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無數故事永遠C位、必須出演一號主角的小明,每天的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
在我們這個故事一開始,小明已經養了一個多月的魚了,別人養魚是為了修身養性,小明養魚卻養得心潮澎湃,萬般感慨。
小明養的魚和千千萬萬的網友的養法兒一樣,是雲養魚。確切的說,小明養的不是實體活魚,而是參與某個生鮮電商購物APP裡養成遊戲。
每天早中晚按照一天三頓飯的頻率打卡澆水,一直等到屏幕上的魚從小變大,終於達到養成狀態。然後就可以舉行成人禮,不是,是等到遊戲進度條走到100%的時候,遊戲順利完成,就可以免費兌換一條草魚了。
凡是被社會抽打過的年輕人都知道,錢難掙,免費的東西也難拿。
為了這條草魚,小明每天都念念不忘餵魚,同時挖空心思研究遊戲規則,想方設法多搞些飼料來餵魚,只為達到讓魚長得快些再快些的目的。
為了早日養魚成功,吃到這條夢想中的草魚,小明除了早中晚不斷頓的打卡,還進行各種積極行動,積極行動的具體表現,就是每天在APP上下一單。
為什麼要下單,因為遊戲規則如此。日常早中晚打卡只能得到10克飼料,下一單就能得到100克飼料,如果是購買指定產品能得400克飼料,400克和10克之間差多少呢?差40倍!
這40倍的差距,小明知道精明的商家更知道,於是小明左一單右一單的在這款APP上買各種日用雜貨,並且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下單頻率。
因為一天只能參加一次活動,所以小明一天只下一單。小明每日如此抽風,雖然沒少挨老娘白眼。但已經在網購方面浸淫多年,被各種無恥賣家、不靠譜平臺鍛鍊到內心無比強大的小明,自是不放在心上。
更何況,剛剛成功阻止老娘購買超市裡70塊一斤的幹黃花,轉頭在網上只花了20塊錢便買到同等質量數量幹黃花的小明,正在挾功自傲期間。
以至面對老娘提出的,超市裡的酸奶不也是這個價格的問題時,非常傲嬌地反問回去:超市裡買東西送草魚嗎?
面對狂熱·就愛佔便宜·小明的神經質反應,於是小明的老娘也不說啥了,只在一旁靜靜的看著TA作妖。
網絡名句有云:嘴巴那麼毒,心裡一定很苦吧?小明現在心裡是很苦很苦的,確切說是騎虎難下。剛開始養魚時,進度條快的像小明專欄的掉粉速度,雖不敢說一日千裡,也是每天肉眼可見的一路向前,沒用多長時間,小明手機裡魚塘的進度條便已走了一多半,距草魚到手,只差13%了。
但是,就是這剩下的13%,卻令小明幾乎傻眼。進度條是百分制,以前餵幾次飼料進度條就能前進好幾位數,現在餵一次飼料只能向前推進0.1%的進度格。
小明只脫了一隻襪子就算清楚了,接下來還要再餵130次飼料才能完成任務。以現在一天三次籤到打卡所得的飼料數量,每天最多只能餵個五六次飼料。
此時此刻,光著一隻腳的小明,終於後知後覺得悟了。
原來,原來這些搞養成遊戲的電商網站都是一個套路。不管是養魚、種樹、澆水果,凡是這種打著每天澆水/養豬/養魚,果樹種好/小豬養大/草魚長成後,水果/豬肉/草魚包郵到家的養成遊戲,都是走的同一條路線,那就是先易後難。
遊戲前期時候,每日進展都是一日千裡,果樹隨便澆澆水數就長大了,小豬小魚們隨便給點兒飼料,遊戲進度條就蹭蹭前進。
不過這只限於早期,到後面眼看離遊戲完成的時候越來越近了,商家也就秒變成已經將女神追到手的渣男,不復往日的熱情,開始愛搭不理。
原因無他,主要是商家們對於「沉沒成本」這個大殺器應用的真是熟練無比,「來都來了」,已經完成大半任務了,如小明這種單純的可愛,一門心思只想佔小便宜的買家,是決計捨不得放棄這條看似馬上就要到手的草魚的。
所以,為了草魚,各種任務做起來,每日一單走起來。於是,千千萬萬個小明,為平臺的日活量與訂單量做出了自身最大的貢獻。
第二天又有一份飼料到可領。小明便重複著同樣的操作。這種故事也正在各處生鮮電商APP上表演著,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
附錄之小明的自我反省:
1、儘量減少參與此類養成遊戲,如果不能馬上戒掉,也要逐漸減少在玩遊戲的數量,有真正的勇士每天同步進行若干個養成遊戲,令人欽佩之餘,還是要勸上一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啊。
2、對於下單送水滴、送飼料的誘惑,玩過遊戲的人都知道這是很難抵擋的,不過,就算再難抵擋,也請在下單前問上自己三遍,這個是不是我需要的,這個是不是現在要買的,這個是不是家裡真正需要的。請相信,這看似無用的購前三問真的很重要,而且是直接有望幫你省出若干銀子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