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100:用「場景+生態」賦能快遞物流行業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快遞100:用「場景+生態」賦能快遞物流行業

本報記者/屈麗麗

編者按/ 誕生於2010年的快遞100是一家為快遞企業進行信息化服務的T2B企業,最早在金蝶內部孵化。區別於一般的快遞物流公司,快遞100是一家技術人員佔比高達80%的公司,從一開始就致力於成為快遞物流信息服務商,致力於構建物流信息服務樞紐。

在快遞100 CEO雷中南看來:「中國現在製造業已經高度發達了,未來一定會通過產業鏈遷移來優化成本,跨境物流一定是未來的增長點。」而如何結合快遞物流的不同應用場景,這家擁有技術基因的公司正在各個維度上進行發力。

截至目前,快遞100擁有個人註冊用戶1.2億,60萬企業客戶,註冊快遞員100萬人,8000家加盟驛站,日均查詢量達3億人次,平臺年寄遞量為8億單。

「未來10年,快遞物流行業將是場景加生態,下沉市場,產業鏈協同,信息服務不斷深化延展的10年。」雷中南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可以說,研究快遞100 ,就是研究本土快遞物流行業。快遞100如何進行場景孵化和開發?如何探尋企業端的物流機會?對於億級的用戶流量,如何獲取數據和使用數據?如何從管理的維度打造生態的邏輯?這些問題都將給更多的企業帶來啟發和借鑑。

1.再定位

做快遞物流信息服務商

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定位都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僅代表著企業的業務、用戶的認知,還暗示企業競爭的邊界以及未來圖謀的方向。

快遞100在2020年開始悄悄調整了自己的定位,其對外的口號從過往的「查快遞,寄快遞,上快遞100」改為「構建中國領先的快遞物流信息服務商」。

對於這一調整,雷中南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10年來,快遞100給大家的印象是『查快遞,寄快遞』,當然定位比較明確,在C端傳播或者在業務層也比較容易拓展。但是進入到新時代以後,查快遞和寄快遞的業務範疇就有些狹隘了。」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雷中南開始研究快遞100的再定位。在他看來,首先要弄清楚快遞和物流行業的區別。「一般來說,快遞要滿足以下幾個特徵:第一,快遞的物品必須是快遞員可以抱得動或者拿得下的東西,在重量上有限制,比如30公斤以下;第二,快遞必須是門到門服務,滿足C端用戶或者B端用戶;第三,本身效率決定了操作方式,快遞是以地圖為範圍進行覆蓋,而物流不是,它只是有業務需求,在不同地方之間建立專線,這是狹義上的區別。而從廣義上來看,快遞本身也是物流的一種。」

「其次,從快遞查詢到信息服務,暗示了需求的變化。舉例來說,在快遞查詢中,有下單人和接單人,有訂單流轉,涉及到了信息服務,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訂單服務開始涉及到使用場景。比如有人在公司裡面寄合同,合同寄過去對方籤收後,在OA辦公系統或者工作流程裡面是不是應該有『對方已籤收』,才能接著做下一步工作。否則,今天寄了一份合同,五天以後到了可能都忘掉了,工作也就被撂在一邊,這肯定是不合適。」雷中南表示。

事實上,這樣的場景有很多,基於場景需求而提供的信息服務也會逐漸增加,這讓快遞100看到了新的機會。同時,雷中南發現,作為信息服務開發商,一家公司能覆蓋到的場景一定是有局限的,由此,能不能找到更多的開發者,把他們感興趣的場景,通過開放能力,直接按照實際情況去構建場景服務呢?

這恰恰是生態的邏輯,在這個生態裡,會有開發者,也會有消費者和服務提供者,這樣,快遞100的角色定位也就慢慢地從單純的查詢變成訂單加查詢,變成場景服務,最後演化成生態。而這個思路,也就是快遞100在打造快遞物流信息服務商這條道路上所做的儲備。

