有破損的石頭壘成的山路,上面還掛著青苔,十分陡峭。
山間空無一人,我一路撿著掉落的山茶花,一邊攀登,把花供奉到最近的佛龕前。
山頂有一座命婦社,社前是非常開闊廣場,可以看到不遠處肥前鹿島鎮的全貌。爬過山,吹吹風,一身清爽。
下山的路顯得更為難走,最終回到主殿,依依不捨的欣賞紅色建築與粉色櫻花的搭配。
回到表參道,店鋪才陸續開門,平日的商店街,是慵懶的,唯一精神抖擻的是盛開的櫻花。
粉色的花朵從外苑、境內及大型鳥居的前方延伸過來,朱色的神社便顯得更加鮮豔動人。
【佑德稻荷神社】
鹿島
境內地圖
小眾佐賀第二站:武雄的御船山樂園
說起來,這個御船山樂園,其最出名的也是五月的杜鵑,它官網上那張漂亮照片,就是杜鵑花季的名片照。平時的御船山樂園,幾乎是每一位來到武雄泡溫泉的遊客都必去的一處景點。整座御船山因為形似唐朝時期的海船,故而命名為「御船山」,也因此位於山腳西側地帶的巨大自然公園也就成為了如今的「御船山樂園」。
庭院因為面積大,並沒有常規日本庭院的精緻,倒是多了一絲大氣派,當年曾是武雄藩第28代領主鍋島茂義為了打造一個滿意的別莊,耗費了約3年的時間和大量的人力物力將御船山西側山腳地帶打造成了一個帶有日式庭院風格的樂園。
如今的御船山樂園,因為栽種有5千株櫻花和近5萬株杜鵑花,而名聲遐邇。尤其那一池仿造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意境而成的池塘流水,以御船山自然形成的斷崖為整座杜鵑花園的背景,在春櫻秋楓的襯託下,展現出了四季不同的自然之美。
法國攝影師 Jordy Meow這樣形容御船山「在日本武雄鎮附近,有一座御船山,那裡漫山遍野都是花椰菜頭,但是一位神奇的園丁經過,將無核小水果果汁倒滿山野,春天就這樣悄然而至,歡迎大家來到御船山樂園,這裡就是天堂,美妙至極。」
【御船山樂園】交通:從JR佐世保線武雄溫泉站步行約30分鐘。 從JR武雄溫泉站搭乘JR九州巴士「嬉野線本線」(嬉野溫泉方向),在御船山樂園站下車步行1分鐘。
小眾佐賀第三站:武雄市立圖書館
欣賞了御船山樂園,前往武雄的另一處網紅景點,就是站前不遠的武雄市立圖書館。
從御船山出來,在鄉間小路上溜達半小時,就能走到這裡。
在偌大的日本,武雄不是很知名,這是一個人口約為5萬人的以農業和觀光為主的小城市。位於長崎縣邊境,曾經作為長崎觀光旅遊的借住地風光一時。擁有武雄溫泉等設施,也是電影《島田洋七的佐賀超級阿嬤》的拍攝地。但是從車站前的施工與重建,看出,這裡的商業繁華已經停滯很久。
武雄
然而,就在這樣一座城市,卻有全世界最美麗的圖書館之一,不僅建築本身賞心悅目,館內還設有知名咖啡店與書店。身在其中,讓人恍惚,自己究竟在繁華都市還是在三縣鄉村。
武雄圖書館的特色是具有一致感的木質設計,以及優異的採光與開放感,給人大器而優雅的印象;安靜且舒適的環境,讓人光是待在裡頭就覺得心曠神怡。武雄圖書館本身已經夠有看頭,更令人感到興奮的是蔦屋書店以及星巴克的進駐!愛看書的人大多愛沈浸在咖啡香中一邊翻著書頁,也常往書店跑買書買文具,這樣複合式的閱讀空間真是太完美太貼心了啊!難怪國內的商業地產也紛紛引進這樣的組合模式。讀書,已經不再是一件獨立行為。
有人喜歡在書房讀書,享受著一個人讀書的感覺。更多的人需要的是一種氛圍,坐在書店,環顧四周,都是一樣和你正在讀書的人,雖然靜默無言,然而仿佛有條隱秘的紐帶,讓你感覺不再獨自一人。
