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外語初中學校 構建適合學生發展的智慧課堂

2020-12-27 南方新聞網

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說: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提問題。深圳市羅湖外語初中學校張宏老師語文課的鮮明標籤,是讓學生充分提問。張老師主要方法是「學生漫天撒網式提問」與「教師穿針引線式答疑」,還有用「仿寫法」來引導學生寫作,即「學生基於閱讀自由寫作」,教師「基於寫作推薦相關閱讀」。在「讀—寫—讀—寫」的循環推進中,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被大大激發,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逐步提高,思想和認知水平穩步提高。

作為羅湖「課堂革命」的實驗學校,羅湖外語初中學校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語文學科「雙驅動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日趨成熟完善。羅湖外語初中學校校長肖繼宏認為,在班集體授課的基本組織形式下,如何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智慧生成,如何培養每個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是開展「課堂革命」的過程中要思考的根本性問題,這也是當代教育中各國所面臨的共性問題。因此,「以智慧生成智慧」是羅湖外語初中學校正在努力追求的「智慧課堂模式」的本質,即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對當代教育的深入理解,每位老師都有對學科教學的深刻認識,以增長學生智慧為目標,通過每一節靈動的課堂實現學生和老師的共同發展。

撰文:祁覬 葉淑萍 陳興平

一線老師轉變教育理念教育改革從課堂革命開始

「作為數學老師,曾一度以自己嚴謹清晰的教學風格而暗自得意,直到十多年參加羅湖骨幹教師培訓,我才漸漸感悟到,在以師為本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像知識接收的「容器」或「倉庫」一樣被動接受、被動學習,這種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於是,下決心不斷進行自我否定,努力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方法。」羅湖外語初中學校數學教師羅惠萍道出了一線老師的心聲。

為什麼要進行「課堂革命」?如果不進行「課堂革命」,後果會怎樣?「課堂革命」該怎樣進行?對這3個問題,很多一線老師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工業時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與我們目前正在迅速進入的以信息化智能化為基本特徵的後工業時代格格不入。教育是社會的一個子系統,是人類自身再生產的基本方式,在後工業時代,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正在發生革命性變革,教育也必然要進行革命性變革,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教育改革一定要從課堂革命開始。」在肖繼宏看來,如果沒有每一個一線老師對課堂革命必要性和迫切性的深刻認識,就不可能有行動上的自覺,那麼,課堂革命就是一句空話。因此,學校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認識問題。

為了幫助一線老師轉變教育理念,學校立足現實,直面問題,穩步推進,層層組織學習研討。學校管理層研討會、學科組長研討會、校級家長委員會研討會、各學科組研討會,在每一次研討會上,肖繼宏校長都要結合實際深刻闡述「課堂為什麼要革命」「課堂要革什麼命」「課堂如何革命」3個根本性問題,以激發每一個老師「再也坐不住了」的變革動力。

基於課堂革命目標的指引,學校進行了「雙驅動自主學習」智慧課堂模式的研究,並確立課堂革命目標: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達成度高,特別是過程與方法達成度高,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

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全校推進「拋錨式教學」

在目標的指引下,老師們紛紛開始發揮自身優勢,打造智慧課堂。

「從文章標題、插圖和人物的表情進行閱讀前的預測;讓學生帶著預測去閱讀文章、驗證預測;鼓勵學生設計問題,使閱讀聯繫生活,使課本聯繫社會……」在英語教師江秋華的課堂上,「立體閱讀教學策略」一改過去線性思維的單一性,學生被鼓勵從字面意思讀到作者意圖,從文本內容讀到人物情感,從作者生平讀懂文學作品,從而形成一個立體的英語思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英語探古今中外,用思維辨東西南北,靈動的英語課堂體現了跨學科融合和跨文化交際。