「過往10年做查快遞加寄快遞,但未來10年是以場景加生態,包括下沉服務、上下遊產業鏈服務,都會考慮進去。信息服務延展也是未來可以做的事情。」雷中南表示。

的確,當越來越多的突變場景出現,對信息服務更便捷、高效的要求就日益突顯。以疫情期間日益火爆的社交電商為例,從下單到發貨的場景,怎麼能儘可能高效地實現從客戶下單、到把今天下單全部都列印出快遞單來,最後再把東西寄出去,這就需要特別的設計。而一個一個這樣的場景開發,串連起了快遞100向上遊、向下遊擴張信息服務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數據就是生產力的今天,擁有大量活躍數據的快遞100選擇了做 「信息服務商」,而不是「服務商」的模式,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裡面還有挺多故事,雷中南告訴記者:「2017年,快遞100曾經嘗試開過門店做驛站,當時在深圳開了40家門店,最後發現隔行如隔山,想要經營好門店並不容易。因為線下服務涉及到的問題很多,一方面是重資產的經營模式,另外一方面管理也會變得非常複雜。當地理上分散的幾十個門店互相隔得很遠,人又不多,又要保持高績效的時候,中間涉及到很多困難,當時覺得做不下去了,我們就開始收手,重新進行了定位。」

顯然,試過線下之後,重新回歸線上,開始讓雷中南更深刻地認識到企業的線上基因。「不加合作夥伴的信息,對合作夥伴就是威脅。既然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基因,首先把定位明確下來,這樣對於上下遊就有明確的認知,合作空間也會更大,大家也會更加理解彼此的業務。有了業務邊界,賦能合作就比較容易開展。我們考慮了蠻多,關於究竟做什麼,不做什麼,怎麼做,這裡面是很有意思的。」雷中南告訴記者。

2.場景

場景孵化下的物流模式

在快遞100,場景研發工作人員會想像各種不同的場景模型,這些場景可能源自頭腦風暴以及數據挖掘,再通過客戶調研去進行論證,最後大家根據自己經驗,各方面去綜合評估、立項、驗證。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發現了快遞100的幾種非常典型的場景開發,包括:企業的快遞物流管家式服務,中小微商家交易場景下的快遞服務,生產製造企業或區域特色產業在分時場景下的快遞物流服務,逆向物流服務等。

比如企業的快遞物流管家式服務,Owhat是中國最大的粉絲經濟電商平臺,不同明星對應不同的粉絲群體,不論是明星周邊產品、粉絲應援物、海報專輯等,每月寄件量高達數百萬件,寄遞需求巨大,而打包、封裝、倉儲、發貨、查詢等環節繁多,Owhat的CEO丁潔一直希望能有個「快遞管家」式的夥伴,以達到省時省心又全程無憂的目的。

於是,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到快遞100,快遞100很快制定了針對Owhat的解決方案,平臺電商系統與快遞100系統打通,平臺訂單生成後,其他的全交給快遞100。牽扯到的種種環節一站式搞定,並且能在全國範圍內配置最合理的倉儲發貨等,達到了降本提效的作用。Owhat用戶隨時能接收商品的快遞物流信息,收到商品後平臺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反饋……全程服務贏得了用戶口碑。

事實上,快遞物流管家式服務需求不止泛電商平臺,還包括各類大中企業。一位大公司的財務高管就告訴記者:「目前企業物流信息化的需求基本上處於懵懂狀態,這也意味著存在大量的成長空間。伴隨疫情對企業經營狀況的擠壓,關注盈利成為當前企業經營模式的重大轉折,在這種情況下,快遞物流的成本削減首當其衝。」

「以某大企業為例,在偌大的園區內,員工收寄信函往返平均要20分鐘,一天收寄信函2000封(一天收1500封信函,寄出去接近600封信函),加上郵寄過程可能平均要花掉的4分鐘,每天的成本要花2000×24分鐘×上萬員工去做,浪費了大量的勞動力。」雷中南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在作業方式上,「仍舊在用Excel去登記收寄件人信息,沒有做移動辦公下單,也沒有自動化措施,員工找快遞員寄件,快遞員打包以後,員工要把快遞單號填公司的Excel表格裡面。」由此,快遞100在企業側推行「管家式服務」。「要知道,在國內,擁有眾多員工數量的企業很多,但真正在意、或者真正去管理的企業是少數,快遞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對於效率提升很無感。」雷中南告訴記者。

據悉,在快遞100的60萬家企業用戶中,不乏中國移動、平安銀行、招商銀行、今日頭條等,除了快遞信息需求外,快遞100還在不斷創新服務產品,「做個快遞物流的好管家,成為企業降本提效的好幫手。」

此外,在中小微商家交易場景下,很多開店系統還是無法滿足真正的市場,尤其對於中小微商家看重的營銷裂變模式,如何抓住這一機會呢?