書店將人類的文明盛放,在它面前,人人平等。最美好的東西都是廉價甚至免費的,若你願意,終將會得到你要的答案。
武雄市圖書館
小眾佐賀第四站:有田陶瓷鄉
佐賀縣的陶瓷非常有名,也是日本陶瓷的主要出口地。最有名的是稱為唐津燒、有田燒和伊萬裡燒的陶器。
有田、伊萬裡和唐津均屬於佐賀縣,前兩個地方是著名的瓷器產地,後者則是「一樂二萩三唐津」的陶器大宗。
這幾處的盛名也少不了朝鮮陶工被綁架漂洋過海埋骨異鄉的悲哀往事,村田喜代子的小說中多有記敘。
朝鮮的審美是藍白二色,朝鮮來的陶工們本來不會做紅彩瓷器,當時的日本人酷愛絢爛色彩,需求催生了創造,才有了日本的色繪古陶,而到了十八世紀,更開始流行加了金粉濃重華麗的「金襴手」。
伊萬裡陶瓷的產地是有田市,這帶燒制的陶器,會被送到附近的港口伊萬裡港,故被稱為伊萬裡燒。
所謂古伊萬裡,就是在江戶時代燒制的古老伊萬裡燒。青花瓷是伊萬裡中最古老的瓷器。
伊萬裡燒使現於 400年前,豐臣秀吉出兵朝鮮時,佐賀藩主蔥朝鮮半島帶回一批陶工,命其製作當時日本沒有的堅硬薄透的瓷器。
就這樣,伊萬裡燒成為了日本瓷器之祖。在伊萬裡早期出現的青花瓷極少,因而備受珍重。
初期青花瓷代表圖案,吹墨的兔子。
吹墨,用墨或色滴於紙上,用口吹的方法讓墨活動。墨痕自然生動,宜表現樹幹樹枝等。
鑑賞青花瓷的要點:
1、初期青花瓷的特徵是釉多而厚,而且大部分在上釉時,被不經意印下指痕。
這種不完美是初期伊萬裡的魅力所在。
2、淡泊青色的淡泊之趣。中國景德鎮的青在白色上顯得色彩鮮明,古伊萬裡的青色是融入白色,看起來比較模糊。無論是景德鎮還是古伊萬裡,原料都是一種含鈷的礦物。區別在於,使這種茶色顏料轉為青色的另一種藥品,就是釉藥中混入的植物灰。植物的選擇,區分了古伊萬裡和景德鎮。用於古伊萬裡的植物就產於附近山上的柞樹樹皮。而景德鎮採用的是鳳尾草的葉子。
3、濃稠淘米水的白色。陶瓷上的白,是泥土原有的顏色。材料用一種稱為磁石的白色石頭搗碎製成。
有田燒最大的特別之處是將石頭粉碎然後做成黏土,不添加任何東西燒出來的瓷器稱之為有田燒。全日本只有有田有這樣的土,非常稀有。
4、欣賞唐草的線條。工匠描畫圖案的技巧決定著唐草的價值。
佐賀縣立九州陶瓷文化館
九州陶瓷文化館是以保存九州陶瓷文化遺產和發展陶藝文化為目的的博物館,館內展示了包括深受歐洲貴族喜愛的蒲原系列瓷器、肥前古唐津瓷器、柿右衛門及鍋島藩窯瓷器等珍藏歷史名作,展品總數約有1萬4千件。
其中江戶時代的有田瓷器可以系統地了解有田燒的歷史及樣式技法,被指定為有形文化財。 文化館建築物外部有德國邁森市贈送的25個陶瓷鍾,每小時都會敲響旋律優美的音樂,充滿文藝氣息。
有田畫廊
在九州陶瓷博物館山下,有一個咖啡屋,叫有田畫廊。門口一輛漂亮的陶瓷汽車,是醒目的標誌。
入口很小,但裡面大有乾坤,一側是大型的商品展示,有各種類型的有田陶瓷製作的實用上品。
另一側是餐廳和咖啡廳。使用的餐具和咖啡杯不是古董就是商店售賣的產品。
每天限定的「有田五膳」是餐廳最受歡迎的午餐,但是因為數量只有幾十份,所以經常很快賣光。
但是不妨礙我們用漂亮的瓷器吃常規套餐喲。
伊萬裡
實際購買青花瓷的技巧。
如今最暢銷的古伊萬裡是根據植物蔓藤設計的唐草紋器皿。(唐草紋是中國傳統圖案之一,花草造型多捲曲圓潤,通稱卷草紋。因盛行於唐代故名唐草紋。)
唐草器皿在 18世紀江戶中期開始大量生產,儘管如今要花一萬日元才能買到,仍為年輕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