在電影《紅海行動》熱映後,地理老師譚桂蘭給學生設計的學習任務是:如果你是《紅海行動》的導演,在拿到劇本前往影片外景拍攝點北非時,你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同學們非常踴躍發言:要注意當地的宗教信仰,要注意當地是熱帶沙漠氣候,要帶阿拉伯語翻譯人員……雖然是一番假想,但其實是對所學地理知識的綜合運用,也讓同學們明白地理知識的運用非常廣泛。「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載體,尊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所在,密切聯繫生活,培養同學們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課堂革命。」譚桂蘭老師說。

創設真實的情境,圍繞主題小組討論,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老師鼓勵學生自己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學會舉一反三,這種以真實事例或問題為基礎的「拋錨式教學」是羅湖外語初中學校在全校範圍內正在廣泛探索的教學方式。

例如,初二語文備課組立足於現有教學進度,進行了古詩詞教學「拋錨式(雙驅動)自主學習」模式的實踐。備課組成員8人各自進行三輪磨課,研磨課程的主要抓手在於是否充分實現小組驅動和自我驅動,在問題和「情境」中實現「協作」和「會話」,並能在課堂作業中舉一反三。

學校在堅持和完善過去一些行之有效措施的基礎上,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以學生自主性為核心,以學科特色為融合點,教師專業發展精彩紛呈,碩果纍纍:在2019年羅湖區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的舞臺上,語文科組李丹老師、數學科組譚雅元老師、英語科組王穎苑老師、歷史科組陳源老師、地理科組陳偉老師均獲得羅湖區初中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其中李丹老師和王穎苑老師代表羅湖區出徵市決賽。

「基本式+變式」打造智慧課堂計劃將腦神經科學成果運用到教學中

「課堂上有問題,找學生,把問題交給學生,學生交流的環節散發著思考、演繹、方法提升的數學味道,學生的表現常常能創造思維碰撞後的驚喜,先學後講不是只看不講,而是要講到關鍵處,講到刀刃處。」通過不斷嘗試改變自己的課堂,羅惠萍總結出自主學習互動課堂教學方法:一課四環節,包含自學、討論、交流、反饋。「這樣的課堂致力於培養學生擅長發現、肯於思考、敢於質疑、勇於表達、樂於合作的綜合素質,老師表面上的『無為』造就了學生更多的『有為』。」

課堂從原來教師為主體的的教學中心轉型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學習中心;教學改革不拘泥於某種特定的教學模式,只要有利於構建學習中心的模式都是值得探索的;通過基本式+變式的探索,構建適合學生自我發展的陽光課堂……羅湖外語初中學校基於構建學習中心為目標的多元教學改革正穩步推進。

「課堂革命沒有現成的模式,學生的學習機制是課堂革命最重要的理論基礎,為此,我們將進一步組織老師們學習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以便更有效地推進課堂革命。」在肖繼宏看來,學校在課堂革命中關注學科特色和個性化這個變式,落地於小組驅動和自我驅動這個基本式。教師可以在「錨」(情境和問題)的設置中找到著力點,以小組合作和課堂作業為核心,在本學科領域內充分發揮所長,結合學科特徵和個人特色創新教學設計,努力打造高效的智慧課堂。