雷中南的做法分成了兩個步驟,先是做訂單功能,在這個功能之下,程序開發只管商家發布商品這個小功能,能夠把商品以圖片形式發給客戶,客戶用訪問二維碼的方式,直接打開商品下單頁,這就大大簡化了中小微商家的工作,提升了效率。

第二個步驟就是正在做的裂變研發,比如考慮怎麼樣讓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搭建用戶裂變體系,實現渠道管理等等,這是比較流行的模式。

在這個步驟上,雷中南對用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用戶在小程序等即可使用快遞100,理論上不需要專門下載APP。但在快遞100的APP平臺上,每天仍有近百萬活躍用戶,這是個有趣的事情,我們通過數據深挖發現,快遞100平臺上每天近半日活基本上都是中小微商家在用,這也意味著用戶轉化背後的機會。」

在雷中南看來:「快遞100擁有的技術優勢,能夠為中小微商家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散點對全面』,一站式接入到快遞物流體系,而不需要再單獨開發對接多個系統接口。不管怎麼玩,最後都要回歸到發貨,回到使用快遞物流的本質上來,這才是獲利點。」

而逆向物流服務,之所以受到關注是源自Amazon Go的模式,用戶可以一次收到多款商品,試用後留下合適的,其他的退回去。但在國內,這一模式還面臨著各種挑戰,比如最大困難是商家能力參差不齊,加上退貨場景存在的諸多問題,如果快遞員送貨上門,用戶不滿意的商品讓快遞員取走,這會涉及到快遞員的效率問題、安全問題以及用戶體驗。如果用戶回頭再快遞迴去,不管驛站也好,還是上門取包裹也好,當用戶心裏面有這個事時,就是最破壞體驗的事情。

所以,正是這些原因,當逆向物流在今年成為熱點的時候,好多快遞公司都想做這塊業務,但目前是沒有誰真正做成功,不管是對寄件一側,還是對商家一側。

對於逆向物流,雷中南告訴記者:「對商家來說,這是額外成本,需要額外包裝,額外庫房處理。對用戶來說,需要當任務,用額外的時間和額外的注意力去處理事情。想做好很難,我們也在試錯。」

網際網路分析人士司新穎告訴記者:「因國內電子商務對用戶需求的培養,逆向物流在今年存在著突破點,存在著突破後的巨大機會空間。比如籤證、修手機、乾洗等等。以籤證場景為例,辦籤證要把護照寄過去,申請表有基本資料,最後給寄回來。同樣的,在乾洗領域,城市租房子太貴了,放到人工成本很低、用水成本低的地區去做乾洗,通過快遞寄過去,這都是逆向物流必須的場景。」

司新穎認為,快遞100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平臺,「重場景、輕公司、快發展」的模式具有積極意義,也能讓其發揮優勢、價值凸顯。

3. 產業鏈

產業鏈遷移帶來的製造業跨境物流

在雷中南看來,未來10年,對快遞業影響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產業鏈遷移帶來的物流發展。

來看一下2019年全球三大快遞物流營收:2019年UPS按人民幣計算是5243億,DHL按人民幣計算是5059億,FedEx按人民幣計算是4931億。而中國最大的快遞企業順豐2019年的營收只有1121億人民幣,跟上述三家比仍有巨大差距。

對此,雷中南告訴記者:「全球前三甲物流服務公司,營業收入構成是空運、跨境物流。中國現在製造業已經高度發達了,未來一定會通過產業鏈遷移來優化成本,跨境物流一定是未來成長點,而且製造業跨境物流一定是成長點。」

的確,不少經濟學家也指出,伴隨中國完成製造業革命,國內市場日益完善,接下來一定會出現人工成本上升的趨勢,加上人口老齡化,社會對勞動回報的要求變高,由此,企業要降低勞動成本,勢必會朝勞動成本低國家轉移產能,或者是將工廠搬遷到便宜的地方,比如東南亞,這就涉及到產能的重新配置問題。

「這是很重要的環節,伴隨全球產能的重新配置,未來跨國供應鏈一定會是重點,會涉及到海關問題、時效管理問題,比較高效的點對點專業服務物流公司問題。現在很多物流商是全國覆蓋,但也有一些物流商做的是從海關口專門運送到國內某企業,專門吃企業單,類似高端物流需求。未來這一定是趨勢,產業鏈從東南亞人工成本便宜國家連結到國內組裝工廠,實現產業鏈升級。」雷中南預判。

這也意味著,當中國很多企業出去建廠,未來10年或者20年跨境物流服務將是大趨勢,即把人力成本或者需要很多資源,比方電力、水、或者自然資源、礦產,搬到離原產地更近的地方,離人工成本更便宜的地方去,最後把半成品給弄回來,比較高端或者是附加值高的物流服務,要遵循成本最優原則,需要不斷去調整。

