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羅密歐4C量產版車型的售價將定在45000英鎊左右,約合人民幣44萬元。 阿爾法羅密歐4C沿襲了8C概念車的許多技術。
碳纖維結構和鋁製車身讓4C達到了極度輕量化,整車質量僅為850kg。 動力方面,阿爾法羅密歐4C將搭載一臺最大功率為230馬力。
阿爾法·羅密歐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據悉,其最快將在2017年4月正式引入國內市場。並且首批引入的車型是運動中型車——Giulia以及其旗下的首款SUV——Stelvio。作為義大利著名的超跑和汽車製造商,阿爾法·羅密歐始終致力於打造超越時間和速度的永恆之美。
但是,中國消費對其歷史卻知之甚少,今天小智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個陌生的汽車品牌。起步即出名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成立於1910年,總部設在義大利的米蘭。在成立的當年,著名工程師Giuseppe Merosi就設計了阿爾法的第一款車型Alfa 24 HP,並且險些拿到了Targa Florio開放道路挑戰賽的冠軍。
1914年底,Merosi設計出採用雙頂置凸輪軸、16氣門的4.5L四缸賽用發動機,並且將其裝配在24 HP賽車身上。正當公司打算一展拳腳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卻打亂了公司原有的計劃,A.L.F.A不得已暫停所有業務,轉向軍事領域。輝煌的30年代戰爭結束後,公司繼續開展汽車業務。1920年,傳奇賽車手恩佐·法拉利來到阿爾法羅密歐車隊,並且它還引薦了設計師Vittorio Jano從菲亞特跳槽來到阿爾法·羅密歐。
恩佐·法拉利Jano很快打造出性能出眾的P2賽車,這款車最厲害之處是搭載了全新直列八缸發動機,加上雙機械增壓器的幫助,前期版車型便擁有145馬力的最大功率,1925年出產的後期版最大功率更是接近160馬力。毫無疑問,這個數字在當年絕對是「性能」的代名詞。伴隨著P2的出現,阿爾法羅密歐車隊也迎來三位賽車高手,Count Gastone Brilli-Peri、Antonio Ascari以及Giuseppe Campari組成了20世紀20年代阿爾法羅密歐的「黃金組合」。
1924年,「三劍客」駕駛P2賽車贏得克雷蒙那、法國、義大利三站Grand Prix大獎賽冠軍,次年繼續斬獲比利時與義大利兩站冠軍,並成為當年年度總冠軍。這樣的成績,讓阿爾法羅密歐名聲大噪。1932年公司又推出了其歷史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單座賽車---P3,它同樣搭載一臺八缸機械增壓發動機,整車許多細節均經過改進,總重量僅為680公斤。Tazio Nuvolari與Rudolf Caracciola駕駛P3賽車先後奪得6次冠軍,其中更是包括義大利、法國和德國三站Grand Prix大獎賽冠軍。
1935賽季,經過改造的P3s賽車在其參加的全部39場比賽中取得16場勝利,成為阿爾法羅密歐歷史上最值得紀念的傳奇賽車。正是因為它的存在,阿爾法羅密歐才擁有了一段美妙的賽車年代。50年代強者歸來此後二戰爆發,阿爾法羅密歐為軍隊提供各種類型的航空發動機。二戰耗費了義大利大量的國家財力,阿爾法羅密歐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在1950年,公司強勢回歸。
在1950賽季F1大獎賽全部7個記錄成績的分站賽中,阿爾法羅密歐車隊奪得6場比賽冠軍,以幾乎橫掃的巨大優勢成為首個F1車手世界冠軍!於此同時,在1950年巴黎車展上,阿爾法羅密歐推出名為1900的運動型轎車,它不僅是這家品牌近50年來首款專為民用市場打造的轎車產品,同時也是第一款完全應用流水線生產,不使用車身、底盤獨立設計模式的阿爾法羅密歐汽車。除此之外,它還第一次為不同地區市場提供左舵版本。
1951年,Alfa 159被推出,該款賽車搭載1.5升直列八缸引擎,最大馬力達到了425馬力,動車表現驚人。也就是這一年,被認為當時最偉大F1車手的方吉奧(JM Fangio)駕駛著這款159型賽車,再次奪得F1世界冠軍。但出人意外的是,阿爾法·羅密歐卻決定退出F1賽場,並把重心放到了運動型汽車競賽上。