相關焦點

  • 深圳市羅湖外語實驗學校 以美的教育成就學校教育之美
    以實踐「美的教育」為主線,近年來,羅湖外語實驗學校以激揚生命、揚長發展、師生共生、綻放生命之花為核心,打造「美」的師資隊伍,開發「美」的特色課程,構建「美」的課堂,磨勵體驗式德育,培育高雅學校文化,強調個性彰顯與和諧發展的融合,成就學校教育之美。
  • 利用批改網構建初中英語智慧課堂
    利用批改網構建初中英語智慧課堂
  • 學生滿意度95%,深圳市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獲力爭打造「智慧教育...
    2019年,羅湖牽手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企業之一的騰訊公司,建設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項目,建設統一的「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2020年2月7日,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提前上線,僅用1個星期,羅湖區80所學校,5千餘名教師,8萬餘名學生,10萬餘名家長信息迅速錄入雲平臺。並利用平臺強大的連接功能,打通平臺與企業微信、個人微信,實現了直播功能。
  • 奧斯翰外語學校,辦學16年!羅湖首家獲IB認證授權的國際學校!
    關於奧斯翰外語學校深圳奧斯翰外語學校成立於2004年,是經深圳市教育局批准創辦的國有民辦全日制完全中學。學校師資雄厚,教職工分別來自加拿大、美國、英國、韓國、日本及中國本土,採用小班制教學模式,為來自中國及海外14個國家的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羅湖首家獲IB認證授權的學校2008年:奧斯翰國際高中通過了ISO 9001優質管理體系認證
  • 深圳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生逢其時前景廣闊
    在學生管理方面:可實現通知公告、校園新聞、校園圈、家校通訊錄、請假、班級群、學生考勤、作業、疫情上報等工作網上處理;在學校管理方面:可實現行政管理、教科研、教師繼續教育、數字教學資源、後勤管理等功能;在教學管理方面:根據需要可引入在線備課、智慧課堂、智能題庫、在線組卷、在線閱卷、成績分析、編程教育、新高考、智能排課、智能課表等功能。
  • 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獲超95%點讚
    3月29日,羅湖小學生陳同學的媽媽陳女士給記者展示了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記者看到,學生可以在雲平臺課堂上籤到、舉手和發言等,老師也可以根據課堂需要進行是否禁言。3月28日,深圳市教育局發通知表示,深圳中小學在線教學可利用晚上及周末開展。而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具備課堂內容回放功能。「我能通過回放看到我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
  • 雙周發布:打造智慧教育應用生態圈 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上線
    羅湖在線教育 滿意率超95%  「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功能強大,我們可以在在線課堂上籤到、討論、舉手和答題等,老師的上課內容還可以回放。」3月29日,深圳市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小學二年級的陳同學告訴記者,疫情期間他們每堂課的時間為20分鐘,上課效果還不錯。當天,記者在雲平臺上看到,學生可以在雲平臺課堂上籤到、舉手和發言等,老師也可以根據課堂需要進行是否禁言。「我可以通過回放看到我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陳女士說,她對雲平臺很滿意。  「雲平臺能實現很多功能,即使師生沒有面對面,學生也可以在線答題,同學之間也可以討論。」
  • 羅湖教你解碼智慧教育雲平臺!
    「空中課堂」百花齊放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羅湖教育「空中課堂」百花齊放,文化課、科學實驗課、剪紙藝術課、繪畫手工課,心理健康疏導課、居家運動體育課等為學生帶來了豐富的課程體驗,其中音樂學科研發音樂雲課84節,21節入選深圳市空中課堂,點擊率達到6萬多人次。
  • 如何讓學生更「聰明」地學 羅湖聯手騰訊教育打造智慧教育雲平臺
    疫情期間,全區80所中小學校、12萬餘名中小學生有序開展在線教學活動,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實現了老師、學生、家長三大群體100%覆蓋,每周超百萬人次登錄平臺學習......3月27日,在深圳羅湖「雙周發布」智慧教育專場,羅湖區政府公布了過去一個多月,在線教學工作的「抗疫成績單」。
  • 羅外初中獲評深圳市在線教學先進學校
    7月15日,羅湖外語初中學校(簡稱「羅外初中」)從市教科院獲悉,該校被評為2020年深圳市在線教學先進學校,且是羅湖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為了保證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和高質量,羅外初中黨總支書記、校長肖繼宏在線上開學之前就寫了給全校學生的一封信,並親自錄製「開學第一課」,勉勵學生做好防護,積極抗疫,科學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相關職能部門在線上教學教師手冊和學生手冊的編制、線上教學培訓和管理、課本以及教學設備的保障等方面下足了工夫。
  • 羅湖打造智慧教育範式:一號打通雲平臺、企業微信、個人微信
    3月27日,「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正式對外亮相。依託騰訊強大的連接能力,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實現了平臺、企業微信、個人微信的打通。老師可通過企業微信一鍵建立班級群、完成消息推送、實現家校互動;學生和家長只需通過微信即可登錄雲平臺。