不僅如此,國家郵政局也提了三句話「快遞進村,快遞進廠,快遞出國」。然而,「快遞出國」並不是電商層面意義上的把東西寄出國,或者是從國外買東西寄回來,而是要進行產業鏈銜接,這才是真正附加值高的一部分。更具體地說,就是要打通企業的ERP和物流,加入物聯網技術,推動智慧工廠、無人工廠與個性化定製的實現,最終是整個產業鏈的協同配合。

對快遞100來說,是直接到海外進行開通國際站,打通業務,還是跟隨國內大型製造業信息化過程,伴隨他們逐漸走出去而成為國際物流的第一備選供應商呢?

雷中南選擇了後者。「我們預測到國內大型製造業企業,會走出去,現在跟著走,進入到企業內部去。將來企業要做信息化,要做國際物流的時候,我們作為第一備選供應商,將以雲服務的方式,把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企業快遞物流環節。未來若干年以後,真正在國際供應鏈,或者在產能遷移過程中產生物流需求,我們可以在中間去做信息連結,或者訂單服務,這屬於早期佔位和投入問題。」雷中南表示。

觀察

從企業平臺到行業平臺

在競爭甚囂塵上的快遞物流行業,討論一家正希望通過廣泛合作走向成功的企業有著特別的意義,或者,正是這種與眾不同的做法,可以將人們拉回到對未來的大勢判斷上。

因為在這個時代,無論對任何行業來說,廓清競爭邊界,發揮自身優勢對外賦能都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抉擇能力。在此之前,像餐飲業的海底撈、曾經的家電零售業巨頭國美都在悄悄做出這樣的選擇。

快遞100也不例外,在雷中南看來:「快遞100的長遠策略還是要走生態模式,把整個環境開放出去,讓外部人參與到場景建設裡面來,能從中得到大量用戶,進而對應分潤,鼓勵大家去做,從單純企業平臺變成行業平臺,場景多,最後就一定會成為生態。而快遞100要做的,就是技術賦能。」

事實上,即便當前在企業內部,快遞100也採用了這種鼓勵創新的內部考核與分紅模式。「我們的內部考核比較直接,就是能做出訂單。很多場景出來,可以直接從訂單裡面分潤,大家想像力和嘗試欲望都很高,不缺用戶,也不缺流量,只要場景做對了,訂單譁譁跟流水似的就來了。重點是做好激勵體系。」

當然,這種考核模式有賴於公司內部研發資源和技術資源的支撐,這是當前國內其他快遞公司所不具有的。與普通的快遞公司不同,快遞100公司內部絕大部分都是研發和技術人員,有了場景的設計和需求,研發和技術就能馬上到位。

「在公司內部,技術資源也好,用戶資源也好,運營資源也好,都很充足。只需要確實能夠讓客戶體驗到方便,或者在場景下解決問題,我們就能全力以赴實現。」雷中南告訴記者。

當然,在自身競爭優勢的認知背後,守住競爭的邊界同樣重要,在這方面,快遞100曾經也有失敗的教訓,2017年在深圳開驛站就是典型的失敗案例。也正因此,雷中南對快遞100未來的定位很清晰:「不去介入物流服務本身,但是會協助客戶去連接物流,以及對不同物流信息流進行增值,或者進行業務增強,包括供應鏈金融等特殊定製需求。」