  • 什邡師古初中研學融合的智慧課堂展示受好評
    為推進課程改革,切實提高教師業務素質,近日,什邡市師古初中開展優質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什邡市教科所有關教研員及中心組成員現場指導活動,區域教育聯盟學校——彭州市隆豐初中相關學科教師參加活動。活動中,師古初中各教研組的在前期本組初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優質課參加展示,展示了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數學、音樂等七個學科的課堂教學。所展示的課堂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學為本質要義,立足於「研學」,大膽創新教學流程,積極構建智慧化課堂。
  • 南陽市第六完全學校高級中學:做適合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教育
    進入新世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適合的教育」是國家教育意志的新表達,也是以生為本理念的具體化。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說:「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由此,提出做「適合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教育」的核心理念。
  • 深圳羅湖將拿出百億百招「發展素質教育」
    深圳市羅湖區26日舉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動員會,羅湖區委書記賀海濤、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趙立出席會議並講話。組建九大教育集團,「四大行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小學平均班額45人以內、初中平均班額50人以內……動員會的召開,標誌著羅湖正式擂響新時代「教改」戰鼓。
  • 長沙百位英語老師相聚,構建「智慧」的英語聽說課堂
    三湘都市報11月25日訊(記者 楊斯涵 黃京 實習生 黃宇歸)聽力測試、課堂小練、學生跟讀……智慧課堂上,老師在學生做完題目的瞬間便能了解大家學習上的不足,並進行針對性地講解。今日,在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長沙100多名教師相聚,共同探索如何在「網際網路+」背景下中,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 【教師發展•智慧課堂】創新教學模式 建構智慧課堂 ——我校智慧課堂教學比賽精彩紛呈
    本次「智慧課堂」主題教學比賽伊始,東群校長就指出:「傳統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迫切需要我們用新技術、新視角和新方法來尋求變革。在智慧課堂方興未艾的當下,教師要順應新時代教育形勢發展的需求,在教育教學中自覺使用智慧教育產品,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學相融合,將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的目的。」
  • 智慧課堂 蘭州市構建起從課內到課外、從教師到學生的智慧教育新模式
    原標題:智慧課堂 我市構建起從課內到課外、從教師到學生的智慧教育新模式兩年來,隨著「名師在線」「名師雲課堂」「智慧課堂」的相繼實施,蘭州教育正在構建起從課內到課外、從教師到學生的智慧教育新模式。  智慧課堂  把知識立體化  12月10日上午10點35分,第四節課,蘭州市外國語學校八年級五班,教室裡進行的是語文綜合性學習《我們的網際網路時代》。
  • 思維型課堂教學的構建與學生發展
    課堂教學是學生在學校生存發展的基本方式,是學校辦學的重要基點,是不同時期學校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教育改革進入深水期,課堂教學改革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首都師範大學附屬育新學校陳國榮校長帶領教師團隊,通過「思維課堂」實踐研究,對時代提出的重大現實問題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 廣州開發區外國語學校:外語特色建品牌,國際視野育人才
    學校踐行「負責任的教育培育負責任的人」的辦學理念,把學校發展目標和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結合起來,創新性地提出廣開外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始終堅守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優秀品格,兼具自尊、自愛、自強、自重、自立和開放、包容的品行,學會對自我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家庭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對民族負責,對人類負責,對自然負責,對時代負責
  • 核心素養下的生本智慧課堂構建
    學校地理學科面對深度融合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藉助開發智慧課堂課程資源、創新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優化學生學習方式和路徑、實施智慧課堂教研等一系列舉措,積累了一些經驗。 智慧教學是指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時,將學生作為課程主體,以其智慧發展作為核心教學目標,確保每一個學生智慧有效發展的教學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