按照雷中南的判斷,未來的快遞物流行業,一定會從惡性競爭走向資源共享。

「最終效果是通過成本壓制,逼著快遞公司逐步去共享資源,最後甚至會有快遞公司退出行業,而留下的則是共享平臺。」司新穎表示。

本版文章均由本報記者 屈麗麗 採寫

相關焦點

  •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呈現八大發展趨勢
    2019 年,電商流量不斷分化,淘寶、拼多多、京東、唯品會、微商、直播帶貨等傳統和新型電商均發展迅猛,快遞服務隨之呈現分層。跨界成為常態,從快遞向快運、大件重貨、雲倉、商業新零售、共享眾包等多領域發展。快遞、即時遞、重貨、零擔邊界模糊,產業上下遊跨界場景更多,快遞物流成為商業競爭重要砝碼。
  • 快遞100雷中南:快遞業進入瓶頸期 價格革命正當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專訪快遞100總經理雷中南: 快遞業「價格革命」正當時 技術賦能突破發展瓶頸隨著快遞行業的高速發展,收、寄快遞已成為當下中國人生活中一個較為普遍而又簡單的事情。10月23日,雷中南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指出,未來通過快遞服務平臺,將物流、企業和個人之間信息打通,提高物流的效率與品質,將會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他表示,希望通過與京東物流等合作夥伴一道,共建智能快遞服務生態。
  • 快遞100推出首支快遞員公益歌曲《快遞兄弟》
    快遞100、京東快遞、順豐快運、圓通速遞、蘇寧物流、跨越速運、閃送、豐巢、貨拉拉等眾多快遞物流公司成為本次歌曲的公益合作夥伴,紛紛為該歌曲站臺點讚。300萬快遞員服務中國生活,快遞100為快遞員提效增收「有錢賺」快遞100CEO雷中南表示,希望用歌聲來感謝300多萬快遞從業者們的辛苦付出,致敬每一位悄無聲息溫暖了無數人的「美好生活守護者」。快遞100全方位貼心支持快遞員,秉承和踐行「以科技賦能快遞行業,幫助提升快遞員工作效率」 的理念,深耕行業服務,持續助力快遞員「減負增收」。
  • 快寶驛站推出高校快遞解決方案 全場景賦能校園末端
    為解決校園快遞的末端痛點,脫胎於快寶網絡的快寶驛站運用網際網路手段,推出全流程校園寄取解決方案,賦能驛站、快遞櫃等終端,通過整合最後100米配送資源,減少末端的重複配送、低效配送,降低物流成本。與社區快寶驛站類似,校園快寶驛站是快寶網絡為校園設立的末端服務網點,通過與各快遞公司合作,為高校學生提供免費代收寄包裹,以及綜合生活、網購等服務。
  • 中通快遞港股上市,中通快遞港股新股,中通快遞百科,物流行業分析
    中通快遞港股上市,中通快遞港股新股,中通快遞百科,物流行業分析1.中通快遞入場費及募集資金規模中通快遞:預計9月16日-9月22日2.中通快遞保薦人業績保薦人:高盛3.物流行業分析中國物流市場總覽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出現了驚人的增長。
  • 智能簡訊泰迪熊移動攜力行業構築物流快遞領域的護城河
    特別是5月份全國快遞業務量增速超四成,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當前,物流快遞業已基本擺脫疫情影響,日均2億多件已成常態,日均服務用戶近4億多人次,物流快遞產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如今物流快遞產業快速發展和龐大生態,一切還都要從『歸根』於電商的發展說起。
  • 滿足不同寄件需求,快遞100這次將從源頭搞定快遞收寄場景
    網購時代催生快遞數量井噴式劇增,由於網際網路浩瀚蕪雜,快遞物流公司繁多,快遞行業服務壓力與日俱增。日常生活中快遞丟失、延誤、快遞信息查詢不暢等各類問題引發全民關注,為優化改善快遞信息服務,提升用戶寄收快遞體驗,快遞100應運而生。
  • 高品質交付賦能電商 德邦快遞助力雙十二大件網購無憂
    高品質交付服務 提升用戶購物體驗對消費者而言,物流是網購體驗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其中末端交付的服務質量,更是直接影響用戶對網店的好感度和好評率。德邦快遞專注提供高品質交付服務,賦能電商賣家,以更好地提升購物體驗。
  • 從「德邦物流」到「德邦快遞」,德邦要用大件快遞3-60kg撬動市場
    對此,德邦董事長崔維星先生在戰略發布會上表示:「德邦物流正式更名為德邦快遞,德邦也將以大件快遞全面發力快遞業務,用我們這些年在物流、大件快遞領域積蓄的實力為所有的客戶、合作夥伴和消費者提供最優質、最專業的大件快遞服務。」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先生蒞臨發布會現場,並發表致辭對德邦大件快遞的市場洞察和業務布局表示讚許和期待。
  • 快遞100雷中南:要做新基建下的物流信息服務樞紐
    基於這樣的發心,從用戶體驗到智能單號識別、到快遞員大數據,快遞100都走在了行業前列。「前面看著很簡單,就一個查詢框。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奇怪,為什麼你們能支撐這麼大的查詢量,因為我們在後臺做了大量的工作。」雷中南說。
  • 德邦快遞受邀出席第四屆全國服裝快遞快運融合研討會
    12月18日,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主辦的2020第四屆全國服裝快遞快運融合發展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全國各地服裝企業、快遞快運企業、相關行業協會等上百名代表參加。本次會議以"聚力時尚,融通未來"為主題,共同談論後疫情時代,服裝物流如何應變等熱點話題。德邦快遞作為大件快遞行業的領軍者受邀與會,並榮獲了2020服裝物流PF高效合作夥伴獎項。
  • 末端物流 | 快遞驛站的產品邏輯
    物流行業因為零售業的高速發展,不得喘息地快速變革,不免給大眾帶了陣痛。快遞驛站正是很好的例子,本模塊力圖通過闡述驛站本質,為驛站的價值正(xi)名(bai)。 (一)談驛站:產品本質 快遞驛站作為物流結點,要想把握其本質,需要放在整個物流運輸網絡當中去看。
  • 快遞100
    功能快遞100集成EMS平郵、跨越速運,郵政快郵政包裹、順豐、申通快遞、圓通快遞、中通、匯通、韻達、宅急送、速爾、德邦、中鐵、星辰急便、天天、華宇物流等國內最常用的快遞和物流公司。為了能讓用戶最快地查詢,快遞100提供了大量的、各種各樣的查詢渠道。1、通過網頁進行查詢(1)快遞100官網直接登錄快遞100網進行查詢,這是最基本的查詢渠道。
  • 快遞最後一公裡進入混戰模式 快寶網絡賦能末端助力流量變現
    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630億件。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寄遞市場,中國每年超過100億件的快遞包裹增量,催生了多樣化的「最後一公裡」派送模式。在末端流量的帶動下,近年來在全國各地迅速生根發芽的快寶驛站,成為快遞末端服務平臺的典型代表,它不僅為包裹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存放空間,也為更多人提供了創業就業的平臺。
  • 眾郵快遞被爆更名京喜快遞 助力京東社區團購 物流企業躁動
    京東物流旗下的加盟制快遞品牌「眾郵快遞」將更名為「京喜快遞」,並納入新成立的京喜事業群,構建社區團購的閉環生態。,並與京東物流的自營體系形成協同,引發行業關注。此前就有分析人士告訴南都記者,隨著快遞市場集中度趨高,主要企業已形成了規模效應,作為直接對標「通達系」等加盟快遞企業的品牌,眾郵快遞能發揮多大的影響,取決於京東系注入的資金、資源以及整合的力度。
  • 從「德邦物流」到「德邦快遞」崔維星要用大件撬動千億級市場
    ,感觸最深的便是電子商務為物流行業帶來的機遇。說到電子商務,今年非常流行一個詞,那就是「賦能」。他認為,賦能更多體現在線上環節,例如大數據的賦能,而下線環節的賦能一直有所缺失,尤其是電商中起基礎作用的快遞服務,尤其是大件快遞服務。
  • 快遞100深度合作蒜泥科技,共享辦公寄件場景服務升級
    近日,國內最大的快遞信息服務平臺快遞100與西北「城市創業綜合體」模式開創者企業蒜泥科技達成深度合作,首次將快遞100優選上門取件納入共享辦公系統,將在眾創空間企業寄件下單、快遞員服務、物流信息追蹤等方面進行系統性合作,為繁複的辦公寄件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全面提升用戶在辦公場景的寄件體驗,助力蒜泥科技精細化、場景化服務升級,打造美好共享辦公社圈。
  • 星辰集團重磅推出生物降解快遞物流系列包裝
    基於全降解材料的特殊性,為了真正實現完全降解的同時,確保包裝袋的性能不受影響,我們經過一年的反覆試驗、調整,終於——星辰集團針對快遞物流細分行業,正式上市3款產品!3款產品包括全生物降解共擠膜快遞袋、全生物降解緩衝防撞氣泡袋、全生物降解信封式儲物袋(後續將會陸續推出更多針對快遞物流行業的全生物降解包裝製品)。該系列產品採用全生物降解原料,通過了歐洲EN13432、美國ASTM-D6400標準認證。
  • 包裹中的方案——快遞行業「巨頭」對話「中國快遞之鄉」
    如今,收發快遞已經成為許多中國人的日常。近年來,國內快遞量的增長顯著,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達到507.1億件,比前年增加大概100億件。行業預測,2019年快遞業務量有望超過600億件。  總結當下中國快遞業強勁發展的態勢,韻達控股董事長聶騰雲認為,其中的關鍵就是融合共生。
  • 信息化,數據化賦能,申通快遞智慧運營加速推進
    2019年申通快遞牽手阿里後,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表示,三年內申通快遞將投入10億元研發經費重塑申通技術,並將在全國多地建設智慧物流園,增加快遞產能。 根據公司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以來,申通快遞在智能業務系統上加大投入重塑核心業務系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